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CTA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辉煌 周实 马兴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CTA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门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之后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 目的探讨冠脉CTA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门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之后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A检查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结果80例患者经CAG确诊,共诊断出未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者(健康者)12例,冠脉轻度狭窄者25例,中度狭窄者28例,重度狭窄者15例。经CTA检查,共诊断出健康者10例,冠脉轻度狭窄者25例,中度狭窄者28例,重度狭窄者17例。CTA诊断与CAG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99,P=0.026)。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为75.00%(9/12),灵敏度为98.53%(67/68),误诊率为25.00%(3/12),漏诊率为1.47%(1/68)。定量分析平均发现斑块(2.05±0.67)个,钙化斑块体积(26.57±5.98)mm3,非钙化斑块体积(354.24±87.58)mm3,平均狭窄程度(58.47±10.47)%,平均斑块负荷(28.41±6.58)%。结论与CAG“金标准”相比,CTA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灵敏度,具备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定量分析能力。且其操作简便,创伤性小,患者易于接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定性、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定量分析 钙化斑块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CTA技术下斑块定量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进展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史东星 王道清 +2 位作者 张卉 李艳若 程留慧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下斑块定量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1年随访后斑块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n=90)和无进展组(n=1...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下斑块定量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1年随访后斑块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n=90)和无进展组(n=140),比较两组首次检测CCTA时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重塑指数、狭窄程度,利用ROC分析斑块总体积、非钙化体积、重塑指数、狭窄程度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进展的价值,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进展组斑块总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重塑指数、狭窄程度显著高于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斑块总体积、非钙化体积、重塑指数、狭窄程度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进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768、0.901、0.837。进展组心源性死亡、脑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技术下斑块定量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进展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斑块进展 斑块定量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俊彪 郭军霞 刘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08-2022/08该院心内科接诊的90例老年冠心病病例,均接受CCTA检查,按照是否为高危斑块分为高危组、非高危组,对于高危斑块依据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20/08-2022/08该院心内科接诊的90例老年冠心病病例,均接受CCTA检查,按照是否为高危斑块分为高危组、非高危组,对于高危斑块依据1年随访后斑块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未进展组,对比其CCTA斑块定量参数差异及对高危斑块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CCTA检查发现高危斑块发生率达83.33%(75/90),其中点状钙化斑块64例(71.11%),低密度斑块38例(42.22%),重塑指数RI、脂质斑块负荷大于非高危组(P<0.05),高危组基于CCTA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及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均低于非高危组(P<0.05);进展组的斑块总体积和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RI、脂质斑块负荷均大于无进展组(P<0.05),进展组最小管腔面积、FFRct、FAI小于无进展组(P<0.05);斑块总体积和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最小管腔面积、FFRct、FAI、RI、脂质斑块负荷及各项联合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例的高危斑块进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07、0.801、0.788、0.756、0.763、0.768、0.775、0.806、0.872。结论CCTA斑块定量分析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高危斑块及其进展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A 斑块定量分析 老年 冠心病 高危斑块 进展
下载PDF
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司东雷 李静 +5 位作者 李文洪 董丽娟 王玮娜 郑志峰 赵梦鸥 王书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9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应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储... 目的探讨基于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应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将患者分为缺血组(FFR≤8.0)29例和非缺血组(FFR>8.0)7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CT冠脉成像检查,应用半自动斑块分析软件对斑块进行定量分析。在斑块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算法(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价值。结果缺血组患者斑块总体积(TPV)、钙化斑块体积(CPV)、脂质斑块体积(LPV)、斑块总体积负荷(TPB)、脂质斑块体积负荷(LPB)和餐巾环征(NRS)分布均高于非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678~0.813)、0.929(0.896~0.962)、0.763(0.697~0.829)和0.964(0.943~0.985),随机森林的AUC高于其他3种算法(P<0.001);此外,随机森林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亦高于其他3种算法。结论基于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可能有助于诊断冠心病患者是否发生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脉成像 斑块定量分析 心肌缺血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分析在斑块类型鉴别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价值
5
作者 王萌 胡广柱 +2 位作者 倪子英 卢卿 吴英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下称冠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斑块类型鉴别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00例,均行CCTA检...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下称冠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斑块类型鉴别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00例,均行CCTA检查,测定脂质体积、脂质百分比、纤维体积、纤维百分比、钙化体积、钙化百分比,其中,有易损斑块的患者57例(易损组),无易损斑块的43例(稳定组)。组间比较各测值,随访3个月,根据有无发生MACE分成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测值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易损组的脂质百分比大于稳定组,纤维体积、钙化体积、钙化百分比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钙化体积诊断易损型斑块的价值最高,其次为钙化百分比、纤维体积、脂质百分比。MACE组脂质百分比大于非MACE组,纤维体积、钙化体积、钙化百分比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钙化体积预测MACE的价值最高,其次为钙化百分比、纤维体积、脂质百分比。结论CCTA斑块定量分析鉴定UAP患者斑块类型、发生MACE事件中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定量分析 斑块类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心绞痛斑块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小丽 沈小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21期93-96,共4页
目的 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测定心绞痛斑块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如东医院心内科胸痛中心就诊的心绞痛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CTA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 目的 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测定心绞痛斑块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如东医院心内科胸痛中心就诊的心绞痛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CTA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n=6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n=41).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斑块数目检出情况、斑块定量参数[总斑块(TP)、钙化斑块(CP)、非钙化斑块(NCP)、不同衰减程度NCP负荷、正性重构(RI)],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A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基本资料方面,UA组患者有糖尿病史占比高于SA组(P<0.05).斑块数目检出方面,UA组的软斑块、混合斑块数量多于SA组,SA组的钙化斑块数量多于UA组(P<0.05).斑块定量参数方面,UA组的TP、NCP、RI值均较SA组高,低、中衰减NCP比值也高于S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负荷(OR=1.854)、血管狭窄程度(OR=1.157)、RI(OR=1.354)、钙化斑块数(OR=1.751)、软斑块数(OR=1.255)是影响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可有效检测冠脉斑块,鉴别心绞痛斑块类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绞痛 冠脉斑块 斑块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廖细芳 刘美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RT–3DU)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PQ)技术在颈动脉斑块特征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颈动脉斑块共患者66例(78处颈动脉斑块)进行研究,通过RT–3DU VPQ技术对其颈动脉...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RT–3DU)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PQ)技术在颈动脉斑块特征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接收的颈动脉斑块共患者66例(78处颈动脉斑块)进行研究,通过RT–3DU VPQ技术对其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面积狭窄率、最窄处斑块厚度、斑块回声强度和标化壁指数(NWI)开展测定,同时和动脉CT血管造影(CTA)测得的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RT–3DU VPQ技术检测发现轻度狭窄共12处,中度狭窄共44处,重度狭窄共22处。CTA检查显示轻度狭窄共10处,中度狭窄共39处,重度狭窄共29处。二者在评定血管局部的狭窄程度中一致性良好(Kappa=0.862)。RT–3DU VPQ技术检测显示轻、中及重度狭窄者的NW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T–3DU VPQ技术能准确测定出颈动脉斑块导致的血管狭窄程度,同时能对有关指标开展量化分析,在临床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实时三维超声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莹 刘亚玲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78例,均行三维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三维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动...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78例,均行三维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三维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灰阶中位数(GSM)和斑块总体积、表面积、回声类型、均质性及新生血管,并以CT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三维超声和CTA检查结果。结果:经CTA检查,78例患者中47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31例不稳定。经三维超声检查,78例中42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36例不稳定。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5.90%(67/78),敏感性为82.98%(39/47),特异性为90.32%(28/31),阳性预测值为92.86%(39/42),阴性预测值为77.78%(28/36),kappa=0.713,一致性优。稳定与不稳定患者间的三维超声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不稳定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IMT、斑块总体积均大于稳定患者;GSM低于稳定患者;斑块回声不连续、斑内低回声、新生血管、形态不规则的检出率高于稳定患者(P<0.05)。稳定与不稳定患者的斑块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筛查较佳的检查方法,对制定患者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三维超声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9
作者 康佳 沙晓溪 +1 位作者 康彧 何兰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9-12,共4页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 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查以及颈动脉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声像图特征以及斑块性质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狭窄程度患者N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斑块性质NWI以及GS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厚度、斑块体积、最大面积狭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该检查方案无创、方便、快捷,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颈动脉CTA 颈动脉斑块性质 颈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及斑块特征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景江新 陈胜国 +2 位作者 霍昱彰 塔娜 钟小兰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eal-time3Dultrasound,RT-3DU)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ascularplaque quantification,VPQ)技术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及斑块特征的应用。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接受RT-3DU检查的颈动脉...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eal-time3Dultrasound,RT-3DU)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ascularplaque quantification,VPQ)技术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及斑块特征的应用。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接受RT-3DU检查的颈动脉斑块患者40例(颈动脉斑块共57处)进行分析,应用RT-3DU VPQ技术检测颈动脉相关参数,同时应用动脉CT血管造影术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分析两种方式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在4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1.33±0.14)mm,斑块回声强度为(36.29±7.51)dB,标化壁指数(NWI)为(0.64±0.18),57处颈动脉斑块厚度为(3.6±0.5)mm。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患者的NWI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重度狭窄组患者的NWI高于轻度及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患者的NWI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RT-3DU VPQ检查诊断颈动脉局部管腔存在9处轻度狭窄,43处中度狭窄,5处重度狭窄;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颈动脉局部管腔存在6处轻度狭窄,38处中度狭窄,13处重度狭窄。RT-3DU VPQ和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颈动脉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19)。结论对于颈动脉斑块患者,应用RT-3DU VPQ技术可测定其血管狭窄程度,还可量化分析斑块回声强度、累及部位血管负荷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实时三维超声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慧 邓娜 钟祥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7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RT-3DU)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观察其临床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以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RT-3DU)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观察其临床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以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对照,即以64层螺旋CT扫描仪和血管分析仪来进行颈动脉斑块确定和体积测定,然后对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检测,以观察其斑块特征。就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的斑块体积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斑块检出状况进行确定。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造影术检查确诊。结果:在造影检查中,30例患者共有42个斑块,RT-3DU检测下斑块体积为(583.21±203.42)mm3,其测得40个斑块,检出率为95.24%,无误诊现象;在CTA检测下测定的斑块体积为(603.32±182.43)mm3,其测得39个斑块,检出率为92.86%,无误诊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实时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来检测颈动脉斑块,可对其体积进行准确测定,检出斑块个数,分析其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 颈动脉斑块 影像特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雪 李杰 +4 位作者 李伟 王燕华 王华 郭琦 秦志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2期2457-2464,共8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2-2019-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无临床脑卒中表现的颈动...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2-2019-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无临床脑卒中表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经颅超声造影检查,对比2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比值(P)、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并分析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脂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UC高于对照组,Tp、M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P、AUC呈明显正相关,与Tp、MTT呈明显负相关(P<0.05);LDL与P、AUC呈明显正相关(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与AUC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增高,且存在炎症反应,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明显异常,且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TG、LDL、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明显相关性,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利于可更为客观地评价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 颈动脉斑块 新生血管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脂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