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戏曲文化下小剧种的生存与发展探究——以陇剧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庞宇龙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期245-246,共2页
指出了秦腔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在西北地区广泛流传。在大的秦腔文化背景下,同时存在多个剧种,陇剧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生存和发展值得去思考。对比研究了秦腔和陇剧的发展历程,以及陇剧的艺术特点及缺陷,进而提出了在大戏曲文化背景... 指出了秦腔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在西北地区广泛流传。在大的秦腔文化背景下,同时存在多个剧种,陇剧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生存和发展值得去思考。对比研究了秦腔和陇剧的发展历程,以及陇剧的艺术特点及缺陷,进而提出了在大戏曲文化背景下,小剧种的发展对策:结合地方特色,体现出戏曲所代表的文化特色;扬长避短,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秀特色来弥补本剧种的不足;戏曲作为高雅艺术,应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文化底蕴和内涵,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戏曲文化原有的内涵和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陇剧 发展历程 大戏曲文化 小剧种
下载PDF
《秦腔》:贾平凹的乡村困境写作 被引量:2
2
作者 关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7-41,共5页
贾平凹借生活之恶逼出艺术之美,作他牧歌的咏叹与沉重的悼唁,他以缺失观照缺失,还原了生活现场,疯癫、非理性的话语与行为实际上是贾平凹关于社会变革的命名和按语。贾平凹处于新旧结合的夹缝中,暗淡地转看周遭此起彼伏的尘世人生。贾... 贾平凹借生活之恶逼出艺术之美,作他牧歌的咏叹与沉重的悼唁,他以缺失观照缺失,还原了生活现场,疯癫、非理性的话语与行为实际上是贾平凹关于社会变革的命名和按语。贾平凹处于新旧结合的夹缝中,暗淡地转看周遭此起彼伏的尘世人生。贾平凹写了社会变迁,同时,社会变迁也写了贾平凹,特别是他的困境。贾平凹叹息田园生气的不再、一种生活方式的消逝,从而深化了他关于困境的反映。小说的琐碎写法正是困境看法的映射。贾平凹热心于"裂变"的试验,秦腔是贾平凹的精神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秦腔》 困境
下载PDF
承认“秦剧”并重构其体系的思考
3
作者 李志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2-79,共8页
西北戏曲的"龙头"秦腔与同地起源的"眉户"等诸多小剧种的定位模糊,秦腔一直担当着"以腔代剧"的角色,包含了"眉户"等不同声腔的剧种。与秦腔称谓并行的"秦剧"称谓早已存在,无论从剧... 西北戏曲的"龙头"秦腔与同地起源的"眉户"等诸多小剧种的定位模糊,秦腔一直担当着"以腔代剧"的角色,包含了"眉户"等不同声腔的剧种。与秦腔称谓并行的"秦剧"称谓早已存在,无论从剧种、声腔源流衍进趋势还是当代文化价值取向看,"秦剧"应该得到承认。重构"秦剧体系"既是对古老秦腔与诸多秦地小剧种的地位的肯定,又是应对流行文化冲击和多元化艺术挑战的一项理智选择。"秦剧体系"应是以秦腔为主的多声腔并存机制,借鉴川剧的"昆、高、胡、弹、灯"的剧种分法,"秦剧"应包含"腔(含秦腔、阿宫腔、弦板腔、碗碗腔、皮黄腔(汉调二黄)等)、曲(含眉户、东、西府曲子等)、调(含陕南越调、西秦"咙咚调"、陇东调、劝善调等)、歌(含秧歌剧、陕北民歌剧等)、戏(含线胡戏、弦子戏、跳戏等)"不同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 秦剧 思考
下载PDF
礼、乐文化与先秦戏剧关系考论
4
作者 万志祎 《语文学刊》 2023年第6期78-84,共7页
戏剧的起源是一个复杂又多元的问题,一种戏类的产生是漫长发展的结果。提到戏剧史料各家都以“巫觋”“优孟衣冠”“傩礼”等学说为开端,承认《诗经》《楚辞》具有戏剧的样式,而提到戏剧正史却是“宋元说”为缘起,不禁令人费解。戏剧的... 戏剧的起源是一个复杂又多元的问题,一种戏类的产生是漫长发展的结果。提到戏剧史料各家都以“巫觋”“优孟衣冠”“傩礼”等学说为开端,承认《诗经》《楚辞》具有戏剧的样式,而提到戏剧正史却是“宋元说”为缘起,不禁令人费解。戏剧的主要因素有扮演(演员)、音乐和舞蹈。和着音乐,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即是戏剧。演员是戏剧的灵魂,没有演员便没有戏剧。通过考证史料证明原始仪式是歌舞和戏剧的起源,原始歌舞包含着戏剧的形态。象乐的本质是戏剧的雏形,是综合的艺术形式。戏剧从原始歌舞走来,在严格的礼乐教化下被压抑,在战国礼乐被僭越的形式下蓄势待发,不断发展,一步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蓄能量,吸收不同元素,逐渐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先秦戏剧 礼乐文化 戏剧起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