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强度对环青海湖高寒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郑伟 董全民 +3 位作者 李世雄 李红涛 刘玉 杨时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3-1038,共6页
通过2年的连续放牧试验,采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不同放牧强度对环青海湖高寒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并探讨了植物物种多样性与草地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为高寒草原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 通过2年的连续放牧试验,采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不同放牧强度对环青海湖高寒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并探讨了植物物种多样性与草地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为高寒草原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基本呈单峰变化,即在中度放牧下多样性最高,重度放牧下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最小;群落生产力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莎草科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禾本科和豆科生产力降低(P<0.05),杂类草生物量有增加趋势;禾草和豆科比例减小,莎草和杂类草比例增加;草地生产力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呈显著的单峰函数关系(R2=0.910,P=20.027;R2=0.953,P=20.010),结合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才能更好地反映维持草地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指标。放牧强度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关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湖地区 高寒草原 放牧强度 物种多样性 草地生产力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与GAP分析 被引量:47
2
作者 李迪强 蒋志刚 王祖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4,共8页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建立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分类,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系统分为湖区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建立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分类,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系统分为湖区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寒荒漠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青海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空间特征,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特有性、濒危性、敏感性原则与已经建立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进行GAP分析,发现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普氏原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最适宜的生境没有包括在保护区内。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生物多样性保护 GAP分析 生物生态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植被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49
3
作者 陈桂琛 彭敏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81,共11页
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复杂的地貌类型及青海湖的存在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本区植物种类贫乏,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高原河谷灌丛、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 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复杂的地貌类型及青海湖的存在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本区植物种类贫乏,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高原河谷灌丛、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高寒流石坡植被等。植被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草原分布于湖盆及河谷地带,由东而西植被类型有更加适应寒旱趋势。温性草原以青海湖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而高寒草原的分布则与生境寒冷干旱相一致。山地垂直带谱表现为草原带、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带以及高寒流石坡植被带。本区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异受到青海湖的影响,其植被组合及特征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的明显相似性。作为祁连山南麓中部地区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其东西方向界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之间。植被东西方向的水平地带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根据植被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本区植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与青藏高原隆升之后气候寒冷干旱相一致。因此,青海湖地区就整体而言应属祁连山地区植被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
下载PDF
GIS支持下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与月均温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洪亮 倪绍祥 +1 位作者 邓自旺 谌芸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37-840,共4页
为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的预测预报 ,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 .在青海湖地区 ,气温是影响草地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 .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选择了环湖地区邻近的 1 6个气象站点 ,采用综合方法 ... 为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发生的预测预报 ,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 .在青海湖地区 ,气温是影响草地蝗虫发生的主要因素 .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选择了环湖地区邻近的 1 6个气象站点 ,采用综合方法 ,在小尺度上模拟该区所需月份的月均温 ,建立了空间分布式气温信息数据库 .然后 ,把野外调查的蝗虫密度空间数据与相对应的月均温空间数据进行叠加 ,计算并分析月均温与草地蝗虫发生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月均温对草地蝗虫发生的影响是和该区蝗虫优势种的生命史密切相关的 ,即 5、6月 (孵化期 )和 7月 (蝗蝻期 )的月均温影响当年草地蝗虫的发生 ;8、9月 (交尾、产卵期 )的月均温则影响次年草地蝗虫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气温 模拟 草地蝗虫 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青海湖区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孙菁 彭敏 +2 位作者 陈桂琛 王顺忠 周国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63-1968,共6页
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青海湖区针茅草原围栏封育后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草原经过长期围栏后,群落内优势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异,由围栏外的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青海苔草(Carexivanovae)草原... 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青海湖区针茅草原围栏封育后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草原经过长期围栏后,群落内优势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异,由围栏外的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青海苔草(Carexivanovae)草原演变成围栏内的冷地早熟禾(Poacrymophila)+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草原群落,导致了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长期的围栏活动对提高草原群落的盖度和生产能力是有益的,但却降低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草原开垦后,对周围草原有明显的影响,所形成土垄的群落特征和多样性变化都发生了极大的差异,成为赖草(Leymussecalinus)+大籽蒿(Artemisiasieversiana)群落类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区 针茅草原 围栏 群落特征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宋理明 娄海萍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通过对青海省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1987-1996年土壤含水率观测资料的分析,对天然草地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各时段土壤含水率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表明:春季解冻时土壤含水率主要取决于上年度封冻前的土... 通过对青海省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1987-1996年土壤含水率观测资料的分析,对天然草地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各时段土壤含水率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表明:春季解冻时土壤含水率主要取决于上年度封冻前的土壤水分贮存量和冻结与解冻过程中的平衡调节作用,据此可建立主要土壤层含水率预报方程;牧草返青期间土壤含水率平均状况既与当时的降水量有关,又与上年乃至前年的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建立了春季土壤含水率平均状况的长期预报模式;年度土壤含水率既与当年降水量有关,也与上年度降水量有较大关系,降水对土壤含水率存在时间和深度上的滞后效应;年度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40 70cm形成相对高湿土壤层;在环青海湖半湿润气候区,土壤水分不能充分满足牧草生长发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预报方程 降水量 环青海湖 天然草地
下载PDF
青海湖区紫花针茅草原封育导致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以康 张法伟 +5 位作者 林丽 王溪 曹广民 郭晓伟 韩道瑞 陈桂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封育导致的生态系统恢复会体现在土壤恢复.以不同封育年限的青海湖区紫花针茅草原为对象,研究封育导致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样地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都表现为表层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第Ⅱ层,下面几层之间差异不显著;... 封育导致的生态系统恢复会体现在土壤恢复.以不同封育年限的青海湖区紫花针茅草原为对象,研究封育导致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样地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都表现为表层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第Ⅱ层,下面几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封育对速效养分含量影响不同,对速效钾含量影响不大,而速效磷含量大多显著提高,封育样地速效氮含量稍微高于对照样地.全量养分相比较,封育对土壤全钾和全磷含量影响不大,随土层加深全氮含量降低,封育导致土壤表层全氮含量升高(提高了19.9%).有机质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长期封育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相关分析表明,速效钾和全钾含量之间相关不显著,速效磷和全磷、速效氮和全氮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相关,有机质和全量养分之间只有全氮表现出了显著相关.封育后土壤pH值略有升高;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容重升高,但土壤容重变化不大.封育使草原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但是养分的增加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对草原的保护还需继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区 封育 土壤养分 紫花针茅草原 草地退化 土壤恢复 碳循环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修复的青海湖沙柳河鱼道建设与维护 被引量:17
8
作者 吴晓春 史建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0-136,共7页
为减少水坝对青海湖裸鲤溯河洄游的阻隔,在入湖的沙柳河上先后建设了导壁式、简易模块式和阶梯型鱼道。通过对青海湖鱼道建设案例分析,得出鱼道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鱼道进鱼口设计要安排在鱼类洄游通路并采取集鱼措施,鱼道设计要依据鱼... 为减少水坝对青海湖裸鲤溯河洄游的阻隔,在入湖的沙柳河上先后建设了导壁式、简易模块式和阶梯型鱼道。通过对青海湖鱼道建设案例分析,得出鱼道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鱼道进鱼口设计要安排在鱼类洄游通路并采取集鱼措施,鱼道设计要依据鱼类洄游能力,鱼道运行要注意改进和维护,鱼道设计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结合国内外鱼道设计、建设和运行情况,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的鱼道建设维护对策:确立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鱼道设计目标,确立从鱼的角度出发,系统性的鱼道设计理念、建设和管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修复 建设 鱼道 青海湖 裸鲤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桂琛 彭敏 +1 位作者 周立华 赵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9,共6页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陈桂琛,彭敏,周立华,赵京(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RelationshipBetweenEcologicalEnvironmentalChang...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初步研究陈桂琛,彭敏,周立华,赵京(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RelationshipBetweenEcologicalEnvironmentalChangeandHuman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环境 演变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几种乳制品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肜豪峰 谈重芳 +1 位作者 李宗伟 秦广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234-3235,共2页
[目的]分析青海湖地区6种乳制品的营养成分。[方法]对从青海湖地区采集的牦牛牛奶、牦牛酸奶、牦牛曲拉、犏牛牛奶、犏牛酸奶以及犏牛曲拉6种乳制品样品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脂肪、总糖、水分以及灰分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目的]分析青海湖地区6种乳制品的营养成分。[方法]对从青海湖地区采集的牦牛牛奶、牦牛酸奶、牦牛曲拉、犏牛牛奶、犏牛酸奶以及犏牛曲拉6种乳制品样品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脂肪、总糖、水分以及灰分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6种乳制品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3%、4.4%、71.6%、3.7%、3.6%和49.6%,高于普通牛奶乳制品的蛋白质含量;6种样品的谷氨酸的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1.6%、21.5%、23.1%、22.0%、21.7%和22.4%,8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9%、40.8%、39.9%、41.1%、41.0%和40.0%;牦牛牛奶和犏牛牛奶的脂肪含量达到9%,是普通牛奶脂肪含量的2倍以上。[结论]这6种乳制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高于普通的乳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牦牛 乳制品 营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环境变化对动物区系演变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涛 任杰 +2 位作者 王恒山 马世震 李幸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1-47,共7页
青海湖地区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干暖化趋势增强,湖周植被、土地退化,人类经济活动加剧,湖区青藏高原动物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但蒙新及华北动物区系成分则有增加趋势,致使该区动物区系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从青海湖地区动物区系形成来看,决... 青海湖地区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干暖化趋势增强,湖周植被、土地退化,人类经济活动加剧,湖区青藏高原动物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但蒙新及华北动物区系成分则有增加趋势,致使该区动物区系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从青海湖地区动物区系形成来看,决定动物区系演变的原因主要是气候、生物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人为因子影响仅在近30年来才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化 动物区系 演变 青海湖
下载PDF
青海湖环境恶化危害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永荣 《中国水土保持》 2000年第8期18-19,共2页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使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数百条小河小溪已不复存在 ,湖水深由2 0世纪初的 3 7 5m下降到现在的 2 5 3m ,1963~ 1996年的 3 3年间单位面积的鲜草产量下降了 3 7 4 %。恶化的生态环境使狂风沙暴...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使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数百条小河小溪已不复存在 ,湖水深由2 0世纪初的 3 7 5m下降到现在的 2 5 3m ,1963~ 1996年的 3 3年间单位面积的鲜草产量下降了 3 7 4 %。恶化的生态环境使狂风沙暴频繁发生 ,加速了流动沙丘迁移 ,迫使居民数次搬迁。在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中 ,要把该区治理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 ,明确治理目标 ,把林草业的建设作为区域基础产业 ,全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沙漠化 生态环境建设 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萍 王乃昂 +1 位作者 张海峰 曹生奎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9-73,共5页
采用Mann-Kendall及滑动T检验法,对青海湖地区五个气象站1960—2007年降水逐月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降水量年、夏季微弱上升,秋季微弱下降,春季变动存在地区差异,但年、季降水变动趋势并不明显;降水量最大偏少期为2... 采用Mann-Kendall及滑动T检验法,对青海湖地区五个气象站1960—2007年降水逐月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降水量年、夏季微弱上升,秋季微弱下降,春季变动存在地区差异,但年、季降水变动趋势并不明显;降水量最大偏少期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最大偏多期为80年代中后期,2004年后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除春季有两次较强降水突变信号外,年和其他季节的突变信号均弱。降水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MANN-KENDALL法 滑动T检验法 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近十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李沁园 张思九 +3 位作者 林育青 陈求稳 冯韬 陈默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3-974,共12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湖作为研究对象,根...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湖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特征及当前保护状况,筛选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2类8个评估指标,构建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标体系,核算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6903.47亿~7848.55亿元;调节服务是青海湖水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类型,占比高达91%。近十年,气候调节和水质净化价值有所减少,其他服务功能价值均呈增加趋势。水源涵养价值增加最多,增长760.70亿元;气候调节价值下降最多,减少658.59亿元。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水温、水位是影响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温升高引起初级生产力增加及鱼类数量增长,同时近年来水体矿化度下降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提高了固碳释氧和物种保育价值。水位与水面面积增加引起水源涵养、洪水调蓄价值增长;蒸发量减少导致气候调节价值下降。人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作用下,物种保育、休闲旅游和科研教育价值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研究量化了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为变化环境下退化水生态系统修复、生态保护措施效果定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定期核算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跟踪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变化,对维持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气候变化 生态脆弱区
下载PDF
1960—2007年青海湖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萍 王乃昂 +1 位作者 王翠云 曹生奎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
采用Mann-Kendall及滑动T检验法,对青海湖地区刚察、天峻、茶卡、共和、湟源气象站1960~2007年气温逐月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气温总体在波动中呈明显上升趋势;80年代中前期降温明显,年、四季气温显著升温是从90年... 采用Mann-Kendall及滑动T检验法,对青海湖地区刚察、天峻、茶卡、共和、湟源气象站1960~2007年气温逐月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气温总体在波动中呈明显上升趋势;80年代中前期降温明显,年、四季气温显著升温是从90年代开始的,以秋、冬季升温最为显著,且升温出现时间最早;年平均气温增暖的突变发生于1996年前后,冬季气温升温突变时间最早,春季最晚,四季气温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MANN-KENDALL法 滑动T检验法 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佳 边世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环青海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章首先对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分类,以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为基础,建立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体育赛事、宗教文化、民族文... 环青海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章首先对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分类,以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为基础,建立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体育赛事、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诗歌文化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值,并对造成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强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地区 文化旅游 SWOT分析 AHP 竞争力分析
下载PDF
高寒草地放牧系统钼的季节变化及盈缺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焦婷 张力 +1 位作者 蒲小鹏 刘荣堂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17,共5页
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高寒草地夏(6月中旬)、秋(9月中旬)、冬(12月中旬)三季的水、土壤、牧草以及绵羊被毛、肝脏、粪中钼含量进行了调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钼除夏季与我国正常水平(0.17mg/kg)一致外,秋冬两季均较低;牧草中的钼... 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高寒草地夏(6月中旬)、秋(9月中旬)、冬(12月中旬)三季的水、土壤、牧草以及绵羊被毛、肝脏、粪中钼含量进行了调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钼除夏季与我国正常水平(0.17mg/kg)一致外,秋冬两季均较低;牧草中的钼为夏季>秋季>冬季,但均低于正常水平(1.00mg/kg);绵羊被毛中钼夏季高于正常值,而秋冬两季严重缺乏且与三季绵羊肝钼状况一致,都表现出与牧草相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即夏季>秋季>冬季。因此,青海三角城种羊场绵羊处于低钼的生态环境与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环湖地区 土-草-畜生态体系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环青海湖区域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雪双 贺世杰 +1 位作者 金秉福 王传远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选取环绕青海湖周围的^(15)组典型植物样品,通过对植物样品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有机碳跟总氮的比值(TOC/TN)、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等生物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环青海湖区域植物有机质特征及稳定碳氮同位... 选取环绕青海湖周围的^(15)组典型植物样品,通过对植物样品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有机碳跟总氮的比值(TOC/TN)、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等生物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环青海湖区域植物有机质特征及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进而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OC值的变化范围为^(13).57%~44.11%,均值为30.79%.TN值的范围为0.90%~3.04%,均值为1.85%.TOC/TN值的范围为7.31~43.57,均值为18.62.相同的景观类型由于植被的不同导致TOC和TN含量发生变化,推测植物代谢产生的有机质含量受生态环境中的降水影响较大.本区植物中是否含有陆源有机质,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TOC/TN值与植被类型及海拔高度有关系;本研究区域所采集植物主要为C3植物,δ^(13)C含量范围为-28.24‰^-21.54‰,平均值为-25.57‰,降水量并不是主导植物的δ^(13)C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δ^(15)N值的范围为-17.35‰~0.07‰,均值为-4.66‰.由于长期放牧引起氮循环速率减小,从而使土壤δ^(15)N值降低.相同景观类型由于土壤δ^(15)N、海拔高度、植物类型、景观类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δ^(15)N值.综合表明,环青海湖区域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与土壤、海拔高度、降水量、景观类别及植物类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区域 稳定碳、氮同位素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达鹏奎 白文娟 +1 位作者 陈晶 李晓东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3期75-83,共9页
利用环青海湖地区8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变化和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各项指标(夏半年的极端降水量、极端... 利用环青海湖地区8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变化和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各项指标(夏半年的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极端降水强度、1日最大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5年以来各项极端降水指标上升趋势特别明显。21世纪初期是环青海湖地区的降水突变期,夏半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事件多项指标均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突变。通过对极端降水指标与环流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南极涛动指数(AAO)、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WPSH)与极端降水指标显著正相关。在2006年前后南极涛动指数(AAO)和西太平洋副高指数(WPSH)发生比较明显的转折性变化,最终导致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极端降水各项指标在2006前后出现比较明显的突变。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均存在6 a的短周期和16 a左右的长周期。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日数均表现为西部较东部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半年极端降水 突变 周期 时空变化 环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耕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机制和趋势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2 位作者 祁英香 刘鹏刚 史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9-173,共5页
根据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口现状与特点,估算了该区及各县现实条件下土地资源极限人口承载量和最大适宜人口承载量、草地和耕地所能承担的人口承载量及其比重,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土地极限人口承载总量为6.96×105人,其中耕地为4.8... 根据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口现状与特点,估算了该区及各县现实条件下土地资源极限人口承载量和最大适宜人口承载量、草地和耕地所能承担的人口承载量及其比重,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土地极限人口承载总量为6.96×105人,其中耕地为4.84×105人,草地为2.13×105人,承载比率分别为69.44%和30.56%;区域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为3.25×105人,其中耕地为1.81×105人,草地为1.43×105人,承载比率分别为55.82%和44.18%。另外,区域各县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和承载量也存在较大差别,且各县的耕地和草地的承载量也存在差异,适宜人口承载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共和>海晏>刚察>天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土地资源 人口承载量关键词 人口承载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