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庄 沈渭寿 +2 位作者 车克钧 邹长新 张慧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2,75,共5页
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为基础,建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分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地和农田3种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荷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整个保护区的总体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荷载。结... 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为基础,建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分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地和农田3种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荷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整个保护区的总体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荷载。结果显示,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生态荷载总体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但区域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生态荷载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森林子系统和草地子系统属于严重超载,农田子系统属于中度超载;在总体生态荷载的空间分布上,西北部地区比东南部地区超载更为严重;就各子系统的生态荷载状况而言,森林子系统和草地子系统的超载程度均表现为东南部地区略低于西北部地区,但农田子系统东南部地区超载程度高于西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祁连山 自然保护区 层次分析法 模糊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RSEI模型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褚馨德 贾伟 +1 位作者 张峻豪 李净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
基于1988—2018年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利用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计算获得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应用RSEI对保护区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作评价。结果表明:近30年来该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RSE... 基于1988—2018年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利用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计算获得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应用RSEI对保护区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作评价。结果表明:近30年来该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RSEI上升0.016,可1998—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多位于保护区西北角和东南角,保护区中段和外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应重点在2 km~4 km高程区保护植被生长,减少人类活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动态监测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昆虫区系及水平分布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进军 汪有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99,共4页
采取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现场采集与灯诱、现场采集与历史记载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不同纬度地区植被类型中的昆虫分别进行采集调查,查明祁连山保护区内分布的植食性昆虫12目125科1190种,天敌昆虫303种。对森林昆虫在世界... 采取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现场采集与灯诱、现场采集与历史记载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不同纬度地区植被类型中的昆虫分别进行采集调查,查明祁连山保护区内分布的植食性昆虫12目125科1190种,天敌昆虫303种。对森林昆虫在世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归属做了初步分析。据对不同纬度地域的气候、植被的水平差异和昆虫种类的比较分析认为,祁连山保护区森林昆虫的水平地理分布概况表现为东南部种类较多,西北部种类较少,近现代人为生产和经济活动对昆虫的分布格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保护区 昆虫 区系 水平地理分布
下载PDF
甘肃省天祝县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树青 徐义 杨坤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50-1656,共7页
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 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和查阅年鉴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梳理,从补奖政策资金、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祝县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地生产力达到2 162.28 kg·hm^(–2),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45.4%;2)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理论载畜量增长了42.98万个羊单位,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54.3%;3)农牧民人均收入从补奖政策实施前的4 012元增加到8 265元。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建议:1)在平衡禁牧下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确定草原补奖补偿标准;2)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3)建立健全放牧禁牧制度,科学制定草原合理利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奖 禁牧 草畜平衡 载畜量 青藏高原 祁连山保护区 放牧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阈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精准扶贫脱贫探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叶进 雷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7-22,共6页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实现其精准脱贫对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脱贫攻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文明视阈入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外驱动力,以激发思想活力为内生动力,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加快祁连山自然保护...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实现其精准脱贫对于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脱贫攻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文明视阈入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外驱动力,以激发思想活力为内生动力,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加快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政策的落实、完善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筑牢生态理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扶志、扶智的方式转变其发展理念与思路;实施金融扶持政策、严格法律制度、厉行生态恢复保护制度以及探索建立加速机制,不断加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治理力度,使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以破解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双重压力,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精准扶贫脱贫路径进行深度探析,以期为2020年实现该地区精准脱贫提供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精准扶贫脱贫 路径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苗圃地下害虫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进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采用样坑调查法和查阅历史资料,查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苗圃地下害虫计有3目17科约105种。其中,半翅目1科1种,鞘翅目15科64种,鳞翅目夜蛾科40种。主要危害种类有鳞翅目的黄地老虎、警纹地老虎,鞘翅目的棕色鳃金龟、黑绒鳃金龟、大云鳃金... 采用样坑调查法和查阅历史资料,查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苗圃地下害虫计有3目17科约105种。其中,半翅目1科1种,鞘翅目15科64种,鳞翅目夜蛾科40种。主要危害种类有鳞翅目的黄地老虎、警纹地老虎,鞘翅目的棕色鳃金龟、黑绒鳃金龟、大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金龟甲的幼虫———蛴螬,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的幼虫———金针虫等。总结生产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圃 地下害虫 祁连山保护区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高翔 黄星星 +2 位作者 刘宽梅 米小婷 温蕊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8,共10页
基于2001-2019年MODIS数据与1985-2019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部及毗邻区41个气象站点逐日数据判断保护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降水的变化,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时间尺度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35 a来祁连山自... 基于2001-2019年MODIS数据与1985-2019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部及毗邻区41个气象站点逐日数据判断保护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降水的变化,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时间尺度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35 a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年、季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均不同程度上升,保护区呈暖湿化发展;19 a来保护区年、季尺度的NDVI皆呈升高趋势,植被改善区占保护区面积的61.9%,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北部.年、季尺度NDVI与气温均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之间有正相关与负相关的区域差异,说明NDVI对气温变化更敏感,气温是保护区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 NDVI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的区域差异表现为:年尺度上,保护区85.5%与68.8%的区域NDVI分别与气温及降水量呈正相关,其中59.8%的区域重合,说明该区域的NDVI发展受气温和降水共同驱动;季尺度上,保护区春、夏、秋季分别有80.6%、77.3%、83.8%区域的NDVI与同季气温呈正相关,分别有71%、72.7%和59.2%区域的NDVI与同季降水量呈正相关,其中重合区域占保护区比例分别为57.8%、56.4%和58.8%,说明保护区有50%的区域植被发展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气候变化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响应 相关性性分析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初步评价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郭生祥 汪有奎 张建奇 《甘肃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21-25,48,共6页
根据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数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的28.29万hm2森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天保工程... 根据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数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的28.29万hm2森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74.85亿元/a;从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所占比重看,从大到小依次为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森林防护、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生态效益 评价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模拟及预测
9
作者 张莹 王让会 +1 位作者 刘春伟 周丽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目的】揭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潜在问题及冲突,响应“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区域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PLUS... 【目的】揭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潜在问题及冲突,响应“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为区域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PLUS模型对未来2030年不同情境下的土地利用进行模拟,耦合InVEST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的现状及未来进行评估与预测。【结果】(1)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为主,生态用地面积增加;(2)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用地面积的增长要明显多于自然发展情景;(3)研究区生境质量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000—2020年5期的生境质量均值分别为0.6562、0.6563、0.6658、0.6646和0.6657,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的波动趋势,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均值为0.6679,自然发展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均值为0.6656,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贡献度总和大于自然发展情景;(4)2000—2030年间生境退化度先上升后下降,在空间上呈现从中心向外由弱到强的圈层分布关系,强退化区主要分布于与未利用地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区域相接的草地边缘。【结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整体向好发展,未来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明显好于自然发展情景,加强对林地和草地等生态用地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区生境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砂石料场植被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薛春 许尔文 +3 位作者 赵维俊 敬文茂 安洁琼 杨斌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3期19-21,27,共4页
选择祁连山自然保护区4处典型砂石料场植被恢复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植被恢复技术和林下草本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砂石料场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是采坑回填、废弃渣堆平整、河道清淤、废弃建筑物拆除、排导堤修筑、围栏封育、覆土、... 选择祁连山自然保护区4处典型砂石料场植被恢复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植被恢复技术和林下草本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砂石料场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是采坑回填、废弃渣堆平整、河道清淤、废弃建筑物拆除、排导堤修筑、围栏封育、覆土、种植单一的乔木或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种。林下植物以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占据优势地位,其他植物种处于劣势地位。林下植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均偏小,植物多样性维持在较低水平。建议继续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砂石料场植被恢复区的经营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砂石料场 植被恢复 植被多样性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志成 孙小霞 +4 位作者 沈海岗 袁虹 裴雯 倪自银 朱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36-39,共4页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鳞翅目昆虫共38科632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夜蛾科190种、尺蛾科137种、螟蛾科67种、蛱蝶...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鳞翅目昆虫共38科632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夜蛾科190种、尺蛾科137种、螟蛾科67种、蛱蝶科29种、小卷蛾科27种、卷蛾科22种、眼蝶科22种、粉蝶科17种、天蛾科11种、灰蝶科11种、灯蛾科1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昆虫 祁连山保护区 调查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鞘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被引量:5
12
作者 倪自银 孙小霞 +3 位作者 汪有奎 金敏艳 朱杰 蒋志成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8,共4页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种类作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鞘翅目昆虫40科374种,种数较大的科有象甲科47种、叶甲科36种、瓢虫科37种、天牛科34种、齿...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鞘翅目昆虫种类作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鞘翅目昆虫40科374种,种数较大的科有象甲科47种、叶甲科36种、瓢虫科37种、天牛科34种、齿小蠹科29种、芫菁科22种、步甲科16种、吉丁虫科15种、鳃角金龟科14种、肖叶甲科11种、拟步甲科10种。概括分析了它们的生态学、经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昆虫 祁连山保护区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施工废水防治与处理技术实践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科 李廷山 +4 位作者 周小永 唐渭 鲁利亮 余文斐 袁鹏洲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为了确保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施工废水有效处理,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工艺利用平流初沉、酸碱中和、絮凝反应、沉淀、自清洗过滤、消毒的处理方法对施工期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投加碱式PAC(浓度10%)经工艺处理后,氨氮处理效率为84.7%、... 为了确保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施工废水有效处理,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工艺利用平流初沉、酸碱中和、絮凝反应、沉淀、自清洗过滤、消毒的处理方法对施工期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投加碱式PAC(浓度10%)经工艺处理后,氨氮处理效率为84.7%、石油类处理效率为60.7%、五日生化需氧量处理效率为9.9%、悬浮物处理效率为92.9%,各项污染指标均满足排放浓度限值。相比其他处理方法,该工艺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污泥产生量少、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设备布置灵活,为工程实践中施工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施工废水 环境保护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膜翅目昆虫及其种类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志成 景作兰 汪有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9-144,共6页
1994-2002年,通过林间采集和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膜翅目(Hym enoptera)昆虫种类进了调查。保护区的膜翅目昆虫有29科145种。其中,植食性的8科30种,传粉昆虫5科29种,寄生性的10科73种,捕食性... 1994-2002年,通过林间采集和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膜翅目(Hym enoptera)昆虫种类进了调查。保护区的膜翅目昆虫有29科145种。其中,植食性的8科30种,传粉昆虫5科29种,寄生性的10科73种,捕食性的6科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种类 祁连山保护区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离褶伞属真菌资源 被引量:5
15
作者 桂建华 魏生龙 王生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4-287,共4页
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研究报道了采集自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离褶伞属真菌8种。其中墨染离褶伞、暗褐离褶伞、真姬离褶伞、簇生离褶伞等4种为甘肃省新记录种。对它们生长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显微特征及经济价值等进行了描述,为野生食用... 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研究报道了采集自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离褶伞属真菌8种。其中墨染离褶伞、暗褐离褶伞、真姬离褶伞、簇生离褶伞等4种为甘肃省新记录种。对它们生长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显微特征及经济价值等进行了描述,为野生食用菌的驯化和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褶伞属 分类学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SuperMap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元鸿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12-213,219,共3页
该文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管理为目标。利用SuperMap作为GIS开发平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2003(C#.NET)为开发工具,收集整理数据,建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经过测试表明:系统安全可靠,... 该文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管理为目标。利用SuperMap作为GIS开发平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2003(C#.NET)为开发工具,收集整理数据,建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经过测试表明:系统安全可靠,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系统的建成为实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森林防火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GIS 建设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煤矿修复区地表节肢动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维成 赵文智 +4 位作者 刘继亮 杨竟艺 白雪莲 魏乐民 冯怡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175,共11页
恢复人工植被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矿区废弃地修复的主要手段,经过近5年的修复,矿区废弃地修复区地上植被盖度明显提高,但关于作为评价土壤修复效果重要指标的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认识还很有限。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 恢复人工植被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矿区废弃地修复的主要手段,经过近5年的修复,矿区废弃地修复区地上植被盖度明显提高,但关于作为评价土壤修复效果重要指标的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认识还很有限。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煤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煤矿修复区和毗邻区(原始地貌)大型土壤动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修复区植物丰富度、生物量、盖度及土壤粗砂、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毗邻区(P<0.05),而土壤水分、细砂、黏粉粒、全钾和全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修复区土壤动物活动密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毗邻区,修复区和毗邻区土壤动物均以蝗科(12.7%和55.7%)和蚁科(14.4%和49.6%)为主;进房沟、水磨沟和柳树沟煤矿修复区及毗邻区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分别为39.9%、52.9%和43.4%。(3)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煤矿修复区和对照区捕食性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而草本物种数和土壤粗砂含量是影响植食性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总之,人工修复后煤矿废弃地修复区土壤动物个体数均高于对照区,部分矿区修复生境类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已经超过了毗邻区,这表明蚂蚁、步甲和蝗虫等地表节肢动物对煤矿矿区覆土恢复植被和封禁等措施驱动的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因此,还需要优化植被及土壤修复模式,提高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多功能性,使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矿区修复 地表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影响要素
原文传递
基于“3S”技术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结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生祥 汪有奎 张建奇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2008~2009年,采用"3S"技术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结构现状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与2000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保护区林地以灌木林为主,占林地总面积的74.6%;其次为有林地,面积占林地的21.3%;森林起源主要为天然林,森林树... 2008~2009年,采用"3S"技术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结构现状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与2000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保护区林地以灌木林为主,占林地总面积的74.6%;其次为有林地,面积占林地的21.3%;森林起源主要为天然林,森林树种结构单一。灌木林树种主要为金露梅、柳类、锦鸡儿、杜鹃、珍珠猪毛菜等。乔木林以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为优势树种。有林地龄组结构基本合理。林分郁闭度中等偏高。提出了森林结构调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森林结构 调查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肃斌 《甘肃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提出祁连山保护区科学发展的主要策略: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和自然保护法律意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责;...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提出祁连山保护区科学发展的主要策略: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和自然保护法律意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责;三是依法治林,建立保障保护区的法制体系;四是加强科研培训,实施人才强区和科技兴区战略;五是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渠道,加大保护区建设投入;六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增强保护区发展实力;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保护区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自然保护区 科学发展 策略
下载PDF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模式的探讨
20
作者 关琳 王让会 +1 位作者 刘春伟 周丽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06,共10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生态环境领域的数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内涵、特征、技术体系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等角度出发,探讨了适用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数据管理模式。首先,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来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生态环境领域的数据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从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内涵、特征、技术体系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等角度出发,探讨了适用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数据管理模式。首先,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来源广泛、结构多样、数据处理方式复杂,难以通过传统技术手段被有效收集、处理和应用,除了具备一般大数据的“5V”特征外,还具备地理空间特征;然后,大数据技术贯穿于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及数据解释在内的整个流程,为保护区多源异构数据高效管理与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将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解决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GEE云平台与生态环境模型模拟技术对植被变化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获取了2000—2020年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的演变趋势及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规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管理模式是生态环境大数据面对新形势、新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 GEE云平台 数据管理模式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