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植被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静谊 张志强 +1 位作者 王新杰 唐丽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6,共4页
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解译山西吉县清水河流域1986年、2000年、2007年TM遥感影像,生成土地利用分类并进行流域植被景观制图,分析了植被景观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在GIS系统支持下,建立了清水河流域植被景观元素转移矩阵。结果表明,... 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解译山西吉县清水河流域1986年、2000年、2007年TM遥感影像,生成土地利用分类并进行流域植被景观制图,分析了植被景观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在GIS系统支持下,建立了清水河流域植被景观元素转移矩阵。结果表明,流域的植被景观基质始终是荒草地和灌木,1986年流域植被景观要素面积大小排序为:草地>阔叶林>灌木>农田>针叶林>园地>居住用地,草地、灌木和阔叶林3类占到总面积的87%以上,草地是绝对优势景观要素,占到景观总面积的41.69%,且连片性较好,灌木斑块数最大,分布零散、破碎,2000年流域植被景观要素排序变为:草地>灌木>阔叶林>农田>针叶林>园地>居住用地,2007年流域植被景观要素面积排序为:灌木>阔叶林>草地>针叶林>农田>园地>居住用地;通过分析两个时段景观转移矩阵,表明20 a间灌木面积比例持续增加,且主要来源于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植被景观变化 GIS FRAGSTATS 转移矩阵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流域水库拦沙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吉山 张晓华 +2 位作者 宋天华 肖培青 焦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175,共6页
为了解宁夏清水河流域水库的拦沙作用,研究根据泥沙淤积总量来计算逐年拦沙量的方法。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清水河流域水库的基本情况,估算了水库的总拦沙量,并引入水库控制面积、土壤侵蚀强度、拦沙率3个因素建立了水库逐年拦沙量的... 为了解宁夏清水河流域水库的拦沙作用,研究根据泥沙淤积总量来计算逐年拦沙量的方法。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清水河流域水库的基本情况,估算了水库的总拦沙量,并引入水库控制面积、土壤侵蚀强度、拦沙率3个因素建立了水库逐年拦沙量的分配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至2012年,清水河流域共有具拦沙功能的水库100座,控制面积9 184.70 km^2,总库容12.23亿m^3,可淤积库容6.86亿m^3,拦沙总量5.71亿m^3,为同期泉眼山输沙量的78.25%。对模型计算结果的验证表明,在当水库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均匀的条件下模型计算结果精度较好。根据计算结果,1979年以前时段水库拦沙量比较大,1980年以后由于水库建设速度减慢,水库的拦沙能力逐渐变小。自1960年以后水库的剩余可淤积库容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2000年以后水库的淤积比处于83.00%左右,水库的拦沙能力已经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水库 计算模型 淤积比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吉山 张晓华 +2 位作者 宋天华 肖培青 焦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对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进行还原计算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在对2012年清水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坝控流域面积、平均侵蚀强度、拦沙率三个因素建立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公式,计算了清水河... 对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进行还原计算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在对2012年清水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坝控流域面积、平均侵蚀强度、拦沙率三个因素建立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公式,计算了清水河流域1971-2012年间淤地坝的逐年拦沙量,并依据计算结果对淤地坝拦沙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实测资料统计,至2012年清水河流域共有淤地坝302座,总拦沙量0.17亿m^3,淤积比为47.39%。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淤地坝拦沙量在70万t以下,2000年以后多数年份拦沙量在100万t以上, 2010年以后淤地坝拦沙量占流域侵蚀产沙量的比例超过11%。本计算模型建立在大量淤地坝均匀分布在流域内及拦沙率呈指数型分布的前提条件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还需要对模型做进一步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淤地坝 拦沙量 拦沙率 计算模型
原文传递
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基流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倩楠 高海东 +1 位作者 李占斌 王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322,331,共7页
基流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枯季水文特征之一,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夏清水河流域上游1980年、1995年、2000年、2013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及原州水文站1984—2014年日径流资料,采用枯季径流分割法进行了... 基流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枯季水文特征之一,在维持河川径流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夏清水河流域上游1980年、1995年、2000年、2013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及原州水文站1984—2014年日径流资料,采用枯季径流分割法进行了基流分割,分析了流域基流、基流指数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基流的作用。结果表明:(1)30年中,草地是清水河上游的主导性景观类型。流域景观多样性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整体向好;(2)1984—2014年,清水河上游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p<0.01),基流量呈极显著减少趋势(p<0.001);(3)景观格局指数与基流量的关系较径流量密切,基流量与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SHAPEAM)、斑块结合度(COHESION)、最大斑块指数(LPI)、斑块丰富度密度(PRD)、周长—面积分维数(PAFRAC)这5个指标的相关性较高,其中与SHAPE_AM,COHESION,LPI呈显著正相关,与PRD,PAFRAC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清水河上游流域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清水河上游 干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