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凉峰土壤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顾也萍 刘承鹏 +1 位作者 黄宣正 李康安 《安徽师大学报》 1994年第2期54-58,共5页
本文根据清凉峰土壤的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讨论了清凉峰土壤的分类问题。清凉峰基带土壤为准红壤,从下而上依次分布着准红壤、准黄壤和腐棕土。准红壤B层颜色为亮红棕,CEC/粘粒%值大于0.24,B层... 本文根据清凉峰土壤的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讨论了清凉峰土壤的分类问题。清凉峰基带土壤为准红壤,从下而上依次分布着准红壤、准黄壤和腐棕土。准红壤B层颜色为亮红棕,CEC/粘粒%值大于0.24,B层粘粒硅铝率小于2.4,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准黄壤B层颜色为浊棕色和灰黄棕色。CEC/粘粒%值为0.41-0.42,粘粒硅铝率为2.37-2.49,B层盐基饱和度小于35%。腐棕土表层颜色为,黑棕色有机质含量高,为183.4克每千克,有机质层厚,粘上矿物以2:1型蛭石和绿泥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系统分类 地质学
下载PDF
加快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基于宣城清凉峰和青龙湾区域的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秋凤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1期98-102,共5页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是保留自然本底、保护濒危生物物种、筑牢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宣城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土地、林权归属不清,生态补偿不足且分配难,跨界保护地区域性差异造成...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是保留自然本底、保护濒危生物物种、筑牢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宣城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土地、林权归属不清,生态补偿不足且分配难,跨界保护地区域性差异造成百姓收入不均和心里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通过对清凉峰和青龙湾区域自然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属地乡镇和村民委员会等地进行实地踏勘、走访和座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整合,统一监管,构建“共管体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建议,为切实加快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监管 清凉峰 青龙湾 宣城市
下载PDF
清凉峰资源特色与旅游开发再探
3
作者 汪颖达 王刘刘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3-96,共4页
清凉峰,地处安徽省歙县、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县交界处,于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9万余亩。清凉峰呈北东-南西走向,属天目山系,主峰海拔1787.2米,在歙县境内,为华东第二高峰(第一高峰在黄山)。保护区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且富... 清凉峰,地处安徽省歙县、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县交界处,于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9万余亩。清凉峰呈北东-南西走向,属天目山系,主峰海拔1787.2米,在歙县境内,为华东第二高峰(第一高峰在黄山)。保护区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且富有特色,以黄山-九华山、庐山、杭州、千岛湖几大风景区成犄角之势,遥相呼应。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清凉峰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华东地区一块难得的旅游开发处女地。随着徽杭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县乡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清凉峰的旅游业开发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前景不可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旅峰 资源 旅游 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