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亿平 戴昭秋 +4 位作者 王东 吕勇 刘玲 任克军 魏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2-875,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湿热证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70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实际完成64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33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湿热证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方法:70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实际完成64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33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口服,疗程8周。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FN、α-SMA水平变化情况,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78.79%,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1.82%,分别优于对照组的54.84%和51.61%(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e GFR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FN、α-SM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FN、α-SM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肾颗粒可以减轻CRF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FN、α-SMA的水平,干预肾纤维化,最终延缓CRF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湿热证 纤维连接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清肾颗粒
原文传递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亿平 陈芳 +7 位作者 王东 金华 茅燕萍 吕勇 胡顺金 魏玲 刘家生 章雪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清肾颗粒(白花蛇舌草、丹参、茵陈等)对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7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完成6...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探讨清肾颗粒(白花蛇舌草、丹参、茵陈等)对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7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完成6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清肾颗粒,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以及血清中ROS、MDA、SOD水平,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3.87%,优于对照组的51.72%和48.28%。治疗后治疗组U-Pro/24 h、Scr、BUN水平显著下降,e GFR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ROS、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治疗后治疗组ROS、MDA水平均有所降低,SOD水平有所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肾颗粒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U-Pro/24 h、Scr、BUN,升高e GFR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肾纤维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湿热证 氧化应激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患者炎症/铁调素轴及铁代谢的干预机制: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磊 王亿平 +4 位作者 金华 王东 魏玲 任克军 茅燕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基于炎症/铁调素轴探讨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铁代谢的干预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1... 目的基于炎症/铁调素轴探讨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铁代谢的干预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1包/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及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以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并优于同期对照组(P=0.000);两组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2,P=0.002,P=0.017);两组患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00)。两组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总铁结合力、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较治疗前,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下降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在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贫血治疗过程中联合清肾颗粒口服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患者炎症状态,下调铁调素水平改善患者铁代谢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肾性贫血 炎症 铁调素 铁代谢
下载PDF
清肾颗粒含药血清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磊 金华 +3 位作者 王东 程梦 李卓娅 王亿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34-1245,共12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含药血清是否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清肾颗粒中的活性成分。选用同代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含药血清是否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清肾颗粒中的活性成分。选用同代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组,低、中、高剂量清肾颗粒组,以及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HK-2细胞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HK-2细胞中NF-κB p65、p-IκBα、IKKα、MCP-1和ICAM-1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中NF-κB p65和α-SM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明确清肾颗粒中含有绿原酸、盐酸小檗碱、大车前苷、滨蒿内酯、6,7-二甲氧基香豆素、表小檗碱、黄连碱、丹酚酸B、巴马汀、益母草碱、大黄酸和丹参酮IIA。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OS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p-IκBα、IKKα、MCP-1、ICAM-1和α-SM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中ROS和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NF-κB p65、p-IκBα、IKKα、MCP-1、ICAM-1和α-SM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肾颗粒含药血清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道的活化,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NF-ΚB信号通路 HK-2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清肾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孔敏 王亿平 程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1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肾衰竭湿热血瘀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慢性肾衰竭湿热血瘀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1次/d,疗程4周)和清肾颗粒(10g/次,3次/d,疗程4周),分别于人院时及治疗4周后观察2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24h尿蛋白定量(24hUP)及IL-6、α-TNF水平变化情况,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Scr、24hUP、IL-6、α-TNF水平均明显降低、eGFR均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肾颗粒联合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cr、24hUP、IL-6、α-TNF水平,并能提高eGFR,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微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清肾颗粒 中药保留灌肠 微炎症状态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晔 王秀颖 于磊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究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大鼠肾组织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RF组和CRF+清肾颗粒组,每组10只。通过腺嘌呤构建CRF模型,CRF+清肾颗粒组大鼠给予清肾颗粒灌胃,... 目的探究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大鼠肾组织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RF组和CRF+清肾颗粒组,每组10只。通过腺嘌呤构建CRF模型,CRF+清肾颗粒组大鼠给予清肾颗粒灌胃,对照组、CRF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3组肾组织损伤情况、肾功能指标,通过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细胞自噬水平,观察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F组尿素(BUN)、肌酐(Scr)、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和NF-κB、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和LC3水平显著降低(P<0.05)。CRF+清肾颗粒组BUN、Scr水平、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NF-κB、IκBα蛋白水平低于CRF组,Beclin1和LC3水平高于CRF组(P<0.05,P<0.01)。结论清肾颗粒可以通过抑制NF-κB通路诱导肾组织细胞的自噬,从而抑制凋亡,改善CRF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清肾颗粒 血尿素 NF-ΚB通路 自噬 细胞凋亡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影响
7
作者 张叶青 金华 +3 位作者 张磊 呼琴 王亿平 代明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EMT)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肾颗粒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0只大鼠均制作5/6肾切除...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EMT)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肾颗粒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20只大鼠均制作5/6肾切除模型。清肾颗粒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清肾颗粒水溶液;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无菌采取腹主动脉血,代谢笼留取24h尿液,摘取左侧肾脏。检测血、尿肌酐浓度,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ink1、Parkin、LC3-Ⅱ、α-SMA;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中LC3-Ⅱ和线粒体膜蛋白VDAC1共定位表达;HE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Ⅱ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肾小管EMT标志蛋白α-SMA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大鼠的Pink1、LC3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α-SM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arkin亦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5/6肾切除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清肾颗粒通过miR-4516/SIAH3/PINK1调节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大鼠肾纤维化
9
作者 任克军 金华 +5 位作者 王东 茅燕萍 戴荣 程梦 王亿平 张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9-1487,共9页
目的:明确清肾颗粒(QSG)通过微小RNA-4516(miR-4516)/SIAH3/PINK1调节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和QSG组,每组10只,予QSG水溶液灌胃,每天1次,每次4 mL,连续给药8周。检... 目的:明确清肾颗粒(QSG)通过微小RNA-4516(miR-4516)/SIAH3/PINK1调节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和QSG组,每组10只,予QSG水溶液灌胃,每天1次,每次4 mL,连续给药8周。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程度;Wer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β-actin、PINK1、Parkin、SIAH3、VDAC1、Mfn1、Mfn2、OPA1、LC3B和P62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SIAH3的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中线粒体损伤情况。制备QSG含药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HK-2细胞纤维化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C)组、MC+miR-4516 mimics组、MC+miR-4516 NC+QSG组、MC+miR-4516 mimics+QSG组和MC+QSG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516对SIAH3的调节;RT-qPCR检测miR-4516、SIAH3 mRNA和PINK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QSG干预后大鼠肾组织及HK-2细胞纤维化减轻,SIAH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INK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自噬活跃,体外结果证实QSG可以提高miR-4516的表达水平,抑制SIAH3的mRNA表达进而促进HK-2细胞中PINK1表达,降低纤维化标志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QSG可通过干预miR-4516水平而靶向调节SIAH3/PINK1轴,增强线粒体自噬,从而延缓大鼠肾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微小RNA-4516 SIAH3/PINK1轴 线粒体自噬 肾纤维化
下载PDF
清肾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疗效观察
10
作者 管婷婷 王东 +1 位作者 吕勇 王亿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的疗效,并探究其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清肾颗粒联合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治疗非透析CKD 3~5期患者,并设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以及...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的疗效,并探究其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清肾颗粒联合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治疗非透析CKD 3~5期患者,并设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况改善情况(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磷代谢情况(钙、磷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为67.5%(27/40)和35%(14/40),治疗组疗效显然胜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营养状态和钙磷代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清肾颗粒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能缓解非透析CKD 3~5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营养状况和钙磷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清肾颗粒 中药保留灌肠 营养状况 钙磷代谢
下载PDF
清肾颗粒通过调控外泌体、miR-330-3p以及CREBBP表达抑制小鼠肾纤维化
11
作者 戴荣 曹泽平 +6 位作者 刘传娇 葛永 程梦 王伟丽 陈义珍 张磊 王亿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1-1440,共10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诱导的肾纤维化小鼠模型及尿酸刺激下NRK-49F细胞的作用及其调控外泌体、miR-330-3p和CREBBP的机制。方法动物实验:构建腺嘌呤诱导的肾纤维化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清肾颗粒组(8.0 g·kg^(-1)·...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腺嘌呤诱导的肾纤维化小鼠模型及尿酸刺激下NRK-49F细胞的作用及其调控外泌体、miR-330-3p和CREBBP的机制。方法动物实验:构建腺嘌呤诱导的肾纤维化小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清肾颗粒组(8.0 g·kg^(-1)·d^(-1)),6只/组,灌胃12周。采用尾静脉注射腺相关病毒载体,实验结束后收集双侧肾组织。观察小鼠肾组织外泌体标记蛋白CD9,Hsp70,TSG101蛋白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组织Col-III、α-SMA、FN和E-cad表达变化;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实验:构建尿酸刺激下的NRK-49F细胞模型(尿酸400μmol/L),SD大鼠灌胃制备清肾颗粒含药血清用于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清肾颗粒含药血清组。观察NRK-49F细胞中外泌体标记蛋白CD9,Hsp70,TSG101蛋白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检测NRK-49F细胞中Col-III、α-SMA、FN和E-cad表达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30-3p与CREBBP靶向关系;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RK-49F细胞中miR-330-3p与CREBBP表达变化。结果动物实验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D9、Hsp70、TSG101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肾颗粒组CD9、Hsp70、TSG101蛋白水平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ol-III、α-SMA、FN表达增加,E-cad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肾颗粒组Col-III、α-SMA、FN表达减少,E-cad表达增加(P<0.05)。肾脏病理检查显示,清肾颗粒可以明显减轻小鼠肾组织纤维化(P<0.05)。RT-qPCR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腺相关病毒病毒载体抑制miR-330-3p表达,增加CREBBP水平,减轻肾纤维化(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CREBBP是miR-330-3p的靶点(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iR-330-3p表达增加,CREBBP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肾颗粒组miR-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外泌体 miR-330-3p 肾纤维化
下载PDF
清肾颗粒含药血清通过miR-23b-5p靶向Nrf2通路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
12
作者 刘敏 金华 +3 位作者 呼琴 陈诺 张叶青 王亿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8-2085,共8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NRK-52E(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5p是否能对Nrf2通路靶向调节,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的机制。方法构建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分别使用m...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NRK-52E(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5p是否能对Nrf2通路靶向调节,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的机制。方法构建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分别使用miR-23b-5p mimic、inhibitor以及阴性对照(NC)siRNA转染细胞;采用清肾颗粒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采用CCK8法测定NRK-52E细胞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Nrf2间的靶向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Nrf2、Keap1、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3b、Keap1、Nrf2、α-SMA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ROS。结果根据CCK8结果筛选得出清肾颗粒含药血清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20%和24h,TGF-β1刺激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0ng/mL和24h。转染miR-23b-5p mimic和inhibitor发现,当miR-23b-5p过表达后,Nrf2 mRNA表达量也增加;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Nrf2 mRNA表达量也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Nrf2-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Nrf2-mu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的干预实验发现,与正常组比较,TGF-β1组的miR-23b-5p、Nrf2表达降低,Keap1、α-SMA和ROS表达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清肾颗粒组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表达降低(P<0.05);miR-23b-mimic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降低(P<0.05)。与miR-23b-mimic-NC组比较,miR-23b-mimic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降低(P<0.05)。与miR-23b-mimic组比较,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miR-23b-5p、Nrf2表达升高,Keap1、α-SMA和ROS降低(P<0.05)。结论清肾颗粒含药血清能通过miR-23b-5p靶向Nrf2通路机制减轻NRK-52E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Nrf2信号通路 NRK-52E细胞 肾小管EMT 清肾颗粒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华 王亿平 +3 位作者 吕勇 任克军 魏玲 王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湿热证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将CKD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肾颗粒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湿热证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将CKD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肾颗粒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变化,采用KDQOL-SFTM1.3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156例患者完成观察(试验组77例,对照组79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82%(63/77),对照组为63.29%(5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受教育程度、中医证候积分、CKD分期、e GFR和血红蛋白等因素均可影响生存质量。治疗组治疗后KDQOL-SFTM1.3量表总分及SF-36量表评分和肾脏疾病相关领域(KDT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SF-36量表下属的生理健康评分、KDTA量表的症状与不适、睡眠和患者满意度维度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稳定病例的治疗后SF-36评分、KDTA评分及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无效病例除SF-36量表下属的心理健康评分外,其SF-36评分、KDTA评分及量表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这种作用并不依赖于患者实验室指标(肾功能水平)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慢性肾脏病 湿热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立媛 王亿平 +1 位作者 金华 任克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61-665,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胃泌素-17(GAS-17)水平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KD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顺序的单双...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胃泌素-17(GAS-17)水平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KD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37,治疗过程中失访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及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肾颗粒10 g,温水冲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AS-17、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AS-17、BUN、Scr、ALB水平及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AS-17、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GFR及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GAS-17、BUN、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FR、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2例(5.00%),显效10例(25.00%),有效17例(42.50%),无效11例(27.50%),总有效率为72.50%(29/40);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8例(21.62%),显效15例(40.54%),有效12例(32.43%),无效2例(5.40%),总有效率为94.60%(35/3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87,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1例(2.50%)、皮疹1例(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1例(2.70%)、皮疹1例(2.70%)、腹痛腹泻1例(2.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0%(3/37);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湿热证 清肾颗粒 血清胃泌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溪 孟楣 +2 位作者 魏良兵 王晓玉 高家荣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清肾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30∶10∶0.5),扫描波长λS=435 nm,参比波长λR=...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清肾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30∶10∶0.5),扫描波长λS=435 nm,参比波长λR=650nm。结果芦荟大黄素的线性范围是0.023 6~0.118 1μg(r=0.998 13),平均回收率101.32%,RSD=2.44%(n=6);大黄酸的线性范围是0.060 0~0.300 0μg(r=0.998 61),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1.45%(n=6);大黄素的线性范围是0.045 0~0.225 0μg(r=0.998 41),平均回收率为100.82%,RSD=2.36%(n=6);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是0.046 7~0.233 3μg(r=0.99681),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2.80%(n=6);大黄酚线性范围是0.032 5~0.162 5μg(r=0.997 56),平均回收率为105.35%,RSD=2.4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扫描法 清肾颗粒 蒽醌类衍生物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岚 王亿平 +2 位作者 金华 张磊 王立媛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303-2307,共5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3~5期非透析湿热证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左心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3~5期非透析湿热证病人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3~5期非透析湿热证病人的临床疗效以及左心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3~5期非透析湿热证病人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际完成63例,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肾功能、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以及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为84.8%、81.8%,优于对照组7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N末端脑钠肽前体明显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但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左房收缩期内径(LADs)、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Td)、主肺动脉内径(MPAD)、主动脉内径(AO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肾颗粒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3~5期非透析湿热证病人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肾功能,防止心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清肾颗粒 左心功能 心脏彩超
下载PDF
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甘小双 张红梅 +2 位作者 王亿平 王东 金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612-615,共4页
追溯近20年与清肾颗粒相关文献,归纳清肾颗粒的研究现状。清肾颗粒以临床证候为依据立方,组方严谨、符合循证依据;长期临床验证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抗炎、活血化瘀和抗纤维化等作用;动物实验和质量标准及有效安全性鉴定则... 追溯近20年与清肾颗粒相关文献,归纳清肾颗粒的研究现状。清肾颗粒以临床证候为依据立方,组方严谨、符合循证依据;长期临床验证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抗炎、活血化瘀和抗纤维化等作用;动物实验和质量标准及有效安全性鉴定则从不同侧面验证了清肾颗粒有效性和安全性。前期成果为其下一步更深层次研究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慢性肾衰竭 湿热证
下载PDF
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8
作者 文艳 王亿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1期1790-1793,共4页
清肾颗粒为王亿平教授创方,以清热化湿祛瘀为主要功效。临床运用十余年,获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基金资助。论文对该方临床疗效及药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认为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主要体现在改善肾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其... 清肾颗粒为王亿平教授创方,以清热化湿祛瘀为主要功效。临床运用十余年,获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基金资助。论文对该方临床疗效及药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认为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主要体现在改善肾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其药理机制主要包括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改善微炎症状态,抑制氧化应激等改善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清肾颗粒 临床疗效 药理机制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清Tm、PGI2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屹 吕勇 +2 位作者 金华 王东 王亿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湿热证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前列环素(PGI2)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CKD 3~5期非透析伴颈动脉斑块湿热证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据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际完成62例,实验...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湿热证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前列环素(PGI2)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CKD 3~5期非透析伴颈动脉斑块湿热证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据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际完成62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29例,并选取健康人20例作为正常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清肾颗粒,1次1袋,1 d 3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并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Tm、PGI2水平。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IMT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MT厚度明显缩小(P〈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SCr、BUN、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3)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m水平升高(P〈0.01)、血清PGI2水平下降(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血清Tm水平下降(P〈0.01)、血清PGI2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m、PGI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4)血清Tm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268,P=0.035),血清PGI2水平与IMT呈负相关(r=-0.397,P=0.001)。结论:清肾颗粒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颈动脉斑块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m,升高血清PGI2及调节血脂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血清血栓调节蛋白 血清前列环素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清肾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0
作者 石金敏 高家荣 +2 位作者 李娆娆 贾陆 顾雪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建立清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白花蛇舌草、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15;250 mm,5μm),甲醇-0.1%磷酸(70∶30)为... 目的:建立清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白花蛇舌草、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15;250 mm,5μm),甲醇-0.1%磷酸(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分别在0.0033~0.42μg、0.0080~0.51μg、0.0099~0.32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1.0000、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4%(RSD=1.30%,n=6)、99.04%(RSD=1.34%,n=6)、100.35%(RSD=1.89%,n=6)。结论本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清肾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