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米品质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1
作者 张昌泉 赵冬生 +2 位作者 李钱峰 顾铭洪 刘巧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267-4283,共17页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与优质一直是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目前,中国稻米品质表现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稻米品质属综合性状,是指稻米或稻米相关产品满足消费者或生产加工需求的各种特性,主要涉及稻米...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与优质一直是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目前,中国稻米品质表现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稻米品质属综合性状,是指稻米或稻米相关产品满足消费者或生产加工需求的各种特性,主要涉及稻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精米率、米粒形状、透明度、蒸煮时间、米饭质地与香味、冷饭质地以及营养成分等指标。通常用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4个方面来评价稻米品质。近10年来,在上述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水稻粒形不仅是重要的产量性状也是碾磨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已克隆了多个粒形相关的QTL和基因。根据粒形相关基因的表型效应可将其分为3类,即伴随植株矮化的小粒控制基因(第一类,包括D1、D2、D11、D61和SMG1等)、粒形特异基因(第二类,如GS3、GL3.1、GW7、GW2、GW5、GS5、GS6、TGW6、GW8、BG2、GW6a和GS2等)和小圆粒基因(第三类,即SRS),其中只有第二类基因具有较好的育种利用价值。垩白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首要性状,同时也会影响碾磨品质。目前尽管已经鉴定了大量QTL,但只有少数QTL被精细定位和克隆,如Chalk5、cyPPDK、G1F1、OsRab5a、FLOURYENDOSPERM2、PDIL1-1和SSG4等主要通过调控胚乳灌浆和储藏物积累而影响稻米外观表现。淀粉占精米胚乳干重的90%以上,其组成与结构是决定稻米外观和蒸煮与食味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淀粉的合成是由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调控网络,直接参与淀粉合成的淀粉合成酶类基因的功能已经比较清楚;此外,参与胚乳淀粉代谢的一些转录因子如Dull、OsEBP89、OsEBP5、OsRSR1和OsbZIP58等也已被陆续鉴定和克隆。蛋白质是稻米的第二大成分,目前已克隆了众多的贮藏蛋白编码基因,并且已鉴定克隆了多个与蛋白质转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基因克隆 qtl 等位变异 功能分析
下载PDF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50
2
作者 黄祖六 谭学林 +3 位作者 Tragoonrung S Vanavichit A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7-782,共6页
以直链淀粉含量 ( AC)中等的 CT9993和泰国优质的香软米 KDML10 5杂交产生的 152个重组近交系 ( RIL )为材料 ,构建了含 83个 RFLP、 69个 AFL P和 15个微卫星 ( SSL P)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 12 .98c M。应用该连锁... 以直链淀粉含量 ( AC)中等的 CT9993和泰国优质的香软米 KDML10 5杂交产生的 152个重组近交系 ( RIL )为材料 ,构建了含 83个 RFLP、 69个 AFL P和 15个微卫星 ( SSL P)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 12 .98c M。应用该连锁图对控制稻米 AC的基因座位 ( QTL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稻米 AC主要受两个主效 QTL和 5个微效 QTL的共同控制 ,两个主效 QTL分别位于第 3和第6染色体上 ,它们分别与 R2 170和 R1962距离 10 .5c M和 3.6c M,其中 R1962与 wx基因紧密连锁。上述两个位点都以大于 8.0的 L OD值检测到。根据分析结果 ,初步推断这两个主效 QTL无互作。文中还讨论了在偏态群体中连锁作图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直锭淀粉含量 qtl 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水稻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QTL剖析 被引量:52
3
作者 徐建龙 薛庆中 +1 位作者 罗利军 黎志康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52-759,共8页
应用292个Lemont/特青F13重组自交系(RILs)及其含272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剖析单 株有效穗数(PN)和每穗粒数(SNP)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呈现超亲分离,PN与SNP 存在弱的负相关.检测到影响 ... 应用292个Lemont/特青F13重组自交系(RILs)及其含272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剖析单 株有效穗数(PN)和每穗粒数(SNP)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呈现超亲分离,PN与SNP 存在弱的负相关.检测到影响 PN和 SNP及其相关性状的 QTL 51个和互作位点 45对,它们 可以解释 60%以上的性状总变异。 SNP与其相关性状的 QTL定位在一起,比较与 SNP-QTL 同一或相邻区域的 QTL数,穗部枝梗数是长度性状的两倍,故前者对SNP的作用更大。仅有 2个PN-QTL与SNP相关性状的QTL相邻,因此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实现PN与SNP的 有利重组。其中影响 PN的 QPn4和影响穗枝梗数和长度的 QPbn3a,QPbn3和 QPbl4等主效 QTL,在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合理配置穗部性状 QTL 产生新的高产穗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株有效穗数 每穗粒数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 水稻 标记辅助选择 qtl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王瑞霞 张秀英 +5 位作者 伍玲 王瑞 海林 闫长生 游光霞 肖世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50-1756,共7页
以142个和尚麦/豫8679的F7:8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最高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安徽合肥(2007)和四川成都(2007)4个生态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 以142个和尚麦/豫8679的F7:8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最高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安徽合肥(2007)和四川成都(2007)4个生态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3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54个QTLs,涉及小麦1A、1B、2A、2D、3A、3B、3D、4A、4D、5A、5B、6D和7D染色体。其中,17个与平均灌浆速率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17%~ 20.83%;16个与最高灌浆速率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31%~ 15.95%;21个与千粒重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36%~ 16.80%。另外,在1A、1B、2A、3B、4D、6D和7D染色体上发现10个涉及"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位点的基因组区段,有助于了解籽粒灌浆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数量性状位点 重组自交系 灌浆速率 千粒重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和株高的QTL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仕贵 马玉清 +3 位作者 何平 王玉平 周开达 朱立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6-550,共5页
利用籼稻品种窄叶青 8号 (ZYQ8)和粳稻品种京系 17(JX17)为亲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 (doubled haploid,DH)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 ,在 5个环境中对生育期和株高进行 QTL 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共检测到 10个 QTL,两种环境以上能重复检出的 Q... 利用籼稻品种窄叶青 8号 (ZYQ8)和粳稻品种京系 17(JX17)为亲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 (doubled haploid,DH)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 ,在 5个环境中对生育期和株高进行 QTL 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共检测到 10个 QTL,两种环境以上能重复检出的 QTL9个 ,这些 QTL 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加性效应方向一致 ,但遗传效应差异较大 ;其中没有 1个QTL 在 5种环境中均能定位 ,表明数量性状基因的表达易受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环境条件的主要差异和 QTL 表现 ,初步确定第 8染色体上影响生育期的 QTL q H D8和株高相关的 QTL q PH8在长日条件下表现遗传效应 ;第 1和第 10染色体上分别控制生育期和株高的 QTL q H D1和 q PH10在短日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条件 水稻 生育期 株高 qtl分析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环境互作效应
下载PDF
水稻耐低温逆境研究:分子生理机制及育种展望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次桃 王威 +2 位作者 毛毕刚 储成才 张红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185,共15页
低温严重影响水稻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水稻在低温逆境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及代谢变化,如:叶绿素荧光的改变,电解质渗漏增加,活性氧、丙二醛、蔗糖、脂质过氧化物、脯氨酸等代谢物含量升高,植物内源激素ABA和GA的改变等。了解... 低温严重影响水稻的地理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水稻在低温逆境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及代谢变化,如:叶绿素荧光的改变,电解质渗漏增加,活性氧、丙二醛、蔗糖、脂质过氧化物、脯氨酸等代谢物含量升高,植物内源激素ABA和GA的改变等。了解水稻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代谢变化及低温应答分子机理对水稻耐低温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水稻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代谢变化、已定位和克隆的耐低温基因/QTL,以及水稻应答低温逆境信号转导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的耐低温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耐低温相关基因 数量性状 信号传导
下载PDF
黄瓜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苗晗 顾兴芳 +9 位作者 张圣平 张忠华 黄三文 王烨 程周超 张若纬 穆生奇 李曼 张振贤 方智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031-5040,共10页
【目的】果实性状对黄瓜的商品性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对黄瓜果实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其遗传机制,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以及高产、稳产育种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同时也可为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华北保护... 【目的】果实性状对黄瓜的商品性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对黄瓜果实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其遗传机制,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以及高产、稳产育种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同时也可为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华北保护地类型黄瓜材料9930和欧洲温室类型黄瓜材料9110Gt为亲本构建的遗传图谱,结合不同年份、不同季节4次表型鉴定数据,采用MapQTL4.0软件对12个黄瓜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多座位QTL模型(MQM)检测。【结果】检测到与8个商品瓜性状相关的QTLs 18个:瓜长Fl(3个)、把长Fsl(1个)、瓜粗Fd(1个)、瓜长/把长Lsr(5个)、瓜长/瓜粗Ldr(1个)、刺色Fsc(4个)、刺密度Fsd(1个)、果瘤大小Fws(2个);与4个种瓜性状(种瓜长Sfl、种瓜粗Sfd、种瓜重Sfw、种瓜果皮颜色Sfc)相关的QTLs 14个。其中表型贡献率≥10.0%的主效QTL有27个,占QTL总数的84.4%,这些QTL大都分布在Chr.5和Chr.6上。各QTLs的LOD值在3.53—42.21,可解释8.4%—73.1%的表型变异。【结论】本研究检测到与12个黄瓜果实性状相关的QTL共32个,其中刺色和果瘤大小2个性状在2006—2009年春秋两季均检测到主效QTL位点,并获得紧密连锁的特异标记(SSR02697、SSR19256、SSR15818、SSR06003、SSR00116、SSR05321、SSR00004、SSR02309),可用于基因精细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果实性状 数量性状座位qtl 重组自交系RIL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概述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金雄 易斌 +1 位作者 傅廷栋 杨光圣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3,共7页
植物重要的性状多为数量性状。长期以来 ,人类一直寻求解释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遗传操纵。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等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文从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作图群体类型及其特点 ,... 植物重要的性状多为数量性状。长期以来 ,人类一直寻求解释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遗传操纵。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等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文从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作图群体类型及其特点 ,QTL定位方法 ,植物QTL研究现状 ,以及QTL精细定位、克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对今后植物QTL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座 克隆 利用
下载PDF
与棉花纤维强度连锁的主效QTL应用于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被引量:27
9
作者 石玉真 刘爱英 +2 位作者 李俊文 邵艳华 袁有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21-527,共7页
本文以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和sGK9708(中41)为轮回亲本,分别与优质丰产品种太121和高纤维品质渐渗种质系7235杂交的F1代材料杂交并回交,配置了杂交回交组合两套,运用与一个已定位的高强纤维QTL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 本文以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和sGK9708(中41)为轮回亲本,分别与优质丰产品种太121和高纤维品质渐渗种质系7235杂交的F1代材料杂交并回交,配置了杂交回交组合两套,运用与一个已定位的高强纤维QTL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记,通过对这两套杂交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sGK321×[(Tai121×7235)×sGK321]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和sGK9708×[(Tai121×7235)×sGK9708]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中,有/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分别为29.78cN/tex//28.19cN/tex、29.35cN/tex//27.97cN/tex和29.74cN/tex//27.65cN/tex、29.12cN/tex//27.33cN/tex,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了此高强纤维主效QTL在不同的遗传背景,经过多代杂交、回交和自交后,能够稳定遗传而且QTL的效应稳定;利用此高强纤维主效QTL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提高棉花纤维强度效果是显著的。可以在棉花的苗期或早期世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这为快速有效地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培育棉花新品种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运用此项技术结合其它手段进行优质、抗虫等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快速有效地改良现有的陆地棉推广品种,创造高产、优质、抗虫棉花新材料或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强度 qtl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聚合育种
下载PDF
稻米外观品质的研究进展与分子改良策略 被引量:22
10
作者 江良荣 李义珍 +1 位作者 王侯聪 黄育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本文综述了稻米外观品质 (长、宽、长宽比和垩白 )的经典遗传及分子遗传研究状况 ,归纳列举了已定位的外观品质性状的QTLs。
关键词 稻米 外观品质 经典遗传 分子遗传 数量性状座位 品质改良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基因聚合
下载PDF
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 被引量:30
11
作者 廖祥政 王瑾 +2 位作者 周荣华 任正隆 贾继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77-1884,共8页
以人工合成小麦Am3为供体亲本,普通小麦莱州953为轮回亲本,经5次回交然后自交,培育出含85个株系的F2:3群体。以该群体为材料,用348对多态性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 以人工合成小麦Am3为供体亲本,普通小麦莱州953为轮回亲本,经5次回交然后自交,培育出含85个株系的F2:3群体。以该群体为材料,用348对多态性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3个千粒重QTL,其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0.90%~33.79%。其中,Am3的等位基因能够增加千粒重2.3~4.8g。相关分析表明,该导入系群体的千粒重与穗粒数、穗数和株高无显著相关性。千粒重QTL与穗粒数、穗数性状的QTL不在同一位置,这有利于高千粒重基因与其他产量性状基因的聚合。采用混合线性模型作图法检测到1个千粒重QTL(QGw.caas-3D),该QTL与环境互作效应小,而且与复合区间作图法在3个环境中都检测到的QTL相同,表明QGw.caas-3D是一个稳定的主效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 千粒重
下载PDF
水稻抗纹枯病QTL表达的遗传背景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谢学文 许美容 +5 位作者 藏金萍 孙勇 朱苓华 徐建龙 周永力 黎志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85-1893,共9页
利用水稻纹枯病菌强致病菌系RH-9人工接种Lemont导入到特青背景的213个近等基因导入系(TQ-ILs)群体和特青导入到Lemont背景的195个近等基因导入系(LT-ILs)群体,定位和分析了水稻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座位(QTL)及其表达的环境与遗传背景效应... 利用水稻纹枯病菌强致病菌系RH-9人工接种Lemont导入到特青背景的213个近等基因导入系(TQ-ILs)群体和特青导入到Lemont背景的195个近等基因导入系(LT-ILs)群体,定位和分析了水稻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座位(QTL)及其表达的环境与遗传背景效应。亲本Lemont对RH-9表现为高度感病,特青表现为中等抗病。人工接种后TQ-ILs群体的相对病斑高度(病斑高度与株高比)呈连续正态分布,LT-IL群体则明显偏向感病亲本Lemont。在不同年份和遗传背景下检测到影响纹枯病相对病斑高度的主效QTL10个和互作QTL13个,其中2006年在TQ-IL群体定位到的6个主效QTL在2007年均得到验证,表明这些QTL具有较好年度间的重复性。QSh4是唯一在双向导入系背景下表达的QTL,该位点特青等位基因降低相对病斑高度,提高抗性水平。在TQ-ILs群体中定位到位于第10染色体RM216~RM311区间的QSb10a与在LT-IL群体中定位到的位于相邻区间RM222~RM216的QSb10b的基因作用方向不同,推断这两个QTL存在紧密连锁关系。绝大多数在TQ-IL群体中表达的主效及互作QTL在LT-ILs群体中不表达,表明水稻抗纹枯病QTL具有明显的遗传背景效应。通过比较作图,本研究定位到的其中8个QTL在以往不同群体中同样被检测到,这些主效QTL对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培育水稻抗纹枯病育种可能具有应用价值。指出标记辅助选择在不同遗传背景中能稳定表达的QTL或通过聚合不同抗病QTL是进一步提高水稻纹枯病抗性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数量性状座位(qtl) 遗传背景效应 回交导入系
下载PDF
水稻分蘖角度的QTL定位和主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余传元 刘裕强 +3 位作者 江玲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48-954,共7页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RIL)群体71个株系和相应的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群体65个株系,在2种环境下对分蘖角度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上位...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RIL)群体71个株系和相应的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群体65个株系,在2种环境下对分蘖角度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上位性效应的遗传分析.在两种群体中都出现了分蘖角度的超亲分离.在RIL群体中发现了5个主效QTLs和3对上位性双位点互作标记基因座,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其中在第9染色体上位于XNpb108~C506 RFLP分子标记区间的qTA-9基因座在2种环境中同时出现,其贡献率平均为28.6%,增加分蘖角度的等位基因来自籼稻品种IR24.利用CSSL群体图示基因型分析,证实在第9染色体上含有RFLP标记C609和C506约15 cM的染色体区段,存在增加分蘖角度的基因,来源于染色体片段供体亲本IR24,在Asominori的遗传背景中能增加分蘖角度约15°,该基因的位置与RIL群体在第9染色体上定位的QTL相同,证实了qTA-9的存在.F1表型测定及F2代遗传分析表明,来自IR24的等位基因是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除一对上位性位点存在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外,未发现其他位点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不同基因的加性效应和双位点的上位性效应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造成水稻分蘖角度超亲分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角度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
下载PDF
小麦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及QTL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维军 袁汉民 +3 位作者 陈东升 王小亮 亢玲 何进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148,共10页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综述了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和抗旱小麦的外部形态特征,并对小麦胚芽鞘长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渗透调节、水分利用效率、碳稳定同位素等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和抗旱性产量评价方法、干旱胁迫下特异蛋白代谢...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综述了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和抗旱小麦的外部形态特征,并对小麦胚芽鞘长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渗透调节、水分利用效率、碳稳定同位素等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和抗旱性产量评价方法、干旱胁迫下特异蛋白代谢及抗旱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目前小麦抗旱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抗旱性研究仍是农业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在不同的生态区要有所侧重,同时选择与产量相关性高的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应加强干旱胁迫下根系形态结构及生理代谢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抗旱性研究也应从分子水平阐明干旱胁迫引起作物生理生化变化的原因,并借助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抗旱基因重组,进而创制、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旱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鉴定 抗旱指标 水分利用效率 数量性状位点 胚芽鞘长度
下载PDF
水稻株高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效应的QTL遗传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曹钢强 朱军 +2 位作者 何慈信 高用明 吴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利用基于混合模型的QTL定位方法研究了由籼稻品种IR64和粳稻品种Azucena杂交衍生的DH群体在4个环境中的QTL上位性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上位性是数量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并揭示了上位性的几个重要特点。所有的QTL都参与了上... 利用基于混合模型的QTL定位方法研究了由籼稻品种IR64和粳稻品种Azucena杂交衍生的DH群体在4个环境中的QTL上位性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上位性是数量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并揭示了上位性的几个重要特点。所有的QTL都参与了上位性效应的形成,64%的QTL还具有本身的加性效应。因此传统方法对QTL加性效应的估算会由于上位性的影响而有偏。其他36%的QTL没有本身的加性效应,却参与了48%的上位性互作,这些位点可能通过诱发和修饰其他位点而起作用。上位性的特点还包括,经常发现一个QTL与多个QTL发生互作;大效应的QTL也参与上位性互作;上位性互作受环境影响。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比QTL的主效应更多地被检测到,表明数量性状基因的表达易受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 水稻 株高 QE qtl 遗传
下载PDF
水稻品种IR24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3 位作者 张迎信 程遐年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探明籼稻品种IR24是否携有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衍生于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插入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进行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利用疫区田间自然条件鉴定的方法... 为探明籼稻品种IR24是否携有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衍生于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插入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进行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利用疫区田间自然条件鉴定的方法,在RIL群体中共检测到4个控制条纹叶枯病的QTL,分别位于第3、5、7、11染色体上(qSTV3、qSTV5、qSTV7、qSTV11),其中qSTV3、qSTV7和qSTV11增强抗性的等位基因来自抗性亲本IR24。采用图示基因型比较法,在CSSL群体中将4个抗条纹叶枯病相关基因位点分别定位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4、L17、L39、L61、L62的IR24插入片段上。对比分析RIL群体和CSSL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发现qSTV3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17的IR24片段相吻合,qSTV7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4的杂合片段、CSSL39的IR24片段相吻合,qSTV11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61的IR24片段以及CSSL62的杂合片段相吻合,表明确实存在这3个位点。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STV3区域存在抗刺吸性害虫的基因簇,是一个表达稳定的抗灰飞虱基因座;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qSTV7不同于已报道的抗性基因座,表明IR24携有新的抗性基因,这些基因不同于主基因Stvbi-,为防止广泛使用单一基因而造成的遗传脆弱性提供了新的抗性基因源,并且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不同抗性基因培育抗性稳定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抗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家畜育种中MAS的遗传标记与QTL 被引量:5
17
作者 晏兆莉 张成忠 晏兆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简要评述了在家畜育种中标记辅助选择(MAS)所适用的遗传标记系统及对数量性状位点(QTL)和标记的基本要求.对MAS中遗传标记与QTL的紧密连锁之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遗传标记与QTL间的连锁程度是决定MAS效能的关键... 简要评述了在家畜育种中标记辅助选择(MAS)所适用的遗传标记系统及对数量性状位点(QTL)和标记的基本要求.对MAS中遗传标记与QTL的紧密连锁之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遗传标记与QTL间的连锁程度是决定MAS效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辅助选择 遗传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 家畜 育种
下载PDF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荆彦辉 孙传清 +5 位作者 谭禄宾 付永彩 张培江 徐正进 陈温福 王象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以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 ,籼稻品种特青为轮回亲本构建高代回交群体 ,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 ,在第 1、2、3、4、7和 1 0染色体上定位到 7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1、2、3、4和 8染色体上定位到5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 以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 ,籼稻品种特青为轮回亲本构建高代回交群体 ,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 ,在第 1、2、3、4、7和 1 0染色体上定位到 7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1、2、3、4和 8染色体上定位到5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1 1和 1 2以外的 1 0条染色体上 ,共定位到 1 5个控制穗一、二次枝梗数和穗颖花数QTL。来自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大多表现负效 ,能显著减少群体的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和颖花数 ,说明从野生稻演化成栽培稻的过程中 ,可能淘汰了一些对产量不利的QTL ,保留了有利的QTL。相当一部分控制穗颈维管束数、枝梗数及颖花数的QTL在染色体上成簇分布或紧密连锁 ,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 ,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些性状表型显著相关的遗传基础 ,同时也说明在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维管束 穗枝梗数 颖花数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下载PDF
稻米品质性状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玲 祝莉莉 何光存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7-510,共4页
随机选取台中本地 1号 (TN1)与有野生稻亲源的B1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 (RILs)中的 180个株系 ,运用SSR标记技术 ,对控制糙米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 结果表明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位于第 6染色体短臂微卫... 随机选取台中本地 1号 (TN1)与有野生稻亲源的B1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 (RILs)中的 180个株系 ,运用SSR标记技术 ,对控制糙米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 结果表明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位于第 6染色体短臂微卫星标记RM2 2 5和RM2 76之间 ,离RM2 2 5和RM2 7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5 .0cM和 8.4cM ;第 3染色体微卫星标记RM186附近也有一控制该性状的微效基因位点 控制粒长、长宽比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QTL)定位于第 2染色体RM2 4 0、RM6和RM2 33、R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SSR标记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下载PDF
利用DH群体动态检测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昌军 姜恭好 +3 位作者 李信 刘韬 徐才国 何予卿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6-462,共7页
利用籼粳交珍汕97/武育粳2号F1花培获得的190个双单倍体群体(doubled-haploid population,DH系)及其构建的179个SSR分子标记遗传图谱,通过对DH系群体苗期重复接虫试验和2个不同时期对褐飞虱危害程度进行动态调查,并应用Mapmaker/exp Ver... 利用籼粳交珍汕97/武育粳2号F1花培获得的190个双单倍体群体(doubled-haploid population,DH系)及其构建的179个SSR分子标记遗传图谱,通过对DH系群体苗期重复接虫试验和2个不同时期对褐飞虱危害程度进行动态调查,并应用Mapmaker/exp Version 3.0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 2.0对水稻抗褐飞虱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ativetraitlocus,QTL)进行动态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对褐飞虱抗性的检测中,共检测到6个抗性QTL,分别位于第2、3、4、8和10染色体上,各QTL的LOD值分别为2.22~4.64,贡献率为5.04%~13.73%,第3染色体和第4染色体上各有1个QTL的加性效应为正值,表明来自于亲本武育粳2号的这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其余4个QTL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表明来自于亲本珍汕97的这些位点的等位基因可以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抗褐飞虱 动态检测 水稻 DH群体 SSR分子标记 Windows 双单倍体群体 遗传效应分析 加性效应 等位基因 褐飞虱抗性 qtl 染色体 遗传图谱 动态调查 危害程度 不同时期 V2.0 籼粳交 OD值 贡献率 OTL 苗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