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file and lithosphere structures and geodynamics in western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8
1
作者 Xiangru Kong Qianshen Wang Shaobai Xi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22期2022-2031,共10页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for the lithosphere velocity structure, conductivity structure, density and magnetism structure at the Qinghai-Xizang(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completed based on the data of gravit...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for the lithosphere velocity structure, conductivity structure, density and magnetism structure at the Qinghai-Xizang(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completed based on the data of gravity, geomagnetism, 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MTS), explosion seismology acquired on the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file along Gyirong-S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xizang(tibetan) PLATEAU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PROFILE lithosphere structure geodynamic model.
原文传递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被引量:262
2
作者 施雅风 李吉均 +8 位作者 李炳元 姚檀栋 王苏民 李世杰 崔之久 王富保 潘保田 方小敏 张青松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21,共12页
青藏地区在第三纪青藏地区经过二次隆升与夷平的旋回,在25MaBP~17MaBP高原面隆升达到2000m左右高度,和当时大陆与海洋环境耦合,激发了亚洲季风,替代了先前的行星风系,导致第三纪中期我国环境大变化。此后高原面... 青藏地区在第三纪青藏地区经过二次隆升与夷平的旋回,在25MaBP~17MaBP高原面隆升达到2000m左右高度,和当时大陆与海洋环境耦合,激发了亚洲季风,替代了先前的行星风系,导致第三纪中期我国环境大变化。此后高原面夷平降低,夏季风减弱,3.4Ma以来高原整体快速隆起,2.5MaBP开始中国北部黄土堆积。0.8MaBP~0.5MaBP高原面上升至3000m~3500m左右。与地球轨道转型导致的降温耦合,进入冰冻圈。冰川面积超过500000km2,我国中东部降水为现代2倍~3倍,西部已很干旱。高原积雪形成强大的冷源,沙漠、黄土面积扩大。150ka以来,4处连续记录显示了晚更新世以来青藏地区新构造上升与气候环境变化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构造隆升 环境变化 晚新代 古环境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气候的模拟能力评估与预估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陈炜 姜大膀 王晓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5-1469,共15页
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模拟试验数据,首先评估了45个全球气候模式对1985-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表明CMIP6模式能合理地模拟地表气温的空间分布,但大部分模式对年和季节平均地表气温的模拟值偏低,... 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模拟试验数据,首先评估了45个全球气候模式对1985-2014年青藏高原地表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表明CMIP6模式能合理地模拟地表气温的空间分布,但大部分模式对年和季节平均地表气温的模拟值偏低,年均偏冷2.1℃,冷偏差在冬季和春季相对更大。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较为有限,尽管它们能模拟出年均降水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普遍存在高估,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年均降水较观测偏多397.8 mm·a^(-1)。基于模拟性能较好的模式,相比于1995-2014年,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中等偏低情景SSP2-4.5下,青藏高原年均地表气温在21世纪90年代上升2.5℃,2015-2100年的线性趋势平均为0.28℃·(10a)^(-1),其中秋季和冬季增幅更大,高海拔区增暖幅度高于低海拔区。年均降水在21世纪90年代将增加12.8%,2015-2100年的线性趋势平均为1.56%·(10a)^(-1),其中春季增幅最大,高原北部边界区为降水增加的大值区。相较SSP2-4.5情景,SSP5-8.5情景下青藏高原地表气温和降水增幅更大,21世纪90年代年均地表气温升高5.1℃,降水增加30.2%,两者在2015-2100年的线性趋势平均分别为0.64℃·(10a)^(-1)和3.80%·(10a)^(-1)。整体上,模式对地表气温和降水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均随时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评估 预估 CMIP6模式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进展和回顾 被引量:34
4
作者 马耀明 胡泽勇 +14 位作者 王宾宾 马伟强 陈学龙 韩存博 李茂善 仲雷 谷良雷 孙方林 赖悦 刘莲 谢志鹏 韩熠哲 袁令 姚―楠 石兴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1262,共22页
青藏高原高大的地形条件,使得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这导致高原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发展过程对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1979年以来,人们先后开展了&qu... 青藏高原高大的地形条件,使得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这导致高原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发展过程对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1979年以来,人们先后开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QXPMEX)"、"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Ⅱ)"、"全球能量水循环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GAME/Tibet)"、"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TORP)及"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等观测研究项目,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大气边界层过程的观测分析、数值模拟及卫星遥感应用研究都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以地气相互作用研究为主线,回顾了40年来历次重大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系统归纳总结了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观测试验,分别从地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研究、大气边界层过程观测研究、地面和大气热源观测与估算研究、地表蒸散发遥感估算研究以及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等方向,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并且针对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以及模式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同时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研究在这几个方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气相互作用过程 大气边界层过程 数值模拟 遥感应用
下载PDF
青藏高原莫霍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秋生 彭苏萍 高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8-612,i004,共16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莫霍面的发现 ,介绍其基本性质 ,然后对青藏高原莫霍面研究的重要进展进行了评述。在区域尺度上 ,被动源地震 (天然地震 )方法研究结果勾勒出青藏高原地壳及岩石圈底部的深部构造轮廓。然而受分辨率的限制 ,天然地震...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莫霍面的发现 ,介绍其基本性质 ,然后对青藏高原莫霍面研究的重要进展进行了评述。在区域尺度上 ,被动源地震 (天然地震 )方法研究结果勾勒出青藏高原地壳及岩石圈底部的深部构造轮廓。然而受分辨率的限制 ,天然地震结果给出的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的细节不足。近年来已经用分辨率达到几千米甚至百米级的主动源地震 (包括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和深反射地震 )方法 ,揭示出青藏高原地壳及上地幔的精细结构。本文对近 30年来深地震探测获得的青藏高原各个地块的莫霍面深度、壳幔结构和上地幔盖层速度等基本数据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霍面 青藏高原 上地幔 地壳 壳幔结构 天然地震 深反射地震 地块 基本数据 尺度
下载PDF
藏北高原陆面过程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7-393,共7页
摘 要 利用NCAR陆面过程模式(Land Surface Model)和1998年“青藏高原能量与水分观测实验”加强观测期(GAME/Tibet IOP)的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资料的强迫下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表... 摘 要 利用NCAR陆面过程模式(Land Surface Model)和1998年“青藏高原能量与水分观测实验”加强观测期(GAME/Tibet IOP)的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资料的强迫下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表特征量的变化趋势,深层的土壤温度的模拟对初始场在O℃左右的变化敏感。模拟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以及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较观测值偏大。在高原地区地表类型分布状况的真实描述及植被、土壤参数的选取可能是提高该地区效果的道要问题;草地下垫面的陆面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土壤水热运动的真实描述,及冻土过程的加入对大气环流模式(GCM)跨季节的数值模拟会有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下垫面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过程模式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 被引量:26
7
作者 郭柯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0-132,共13页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4600—5000m,是青藏高原,也是我国植被科学研究最大的空白地区. 根据1990年夏为期3个月的实地考察,发现本区由东南到西北主要分布着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冰缘植...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4600—5000m,是青藏高原,也是我国植被科学研究最大的空白地区. 根据1990年夏为期3个月的实地考察,发现本区由东南到西北主要分布着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冰缘植被。垫状植被、高寒荒漠和高山河谷灌丛等也有分布。植物区系组成以青藏高原成分为主、其次为中亚高山分布的种。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往往与地形部位和基质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 植被
下载PDF
西藏新生代裂谷系成因的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文采 江金生 +3 位作者 瞿辰 侯遵泽 任浩然 于常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通过区域重力场的三维密度扰动成像和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我们确定西藏新生代裂谷系反映为上中地壳低密度带,延深可达到42 km;同时,青藏高原下地壳也有低密度和低地震波速的物质蠕动流。和东非大裂谷等其他裂谷带不同,西藏新生代裂谷通常... 通过区域重力场的三维密度扰动成像和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我们确定西藏新生代裂谷系反映为上中地壳低密度带,延深可达到42 km;同时,青藏高原下地壳也有低密度和低地震波速的物质蠕动流。和东非大裂谷等其他裂谷带不同,西藏新生代裂谷通常是多条平行裂谷组成的裂谷系,它的形成机制也是特殊的,可称为陆—陆俯冲型裂谷系。印度板块的陆—陆俯冲造成的正交方向拉张与西藏新生代裂谷系形成密切相关。地震变形空白区和陆—陆俯冲型裂谷带空间分布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即裂谷带的源头指向地震变形空白区。陆—陆俯冲型裂谷系的发育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①陆—陆俯冲造成前沿带的地壳破裂和地震;②地震变形空白区地应力集中;③挤压地应力向俯冲带前方发散并且转化为張应力,造成前沿带正交方向的地壳破裂和地震;④大地震后应力释放,产生的回跳继续使地壳变形,每一次地震都促使裂谷的进一步发育。青藏高原的下地壳物质蠕动流对中上地壳产生的底辟作用,也促进了西藏新生代裂谷系的形成。地壳拆离面前端上中地壳的成倍加厚使温度升高,造成下地壳流向上挤出,从而使上中地壳張裂。特提斯大洋板块俯冲下去的残块在软流圈下沉也使软流圈上涌,也导致下地壳物质蠕动和西藏新生代裂谷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裂谷系 三维成像 下地壳流 大陆俯冲 作用模式
下载PDF
STUDY ON CLIMATIC FEATURES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THERMAL SOURCES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平 陈隆勋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0年第1期13-29,共17页
Using monthly mean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calculated based on data from four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AWS)for thermal equilibrium observation in July 1993— September 1996 and of surface con... Using monthly mean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calculated based on data from four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AWS)for thermal equilibrium observation in July 1993— September 1996 and of surface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s,an empirical expression is established for such coefficients.With the expression,the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the components of surface thermal source are computed in terms of 1961—1990 monthly mean conventional data from 148 stations over the Qinghai-Xizang(Tibetan)Plateau(QXP)and its adjoining areas,and the 1961—1990 climatic means are examin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empirical expression is capable of show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 in a climatic context.The monthly variation of the coefficients averaged over the QXP is in a range of 4×10^(-3)-5×10^(-3).The wintertime values are bigger in the mountains than in the valleys and reversal in summer.Surface effective radiation and sensible heat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of surface total heat.In spring surface sensible heat is enhanced quickly, resulting in two innegligible regions of sensible heat,one in the west QXP and the other in northern Tibet.with their maximums emerging in different months.In spring and summer sensible heat and surface effective radiation are higher in the west than in the east.The effective radiation peaks for the east in October—December and the whole QXP and in June and October for the west.The surface total heat of the plateau maximizes in May.minimizes in December and January,and shows seasonal variation more remarkable in the SW compared to the eastern part.In the SW plateau the total heat is much more intense than the eastern counterpart in all the seasons except winter.Under the effect of the sensible heat,the total heat on the SW plateau starts to considerably intensify in February,which leads to a predominant heating region in the west,with its center experiencing a noticeable westward migration early in summer and twice pronounced weakening in July and 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xizang(tibetan)Plateau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 surface thermal source climatic feature
原文传递
基于CMIP6模式评估结果对未来青藏高原降水多情景预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博渊 胡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2,共14页
青藏高原作为气候敏感区域,其降水对东亚水文循环和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其变化的研究十分重要。降水是全球水文循环的重要变量,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气候系统之一,为了探究全球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以及探究在新... 青藏高原作为气候敏感区域,其降水对东亚水文循环和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其变化的研究十分重要。降水是全球水文循环的重要变量,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气候系统之一,为了探究全球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以及探究在新模式、新情景下未来降水可能变化,本文使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6阶段(CMIP6)最新的31个气候模式逐月降水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所提供的CN05.1降水观测数据集,评估CMIP6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模拟能力,并择优选择模式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SharedSocioeconomicPathway,SSP)进行高原未来降水预估。结果表明:1995-2014年青藏高原观测降水分布模态特征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并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模式可以模拟出降水分布和季节性趋势但几乎都有高估降水的现象,多模式平均降水高出观测102%;总体上CMIP6最新模式对于青藏高原降水模拟能力较差,模式相对于观测的平均相对偏差指数为102%,说明大部分模式表现不理想,定量分析所有模式后选出EC-Earth3-Veg-LR, MPI-ESM1-2-LR, EC-Earth3-Veg, MRI-ESM2-0为模拟较优模式,可大致反映出青藏高原的降水特性;气候模式在SSP1-2.6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增长最慢,SSP5-8.5增长最快;从辐射强迫较弱情景SSP1-2.6到较强情景SSP5-8.5,近期(2021-2040年)高原降水增幅在各情景下难发现较大差别,但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2081-2100年)有明显增长,说明碳排放强度对近期影响较小而对长期影响大;未来降水增幅主要发生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地区,从季节性来看夏季增幅最大,其次是春季、秋季,增幅最小的是冬季,因此应当注重青藏高原未来夏季和春季的降水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CMIP6模式 评估 未来预估
下载PDF
利用MAGSAT卫星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磁异常 被引量:7
11
作者 安振昌 谭东海 +1 位作者 王月华 徐元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使用43792个MAGSAT卫星磁测数据,编绘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卫星标量(△F)和矢量(△X,△Y,△Z)磁异常图(15°N-50°N,70°E-110°E)。为了提取岩石层卫星磁异常,首先对MAG... 使用43792个MAGSAT卫星磁测数据,编绘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卫星标量(△F)和矢量(△X,△Y,△Z)磁异常图(15°N-50°N,70°E-110°E)。为了提取岩石层卫星磁异常,首先对MAGSAT卫星数据进行了筛选,然后进行主磁场、磁层场、电离层场和感应场改正,并消除虚假测点。把卫星数据分成黎明组、黄昏组和联合组,分别绘制相应的卫星磁异常图,根据1°×1°的网点值,用计算机编绘卫星磁异常图,等值线间隔为1nT。图上显示出一对明显的异常,即亚洲最著名的青藏高原负异常和塔里木正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SAT卫星 青藏高原 磁异常 地磁场 测量数据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东部和四川盆地的夏季雨滴谱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艳霞 文军 谢晓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41,共14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中东部和下游四川盆地的降水微观特征和差异,本文利用2019年7-8月和2020年7-8月那曲、玉树、林芝、巴塘、泸定和成都6个地区的雨滴谱观测资料,研究了不同地区之间的雨滴谱特征和差异,并提出了各个地区降水的Gamm... 为了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中东部和下游四川盆地的降水微观特征和差异,本文利用2019年7-8月和2020年7-8月那曲、玉树、林芝、巴塘、泸定和成都6个地区的雨滴谱观测资料,研究了不同地区之间的雨滴谱特征和差异,并提出了各个地区降水的Gamma谱形状参数-斜率参数关系和反射率因子-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因更多强对流降水的贡献,盆地和邻近地区(成都和泸定)的雨滴谱整体比高原地区(那曲、玉树、林芝和巴塘)的更宽,中大雨滴(直径≥1.0 mm)数浓度更高;而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层云和弱对流,整体雨滴谱更窄,小雨滴(直径<1.0 mm)数浓度更高。6个地区的雨滴谱均随雨强增大而变宽,数浓度也逐渐升高。不同地区之间的雨滴谱差异也会随雨强变化而改变,当雨强超过0.1 mm·h-1后,那曲和林芝的小雨滴数浓度随雨强增大而增大的幅度明显比其他地区更大;当雨强达到5 mm·h-1后,成都和泸定的中大雨滴数浓度与其他高原地区的差异也逐渐变大。在谱形状参数相同情况下,成都和泸定的谱倾斜率更小,反映了这两个地区雨滴数浓度随粒径增大而减小的速率比高原地区的更慢。在相同雷达回波强度(反射率因子)情况下,那曲和林芝层云降水的雨强比其他地区大;林芝对流降水在雷达回波低于40 dBZ时,雨强也比其他地区的大,而那曲对流降水在雷达回波大于40 dBZ后,雨强比其他地区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雨滴谱 降水微观特征
下载PDF
六盘山东西两侧红粘土沉积起源年代差异原因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乐意 常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1-872,共12页
红粘土被认为类似于黄土,也是风成沉积。六盘山东侧红粘土底部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8Ma左右,而西侧底部最老沉积年龄主要在25-22Ma。通过综合分析红粘土的物源,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亚洲内陆干旱原因等方面认为:1亚洲内陆晚渐新世—早中新... 红粘土被认为类似于黄土,也是风成沉积。六盘山东侧红粘土底部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8Ma左右,而西侧底部最老沉积年龄主要在25-22Ma。通过综合分析红粘土的物源,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亚洲内陆干旱原因等方面认为:1亚洲内陆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干旱主要是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南气流的深入和副特提斯海向西退出造成下风向区水汽来源减少而形成。2六盘山以西红粘土的沉积主要是在西风绕流和狭管效应作用下形成。以东没有沉积底界年龄为25-22Ma的红粘土可能是那个时间段冬季风势力较弱,且受沿途山脉以及山地地区西风的阻挡,所以无法携带风尘沉积物在六盘山以东沉积。8Ma左右红粘土在六盘山以东的沉积说明冬季风势力增强,穿过了西风在山地地区的阻挡形成之。38Ma左右冬季风穿过西风在山地的阻挡携带红粘土到六盘山以东,说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已经大大增强,当时的沉积范围已与现在相当,显示环流系统接近现在的特征。同时根据青藏高原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关系,结合青藏高原构造运动证据,8Ma左右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可能对亚洲季风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红粘土 冬季风 西风 青藏高原 年代差异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春多源积雪资料年际变化尺度上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延 赵瑞瑜 陈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92,共16页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变化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由于特殊的复杂地形,青藏高原气象站点分布稀疏且不均匀,再分析数据和卫星数据提供的高原积雪资料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和制约积雪变化及其天气气...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变化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由于特殊的复杂地形,青藏高原气象站点分布稀疏且不均匀,再分析数据和卫星数据提供的高原积雪资料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和制约积雪变化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台站观测、再分析(ERA5和NOAA-V3)和卫星反演(MODIS雪盖以及IMS雪盖)的多源积雪资料,采用偏差分析、均方根误差以及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重点检验了多源高原积雪数据在描述积雪年际变化特征方面的不确定性。通过比较不同积雪资料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以期提升多源高原积雪资料适用性的认知,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分析结果表明:(1)就再分析数据给出的积雪资料而言,ERA5雪深资料相较NOAA-V3雪深,对高原站点观测雪深的描述效果更好。除了高原中东部分站点外,ERA5雪深数据的平均偏差和平均均方根误差均较小,而NOAA-V3雪深数据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在整个高原范围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2)再分析(ERA5和NOAA-V3)和卫星反演(MODIS雪盖以及IMS雪盖)积雪数据和高原站点雪深均在年际变化特征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ERA5再分析积雪数据与高原站点观测雪深数据在长期趋势上更为类似;另外,北半球雪盖与站点观测雪深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更加类似;(3)再分析资料(ERA5、NOAA-V3)的雪深和雪盖在高原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其中NOAA-V3在多雪年和少雪年的大值区都位于高原南部、北部边缘以及高原中东部,而ERA5的大值区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中东部、西部以及南部边缘。然而,每种再分析数据各自的雪深和雪盖之间差异较小,且积雪异常年份的差值分布较为一致,无论是雪深还是雪盖,正异常区都位于高原中部、西部和南部边缘,负异常区则都在高原北部;(4)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 年际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季降雪特征及相关环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红艳 乔少博 +3 位作者 封国林 龚志强 温婷婷 冯晓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54,共14页
利用1961-2020年青藏高原降雪观测资料和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高原冬季降雪特征及其关键环流系统。结果表明:高原冬季降雪空间分布不均,表现为西北少、东南多,同时降雪年际振荡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88年发生由偏少向偏多的转折。青... 利用1961-2020年青藏高原降雪观测资料和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高原冬季降雪特征及其关键环流系统。结果表明:高原冬季降雪空间分布不均,表现为西北少、东南多,同时降雪年际振荡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88年发生由偏少向偏多的转折。青藏高原冬季降雪一致偏多时,中高纬呈现类似欧亚南部型(Southern Eurasian,SEA)遥相关的正位相特征,即欧洲西南部、阿拉伯海、东北亚上空位势高度场为显著正异常,中东地区、青藏高原上空为显著负异常,经分析发现,SEA正位相时中东急流增强,高原南部上升运动明显,高原东北部和西南侧出现水汽显著辐合区,为青藏高原冬季降雪异常偏多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正(负)位相时有利于青藏高原降雪偏多(少),NAO主要通过SEA型遥相关和中东急流等环流系统来调控高原冬季降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雪 年际变化 环流异常
下载PDF
两次不同生命史东移高原涡的动力结构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屠妮妮 郁淑华 李跃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7,共15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5-27日和2013年6月4-10日两次东移出高原的高原涡过程进行结构特征和演变机制的诊断分析,探讨两次长、短路径高原涡过程的结构特征和造成不同生命史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路径短的扎多涡活动过程中,...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5-27日和2013年6月4-10日两次东移出高原的高原涡过程进行结构特征和演变机制的诊断分析,探讨两次长、短路径高原涡过程的结构特征和造成不同生命史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路径短的扎多涡活动过程中,南亚高压呈扁平状,高空急流偏南,高原涡处在下滑槽中移出高原;路径长的曲麻莱涡活动过程中,南亚高压有些北拱,高原涡处在南亚高压脊前西北气流下空,副高偏南,高原涡随低槽东移加强,并伴有西南涡东移。(2)两次高原涡过程结构特征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扎多涡在高原上增强时、曲麻莱涡与西南涡耦合及之后再度加强时的结构特征,前者低涡处在600~350 hPa较深厚的正涡度、上升运动层内,还具有对流层高层强辐散的结构特征;后者具有对流层高、中、低层正涡度贯通、对流层内为上升运动、对流层低层辐合,对流层高层弱辐散的结构特征,其中对流层低层由整个对流层内为最强正涡度,演变为整个对流层内为最强正涡度、最强上升运动、最强辐合。(3)总涡度收支诊断表明,散度项变化对低涡总涡度变率变化起决定性作用。扎多涡的强度变化与散度项变化一致。曲麻莱涡在与西南涡伴行过程中,垂直输送项、水平平流项的影响在加强。(4)涡中心区500 hPa正涡度变率的收支分析看出,高原涡在没有西南涡活动时,对高原涡的500 hPa正涡度变率贡献的主要是涡度辐合造成的;在有西南涡活动时,随着与西南涡垂直方向叠合、伴行,正涡度垂直输送显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涡 结构特征 涡度收支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景观模型与土壤分布制图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旺平 赵林 +3 位作者 吴晓东 赵拥华 方红兵 石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216-2226,共11页
为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提供青藏高原基础的土壤数据,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09~2011年的野外土壤调查数据,筛选了10种与土壤形成密切相关的数据作为环境因子,运用决策树See5.0分别建立了青藏... 为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与环境的关系,同时提供青藏高原基础的土壤数据,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09~2011年的野外土壤调查数据,筛选了10种与土壤形成密切相关的数据作为环境因子,运用决策树See5.0分别建立了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多年冻土区的土壤-景观模型,5折交叉验证的平均精度西部为65.4%,东部为63.5%,显示模型有较好的可靠性.基于此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壤分布制图.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以寒冻土(Gelisols)和雏形土(Inceptisols)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4%和28%.分区来看,在高原西部多年冻土区,土壤主要以寒冻土、雏形土和干旱土(Aridisols)为主,分别占多年冻土区西部总面积的43%,30%和17%;而在东部,土壤主要以寒冻土、均腐土(Mollisols)和雏形土为主,分别占多年冻土区东部总面积的27%,26%和25%,这主要是因为高原西部气候极端寒冷干旱,而东部相对较为温暖湿润;同一种土壤在东西部的分布有海拔上的差异,也有母质等方面相同的地方.多年冻土的存在也影响了土壤的分布规律,使得干旱土在西部分布在较低的海拔,而在东部却又分布在较高的海拔.从整个多年冻土区来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部土壤发育要优于西部,土壤类型更多,且各土壤类型所占比例也更趋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土壤-景观模型 土壤制图 决策树See5.0 SoLIM
原文传递
施雅风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井东 易朝路 +3 位作者 郑本兴 苏珍 王杰 黄茂桓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6,共11页
冰期与间冰期旋回是第四纪最基本的气候特征。第四纪期间规模较大的冰川进退留下了丰富、形态独特的冰川地形,对其研究可以获得冰川的时空演化规律。"将今论古"是地质学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也是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基本思路。从20... 冰期与间冰期旋回是第四纪最基本的气候特征。第四纪期间规模较大的冰川进退留下了丰富、形态独特的冰川地形,对其研究可以获得冰川的时空演化规律。"将今论古"是地质学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也是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基本思路。从20世纪50年代,在施雅风先生的领导下,以现代冰川研究为契机,开展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的第四纪冰川研究,使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在对我国西部地区(105°E以西)第四纪冰川有了相当认识后,进行了我国东部地区(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的拨乱反正,将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引向正确的方向。目前,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进入了以定年为特征的定量研究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第四纪冰川将在测年技术的综合应用、老冰期冰川地形的定年、构造抬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冰期与间冰期旋回 青藏高原 中国东部 中国西部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更新世介形类瘤饰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勾韵娴 彭金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1,共15页
RM孔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若尔盖盆地内,孔深310.46m,埋深底界为90万年,取芯率90%,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深的全取芯井,也是青藏高原介形类分析最详细的深井。由此井沉积物分析获得各层段的介形类组合,具分异度低,但丰度高的特点。笔者在上世... RM孔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若尔盖盆地内,孔深310.46m,埋深底界为90万年,取芯率90%,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深的全取芯井,也是青藏高原介形类分析最详细的深井。由此井沉积物分析获得各层段的介形类组合,具分异度低,但丰度高的特点。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对RM孔介形类做了初步研究。本文选择了RM孔中较具代表意义的非海相多型性种Ilyocypris echinataHuang,Li mnocythere inopinata(Baird)和Cytherissalacustris(Sars)瘤的成因问题,试做初步探讨。在上述三种壳饰特征,特别是瘤的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几个国内和国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现代沉积环境的同种标本进行对比研究。RM孔中L.inopinata和C.lacustris壳面瘤的分布模式与国内不同区域和不同时代的同种标本是完全相同的;与国外不同区域、不同时代同种标本壳面瘤的分布模式,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C.lacustris壳面瘤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强度和数量都有变化。RM孔中的I.echinata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同种的化石和现代标本瘤的分布模式相比亦很吻合。较长时间以来,介形类研究者对非海相多型性种壳面中空瘤的起因问题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瘤是由基因决定的,即瘤的出现与否受基因控制,因而属于基因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瘤的出现是由外因诱发的,故称为表型,外因是指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I.echinata,L.inopinata和Cytherissa lacustris壳面瘤的分布位置有惊人的稳定性,因此推测:它们壳面上的瘤,似有由基因控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瘤饰 更新世 RM孔 若尔盖盆地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盛夏亚洲大陆上空急流变化的两类模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
20
作者 李双吟 张耀存 +1 位作者 黄丹青 况雪源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5-904,共10页
基于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利用EOF分解方法揭示出1960-2019年7-8月亚洲大陆上空西风急流变化的两类主要模态,并利用合成方法研究了两类模态与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夏季亚洲大陆上空西风急流变化的... 基于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利用EOF分解方法揭示出1960-2019年7-8月亚洲大陆上空西风急流变化的两类主要模态,并利用合成方法研究了两类模态与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夏季亚洲大陆上空西风急流变化的第一模态为纬向风以急流轴为界南北的反位相变化,主要表现为急流整体的南北移动;第二模态为纬向风以青藏高原为界在东西方向上的反相变化,主要表现为急流轴的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向倾斜,该结论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研究将第二模态定义为急流的强度变化。通过对大气环流异常的分析发现,急流的南北移动对应南亚高压同步的南北移动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的变化,急流向南移动时,南亚高压脊线偏南,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扩张,急流向北移动时则相反,该模态主要影响亚洲地区40°N以南的降水异常以及贝加尔湖一带、东亚和南亚的温度异常。第二模态即纬向风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反相变化主要伴随着南亚高压强度的东西振荡,急流轴呈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向倾斜时,南亚高压东侧(西侧)位势高度增强,该模态与西亚高纬度地区、中亚以及印度半岛的降水异常有关。此外,第二模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影响整个欧亚大陆的气温,并呈现双偶极子型的异常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西风急流 年际变率模态 青藏高原 大气环流异常 气候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