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体系和运用案例 |
袁毓林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4
|
|
2
|
形名组合的意义建构:概念整合和物性结构的杂合分析模式 |
张辉
范瑞萍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9
|
|
3
|
从供用句到功用句——“一锅饭吃十个人”的物性结构解读 |
周韧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2
|
|
4
|
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的名词隐喻现象分析 |
李强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5
|
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多样性的认知理据 |
黄洁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6
|
基于构式理论与物性结构的动名定中复合词研究——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 |
宋作艳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7
|
名词转动词的语义基础--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 |
宋作艳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8
|
汉语三音节名名复合词的物性结构探讨 |
周韧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9
|
汉语复合名词语义信息标注词库:基于生成词库理论 |
宋作艳
赵青青
亢世勇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
10
|
汉语形名复合词的语义建构:基于物性结构与概念整合理论 |
张念歆
宋作艳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11
|
怎样用物性结构知识解决“网球问题”? |
袁毓林
李强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2
|
影子论元的句法效应及其认知解释 |
施春宏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13
|
“NP+好V”构式的认知机制与动态演变研究 |
雷冬平
胡丽珍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4
|
汉语形名组合的语义分析与识解——基于物性结构的探讨 |
李强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5
|
修辞构式“一量名”的生成基础与机制——兼论修辞构式生成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
邱莹
施春宏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6
|
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剖析及对应 |
杨承淑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7
|
复合词内部功用义实现方式的语义解释与选择规则 |
孟凯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8
|
论构式压制的转喻阐释 |
袁野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9
|
|
19
|
从语言关联看生成词库的认知取向 |
宋作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20
|
逻辑转喻的半能产性与多种解释 |
宋作艳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