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渤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3年第2期97-104,共8页
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具有藏南高原和中喜马拉雅山地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地域特征,同时还含有代表上述地域特色的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该保护区具很强的自然性,颇赋感染力;区内生... 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具有藏南高原和中喜马拉雅山地两大自然地理单元的地域特征,同时还含有代表上述地域特色的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该保护区具很强的自然性,颇赋感染力;区内生态系统脆弱,急需进行保护;保护区地域辽阔,生物多样性强、具有很高的科研潜力。根据上述特征,珠峰自然保护区属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区),其级别应列为国家级。同时,珠峰自然保护区亦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生物圈保护区和联合国世界遗地的要求,所以可以申请加入生物圈保护区网和申请列为世界遗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Vegetation change in the Mt.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from 1981 to 2001 被引量:8
2
作者 ZHANG Wei ZHANG Yili +4 位作者 WANG Zhaofeng DING Mingjun YANG Xuchao LIN Xuedong LIU Linsh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2期152-164,共13页
Based on the NOAA AVHRR-NDVI data from 1981 to 2001, the digitalized China Vegetation Map (1:1,000,000), DEM,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vertical character... Based on the NOAA AVHRR-NDVI data from 1981 to 2001, the digitalized China Vegetation Map (1:1,000,000), DEM,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ver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vegetation chang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Mt.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is remarkable spatial difference of natural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Mt.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and stability is the most common status. There are 5.04% of the whole area being seriously degraded, 13.19% slightly degraded, 26.39% slightly improved, 0.97%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54.41% keeping stable. The seriously and slightly degraded areas, which mostly lie in the south of the reserve, are along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The areas of improved vegetation lie in the north of the reserve and the south side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The stable areas lie between the improved and degraded areas. Degradation decreases with elevation. (2) Degeneration in the Mt.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mostly affects shrubs, needle-leaved forests and mixed forests. (3)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ffects the natural vegetation changes spatially while the integration of temperature changes, slopes and aspects affects the natural vegetation change along the altitude gradients. (4) It is the overuse of resources that leads to the vegetation degeneration in some parts of the Mt.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 qomolangma (Everest) nature reserve AVHRR vegetation degradation HIMALAYAS
下载PDF
中尼铁路自然环境特征和选线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康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通过分析主要自然环境特征、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意见等因素,研究中尼(中国—尼泊尔)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线路走向及隧道设置影响大,线路能否穿越其核心区是影响中尼铁路走向的最主要控制因素... 通过分析主要自然环境特征、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意见等因素,研究中尼(中国—尼泊尔)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线路走向及隧道设置影响大,线路能否穿越其核心区是影响中尼铁路走向的最主要控制因素,特别是夏木德至加德满都段的线路走向;吉隆沟(吉隆口岸)通道走向方案与规划线路相符,经过的经济据点多、符合地方政府意见,且交通最便利,地形、地质条件最好,工程风险最小,但其穿越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13 km。建议系统分析铁路工程建设对珍惜动、植物的影响,开展环保选线及铁路建设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尼铁路 工程环境特征 综合选线 珠穆朗玛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土地利用驱动下的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蔡葵 王景 +2 位作者 吴文春 拉巴次仁 拱子凌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受土地利用驱动正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受到严重威胁,探究珠峰保护区典型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不...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受土地利用驱动正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受到严重威胁,探究珠峰保护区典型脆弱区土地生态风险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有助于不同风险区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以珠峰自然保护区岗嘎湿地为例,运用RS、GIS技术,通过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Markov)分析得出岗嘎湿地1988—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测算的方法分析土地利用驱动下的生态风险变化趋势,对珠峰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展土地利用、降低土地生态风险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岗嘎湿地土地利用以低覆被草地为主,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的大幅扩张;前期土地利用动态较大,后期土地利用动态有所减缓;土地结构动态表现在沼泽湿地和草地处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中;(2)1988—2017年,岗嘎湿地总体生态风险值(ERI)从0.064降至0.062,较高风险和低风险区域分别减少了36.9%和30.4%,其他等级风险区面积均有增加,生态环境总体趋于好转,但受耕地、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影响,局部地区呈现生态风险恶化;(3)生态风险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弹性响应指数较高,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异性,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风险有明显的驱动作用。本文以珠峰自然保护区典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为基础,通过分区管理提出保育、修复、调控等对策,为珠峰自然保护区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达到降低区域生态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 土地生态风险 岗嘎湿地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刘艳 阚瑷珂 +1 位作者 王绪本 龚建辉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6-177,225,共3页
为服务于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信息管理与评价,设计开发了一套综合性的生态地理信息系统。描述了系统的实施方案和技术特色,重点强调了有关生态的专题属性集成,并提出了基于GIS地理处理建模的生态分析、评价和预测的模型驱动方案... 为服务于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信息管理与评价,设计开发了一套综合性的生态地理信息系统。描述了系统的实施方案和技术特色,重点强调了有关生态的专题属性集成,并提出了基于GIS地理处理建模的生态分析、评价和预测的模型驱动方案,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以及生态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持续的信息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自然保护区 生态GIS 专题属性集成 地理处理建模
原文传递
西藏特色高原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及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星 沈涛 +1 位作者 肖怡然 覃建雄 《西藏发展论坛》 2021年第6期79-86,共8页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气候演化历史造就了西藏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形成了许多世界闻名的生态旅游景观。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人文发展历程,孕育了西藏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挖掘西藏旅游资源的生态景观价值,以"生态旅游&q...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气候演化历史造就了西藏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形成了许多世界闻名的生态旅游景观。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人文发展历程,孕育了西藏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挖掘西藏旅游资源的生态景观价值,以"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应用原则为依据,探讨高原旅游线路沿途的旅游活动规模和强度,依据"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和"人文生态旅游景观"两大类型的分类指标,建立两大类、三级单位的西藏生态旅游分区系统,以及有10个主类、35个亚类和16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界定西藏生态旅游资源的地域范围、数量和质量,阐明旅游线路沿途的生态景观格局,并在此基础上以珠峰自然保护区为示范进行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线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生态旅游分区 珠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监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冀琴 张翠兰 +2 位作者 丁悦凯 曹香芹 梁文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1-1601,共11页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运用比值阈值法和目视解译法,获取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冰川边界,研究冰川面积分布与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差分干...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运用比值阈值法和目视解译法,获取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冰川边界,研究冰川面积分布与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时序分析(SBASInSAR)技术监测区域冰川形变特征,并分析冰川物质平衡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持续退缩,且近10 a退缩趋势更为显著。保护区内冰川总面积退缩247.16 km²,变化率为-18.92%。(2)保护区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5400~6200 m和坡度10°~15°范围内,其中5400~5600 m和10°~15°范围内冰川退缩最为显著。(3)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形变速率介于-129.069~140.252 mm·a^(-1)之间,冰川表面形变在海拔4200~4400 m和40°~45°处沉降最为严重。(4)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可能是导致珠峰自然保护区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因素。同时,空间气候差异和地形等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SBAS-InSAR 冰川面积 物质平衡 珠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区人文遗产综合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顿珠拉杰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63,共15页
文章通过实地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考察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人文遗迹,主要从四方面对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人文遗迹进行考察和记述,其一是该地区的总的历史沿革,二是具体的人文遗址,三是寺院方面,四是神山圣湖的传说。... 文章通过实地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考察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人文遗迹,主要从四方面对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人文遗迹进行考察和记述,其一是该地区的总的历史沿革,二是具体的人文遗址,三是寺院方面,四是神山圣湖的传说。通过这四方面,比较全面地阐释了珠峰地区的历史及其人文风貌,为该地区的人文历史研究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 自然保护区 人文遗产 考察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数据集成方案
9
作者 阚瑷珂 王绪本 +4 位作者 吴旭 李国庆 余年 高志勇 汪刘艳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512,共8页
多源生态环境数据的科学组织与集成方法,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典型高原生态环境系统的数据特征和组织分类、数据模型构建、编码和元数据等有关数据集成的关键问题。设计了生... 多源生态环境数据的科学组织与集成方法,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典型高原生态环境系统的数据特征和组织分类、数据模型构建、编码和元数据等有关数据集成的关键问题。设计了生态环境数据集成概念模型框架,从数据集分层组织、属性编码和元数据标准制定等多层面描述其基本语义结构,建立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多源生态环境数据库。通过CASE工具Microsoft Visio2003建模和数据预处理,无缝集成FGDB(File Geodatabase)数据库中的生态环境专题信息;结合空间认知规则,并叠加要素类所表现的语义特征,实现面向数据集成分析的基本信息提取,乃至产生新的知识和规律。本文提出的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数据组织和集成方案,形成了一套初步可行的"数据集成-信息提取-知识发现"生态信息流映射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实用、可靠的数据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成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专题信息 元数据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10
《China's Tibet》 2007年第2期10-12,共3页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QNR) covers several counties:Tingri, Nyalam, Gyirong and Dinggy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Shigatse Prefecture of
关键词 ESTABLISHMENT OF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FLORA AND FAUNA IN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11
《China's Tibet》 2007年第2期14-15,共2页
Situated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ancient northern pole of bio-geographic terrain,by combing the natural
关键词 FLORA AND FAUNA IN qomolangma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habitat suitability of the snow leopard (Panthera uncia) in Qomolangm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ased on MaxEnt modeling 被引量:22
12
作者 De-Feng Bai Peng-Ju Chen +3 位作者 Luciano Atzeni Lhaba Cering Qian Li Kun Shi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73-386,共14页
Habitat evaluation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step in the management of wildlife populations and conservation policy plan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species presence data provide the ... Habitat evaluation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step in the management of wildlife populations and conservation policy plan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species presence data provide the means by which such evaluation can be done. Maximum Entropy (MaxEnt) is widely used in 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ing due to its power of accuracy and additional descriptive properties To survey snow leopard populations in Qomolangma (Mt. Everest)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QNNR), Xizang (Tibet), China, we pooled 127 pugmarks, 415 scrape marks, and 127 non-invasive identifications of the animal along line transects and recorded 87 occurrences through camera traps from 2014-2017. We adopted the MaxEnt model to generate a map highlighting the extent of suitable snow leopard habitat in QNN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MaxEnt model was excellent (mean AUC=0.921). Precipitation in the driest quarter, ruggedness, elevation, maximum temperature of the warmest month, and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wer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habitat suitability for snow leopards, with contribution rates of 20.0%, 14.4%, 13.3%, 8.7%, and 8.2% respectively The suitable habitat area extended for 7 001.93 km^2, representing 22.72% of the whole reserve. The regions bordering Nepal were the main suitable snow leopard habitats and consisted of three separate habitat patches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conditions, ruggedness, and elevations of around 4 000 m a.s.I, influenced snow leopard preferences at the landscape level in QNNR. We advocate further research and cooperation with Nepal to evaluate habitat connectivity and to explore possible proxies of population isolation among these patches. Furthermore, evaluation of subdivisions within the protection zones of QNNR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enhance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omolangm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now leopard MAXENT Habita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TIBET
下载PDF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及其垂直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一鸣 姚志军 +5 位作者 黄志文 田园 李海滨 普琼 杨道德 胡慧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7,共10页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世界最高峰为代表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在生态和生物的演化及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受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外界对其哺乳动物区系的了解尚不完整。我们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保护区的调查点内...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世界最高峰为代表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在生态和生物的演化及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受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外界对其哺乳动物区系的了解尚不完整。我们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保护区的调查点内利用样带法、访问调查法、自动感应照相系统监测法和夹日法进行了5次哺乳动物区系调察,共确认10目23科81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34种,占总数的42.0%;地域特征明显,高地型17种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4种,共占38.3%。区内可以划分为6个自然带,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并以2 500-3 300 m的物种数最多,共48种。区系组成南、北翼差异显著,南翼的76种哺乳动物中,东洋界41种,古北界25种;而北翼的29种中,东洋界仅2种,古北界23种。南翼3 300 m以下东洋界优势明显,而4 000 m以上古北界则占绝对优势,据此我们认为保护区位于东洋界和古北界分界线上,且分界线在3 300-4 000 m之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哺乳动物区系 青藏高原 垂直变化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潘虎君 杨道德 +3 位作者 覃海华 张亮 蒋珂 胡慧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0-615,共6页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是全球海拔最高、相对高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原始的山地森林以及异常丰富的山地生物多样性,但人类目前对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和...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是全球海拔最高、相对高差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原始的山地森林以及异常丰富的山地生物多样性,但人类目前对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了解却十分有限。为了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10–2012年,我们先后5次对珠峰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调查,共采集到61号两栖爬行动物标本。结果显示:保护区至今已记录到两栖动物9种,隶属1目3科6属;爬行动物11种,隶属1目4科10属。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共有17种,古北界物种仅3种;区系特有性明显,中国特有种2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物种6种。古北界与东洋界在区内的分界明显且没有交汇,分界线约在海拔3,600–3,800 m之间。我们相信随着实地调查工作的深入,在保护区南坡沟谷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总数还会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爬区系 物种多样性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石松林 王娟 +2 位作者 李景吉 彭培好 高志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97-1902,共6页
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标本整理以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有兰科植物35属63种,以陆生兰(42种)为主,附生兰(19种)和腐生兰(2种)也占有一定比例;属的地理... 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标本整理以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有兰科植物35属63种,以陆生兰(42种)为主,附生兰(19种)和腐生兰(2种)也占有一定比例;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类型和2个变型,以北温带分布型(33.3%)和热带亚洲分布型(21.2%)为主;种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5个类型和1个变型,以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型(64.5%)为主;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区系成分与南迦巴瓦峰地区联系最为密切,其次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和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与秦岭地区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生物多样性 区系地理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北坡植被覆盖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飞 李景吉 +2 位作者 彭培好 高志勇 阚瑷珂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7-1432,共6页
利用2000—2009年MODIS NDVI数据,基于每个像元的生长季NDVI峰值进行了像元水平的线性趋势分析,研究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南坡和北坡的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保护区内植被覆盖显著改善区域和轻微改善区域NDVI-Max... 利用2000—2009年MODIS NDVI数据,基于每个像元的生长季NDVI峰值进行了像元水平的线性趋势分析,研究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南坡和北坡的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保护区内植被覆盖显著改善区域和轻微改善区域NDVI-Max的年平均增加率分别为3.06%和1.25%;显著退化区域和轻微退化区域NDVI-Max的年平均减少率分别为2.82%和1.09%。②2000—2009年,保护区南坡的植被覆盖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2.59%的区域显著改善,19.05%的区域轻微改善,24.75%的区域保持稳定;北坡的植被覆盖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19.5%的区域严重退化,24.43%的区域轻微退化,38.12%的区域保持稳定。③南坡有植被覆盖的8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山区旱地植被覆盖呈现退化趋势,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都呈现上升趋势;北坡有植被覆盖的10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植被覆盖都呈现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原文传递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杜鹃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丽 石松林 +2 位作者 李景吉 彭培好 陈文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3-2561,共9页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双向种指示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DCCA),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杜鹃灌丛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分析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域38个高山杜鹃样地中,共记载的维...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双向种指示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DCCA),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杜鹃灌丛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分析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域38个高山杜鹃样地中,共记载的维管束植物有35科68属135种,出现频度较高的种有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高山大戟(Euphorbia stracheyi)、髯花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雪层杜鹃(R.nivale)、扫帚岩须(Cassiope fastigiata)、鳞腺杜鹃(R.lepidotum)、木根香青(Anaphalis xylorhiza)、刚毛杜鹃(R.setosum)等。(2)TWINSPAN等级分类将该区域高山杜鹃灌丛38个样地划分为14个群丛类型。(3)样地DCCA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和海拔是影响该区域高山杜鹃灌丛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4)该区域高山杜鹃灌丛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不断降低;而Pielou指数与海拔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多样性 TWINSPAN DCCA 物种多样性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地形特征分异的土地利用分布研究--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运杰 蔡葵 +4 位作者 吴文春 徐娅楠 李珂羽 拉巴次仁 拱子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400,共7页
为了协调地形特征显著区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活动,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DEM和Landsat OLI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在高程、坡度和地形位级上的分布指数,并构建土地利用垂直带谱,进而分析了研究区2017年基于地形特征分异... 为了协调地形特征显著区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活动,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DEM和Landsat OLI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在高程、坡度和地形位级上的分布指数,并构建土地利用垂直带谱,进而分析了研究区2017年基于地形特征分异的土地利用分布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各高程级上地类表现出垂直分布规律,由低到高各主导地类表现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水域、裸地-草地、裸地、冰川及永久积雪-冰川及永久积雪;各坡度级上地类分布较为复杂,随坡度级升高,分布着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耕地、草地、裸地、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裸地、冰川及永久积雪、建设用地-草地、林地、裸地、冰川及永久积雪-草地、林地、冰川及永久积雪;各地形位级的地类分布呈现出层级性,随地形位级增加,主导地类基本分布规律为水域-耕地、建设用地-耕地、草地、裸地-林地、草地、冰川及永久积雪-林地、冰川及永久积雪。研究区土地利用受地形因子影响较大,不同地形级别上的土地利用以自然地类为主导,分布格局相对稳定,但高原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也产生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特征分异 地形位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国庆 阚瑷珂 +4 位作者 王绪本 高志勇 汪涵 陈露 永忠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利用2000~2009年覆盖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MOD09A1和MOD13Q1数据集的相关数据,该保护区1∶5万DEM,并结合2008年9月采集的野外湿地数据,进行了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改进型调整植被指数(MSAVI)、地表水分指数(LSWI)、海拔... 利用2000~2009年覆盖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MOD09A1和MOD13Q1数据集的相关数据,该保护区1∶5万DEM,并结合2008年9月采集的野外湿地数据,进行了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改进型调整植被指数(MSAVI)、地表水分指数(LSWI)、海拔和坡度5个参数的保护区湿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100~4700m且坡度≤4°的佩枯错、浪强错、多布扎等湖泊密集的高原湖盆地区、佩枯错与浪强错之间的平原地带和保护区中部及北部坡度较缓的河谷地区,大部分湿地分布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2000~2008年保护区湿地以季相变化为主,6~9月(湿季)湿地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6~9月湿地面积年际变化幅度小于保护区总面积的0.1%;坡度和海拔是影响保护区湿地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和提取该地区湿地空间分布范围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MODIS影像 增强型植被指数 改进型调整植被指数 地表水分指数
下载PDF
2000—2007年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与驱动因子 被引量:5
20
作者 阚瑷珂 王绪本 +2 位作者 高志勇 李国庆 罗永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1-1271,共11页
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2000—2007年之间的植被时空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问题。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斜率计算获取了基于EVI数据的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趋势,以及表现2000—2007年植被变化的矢量图层。利用GIS时间... 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珠峰自然保护区2000—2007年之间的植被时空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问题。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斜率计算获取了基于EVI数据的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趋势,以及表现2000—2007年植被变化的矢量图层。利用GIS时间动画技术,建立了7个时间点内不同间隔的植被时空演化过程快照,并结合ArcEngine构建了植被变化监测的时序分析流程,提取和分析了植被变化过程的时空特征。依据年平均温和年降水量观测记录进行了植被变化的气候因子分析,依据道路、河流缓冲区的居民点密度与植被退化面积比例的相关性,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并讨论了不同植被退化区域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变化驱动因子。拟合了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植被变化的相关性,从统计数据方面讨论了珠峰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的总体趋势以稳定为主,但植被退化趋势超过了变好趋势。同时,核心区植被变好趋势明显,实验区植被退化趋势严重。保护区南坡植被受气候变化干扰小,保持了大部分变好趋势;北坡由于降水减少造成湿地植被退化,对草地的长势带来消极作用。人类活动与植被状态变化有密切关系,在沟谷地带的破坏作用明显。并且,植被退化趋势与农业耕地面积扩大以及放牧影响关联紧密,而牲畜饲养与林业发展都未对保护区植被变化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自然保护区 植被变化 时空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