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太秧歌与当代乡土社会的民俗学考察
1
作者 钱永平 钱永琴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4-47,共4页
文章通过对祁太秧歌的民俗学田野考察,揭示出祁太秧歌作为一种地方小戏,不仅存在于传统的乡俗礼仪中,还存在于当代仪式庆典中,并且作为地方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还积极参加由官方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构成了祁太秧歌在当代社会传承与... 文章通过对祁太秧歌的民俗学田野考察,揭示出祁太秧歌作为一种地方小戏,不仅存在于传统的乡俗礼仪中,还存在于当代仪式庆典中,并且作为地方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还积极参加由官方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这些构成了祁太秧歌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变迁的主要脉络,并赋予祁太秧歌一个全新的民俗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祁太秧歌 乡俗礼仪 庆典 民间艺术
下载PDF
祁太秧歌的旋法特色
2
作者 王岩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祁太秧歌是地方性的民歌体小戏,其曲调蕴含了浓郁的地方韵味。从旋律的进行和旋律中偏音的运用两个方面,归纳了祁太秧歌精巧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她作为传统音乐文化已有的艺术价值,从本质上揭示了祁太秧歌的旋法特色,丰富了民族... 祁太秧歌是地方性的民歌体小戏,其曲调蕴含了浓郁的地方韵味。从旋律的进行和旋律中偏音的运用两个方面,归纳了祁太秧歌精巧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她作为传统音乐文化已有的艺术价值,从本质上揭示了祁太秧歌的旋法特色,丰富了民族调式的表现力,尝试秧歌旋律进行方面更多的可能性,进一步挖掘民族调式的内在美,为创造新时代性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太秧歌 旋律的进行 偏音的运用 旋法特色
下载PDF
婆媳冲突:内隐的男权世界——从祁太秧歌“婆媳冲突”型剧目中看近代家庭的男性权威和长者意者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云霞 程鹏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6-57,63,共3页
“两代家庭”中的婆媳冲突是乡土社会最基本也最深入的伦理纠葛。本文透过小戏所展示的表层女性权威世界,解读其背后男性家长的强大权力意志,女性权力仍处于从属地位;而第二代男主人公-儿子所表现出男权的缺失和沦丧则应归结于对“长者... “两代家庭”中的婆媳冲突是乡土社会最基本也最深入的伦理纠葛。本文透过小戏所展示的表层女性权威世界,解读其背后男性家长的强大权力意志,女性权力仍处于从属地位;而第二代男主人公-儿子所表现出男权的缺失和沦丧则应归结于对“长者意志”的屈从;小戏中表现出了民众对权威者滥用权力的不满及其反抗,不过由于其反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构建新的权威秩序,所以导致了其反抗方式的消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太秧歌 婆媳矛盾 男性权威 长者意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