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大均的逃禅与明遗民的思想困境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3,共7页
屈大均于清顺治七年削发为僧,此时距清廷剃发令的颁布已过了5年的时间,所以“国变”及“剃发令”的颁布只是屈大均削发为僧的背景,而不是直接的原因。该文指出,促成屈大均于此年削发为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父亡,二是广州城陷。屈大均... 屈大均于清顺治七年削发为僧,此时距清廷剃发令的颁布已过了5年的时间,所以“国变”及“剃发令”的颁布只是屈大均削发为僧的背景,而不是直接的原因。该文指出,促成屈大均于此年削发为僧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父亡,二是广州城陷。屈大均选择逃禅,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保全性命来保存汉族文化的种子,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沙门不礼王者”的意念。屈大均在易代之际的生死困境中选择逃禅的取向,在明遗民中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面对国变,逃禅遗民既要面对生死困境,还普遍面临着儒释之争的思想困境,屈大均在归儒之后对儒释二家思想的辨析及对佛家思想的否定,既是对其十余年逃禅生涯的反思,也是由像屈大均这样的逃禅遗民“僧服儒心”的特殊身份和思想状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逃掸 明遗民 掸悦风气 儒释之争 思想困境
下载PDF
守正出新:屈大均古体诗的用韵艺术--兼论《怡怡堂诗韵序》的韵学观
2
作者 黄金灿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35,共11页
屈大均古体诗用韵艺术具有守正出新的鲜明特色:五言古诗以一韵到底为正体,多用古韵通转是其一大特色;七言古诗以换韵为正体,“三三制”韵式是其一大特色。五七古正体之外,亦有“变体”的创作实验。屈大均另有《怡怡堂诗韵序》一文,系统... 屈大均古体诗用韵艺术具有守正出新的鲜明特色:五言古诗以一韵到底为正体,多用古韵通转是其一大特色;七言古诗以换韵为正体,“三三制”韵式是其一大特色。五七古正体之外,亦有“变体”的创作实验。屈大均另有《怡怡堂诗韵序》一文,系统表达了其韵学观,具有与用韵实践相印证的特殊价值,也有助于展示清代韵学进入诗学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古体诗 一韵到底 古韵通转 换韵
下载PDF
“客家”称谓之始与永安社会——以清初屈大均《永安县次志》为中心 被引量:5
3
作者 肖文评 《嘉应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5-21,共7页
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对于"客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影响到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康熙二十六年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所编《永安县次志》为中心,结合当地族谱等民间文献,讨论"客家"称谓... 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对于"客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影响到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康熙二十六年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所编《永安县次志》为中心,结合当地族谱等民间文献,讨论"客家"称谓之始与当时永安的客家社会;认为《永安县次志》所提"客家"是至今所见最早的文字记载,所载围楼、风俗等,与梅州地区大同小异;研究明末清初的永安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对于研究客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屈大均 围屋建筑 客家社会
下载PDF
曹溶、朱彝尊、屈大均“雁门关”词考论
4
作者 唐碧红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7-73,共7页
清初时期,贰臣曹溶、落魄士子朱彝尊与遗民屈大均于岭南、江南保持了长期的交游与情谊,并于曹溶为政山西期间,与傅山、顾炎武、李因笃等人汇聚于雁门关。经考证,曹、朱、屈三人的“雁门关”词分别作于康熙二年(1663)秋、康熙四年(1665)... 清初时期,贰臣曹溶、落魄士子朱彝尊与遗民屈大均于岭南、江南保持了长期的交游与情谊,并于曹溶为政山西期间,与傅山、顾炎武、李因笃等人汇聚于雁门关。经考证,曹、朱、屈三人的“雁门关”词分别作于康熙二年(1663)秋、康熙四年(1665)春与康熙五年(1666)冬,是追和赓唱之作。三位政治立场迥异的词人在雁门关这个特殊的空间以怀古题材共同奏响了兼具羁旅离愁之苦、故国之思与文化保种之识的心曲。三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士人久经丧乱后的情感交融与思想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溶 朱彝尊 屈大均 “雁门关”词
下载PDF
屈大均杂体诗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举英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0-36,共7页
屈大均的诗歌创作在明末清初的岭南诗坛独标高格。其杂体诗虽然数量不多,但深刻反映了民生疾苦,表现民众哀乐,展现岭南民俗风情,显示诗人的平民本色,也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性。但瑕不掩瑜,此局限性未能掩盖其整体上的光辉。
关键词 屈大均 杂体诗 爱国思想 大众化风格
下载PDF
王邦畿生卒年及王隼出家时间考
6
作者 王富鹏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22,92,共7页
清初遗民王邦畿及其子王隼皆为享誉当时的著名诗人。在岭南,其诗名与屈大均、陈恭尹等大体相当。邦畿诗托喻遥深,生卒行迹为人稀知。其生卒年,数十年来学界皆以陈永正先生确定的1618和1668年为是。不过,通过对多处相关资料的梳理发现,... 清初遗民王邦畿及其子王隼皆为享誉当时的著名诗人。在岭南,其诗名与屈大均、陈恭尹等大体相当。邦畿诗托喻遥深,生卒行迹为人稀知。其生卒年,数十年来学界皆以陈永正先生确定的1618和1668年为是。不过,通过对多处相关资料的梳理发现,其生年当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卒年为康熙四年(1665)。王隼出家的具体时间学界向无定论。经考证得知,王隼在其父去世后,于康熙四年冬至丹霞别传寺礼澹归学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邦畿 王隼 函昰和尚 陈恭尹 屈大均
下载PDF
岭南三大家合称之始及序第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富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22,共7页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岭南三大家"合称始于王隼编选《岭南三大家诗选》之前。文章详细追溯了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三人合称形成的时间,纠正了这样一个似乎无可质疑的说法。屈、陈、梁三人的序第,自王隼选...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岭南三大家"合称始于王隼编选《岭南三大家诗选》之前。文章详细追溯了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三人合称形成的时间,纠正了这样一个似乎无可质疑的说法。屈、陈、梁三人的序第,自王隼选诗之后,即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分别以屈、陈、梁为首者各有其人。文章通过对数百年来不同说法的统计和归纳,得出的结论是首为大均,次为恭尹,梁殿其后。这一序第,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是综合数百年间人们多种评价的结果,而非个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三大家 屈大均 陈恭尹 梁佩兰 王隼
下载PDF
论屈大均的金陵诗 被引量:2
8
作者 章玳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32-35,共4页
屈大均诗歌创作在明末清初诗坛独标一格。他的金陵诗抒发家国沦亡之痛,表达坚定的抗清之志,情感凝重,多用比兴,显示强烈的民族意识,具有较大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虽大均 金陵诗
下载PDF
屈大均之友石濂:一位值得关注的清初岭南诗僧 被引量:3
9
作者 潘承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6-62,共7页
诗僧石濂曾长期是屈大均过从甚密的一位朋友,是明末清初岭南诗僧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他的作品具有摆脱酸笋、气近儒者、性灵主导、摹形独到四个特色;其最终被迫害致死,既是统治基础已经稳固官方转而采取更严厉的政治文化宗教政策的产物,... 诗僧石濂曾长期是屈大均过从甚密的一位朋友,是明末清初岭南诗僧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他的作品具有摆脱酸笋、气近儒者、性灵主导、摹形独到四个特色;其最终被迫害致死,既是统治基础已经稳固官方转而采取更严厉的政治文化宗教政策的产物,也是潘耒由于视野狭窄无法理解较为进步的观念,和故意献媚最高统治集团,从而挟私中伤的结果;石濂的外交思想和外交作风,在极少数强权国家以势凌人的当今世界,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屈大均之于石濂,本非所交非人,他们之间可能有的过节被潘耒别有用心地张大其词了.我们应该还石濂以及他与屈大均关系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石濂 潘耒
下载PDF
袁崇焕画像及其疏稿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贵忱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3-36,共4页
本文作者介绍其旧藏的一幅采绘本袁崇焕画像,并及历代记录有关为袁崇焕造像事。此文的后一部分,是引用康熙刻本屈大均《翁山文钞》卷十所载《王予安先生哀辞》一文,引发出王氏初为袁崇焕幕僚,袁氏卒后尝为其辩诬。后将袁氏疏稿及其... 本文作者介绍其旧藏的一幅采绘本袁崇焕画像,并及历代记录有关为袁崇焕造像事。此文的后一部分,是引用康熙刻本屈大均《翁山文钞》卷十所载《王予安先生哀辞》一文,引发出王氏初为袁崇焕幕僚,袁氏卒后尝为其辩诬。后将袁氏疏稿及其幕僚程本直《矶声记》、余大成《剖肝录》等文稿传交给屈大均,使后世知袁氏之忠。清道光间伍崇曜刊本《袁督师事迹》所收袁氏疏稿及程、余二文,可能是出自屈大均传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崇焕画像 王予 屈大均 疏稿 兵部侍郎
下载PDF
论清初“岭南三家”词——兼论“岭南词派”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松义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岭南词从清初开始崛起,此期以"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最为出色。大均词多抒写故国之思与哀怨之情,词风雄浑,词境开阔,想像飞腾,成就甚高;梁佩兰词清刚幽峭,陈恭尹词寄托深远,亦属出类拔萃者。"岭南三家"... 岭南词从清初开始崛起,此期以"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最为出色。大均词多抒写故国之思与哀怨之情,词风雄浑,词境开阔,想像飞腾,成就甚高;梁佩兰词清刚幽峭,陈恭尹词寄托深远,亦属出类拔萃者。"岭南三家"使得岭南词坛风气大开,在岭南词史上有特殊意义。屈大均、梁佩兰又和岭外词人有词学交流,这对于扩大岭南词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界素有"岭南词派"的观点,此说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三家 屈大均:陈恭尹 梁佩兰 岭南词派
下载PDF
论屈大均在广东农业文化史上的贡献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世奖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屈大均〔1630-1696年)素以诗人、文学家和反清志士闻名于世,但对他在广东农业文化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却鲜有提及。该文即着重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屈氏对广东的生物资源、稻作文化、花果文化、牧渔文化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 屈大均〔1630-1696年)素以诗人、文学家和反清志士闻名于世,但对他在广东农业文化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却鲜有提及。该文即着重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屈氏对广东的生物资源、稻作文化、花果文化、牧渔文化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精确而生动的记述,总结了不少广东人民的创造,其中有些是我国历史上的首次记载,对后世的有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认为屈大均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农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农学家 广东农业 贡献 农业文化史
下载PDF
明末清初遗民的“屈原情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莹莹 《新余高专学报》 2009年第5期19-21,共3页
屈原及《楚辞》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对明末清初的遗民群体有很大影响,明末清初遗民有很浓的"屈原情结",其形成原因是他们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时代背景,这种情结的具体表现方式是他们对《楚辞》的注疏和自身诗词赋的创作。
关键词 屈原情结 明遗民 王夫之 屈大均
下载PDF
A Banned Book Tradition and Local Reinvention: Receptions of Qu Dajun (1630-1696) and His Work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4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7年第3期433-464,共32页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cess whereby Qu Dajun (1630-96), a seventeenth-century writer, became canonized as one of the national poets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Qu Dajun was moderately popular during the earl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cess whereby Qu Dajun (1630-96), a seventeenth-century writer, became canonized as one of the national poets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Qu Dajun was moderately popular during the early Manchu-ruled Qing dynasty (1644-1911) among his friendship network because of his loyalty to the Ming (1368-1644), the last Han-Chinese dynasty. It was onl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under the Qing court's censorship that Qu became an anti-Manchu symbol among local activis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t receptions of Qu's writings in the court and society from the seven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specially during the "literary inquisi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the rare book collecting cult that arose in local society afterwards, the enthusiasm for local writing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nation-wide "Classical Learning" (guoxu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y rediscovering the critical roles played by local book collectors in preserving knowledge,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new understanding of power and the fluidity and resilience of local discours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 dajun Qing dynasty GUANGDONG book collectors power-knowledge relations
原文传递
《本草纲目拾遗》引《广东新语》考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瑞贤 张卫 +1 位作者 李健 梁飞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粤山录》、《粤录》、《交广录》、《粤草志》、《广果录》、《南粤琐记》、《广志》、《粤志》等15... 《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广东新语》时使用了《粤语》、《虫语》、《介语》、《新语》、《粤海香语》、《粤志木语》、《广东琐语》、《粤山录》、《粤录》、《交广录》、《粤草志》、《广果录》、《南粤琐记》、《广志》、《粤志》等15种以上的名称,涉及药物57种(个别有重合)。《新语》作者屈大均为明遗民,积极参与反清复明活动,遭到文字狱迫害,书籍被查禁销毁,赵学敏在引用时不得已采取了迂回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广东新语》 赵学敏 屈大均 本草文献
原文传递
屈大均海上丝绸之路诗歌及其文化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静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2-26,共5页
屈大均的海上丝绸之路诗歌描绘壮丽的海上风光、旖旎的海岛风情;描写因国家海洋政策而引起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及海外舶来品;描写海道、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的对接通道、海舶等;记录中外海客悲欢离合的漂泊故事等。从中反映出他重视海权与... 屈大均的海上丝绸之路诗歌描绘壮丽的海上风光、旖旎的海岛风情;描写因国家海洋政策而引起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及海外舶来品;描写海道、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的对接通道、海舶等;记录中外海客悲欢离合的漂泊故事等。从中反映出他重视海权与海防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广中华文化于四海的民族自信、开放灵活重商务实的海洋文化气质。这些与当今"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精神是相一致的,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海上丝绸之路诗歌 文化精神 “一带一路”
下载PDF
论屈大均“逃禅” 被引量:1
17
作者 卜庆安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屈大均生活于明末清初,是“岭南三大家”之一。他“逃禅”又返儒,具有儒、僧、侠、官 多重身份。屈大均的“逃禅”拥有内在与外在等诸多因素,其中,时代、历史及修习等显居 主导地位。在清廷的高压政策下,屈大均选择“逃禅”并非贪... 屈大均生活于明末清初,是“岭南三大家”之一。他“逃禅”又返儒,具有儒、僧、侠、官 多重身份。屈大均的“逃禅”拥有内在与外在等诸多因素,其中,时代、历史及修习等显居 主导地位。在清廷的高压政策下,屈大均选择“逃禅”并非贪生怕死,可以说,他从来就没 有真正地潜心研佛,而是借“逃禅”为名行抗清复明之实。后来复明渺茫,屈大均仍未泯灭 心中的祁愿。在某种意义上说,屈大均的“逃禅”暗寓他具有狭隘的民族意识,但与其强烈 的爱国精神相比,则显然为小巫大巫之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屈大均 逃禅 民族意识
下载PDF
论屈大均的咏物诗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玳 杨丽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7-61,共5页
明清鼎革之际,屈大均不满清廷,一生曾多次参与反清斗争,历经坎坷。他常借咏物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处境和心态与所选取的意象紧密联系,表现了他执著追求人格的理想;屈大均的咏物诗,许多是推己及物、推物及... 明清鼎革之际,屈大均不满清廷,一生曾多次参与反清斗争,历经坎坷。他常借咏物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处境和心态与所选取的意象紧密联系,表现了他执著追求人格的理想;屈大均的咏物诗,许多是推己及物、推物及己有所感触而发,所以往往咏同一物,而前后寓意却很不相同。他的咏物诗,大都能使内情与外景融汇融合,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咏物诗 艺术境界
下载PDF
屈大均散文内涵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卜庆安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5-79,共5页
屈大均是明清之交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虽不以散文取胜,但其散文与同时代作品相比,无论质量与数量上都毫不逊色。屈大均的散文关注政治民生、注重学术论议、追怀故国、怀悼哀情、颂赞仁德忠孝、寄情言志,也有一些生活杂论。其散文是... 屈大均是明清之交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虽不以散文取胜,但其散文与同时代作品相比,无论质量与数量上都毫不逊色。屈大均的散文关注政治民生、注重学术论议、追怀故国、怀悼哀情、颂赞仁德忠孝、寄情言志,也有一些生活杂论。其散文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明遗民诗人的苦闷、抑郁与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散文 遗民诗人
下载PDF
论屈大均的散文创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富鹏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屈大均散文的创作成就,无论就其数量还是质量而言,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都是值得称道的。但目前研究者对其散文创作却缺少应有的关注。翁山散文数量庞大,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人物传记、哀祭文、墓表铭文、序、书后、跋、记、写景文和学... 屈大均散文的创作成就,无论就其数量还是质量而言,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都是值得称道的。但目前研究者对其散文创作却缺少应有的关注。翁山散文数量庞大,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人物传记、哀祭文、墓表铭文、序、书后、跋、记、写景文和学术论文等。这些散文从总体上来看,贯彻着作者一切以儒学为旨归的思想。作者也通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心中积郁的遗民情思。屈大均长于叙述,善于说理。其抒情性的作品,情深意厚,婉而有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散文 遗民 岭南三大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