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序列及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关旭同 吴朝东 +4 位作者 吴鉴 周家全 焦悦 周嵘 于庆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9,共13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沉积相,可以分为曲流河相、冲积扇相、湖水改造冲积扇相和滨浅湖亚相。根据构型要素分析法,划分出10种主要典型岩石相。其中Gm1为褐红色块状砾岩,复成分,粒度为细-粗砾,分选、磨圆差,主要为杂基支撑;...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沉积相,可以分为曲流河相、冲积扇相、湖水改造冲积扇相和滨浅湖亚相。根据构型要素分析法,划分出10种主要典型岩石相。其中Gm1为褐红色块状砾岩,复成分,粒度为细-粗砾,分选、磨圆差,主要为杂基支撑;Gm2为褐色块状砾岩,复成分,粒度为细-中砾,分选和磨圆一般-差,主要为颗粒支撑;Gm3为灰绿色、橘红色块状细砾岩,分选、磨圆较好,颗粒支撑。Gm1和Gm2沉积期,多处发育震积构造。中-晚侏罗世,气候干旱,北天山构造活动,盆地快速充填,可容纳空间减小,上侏罗统齐古组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受蒙古-鄂霍次克洋快速闭合的影响,张性环境演变为局部挤压环境,北天山继续构造活动,盆地收缩,可容纳空间减小,盆地边界由早—中侏罗世的中天山退至北天山,上侏罗统喀拉扎组沉积期,准噶尔盆地南缘广泛发育褐红色冲积扇沉积,侏罗纪盆地充填结束;在下白垩统清水河组沉积期,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完成,构造相对稳定,盆地扩张,可容纳空间增大,大范围快速湖侵,气候转为湿润,准噶尔盆地南缘发育湖水改造冲积扇沉积,之后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发育灰绿色、橘红色滨湖砾岩及细粒沉积,白垩纪盆地充填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纪 白垩纪 盆山演化 震积构造 沉积环境演化 齐古组 喀拉扎组 清水河组
下载PDF
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和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分析——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厚刚福 瞿建华 +4 位作者 朱峰 徐洋 孙靖 王力宝 李亚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8-1045,共8页
为了弄清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清水河组沉积体系和微相砂体展布,落实下一步岩性油藏勘探领域,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恢复了古地貌,识别了古地貌单元,并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研究了沉积体系和微相发育特征,提出了水下古沟槽侧... 为了弄清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清水河组沉积体系和微相砂体展布,落实下一步岩性油藏勘探领域,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恢复了古地貌,识别了古地貌单元,并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研究了沉积体系和微相发育特征,提出了水下古沟槽侧翼向低凸超覆尖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有利于形成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研究结果表明:石南低凸、夏盐低凸、三个泉低凸、石东低凸和滴南低凸侧翼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度5~20m,平均孔隙度12%~28%,平均渗透率10~2 490mD,侧向受低凸主体部位分流间湾和滨浅湖泥岩封堵,顶部发育"高伽马"泥岩,平均厚度20~60m.低凸分布区发育深层和浅层2组断裂,深层断裂沟通二叠系烃源岩且与浅层断裂呈"Y"型配置,构成良好油气运移通道,证实5个低凸翼部成藏条件优越,为下一步岩性油藏最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白垩系 清水河组 古地貌 沉积体系 沉积微相 岩性圈闭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南缘清水河组储集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21
3
作者 司学强 袁波 +3 位作者 郭华军 徐洋 陈能贵 彭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5,共8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砂岩储集层获得了日产千方的高产油气流,证明该套储集层是一套优质储集层。在对多条露头剖面和多口钻井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孔渗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实验仪器,对清水河...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砂岩储集层获得了日产千方的高产油气流,证明该套储集层是一套优质储集层。在对多条露头剖面和多口钻井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偏光显微镜、孔渗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实验仪器,对清水河组砂岩样品开展了岩石矿物、物性、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埋藏史开展成岩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清水河组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储集层杂基含量不高,胶结物含量中等,剩余粒间孔发育;清水河组砂岩储集层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是主要减孔作用。综合分析认为,清水河组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受控于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裂缝发育以及地层异常高压3个关键因素,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的埋藏方式有助于储集层原生孔隙的保存;粒内微裂缝和层理缝共同发育有助于砂岩储集层中高效渗流通道的形成;地层异常高压有助于粒间孔的保存及裂缝的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白垩系 清水河组 储集层特征 主控因素 成岩演化 异常高压 埋藏史
下载PDF
坡折带砂体成因及分布规律——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啸 刘海磊 +3 位作者 王学勇 卞保力 杨帆 陈刚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2,共8页
富烃凹陷坡折带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富烃凹陷共发育4级坡折带和6期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超覆带,为了研究清水河组坡折带砂体的成因与分布,利用钻井、岩心、地震属性等资料刻画出目的层沉积... 富烃凹陷坡折带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富烃凹陷共发育4级坡折带和6期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超覆带,为了研究清水河组坡折带砂体的成因与分布,利用钻井、岩心、地震属性等资料刻画出目的层沉积相,并结合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等技术,探讨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规模砂体发育成因与主控因素,落实砂体富集区带及勘探有利区。结果表明,清水河组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浅湖2种沉积相,总体表现出"贫砂富泥"的沉积特征;有利储集砂体分布局限,主要受4个因素控制,即幕式挤压形成的"二元"(冲断挤压—应力释放)体系域、沉积相带、沟谷地貌、坡折带。坡折带之下沟谷地貌中低位体系域发育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有利砂体富集带,也是规模油气发现的主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砂体成因 沟谷地貌 下白垩统 清水河组 车排子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沉积演化与有利砂体展布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崇龙 纪友亮 +6 位作者 任影 向宝力 王剑 李东旭 刘大卫 王天云 段小兵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828,共16页
以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测试化验等资料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特别是"底砂岩段"重点油气储集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研究。认为:(1)清水河组发育高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低位体系... 以三维地震、钻测井、岩心、测试化验等资料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特别是"底砂岩段"重点油气储集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和砂体展布研究。认为:(1)清水河组发育高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湖侵体系域发育滨浅湖—半深湖相,而高位体系域则发育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相。(2)"底砂岩段"中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类型;"底砂岩段"位于受北部物源控制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分为内前缘和外前缘;(3)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建立了清水河组浅水三角洲沉积微相模式,整体上,清水河组沉积演化过程为一套完整的湖平面升降演化沉积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莫索湾地区 白垩系 清水河组 沉积相 沉积特征 砂体展布
下载PDF
古隆起埋藏期沟谷残丘地貌下沉积体系及油气藏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崇龙 纪友亮 +6 位作者 靳军 王剑 任影 曾力 王道伟 张昊 李谨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20-1137,共1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在大型车莫古隆起埋藏期继承性地貌背景下发育的一套沉积层系,是盆地继侏罗系和三叠系后又一油气勘探热点层位,但前期有关清水河组沉积体系及油气藏类型研究均未充分考虑古隆起埋藏期地貌演化,制约了...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在大型车莫古隆起埋藏期继承性地貌背景下发育的一套沉积层系,是盆地继侏罗系和三叠系后又一油气勘探热点层位,但前期有关清水河组沉积体系及油气藏类型研究均未充分考虑古隆起埋藏期地貌演化,制约了油气的有效勘探开发。研究利用岩心、测井—录井、三维地震、野外露头和分析化验资料等,在对清水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厘定基础上恢复沉积期古地貌,明确储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体系展布,同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大型古隆起埋藏期地貌—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并分析其对油气藏类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清水河组为一套完整的三级层序,清一段(清水河组一段)可划分为低位及湖侵体系域,而清二段(清水河组二段)则为高位体系域。受控于研究区特有的沟谷—残丘地貌特征,低位域主体为局限于沟谷内部的砾质辫状河相沉积,而环残丘边部(沟谷边缘)可发育滑塌泥石流沉积;湖侵早期研究区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湖侵晚期全区被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所覆盖。区域上,持续性差异风化剥蚀及河流侵蚀使得古隆起在晚侏罗世可作为盆地内物源而存在并逐渐演化为不同规模的沟谷—残丘,但自白垩纪开始古隆起内物源作用消失且古隆起区逐渐被覆盖,地貌也逐渐准平原化并最终演变为盆地沉积沉降中心。而受控于埋藏期沟谷—残丘地貌,古隆起区油气藏类型可划分为侏罗系古残丘型油气藏、清水河组地层超覆油气藏及构造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莫古隆起 古地貌演化 沉积体系 油气分布 清水河组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深层优质储层特征及其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崇龙 纪友亮 +5 位作者 靳军 王剑 任影 车世琦 王茹 桓芝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0-1006,共17页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X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并结合钻测井、地层测试资料及区域埋藏史、古地温、沉积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清水河组储层成岩作用...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X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并结合钻测井、地层测试资料及区域埋藏史、古地温、沉积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清水河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物性控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岩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河组储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高塑性岩屑含量及高结构成熟度的"一低两高"特征;尽管储层主体埋深在3 500m以下,但储集空间仍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5.47%,平均渗透率可达226.6mD,为典型的深层优质储层;储层成岩作用总体表现为"中压实中强压实、强溶蚀、弱胶结"的特征,尽管储层埋深较大,但成岩阶段整体仍处于中成岩A1亚期;区域连片的厚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中细砂岩及中粗砂岩是形成深层优质储层的基础,而成岩过程中储层物性保存主要受控于早期碳酸盐胶结抗压实、绿泥石包壳及后期酸性成岩流体条件下的溶蚀增孔作用;除上述沉积、成岩控制因素外,地层超压的存在使得储层在深埋条件下压实强度显著降低,是储层物性保存的关键,同时在储层成岩演化过程中及现今盆地不断降低的地温梯度也有效延缓了储层的成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莫索湾地区 清水河组 深层储层 成岩特征 物性控制因素
下载PDF
呼探1井清水河组气藏流体相态特征及气藏类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启祥 梁宝兴 +4 位作者 刘欢 时凤 靳军 周伟 妥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9-713,共5页
根据呼探1井清水河组原油物性初步判断其为凝析气藏,并通过开展单次脱气实验、井流物组成分析、恒质膨胀实验和定容衰竭实验,研究呼探1井地层流体相态。结果表明,呼探1井地层流体具有轻质组分含量高、中质和重质组分含量低的特点,呈现... 根据呼探1井清水河组原油物性初步判断其为凝析气藏,并通过开展单次脱气实验、井流物组成分析、恒质膨胀实验和定容衰竭实验,研究呼探1井地层流体相态。结果表明,呼探1井地层流体具有轻质组分含量高、中质和重质组分含量低的特点,呈现典型低含凝析油特征。凝析液量少,地层压力与露点压力差值较大,开采初期无需额外补充能量,采用回注伴生气的方式可抑制反凝析作用,并提高呼探1井采收率。基于生产数据,结合流体相态研究结果,通过地层流体压力-温度相图、三元组成三角相图、经验判别法等综合判断,呼探1井清水河组油气藏类型为带较大油环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探1井 清水河组 流体相态 油气藏类型 凝析气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沉积层序演化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崇龙 纪友亮 +4 位作者 任影 蒋宜勤 周勇 刘大卫 段小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8-971,共14页
为了揭示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沉积层序演化及油气藏分布规律,利用岩心、分析化验、古生物、钻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厘定清水河组底界及层序地层结构.在此基础上,恢复沉积期古地貌,分析清水河组物源及沉积层序演化,探讨发育油... 为了揭示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沉积层序演化及油气藏分布规律,利用岩心、分析化验、古生物、钻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厘定清水河组底界及层序地层结构.在此基础上,恢复沉积期古地貌,分析清水河组物源及沉积层序演化,探讨发育油气藏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河组底界应以侏罗系风化杂色泥岩上部砂砾岩或砂岩底部为标志.清水河组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并受控于北部盆外物源体系,其中清一段底部连片砂砾岩为低位沟谷辫状河沉积,湖侵早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岩沉积,而晚期滨浅湖-半深湖相泥岩覆盖全区,清二段则为高位域沉积.石南地区清水河组沉积期沟谷-残丘古地貌特征明显,残丘主体部位最高处距沟谷内最低处高差在110~120m之间,其中低位沟谷辫状河砂砾岩体沉积厚度最大可达60m.受控于沟谷残丘这一特殊的古地貌,石南地区共发育侏罗系古残丘型、清水河组低位超覆砂砾岩型、低位沟谷砂砾岩型及湖侵砂岩型4类油气藏,而这4类油气藏是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南地区 清水河组 沉积层序 油藏类型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樊奇 朱爱国 +1 位作者 田继军 李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是陆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油气源条件优越,储盖配置良好,已于石炭系—白垩系多个层系获得工业油气流,但对其白垩系的研究尚欠深入。为此,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地震资料和60口探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对...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是陆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油气源条件优越,储盖配置良好,已于石炭系—白垩系多个层系获得工业油气流,但对其白垩系的研究尚欠深入。为此,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地震资料和60口探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对滴南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进行详细的地层对比及划分,进而分析其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清水河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清一段、清二段、清三段、清四段和清五段,且清一段—清四段发育的底砾岩层具有穿时的现象;清水河组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由下至上发育的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湖平面变化周期;在平面上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及物源方向由西北至东部的变化。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相良好的储集条件与底砾岩层的穿时分布为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清一段—清四段4条超覆尖灭带分布的底砾岩层可成为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层序地层特征 沉积演化 清水河组 滴南凸起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高温极强超压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孝敬 白保军 +5 位作者 芦慧 梁则亮 赵长永 胡意 胡鑫 李雷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65,I0004,I0005,共14页
为研究埋深为5.5~6.5 km极强超压环境下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地区清水河组为例,根据露头、岩心、SEM、CT扫描、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岩石矿物学、物性及孔隙特征,探讨沉积、成岩、构造、超压对砂砾岩储层的影... 为研究埋深为5.5~6.5 km极强超压环境下砂砾岩储层特征,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地区清水河组为例,根据露头、岩心、SEM、CT扫描、铸体薄片等资料,分析岩石矿物学、物性及孔隙特征,探讨沉积、成岩、构造、超压对砂砾岩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河组储层为中砾岩、细砾岩及砂岩,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发育粒内溶孔及微米级粒间孔,普遍见微细裂缝,整体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深埋压实是储层致密化主控因素,沉积相带及岩石类型控制储层物性及微观结构,表现为平原亚相河道差于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细砾岩岩相物性、喉道优于中砾岩及砂岩的;超压体系减缓伊利石的转化与储层的压实程度,多期构造运动增缝、高温酸性流体增溶,改善储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棵树凹陷 高泉地区 清水河组 深层—超深层 极强超压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阿布力米提 邹志文 +3 位作者 鲍海娟 徐洋 陈磊 姚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0-693,共4页
通过对砂岩碎屑组分和结构特征、重矿物组合、重矿物ZTR指数、地震剖面、沉积特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清水河组沉积时期存在北部、西北-西部和东部等3个外部物源;清水河组沉积早期存在盆内物源,其物源为车莫古... 通过对砂岩碎屑组分和结构特征、重矿物组合、重矿物ZTR指数、地震剖面、沉积特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清水河组沉积时期存在北部、西北-西部和东部等3个外部物源;清水河组沉积早期存在盆内物源,其物源为车莫古隆起上的侏罗系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 清水河组 物源分析 重矿物 盆内物源
下载PDF
莫东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特征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路 关旭 +3 位作者 雷德文 沈金龙 李先艳 吴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5-633,676+504-505,共9页
莫索湾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K1q1)从上至下可分为薄砂层(K1q11)、高伽马泥岩(K1q21)、底砂岩(K1q31)三个岩性段。其中莫东地区的K1q11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叠瓦状前积和侧向迁移叠置型砂体,是由多个砂体前积、叠置和迁移形成的,代表了... 莫索湾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K1q1)从上至下可分为薄砂层(K1q11)、高伽马泥岩(K1q21)、底砂岩(K1q31)三个岩性段。其中莫东地区的K1q11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叠瓦状前积和侧向迁移叠置型砂体,是由多个砂体前积、叠置和迁移形成的,代表了多个薄砂体顺斜坡方向的前积、叠置和侧向迁移,具有明显的两波谷夹一中—强振幅、连续宽相位波峰地震反射特征,反映了多个薄砂层组合所形成的复波反射,复波的宽度和振幅与薄砂层组所在位置砂层的总厚度及单砂层厚度有关。根据沉积相、古地形和正演模型特征分析了前积体的成因,认为该前积反射反映了间歇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顺斜坡方向的前积作用。在三维地震剖面上对各前积反射体进行追踪和对比,共识别出12个前积朵叶体,前积朵叶体总面积达642.44km2,主要分布于莫东地区的斜坡和低洼地带,易于形成岩性圈闭,具有十分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莫东地区 清水河组 地震响应 前积砂体 岩性圈闭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分布特征及有利勘探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路 付立 +2 位作者 瞿建华 谢安 陆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78,216,共9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井下钻遇白垩系清水河组8套砂层组,各套砂层物性良好,且都具有不同程度油气显示。通过多井精细砂层联井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建立了该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各岩性段与井旁地震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三维地震...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井下钻遇白垩系清水河组8套砂层组,各套砂层物性良好,且都具有不同程度油气显示。通过多井精细砂层联井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建立了该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各岩性段与井旁地震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井下钻遇各砂层厚度与岩性特征,对各砂层组进行地震识别、对比与精细解释,识别出清水河组8套砂层组在车排子地区的地层超覆尖灭线,该尖灭线围绕车排子凸起呈环带状分布。利用地震分频和地震反演方法验证了清水河组砂层由东向西沿车排子凸起超覆尖灭特征。综合构造背景、沉积体系和地震属性特征,对该地区清水河组油气勘探有利区进行预测,认为北西向断裂与白垩系清水河组地层超覆尖灭线匹配良好,且三角洲比较发育区应是该地区清水河组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地区 清水河组 超覆尖灭带 地层分布特征
下载PDF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断层地层圈闭识别中的应用--以车排子地区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路 李新豫 +3 位作者 吾许克 陆鹏 付立 李先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4-900,共7页
白垩系清水河组在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由沙湾凹陷向隆起高部位层层超覆尖灭,北西—南东向断裂成排成带分布,易形成断层与地层超覆型复合圈闭。地震相干分析技术对识别小断距断层有较大的帮助,分频和振幅类地震属性的结合可有效识别薄砂... 白垩系清水河组在车排子凸起东斜坡区由沙湾凹陷向隆起高部位层层超覆尖灭,北西—南东向断裂成排成带分布,易形成断层与地层超覆型复合圈闭。地震相干分析技术对识别小断距断层有较大的帮助,分频和振幅类地震属性的结合可有效识别薄砂层组超覆尖灭线,沿层振幅类属性特征可识别研究区各期砂层发育期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的分布,进一步预测砂体的发育区。构造解释与地震属性的结合可评价圈闭储层发育特征,指出研究区第二期砂层组发育5个断层地层圈闭,圈闭内砂体发育,具有重要勘探价值,其中A圈闭、C圈闭是下一步首选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地区 清水河组 地震属性 断层地层圈闭
原文传递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表征技术——以准噶尔盆地芳草湖地区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常少英 刘玲利 +3 位作者 崔钰瑶 王锋 宋明星 穆晓亮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序组内高低频旋回波形分离技术""、去除地层切片干涉效应技术"和"地质体与沉积背景属性融合技术"等3项技术,开展了浅水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研究,并总结了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发育多个四级层序,反映湖平面周期性变化;(2)下切水道、扇状砂体广泛发育;(3)白垩系清水河一段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3套储盖组合,是潜力较大的勘探层系。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助推了风险井位上钻,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为该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薄砂层识别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下切水道 波形分离 去干涉效应 属性融合 清水河组 莫索湾凸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白垩系深层储层特征及物性保存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颖 靳军 +6 位作者 高崇龙 李际 刘明 刘可 王柯 任影 邓毅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32,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层主体埋深在3600~5600 m之间,尽管埋藏深度大,但在其内部所获得的高产油气流揭示其物性条件应较为优越。但目前针对清水河组深层储层特征及物性保存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严重制约了后期油气勘探进...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层主体埋深在3600~5600 m之间,尽管埋藏深度大,但在其内部所获得的高产油气流揭示其物性条件应较为优越。但目前针对清水河组深层储层特征及物性保存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严重制约了后期油气勘探进程。据此,综合利用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X-射线衍射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并结合钻测井等地层测试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系统分析了南缘西段清水河组深层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其物性保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河组储层以区域连片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具有低成分成熟度、高凝灰岩岩屑含量及中等结构成熟度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并表现为中孔—大孔及粗喉道特征,平均孔隙度为6.15%,而平均渗透率为4.25×10^(-3)μm^(2);储层成岩以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但成岩强度较弱,胶结物含量总体较低,并以方解石胶结为主,且储层整体仍处于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富石英、长石而贫岩屑且分选较好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岩是形成深层优质储层的基础;成岩压实作用是物性损失的主要因素,但早期碳酸盐胶结及绿泥石包壳的抗压实效应及后期酸性溶蚀增孔延缓储层物性损失;早期长期浅埋—后期短期快速深埋的埋藏方式、超压以及不断降低的古地温梯度是在深埋条件下延缓清水河组储层成岩进程及拓宽溶蚀作用深度和时限,进而使得物性得以有效保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白垩系 清水河组 深层储层特征 物性保存机制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钙质砾岩铀矿化成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湘飞 贾为卫 +1 位作者 鲁克改 张强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9-405,共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发育大量砂岩型铀矿点、矿化点,其成因目前存在较多争议,尤其是对赋存于下白垩统清水河组钙质砾岩中的铀矿化,存在潜水氧化带、层间氧化带,潜水-层间氧化带、油气还原-潜水氧化带及构造热液成矿等多种认识。通过...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发育大量砂岩型铀矿点、矿化点,其成因目前存在较多争议,尤其是对赋存于下白垩统清水河组钙质砾岩中的铀矿化,存在潜水氧化带、层间氧化带,潜水-层间氧化带、油气还原-潜水氧化带及构造热液成矿等多种认识。通过资料收集、综合分析前人成果及近几年来区内开展的铀矿勘查实践,初步认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钙质砾岩中铀矿化为层间氧化带砾岩型,矿化受层间氧化带控制,深部有次生还原与层间氧化作用叠加形成铀矿化的可能,该地区具较好的砂岩型、砾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下白垩统 清水河组 钙质砾岩 铀矿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成岩特征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靳军 向宝力 +3 位作者 王剑 张宝真 高崇龙 罗正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8,共8页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广泛发育砂岩和砂砾岩沉积,成岩作用复杂,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通过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岩心观察、物性数据和测井数据,对清水河组一段储层的成岩作...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广泛发育砂岩和砂砾岩沉积,成岩作用复杂,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通过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岩心观察、物性数据和测井数据,对清水河组一段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砂岩和砂砾岩储层成岩特征的区别。研究认为,石南地区清一段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三大成岩作用,其成岩阶段主要为早成岩B期,局部处于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是清一段砂岩储层物性损失的主要因素;而砂砾岩因刚性砾石格架的支撑作用使得压实相对较弱,成岩流体得以大量流经其原生孔隙,并进行大面积胶结,胶结作用是影响其物性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砂岩储层主要因斜长石颗粒的溶蚀而产生粒内溶孔,砂砾岩储层则因方解石胶结物溶蚀而产生粒间溶孔和剩余粒间孔。溶蚀流体为二叠系烃源岩成熟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石南地区清一段储层共划分出强压实相、强胶结相、中强压实中胶结相、中压实弱胶结相和中强压实弱溶蚀相5类成岩相类型,且以中强压实中胶结相为主。该地区地势高部位中压实弱胶结成岩相的河道砂岩(如夏盐8井区),以及断层发育区中强压实弱溶蚀成岩相的砂砾岩(如石西12、石南44、石南31井区)可形成较好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南地区 清水河组 成岩作用 成岩相 油气意义
下载PDF
基于原位方解石U-Pb定年与包裹体分析技术恢复储集层成岩-成藏过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桂丽黎 卓勤功 +7 位作者 鲁雪松 杨文霞 陈玮岩 吴海 范俊佳 贺银军 曹日洲 余小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9-1220,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成岩-成藏复杂性制约了其下组合油气勘探的进程。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高泉构造油气藏为例,在白垩系清水河组储集层岩相及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方解石U-Pb定年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标定盆地热演化史,刻画高泉构造下组合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中发育两期方解石胶结和3期油气充注,方解石形成年龄分别为(122.1±6.4),(14.2±0.3)~(14.4±1.0)Ma,油气充注事件为距今14.2~30.0 Ma低熟油充注,距今14.2 Ma以来成熟原油充注和距今2 Ma以来高熟天然气充注,油气藏以成熟油和高熟天然气充注贡献为主。距今2 Ma以来受喜马拉雅晚期南北向挤压冲断构造活动的影响,高泉构造圈闭发生了调整,主要成藏期有效圈闭规模明显减小,导致构造中低部位油气显示相对较弱,说明关键成藏期的圈闭有效性控制该区下组合的油气富集与分布。储集层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耦合,为精细刻画中国中西部复杂构造带的复杂成岩-成藏过程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原位方解石U-Pb定年 成岩序列 成藏时间 四棵树凹陷 准噶尔盆地南缘 白垩系 清水河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