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B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HIV-1-RNA检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李梅 袁薇 +4 位作者 葛章文 杨敬源 刘勇 张淑俊 赵强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核酸定量检测对诊断HIV-1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贵州省3市2021年1月—10月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的筛查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和快速检测法)且抗体有反应性的受检者进行免疫印迹法(western ... 目的探讨核酸定量检测对诊断HIV-1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贵州省3市2021年1月—10月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的筛查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和快速检测法)且抗体有反应性的受检者进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对WB检测结果为HIV-1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进行随访追踪并增加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后将初筛试验结果、WB试验结果及核酸定量检测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结果3800例初筛有反应性的受检者经过WB确证为抗体阳性占76.9%、抗体阴性占6.6%、抗体不确定占16.4%。876例WB抗体不确定及阴性受检者核酸定量检测分布显示,病毒载量(viral load,VL)>5000copies/ml有175例,占20.0%;VL水平在250~5000copies/ml有4例,占0.5%;低于检测下限6例,占0.7%;未检出691例,占78.9%。初筛试验不同检测方法间与VL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快速检测法和VL阳性符合率最低,占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占比最高,为25.0%,ELISA随S/CO升高,VL阳性率逐步升高。随访的87例受检者,19例VL>5000copies/ml的受检者WB抗体全部转阳,2例VL为250~5000copies/ml的受检者随访WB抗体转阳,其余未检出的受检者WB抗体全部转阴,核酸定量检测结果与随访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5,P<0.01),总体符合率为97.7%(85/87)。结论筛查试验S/CO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及时诊断HIV-1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核酸定量检测有助于WB抗体不确定/阴性的及时诊断,且经VL诊断的HIV-1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核酸定量检测 抗体不确定/阴性 早期诊断 筛选试验 实验室诊断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39
2
作者 匡慧慧 于梅 +5 位作者 于帅 周汉王 王依函 朱乔 肖征 李慧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0-833,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实验室核酸检测的原理方法,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中的价值与实验室注意事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20年1月23日-2020年2月2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发热...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实验室核酸检测的原理方法,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中的价值与实验室注意事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20年1月23日-2020年2月2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发热门诊的患者以及筛查的湖北旅居者的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开放读码框1ab(ORF1ab)、核壳蛋白(N)基因。结果共检测的3824例标本中,阳性病例35例,阳性率0.91%。结论疫情期间对发热门诊患者及湖北旅居者进行2019-nCoV核酸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检测2019-nCoV科学可靠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待检标本中的2019-nCoV核酸,对监测和控制疫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核酸 实验室检测
原文传递
6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在不典型肾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崇斌 尹航 +3 位作者 方鹏 朱晓黎 刘建震 范正超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评估6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不典型肾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不典型肾结核患者46例(结核组)、非结核肾病患者53例(对照组),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 目的评估6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对不典型肾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不典型肾结核患者46例(结核组)、非结核肾病患者53例(对照组),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涂片抗酸杆菌染色镜检(AFB镜检法)、BACTEC MGIT960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TB-DNA FQ-PCR)、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GeneXpert MTB/RIF),以结核菌培养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在不典型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T-SPOT.TB灵敏度(95.65%)高于PPD试验(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2);GeneXpert MTB/RIF的灵敏度为84.78%,高于AFB镜检法(4.35%)、液体培养法(28.26%)和TB-DNA FQ-PCR(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均<0.001),GeneXpert MTB/RIF与三者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McNemar检验:P=1.000、0.500和0.250)。结论T-SPOT.TB与GeneXpert MTB/RIF在不典型肾结核的筛查和病原学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应用价值,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月新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2期57-59,共3页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为流感病毒,属于一种RNA的病毒,呈现出丝状或者球形的状态。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型、乙型以及丙型流感病毒,主要是由凝血素以及神经氨酸酶共同组成,该病毒具有一定的抗原性,极易发生变异。目前感染人类的主要是甲型和...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为流感病毒,属于一种RNA的病毒,呈现出丝状或者球形的状态。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型、乙型以及丙型流感病毒,主要是由凝血素以及神经氨酸酶共同组成,该病毒具有一定的抗原性,极易发生变异。目前感染人类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两种,甲型流感病毒则主要包含H以及N的变异,H有16个亚型,而N有9个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则存在着B型和Y型两种亚型。因此,流感病毒又分为很多不同的亚型,在流感季节,因为多种亚型流感病毒的并存,且病毒的基因序列变异快,常导致人群反复感染,且普遍易感,增大了防控难度。因此,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从而为更多流感病毒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断以及治疗,并发挥流感疾病发生趋势的预见性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因为其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操作难度低,已经被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流感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人细小病毒B19三种基因型通用核酸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贾俊婷 郭逸 +2 位作者 赵雄 马玉媛 章金刚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目的 建立能同时检测人细小病毒B19(简称B19病毒)3种基因型的通用核酸检测(NAT)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对B19病毒3种基因型代表毒株全序列进行比对,选取其保守区域(NS1区)设计B19病毒的通用引物和探针。为避免假阴性结果,... 目的 建立能同时检测人细小病毒B19(简称B19病毒)3种基因型的通用核酸检测(NAT)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对B19病毒3种基因型代表毒株全序列进行比对,选取其保守区域(NS1区)设计B19病毒的通用引物和探针。为避免假阴性结果,在体系中引入竞争性噬菌体内标。将适宜浓度的内标添加到一系列梯度稀释的参考品质粒中,建立B19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标准曲线。对建立的B19病毒通用NAT体系分别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等方法学评价。结果 建立的B19病毒实时q PCR检测体系的标准曲线在1×109~1×10^3拷贝(copies)/μl模板浓度范围内相关性良好。方法学评价显示,体系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拷贝/μl;与其他血源传播病毒等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实验重复性良好。结论 建立了B19病毒3种基因型全检的通用NAT体系,不仅可用于B19病毒感染的诊断,还可用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中B19病毒的NAT筛查,对于保障输血和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B19 TaqMan荧光定量PCR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T-SPOT.TB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该研究涉及对象为肺外感染患者20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均行T-SPOT. TB、结核杆菌涂片、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对比检测... 目的探究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该研究涉及对象为肺外感染患者20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均行T-SPOT. TB、结核杆菌涂片、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对比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SPOT. TB检测阳性率(90.50%)明显高于结核杆菌涂片阳性率(2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99,P<0.05)。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阳性率(94.00%)明显高于结核杆菌涂片阳性率(2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409,P<0.05)。T-SPOT. TB检出阳性率(90.50%)与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94.00%)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6,P>0.05)。结论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与T-SPOT. TB均可用于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利于肺外结核疾病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核酸定量检测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肺外结核病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