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 被引量:179
1
作者 吴庆举 曾融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69-679,共11页
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层构造及其动力学过程,根据记录到的来自台站东北方向的大量宽频带远震林波波形资料,应用时间域的最大熵谱反褶积算法,得到了11个(全部)PASSCAL(地壳与岩石层的地震台阵研究计划)台站的接收函数.利用时间... 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层构造及其动力学过程,根据记录到的来自台站东北方向的大量宽频带远震林波波形资料,应用时间域的最大熵谱反褶积算法,得到了11个(全部)PASSCAL(地壳与岩石层的地震台阵研究计划)台站的接收函数.利用时间域广义线性反演的Jumping(跳动)算法,引入模型光滑度约束,并将合成地震图的Kennett完全算法及微分地震图的Randall快速算法用于接收函数的正演计算,由台站接收函数获得了各台站下方的一维S波速度分布.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Moho界面在班公—怒江缝合带附近存在明显的深度错断;在日喀则、拉萨、桑雄和安多等地的地壳内部,可以连续观测到三个显著的速度界面h1,h2和h3,其中h1和h2可以连续追踪到温泉、二道沟和不冻泉等地,而h3在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北消失;在日喀则、拉萨、桑雄、安多、二道沟和不冻泉等地有壳内低速层.关于班公—怒江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的错断现象,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班公—怒江缝合带是印度地壳向欧亚下地壳挤入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壳结构 地震波 远震接收函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82
2
作者 蔡英 李栋梁 +1 位作者 汤懋苍 白重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4-470,共7页
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一百多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整个高原地区温度变化可分为6个不同的区域。在时间演变上可划分出相对高温时段(1963年以前)、相对低温时段(1963—1... 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一百多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整个高原地区温度变化可分为6个不同的区域。在时间演变上可划分出相对高温时段(1963年以前)、相对低温时段(1963—1987年)和另一个相对高温时段(1987年以后)。还从天文因素、地球系统各圈层及气候系统内各因子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出发,探讨了引起高原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温变化 空间特征 时间演变 变化原因
下载PDF
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被引量:155
3
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380,共8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学过程模型,利用1982~1999年间NOAA-AVHRR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其相匹配的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结合植被和土壤质地等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生态学过程模型,利用1982~1999年间NOAA-AVHRR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其相匹配的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等气象数据,结合植被和土壤质地等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植被的总NPP为0.21PgC·a-1(1Pg=1015g),约占全国植被NPP总量的12.43%。NPP的总体分布趋势是,自东南至西北递减,这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18年来,青藏高原植被的NPP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从1982年的0.19PgC增加到1999年的0.24PgC,年平均增加速率约为1%;其中,青海省的东南部、西宁地区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以及西藏东部的横断山区和雅鲁藏布江南部的部分地区的NPP增加显著。除10月和12月的月平均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外,大部分植被类型的其它月份大都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2-1999年 青藏高原 时空变化 CASA模型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NDVI 植被类型 归一化植初指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被引量:150
4
作者 李新 程国栋 卢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573,共9页
使用反距离平方、趋势面、Kriging插值、Cokriging插值和综合方法对青藏高原1961—1990年30年平均1月气温进行空间插值比较研究,其中后两种方法能够把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关键因素———高程置于插值算法之中。反距离平方和趋势面插... 使用反距离平方、趋势面、Kriging插值、Cokriging插值和综合方法对青藏高原1961—1990年30年平均1月气温进行空间插值比较研究,其中后两种方法能够把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关键因素———高程置于插值算法之中。反距离平方和趋势面插值的结果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普通Kriging插值能够反映出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一定的空间结构,但结果依然不好;由于考虑了高度变量,Cok riging插值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性能改进,但因为台站海拔高度偏低,插值结果依然不理想。前4种方法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上气象台站稀少且高原西北地区无气象台站。综合方法把气温分解为结构化分量和随机分量,使用直减率把气温订正到同一海拔高度后,再对它们做Kriging插值分析,其结果较为正确地反映了青藏高原气温空间分布的特征,误差远小于其它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本身的空间分布是影响插值精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采样设计是必要的前提;对于台站稀少的地区,必须把随机插值方法和确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估计气候变量的空间分布。同时给出了青藏高原1月的气温空间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 空间插值 青藏高原 气温
下载PDF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4
5
作者 马玉寿 郎百宁 王启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共5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青藏高原退化草地面积约为4251万hm2,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3%,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面积估计为703.19万hm2,占全区退化草地面积的16.54%。其中,轻度退化草地可... 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青藏高原退化草地面积约为4251万hm2,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3%,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面积估计为703.19万hm2,占全区退化草地面积的16.54%。其中,轻度退化草地可食牧草量与毒草量的比值为1.73∶1,中度为2.46∶1,重度为0.98∶1,极度为0.33∶1。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其地下活根量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亦明显下降。退化草地土壤趋于碱性,有机质减少,速效养分增高。“黑土型”退化草地鼠类危害相当严重,青海省达日县草场高原鼠兔的平均洞口数为4168个/hm2,有效洞口数为1167个/hm2,有鼠兔374只/hm2。据统计,青海省达日县1985年“黑土型”退化草地为16.77万hm2,1994年猛增到57.50万hm2,平均每年以14.75%的速度递增,每年退化4.50万hm2。“黑土型”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使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威胁着人类和草食家畜的生存环境,严重阻碍着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黑土型”退化草地是由于放牧过度、鼠类破坏、人为影响、气候干旱等综合因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型 退化草地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草地保护
下载PDF
青藏高原近代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37
6
作者 马晓波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7-512,共6页
利用青藏高原84个气象站建站至2001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40年来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揭示了高原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普遍升高,最低气温上升速率是最高气温的1倍~3倍,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青藏高原各区的... 利用青藏高原84个气象站建站至2001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40年来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揭示了高原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普遍升高,最低气温上升速率是最高气温的1倍~3倍,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青藏高原各区的气温突变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地区早于北半球1988年的气温突变,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的突变在各区都有发生,平均气温突变开始于柴达木盆地(1973年),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DTR)分别开始于高原东部、柴达木盆地和高原南部等地;不同季节的突变随时间地点而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近代 气温变化趋势 突变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128
7
作者 杨晓霞 任飞 +1 位作者 周华坤 贺金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青藏高原正经历着明显的温暖化过程,由此引起的土壤温度的升高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同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大气氮沉降十分明显,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环境变化均促使土壤中可利用营养元素增加,因此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 青藏高原正经历着明显的温暖化过程,由此引起的土壤温度的升高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同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大气氮沉降十分明显,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环境变化均促使土壤中可利用营养元素增加,因此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对可利用营养元素增加的响应,是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基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连续4年(2009–2012年)氮、磷添加后对不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测定,探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输入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均极显著增加了禾草的地上绝对生物量及其在群落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均显著降低了杂类草在群落总生物量中的比例,此外磷添加极显著降低了莎草地上绝对生物量及其在群落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2)氮、磷添加均显著促进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地上生物量增加,分别增加了24%和52%。(3)氮添加对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而磷添加后地下生物量有增加的趋势。(4)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而磷添加后植物总生物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氮、磷添加可缓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生长的营养限制,促进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然而高寒草甸植物的生长极有可能更受土壤中可利用磷含量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生物量 功能群 氮添加 磷添加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21
8
作者 李栋梁 钟海玲 +3 位作者 吴青柏 张拥军 侯依玲 汤懋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86个气象观测站建站~2001年历年各月地面0cm温度资料,在分析高原冬季、夏季和年平均地表温度基本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主值函数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高原地表温度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诊断... 利用青藏高原86个气象观测站建站~2001年历年各月地面0cm温度资料,在分析高原冬季、夏季和年平均地表温度基本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主值函数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高原地表温度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表温度主要受海拔高度与纬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年平均温度最高值在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察隅为14.9℃;夏季平均温度最高值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为23.0℃。高原外围的南疆盆地南缘,川西温度更高,但其中心不在高原。高原地表温度最低值在中部的托托河、五道梁,年平均温度为-0.2℃,冬季更低,平均为-14.2~-15.8℃;夏季平均地表温度最低值在清水河为9.8℃,7月平均温度为10.7℃。高原地表温度第一载荷向量除南部小范围为负值外,大部分地方为一致的正值,即第一空间尺度表现为整体一致性;第二空间尺度有南正(负)北负(正)之差异。第一主分量在近30年中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反映了高原主体偏北和东北部地区地表温度显著升温趋势,而第二主分量的缓慢下降说明高原中部和东南部地表温度呈下降趋势。代表站温度变化表现出准3年和准6年的周期振荡。铁路线北段和南段线性升温率较大,在0.42~0.58℃/10a之间;铁路线中段的高海拔地区升温率较小,为0.32~0.39℃/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气候特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17
9
作者 董文杰 韦志刚 范丽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通过对 196 7— 1996年 2 5个测站的雪灾资料分析 ,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有雪灾期从上年10月到当年 5月长达 8个月 ,雪灾在一年之中有 3个高发月 :11月、3月和 2月 ;雪灾主要发生在巴颜喀拉山南缘和东麓地区 ,近 30a来呈上升趋势。 19... 通过对 196 7— 1996年 2 5个测站的雪灾资料分析 ,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有雪灾期从上年10月到当年 5月长达 8个月 ,雪灾在一年之中有 3个高发月 :11月、3月和 2月 ;雪灾主要发生在巴颜喀拉山南缘和东麓地区 ,近 30a来呈上升趋势。 196 8— 1976年冬春为一较长时段的雪灾发生的低值期 ,从 1977— 1992年有 3个高峰期和 2个低谷期 ,从 1993年开始又进入高发期 ;高原东部牧区冬春雪灾存在着明显的 5 6a的和较弱的 2 3a周期变化。本文中定义发生在 15月的雪灾为后冬雪灾 ,发生在10 12月的雪灾为前冬雪灾。研究表明 ,70年代是前冬雪灾的高发期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是后冬雪灾的高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青藏高原 气候特征 年际振荡 牧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的分析 被引量:103
10
作者 马晓波 胡泽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39,共3页
利用青藏高原84个台站自建站至200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a来的降水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突变,结果表明降水有所增加,最大为10 2%;降水是渐进式的变化,高原主体突变不明显,青海和四川西北部分别于1968年和1972年发生突变。
关键词 降水变化 青藏高原 气象资料 台站 川西 时空分布特征 突变 趋势 增加 渐进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开发中的冻土问题 被引量:90
11
作者 程国栋 赵林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21-531,共11页
在国家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正确评价青藏高原开发中所面临的冻土问题,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依据,显得更为重要。多年冻土占据着青藏高原一半以上的疆土面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在过去的... 在国家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正确评价青藏高原开发中所面临的冻土问题,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依据,显得更为重要。多年冻土占据着青藏高原一半以上的疆土面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随着人类活动增强,变化必将加剧,冻土问题也将显得日益突出。多年冻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多年冻土的地温升高、上限下降和面积缩减等,进而影响到各类工程的地基稳定性,使工程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工程活动的影响,地面水热状况改变,尤其是地表土壤层中水分含量的降低,导致了草场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在分析这些冻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作者预测了在未来开发中可能出现的冻土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分布
下载PDF
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发现与论证 被引量:79
12
作者 潘裕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对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根据这次考察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存在.考察资料表明,在西昆仑山存在一个被称作原特提斯的海洋,这个... 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对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根据这次考察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的存在.考察资料表明,在西昆仑山存在一个被称作原特提斯的海洋,这个洋是在劳亚大陆南部基底上破裂、扩张并形成于震旦纪至奥陶纪时期(大约800-450Ma).原特提斯海洋闭合于加里东造山运动,并形成现在所见的库地-苏巴什缝合带的残迹,即青藏高原第五缝合带,从而完善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和构造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昆仑山 岛弧 缝合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6
13
作者 李川 陈静 何光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2-450,共9页
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分析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动力阻挡作用形成了本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通道,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结构造成了四川西北部和黄河上游... 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分析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动力阻挡作用形成了本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通道,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结构造成了四川西北部和黄河上游的强水汽辐合中心,并使低层高能舌和能量锋区位于海拔较低的四川盆地,在四川盆地对流层低层建立起位势不稳定层结。青藏高原东侧陡峭地形结构引起了低层偏东气流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最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出现在东西风垂直切变与陡峭地形交汇处,激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促使强对流猛烈发展,暴雨过程中高原东侧还有一个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相伴。青藏高原东侧暴雨区最显著的热力特征是高温高湿区域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最显著的动力特征是强涡度柱也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陡峭地形 四川盆地强降水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边缘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69
14
作者 丁志峰 何正勤 +1 位作者 孙为国 孙宏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利用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记录到的1万余条近震到时资料,反演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采用网格点模型描述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维数为22226,网格点间距水平向为100km,垂直向为20km,网格点之间的速度值... 利用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记录到的1万余条近震到时资料,反演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采用网格点模型描述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维数为22226,网格点间距水平向为100km,垂直向为20km,网格点之间的速度值通过线性插值给出。采用改进了的快速三维射线追踪方法,确定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射线路径和理论走时。反演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南部的上地壳中(30km左右的深度)存在一低速区,这和面波反演的结果一致,羌塘块体下地壳有明显的低速异常带,青藏公路沿线的垂直速度剖面显示出岩石层受挤压增厚的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层 三维速度结构 地壳 地幔
下载PDF
GPS观测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级地震地壳变形 被引量:76
15
作者 任金卫 王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44,共11页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口西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MS8.1级强烈地震。震后利用 GPS开展了相对密集的地壳形变观测。计算获得的同震位移表明,地震地壳形变影响范围大致为88°~97°E, 32°~38°N,断层运...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口西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MS8.1级强烈地震。震后利用 GPS开展了相对密集的地壳形变观测。计算获得的同震位移表明,地震地壳形变影响范围大致为88°~97°E, 32°~38°N,断层运动具有明显的左旋兼挤压的特点。在昆仑山口附近GPS观测获得的地表破裂两侧的相对左旋 位移量约为2.6m,与地表野外调查获得的该处的地震破裂位移值符合的很好。断裂南侧垂直断裂走向同震位移 量逐渐衰减,位移方向相对稳定。而断裂北侧,同震位移主要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南缘,位移方向变化较大,盆 地内部位移量迅速衰减,表明东昆仑断裂北侧柴达木盆地地壳介质性质与其南侧高原腹地有明显不同。GPS观测 得到的震后断层蠕动结果表明,最初两周内断层蠕动位移量就占了观测期(近1年时间)总位移量的47%还要多, 其后半年多的时间内断层蠕动位移量不到观测期总位移量的40%,而余下的近5个月时间断层蠕动位移量只占观 测期总位移量的13%。断层蠕动速率在最初两周内超过130cm/a,到2002年3月11日迅速下降到26cm/a,其后 则逐渐呈线性衰减。区域GPS观测的初步结果同时表明,尽管地震破裂附近断层两侧有较大的相对位移,但东部 甘青川一带相关断层上相对运动不明显,可能说明这一区域仍处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壳变形 GPS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认识大陆地质的关键 被引量:78
16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2 位作者 李荣社 尹福光 朱弟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20,共20页
本文在对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东特提斯30多年来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现今西南太平洋区域弧盆构造体系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板块构造登陆的现实主义替代模型-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之间的多岛弧盆... 本文在对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东特提斯30多年来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现今西南太平洋区域弧盆构造体系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板块构造登陆的现实主义替代模型-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之间的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是板块构造登陆的入门向导,是认识大陆地质演化的关键。基于该模式研究认为,特提斯大洋最初开始于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晚前寒武纪晚期,比太平洋体系更老。青藏高原形成受控于不同时期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构造演化,一系列弧后或弧间盆地消亡、弧-弧或弧-陆碰撞的岛弧造山作用实现大陆边缘增生。该现实主义模式即可成功地解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亦可为现在和将来特提斯构造域与亚洲大陆的地质工作所检验。多岛弧盆系构造的识别与深入研究不仅在造山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全面解剖造山带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与演化历史,而且对于分析前寒武纪大陆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陆转换 多岛弧盆系构造 大陆地质 特提斯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新特征 被引量:78
17
作者 郑然 李栋梁 蒋元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1-1539,共9页
利用1971-2011年青藏高原81个站点经均一化处理的气温资料,采用面积权重方法对青藏高原近41年气温变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1997年存在更为明显的增暖突变,落后于华北(1989年)、东北(1987年)8~10年,比西南、华南(1996... 利用1971-2011年青藏高原81个站点经均一化处理的气温资料,采用面积权重方法对青藏高原近41年气温变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1997年存在更为明显的增暖突变,落后于华北(1989年)、东北(1987年)8~10年,比西南、华南(1996年)和华东、西北(1994年)落后1~3年。高原内部的突变发生过程与高原地形有明显的关系,表现为海拔越高,突变发生越晚。此外,突变前后的增暖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即突变前增暖幅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突变后则表现为海拔越高气温倾向率越大,且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突变前后高原增暖幅度最大均在冬季,突变后秋、冬季增暖幅度有所减小,夏季有所增大。相比全球近15年增暖趋缓现象,高原在突变后表现为更大幅度的增暖,高原气温与全球气温的同期波动形态相似,两者具有较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温 面积权重 M-K检验 海拔
下载PDF
关于夷平面的科学问题——兼论青藏高原夷平面 被引量:65
18
作者 潘保田 高红山 李吉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0-526,共7页
长期地貌演化研究表明 ,夷平面的形成有 4种基本方式 :准平原、山麓剥蚀平原、双层水平面和冻融剥夷平原。它们的形成都需要上千万年至数亿年的构造相对稳定时期。青藏高原上的层状地貌面可以划分为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山顶面形成... 长期地貌演化研究表明 ,夷平面的形成有 4种基本方式 :准平原、山麓剥蚀平原、双层水平面和冻融剥夷平原。它们的形成都需要上千万年至数亿年的构造相对稳定时期。青藏高原上的层状地貌面可以划分为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蚀面。山顶面形成于渐新世至中新世早期 ;主夷平面是以双层水平面或山麓剥蚀平原形式发育的 ,大致形成于 2 0~ 3 .6MaB .P .期间 ,完成时的高度低于 10 0 0m ;剥蚀面形成于 3 .6~ 1.7MaB .P .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形成方式 时代 高度 剥蚀作用 夷平作用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71
19
作者 李元寿 王根绪 +3 位作者 丁永建 王一博 赵林 张春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网格(10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覆盖区域(110m×90m)浅层剖面(0-40cm)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在高寒草甸覆盖区0-30cm深度范围内,土壤水分均存在高度空间异质性,其中87.3... 通过网格(10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覆盖区域(110m×90m)浅层剖面(0-40cm)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在高寒草甸覆盖区0-30cm深度范围内,土壤水分均存在高度空间异质性,其中87.3%-74.9%的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主要体现在201m以下尺度,10m以下随机因素对空间异质性作用较小;30-40cm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由10m以下尺度随机因素导致的占42.3%,而自相关部分的空间异质性(57.7%)体现在10-87.2m尺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分维数D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随深度增加高寒草甸区土壤水分自相关空间异质性程度在降低,而随机因素导致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在增加。从4层的Co/(C+Co)值来看,10-20cm这一层的值最小,表明在这一层的系统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程度最高。说明高寒草甸区0-3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是受降水、植被发育、根系分布、土壤特性和人为干扰等影响,其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自相关因素控制,而30cm以下的土壤水分受自相关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地统计学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2
20
作者 陈铁喜 陈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利用近5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对中国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与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时空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近50年来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其平均减小幅度为高纬度地区... 利用近5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对中国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与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平均气温时空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近50年来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其平均减小幅度为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的DTR季节变化特征也不相同,我国北方多为冬季DTR下降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最小。在黄淮和长江流域,以夏季和春季DTR下降最为显著。华南地区仍以冬季下降最大。气温日较差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中高纬度下降比低纬度明显。在相同纬度带上,由于地理状况的不同,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同时,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差异,特别在西部的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的DTR变化与东部地区的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温日较差 全球气候变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