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uasi-Z源矩阵式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萍 李波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39,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矩阵式变换器电压传输比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Quasi-Z源网络的单相矩阵式变换器电路拓扑。采用Quasi-Z源电路拓扑的单相矩阵式变换器的优势在于:在升压的模式下,可以使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大于1;允许变换器桥臂瞬间短... 为了克服传统矩阵式变换器电压传输比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Quasi-Z源网络的单相矩阵式变换器电路拓扑。采用Quasi-Z源电路拓扑的单相矩阵式变换器的优势在于:在升压的模式下,可以使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大于1;允许变换器桥臂瞬间短路或开路,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在不同输出频率下,通过改变占空比可以得到幅值可控的输出电压波形。本文首先对单相Quasi-Z源矩阵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给出了单相Quasi-Z源矩阵式变换器的状态方程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其电压传输比公式。最后通过PSIM电力电子仿真软件来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si-Z网络 电压传输比 占空比 单相矩阵式变换器 PSIM仿真
下载PDF
提高双级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研究
2
作者 魏萍 马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6年第4期397-402,共6页
鉴于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最大电压传输比为0.866的固有缺陷,利用quasi-Z源网络与双级矩阵变换器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利用quasi-Z源网络的升压特性提高电压传输比。分析quasi-Z源网络加入到双级矩阵变换器中的拓... 鉴于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最大电压传输比为0.866的固有缺陷,利用quasi-Z源网络与双级矩阵变换器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利用quasi-Z源网络的升压特性提高电压传输比。分析quasi-Z源网络加入到双级矩阵变换器中的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推导出电压传输比公式;然后介绍quasi-Z源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整流级和逆变级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并通过仿真对该新型拓扑结构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加入quasi-Z源网络后可以提高电压传输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quasi-Z网络 电压传输比 空间矢量控制
下载PDF
线电压级联型quasi-Z源逆变器研究
3
作者 张威威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文章提出一种线电压级联型quasi-Z源逆变器(LVC-qZSI),其以quasi-Z源网络、三相逆变器为单模块单元,通过线电压级联方式构成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文中将逆变器运用于并网发电系统中,建立其数学模型,分析其运行机理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改... 文章提出一种线电压级联型quasi-Z源逆变器(LVC-qZSI),其以quasi-Z源网络、三相逆变器为单模块单元,通过线电压级联方式构成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文中将逆变器运用于并网发电系统中,建立其数学模型,分析其运行机理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其拓扑结构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改进后的直流侧网络具备升压功能,各模块直流侧输入电压仅需180 V即可实现380 V无变压器直接并网,降低了成本;其拓扑开关频率较低,减少了开关损耗,且并网电流谐波含量仅为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电压级联 多重化逆变器 quasi-Z网络 并网发电系统
下载PDF
改进型Quasi-Z源网络在单相矩阵式变换器中的应用
4
作者 凌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53期200-201,共2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Quasi-Z源逆变器的运行原理,为改进做准备。其次就是对其拓扑进行了改进,并结合单相—单相矩阵式变换器(MC)电路拓扑,提出了一种新型Z源MC电路结构。采用该拓扑结构的单相MC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高电压传输比,避免变换... 本文首先分析了Quasi-Z源逆变器的运行原理,为改进做准备。其次就是对其拓扑进行了改进,并结合单相—单相矩阵式变换器(MC)电路拓扑,提出了一种新型Z源MC电路结构。采用该拓扑结构的单相MC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高电压传输比,避免变换器桥臂因瞬间短路而对变流器造成的不可逆的损坏,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有效提高。最后通过PSIM/Simulation软件对此新型Z源MC建立仿真模型,仿真波形验证了该MC拓扑结构具有输出/输入电压比大于等于1的特性,且电流的输入与电压输出波形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si-Z网络 换流策略 单相电压型MC PSIM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