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源组成及其变化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6 位作者 刘少玉 陈宗宇 张翠云 申建梅 王金哲 程旭学 张荷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通过环境同位素、水文分割法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降水、冰川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通过出山口地表径流补给构成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具有年际和年内丰枯动态变化规律,与祁连山区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97和0.79... 通过环境同位素、水文分割法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降水、冰川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通过出山口地表径流补给构成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具有年际和年内丰枯动态变化规律,与祁连山区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97和0.79,与平原张掖站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43和0.60。在自然径流条件下,祁连山区降水量变化是改变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的主导因素,约占91%权重;气温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约占9%权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祁连山区各补给源处于偏丰期。因此,近年来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量相对50年代减少27.1%,人类活动是重要影响因素,急需加强科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祁连山区 地下水补给源 多源补给 组成变化
下载PDF
祁连山近45a5~9月日降水气候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锋 王劲松 +2 位作者 李宝梓 杨金虎 张小明 《干旱气象》 2010年第3期285-290,共6页
应用祁连山地区17个测站1960~2004年5~9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逐年5~9月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及对应的降水量,进而得到各站小雨和中雨以上日降水雨强,用区域平均值来代表祁连山地区整体的不同降水量级雨日数和雨强,用线性趋势系数及5阶主... 应用祁连山地区17个测站1960~2004年5~9月逐日降水资料,统计逐年5~9月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及对应的降水量,进而得到各站小雨和中雨以上日降水雨强,用区域平均值来代表祁连山地区整体的不同降水量级雨日数和雨强,用线性趋势系数及5阶主值函数分析不同量级降水日数和雨强的变化趋势。用墨西哥帽状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其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5~9月降水量与不同量级的雨日数的气候平均分布具有地理分布上的相似性,无论年降水量还是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同纬度地区西侧明显多于东侧,祁连山东段多于西段,等值线呈西北—东南走向。近45a,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呈下降趋势,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则呈上升趋势,而小雨雨强与中雨以上降水的雨强均呈增强态势,不同量级降水日数与雨强的共同作用使得5~9月降水量与总雨日数呈相反变化趋势,即5~9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总雨日数呈微弱下降趋势。小波分析发现,祁连山地区小雨日数有5a左右的变化周期,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的周期变化较小雨日数周期变化明显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降水日数 变化趋势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大通河上游径流演变及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白雁翎 王芳 刘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0,167,共9页
近60年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祁连山区的大通河上游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均显著增加,同时在冰川消融50%、冻土退化、源头797km2沼泽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年径流深以6.0mm/(10a)趋势增长;基流分割表明,径流突变以来基流总量和占比... 近60年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祁连山区的大通河上游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均显著增加,同时在冰川消融50%、冻土退化、源头797km2沼泽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年径流深以6.0mm/(10a)趋势增长;基流分割表明,径流突变以来基流总量和占比均增加,8月基流量由谷值转变为峰值,汛后和枯水期基流显著增加;采用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对径流增量进行驱动因素定量分析,径流突变之后相对于基准期而言,年径流深变化+33.6mm,其中降水影响+18.3mm,潜在蒸散发变化影响-3.0mm,冰川融化对径流增量的影响至多为+10.0mm,剩余项+8.3mm为冻土退化和误差项的综合影响。由于各要素影响机制、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未来水文情势尚不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祁连山区 大通河 冰冻圈水文过程 气候变化 径流
下载PDF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对黑河出山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延华 宋悦 粟晓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0,共6页
以黑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依据祁连山区4个气象站的逐月实测气象资料及莺落峡水文站逐月径流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潜在蒸散发量,采用线性回归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降水、潜在蒸散发、气温及径流的年、季... 以黑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依据祁连山区4个气象站的逐月实测气象资料及莺落峡水文站逐月径流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潜在蒸散发量,采用线性回归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降水、潜在蒸散发、气温及径流的年、季变化趋势,运用弹性系数法分析了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发变化对黑河出山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气候水文要素的总体年际变化为年降水量和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潜在蒸散发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站径流量呈显著增大趋势;(2)祁连山区降水量、气温和潜在蒸散发量是影响黑河流域出山径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径流与降水在年和季节尺度上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祁连山区秋季降水量与莺落峡站径流量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春季气温与径流量呈正相关,气温升高促进了冰雪消融,进而增大径流量,潜在蒸散发量特别是夏季蒸散发量增大对降水量增大造成的年径流增大起到了一定的削弱作用;(3)祁连山区降水量增加1%将使莺落峡站径流量增加约0.74%,祁连山区气温升高1%将使莺落峡站径流量增大约0.16%,祁连山区潜在蒸散发量增加1%将导致莺落峡站径流量减少约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方法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弹性系数 径流 气候变化 祁连山区 黑河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西部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以疏勒河干流上游山区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蓝永超 胡兴林 +2 位作者 丁宏伟 喇承芳 宋洁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5-680,共6页
根据祁连山区西部托勒气象站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鱼儿红雨量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等观测数据,对近50年来疏勒河山区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呈持... 根据祁连山区西部托勒气象站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鱼儿红雨量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等观测数据,对近50年来疏勒河山区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在1990年代中期后出现一个突变,突变后气温上升速率较突变前明显加快。从气温的季节变化上看,冬季升温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各季,从气温的区域变化来看,中低山地带的气温升幅要大于中高山地带。分析结果还显示,祁连山区西部年降水量总体上亦呈增长的态势,但年际波动比较剧烈。少雨年主要在1990年代以前,多雨年在近20 a;从季节变化上看,夏季降水量变化比较稳定,增减趋势不明显,其他各季降水量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降水量增幅明显。受降水与气温加速上升所带来的冰雪融水增加的影响,疏勒河出山径流的年平均与四季流量亦呈显著增加的态势。考虑到山区夏季降水并未增加,故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大的夏季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是冰雪融水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疏勒河流域 气候变化 出山径流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产品在祁连山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玲 李国昌 +2 位作者 郭建华 陈和平 窦永祥 《干旱气象》 2006年第2期39-44,共6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5年7月1日发生在河西中部及祁连山中段人工增雨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及其产品的表现特征,认为这次降水过程是由于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了大范围降水回波长时间维持,加之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的结果。其...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5年7月1日发生在河西中部及祁连山中段人工增雨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及其产品的表现特征,认为这次降水过程是由于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了大范围降水回波长时间维持,加之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强度场、速度场具有混合性降水回波特征,并且在增雨催化阶段表现显著。速度图上的辐合流场、风廓线产品特征及雷达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产品对进行强降水落区、降水系统移动、地面降水估计具有较明确的指示意义。反射率因子图上的零度层亮带和速度图上的汇合流场特征是把握人工增雨作业时机和部位的重要依据。祁连山中段沿山不同海拔高度地面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检验增雨效果提供了研究依据。另外,从天气学和物理量诊断方面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祁连山区 层状云降水 雷达回波特征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流域山区近50余年来气温变化的多尺度特征和突变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蓝永超 胡兴林 +4 位作者 丁宏伟 喇承芳 宋洁 邹松兵 尹振良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祁连山区及附近有关气象站1960—2011年的气温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分析、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上游祁连山区气温系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与突变进...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祁连山区及附近有关气象站1960—2011年的气温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分析、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上游祁连山区气温系列的多尺度变化特征与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余年来,该区域气温变化与青藏高原整体的气温变化基本一致,但又有着鲜明的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大水系上游山区气温的年代际、年际、各个季节的变化总体上均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但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各水系上游山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有所不同,气温的气候倾向率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的趋势。位于祁连山区东部的石羊河上游山区年平均气温突变发生时间在1980年代中期前后,位于祁连山区中、西部的黑河、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的时间为1990年代后期。但东部的石羊河上游山区气温跳跃幅度较小,中、西部的黑河、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尤其是西部的疏勒河水系上游山区气温跳跃幅度较大。2000年代是近50余年来河西内陆河三大水系上游山区最暖的10 a。与年平均气温和其他各季节气温相比,各水系山区冬季(11月至次年2月)气温升幅最大,黑河、疏勒河山区春季气温升幅最小,石羊河山区夏季气温升幅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河西内陆河流域 祁连山区 三大内陆水系 气候突变
下载PDF
The simulation of LUCC based on Logistic-CA-Markov model in Qilian Mountain area, China 被引量:7
8
作者 HaiJun Wang XiangDong Kong Bo Zh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6年第4期350-358,共9页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was examined for using the Logistic-CA-Markov coupling model combined with GIS spatial analyst technology to resear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UCC, driving force system and simulate future tende...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was examined for using the Logistic-CA-Markov coupling model combined with GIS spatial analyst technology to resear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UCC, driving force system and simulate future tendency of variation. Results show that: (1) Woodland area decreased by 12.55%, while grassland, cultivated land, and settlement areas increased by 0.22%, 7.92%, and 0.03%, respectively, from 1986 to 2014. During the period of 1986 to 2000, forest degradation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mountain area decreased by 1,501.69 km2. Vegetation cover area improved, with a net increase of grassland area of 38.12 km2 from 2000 to 2014. (2) For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driving force, the best simulation scale was 210m×210m. Based 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tribution (weight) of composite driving forces to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was obtained, and the weight value was more objectively compared with AHP and MCE method. (3) In the natural scenarios, it is predicted that land use and cover distribution maps of Qilian mountain area in 2028 and 2042, and the Lee-Sallee index test was adopted. Over the next 27 years (2015-2042), farmland, woodland, grassland, settlement areas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especially settlements with an obvious change of 0.56%. The area of bare land will decrease by 0.89%. Withou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remendous structural change of LUCC will not occur,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vertical zone of the mountain would remain. Farmland and settlement areas will increase, but only in the vicinity of Qilian and Sunan coun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lian mountain area LUCC Logistic-CA-Markov model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玒玒 刘书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7,共11页
祁连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研究祁连山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韧性,以期有效治理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三维空间矢量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复... 祁连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研究祁连山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韧性,以期有效治理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三维空间矢量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测度2007—2021年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和子系统耦合协调性,揭示影响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的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从东部逐渐向西部降低的趋势;自然子系统韧性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中东部向西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经济子系统韧性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较快,高经济韧性集中分布于东部和北部;社会子系统韧性上升幅度不大,高社会韧性集中分布于东部。(2)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耦合度提升明显,已达到高水平耦合;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已达到中级协调等级。(3)自然子系统对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影响较大,来自经济子系统的指标障碍度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 三维空间模型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子 祁连山地区
下载PDF
Landsat-5 TM影像在冰川面积信息提取中的精度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宇硕 秦翔 +3 位作者 高思如 张明杰 杜文涛 张雪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9-219,共11页
【目的】评估Landsat-5TM遥感影像在冰川面积提取中的精度。【方法】以位于祁连山北坡的老虎沟12号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利用GPS-RTK技术获取高精度冰川边界数据,比较目视解译法、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法、监督分类... 【目的】评估Landsat-5TM遥感影像在冰川面积提取中的精度。【方法】以位于祁连山北坡的老虎沟12号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利用GPS-RTK技术获取高精度冰川边界数据,比较目视解译法、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法、监督分类法对同时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与大地测量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的老虎沟12号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的面积均小于大地测量法的结果,且各种方法提取冰川面积的精度误差不一。在老虎沟12号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中,利用目视解译法得出的结果最接近大地测量值,其误差最小,分别为-0.79%和-1.83%;NDSI法误差次之,分别为-1.19%和-3.82%;监督分类法误差最大,分别为-1.79%和-5.99%。【结论】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监测冰川变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目视解译法提取冰川面积信息效果最好,误差不超过±2%;面积较大冰川的解译精度高于面积较小的冰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老虎沟12号冰川 宁缠河3号冰川 遥感精度评价 冰川面积提取
下载PDF
青海祁连山地区兽类分布格局及动物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霖 杨奇森 +1 位作者 相雨 冯祚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5-303,共9页
根据 2 0 0 1~ 2 0 0 2年对青海祁连山及周边地区的考察 ,结合历史资料对青海祁连山及临近地区的兽类分布格局及动物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兽类分布信息对该地区进行聚类 ,用物种分布的相似性聚类结果分析该地区兽类区系特点... 根据 2 0 0 1~ 2 0 0 2年对青海祁连山及周边地区的考察 ,结合历史资料对青海祁连山及临近地区的兽类分布格局及动物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兽类分布信息对该地区进行聚类 ,用物种分布的相似性聚类结果分析该地区兽类区系特点。结果表明 :湟水河谷兽类区系特殊 ;祁连山中部与青海湖北岸山地的区系成分近似 ;祁连山西部与其它区域区系差异明显 ;柴达木盆地东部与祁连山中部相近 ,而与柴达木盆地中、西部相区别。本地区的兽类分布格局与植被关系密切 ,充分体现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的特点。本区特有种类比较缺乏 ,在不同生境交错带具有各种成分混杂和相互渗透的现象 ,既包含了东部黄土高原和东南湿润地区的区系成分 ,又不乏典型的青藏高原种类 ,同时还与蒙新区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体现出祁连山地区在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动物地理方面的边缘效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祁连山地区 兽类 分布格局 动物地理学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再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忠武 祁维秀 +2 位作者 白林 李全平 严玉霞 《青海草业》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本文选取祁连山地区10个气象站1973~2016年最新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及M-K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比较了东、中、西段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73~2016年,祁连山区平... 本文选取祁连山地区10个气象站1973~2016年最新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及M-K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比较了东、中、西段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73~2016年,祁连山区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38℃/10a,其中在春季表现的尤为明显;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表现出升温的不对称性;近44a祁连山区降水明显增加,增加速率为9.7mm/10a,其中春季增加最多;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少东多分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8~10a的振荡周期,平均气温无明显转折点,降水量在2003年后明显增加;近44a东、中、西段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祁连山中段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暖湿化的趋势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气候 变化特征
下载PDF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俊军 卢振权 +4 位作者 何家雄 孙青 刘晖 王婷 孙喜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近几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科学试验钻探过程中,观察到大量与水合物伴生的碳酸盐矿物,为揭示其与水合物的内在成因联系,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伴生碳酸盐岩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探... 近几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科学试验钻探过程中,观察到大量与水合物伴生的碳酸盐矿物,为揭示其与水合物的内在成因联系,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伴生碳酸盐岩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探讨了伴生碳酸盐矿物可能的物质来源与沉积条件。结果表明,伴生碳酸盐岩赋存状态存在以下4种类型:①白色薄层状碳酸盐岩(Ⅰ型);②烟灰色菱形晶簇状方解石集合体(Ⅱ型);③深灰色薄壳状碳酸盐岩(Ⅲ型);④微细浸染状方解石或碳酸盐岩(Ⅳ型)。各类碳酸盐岩元素含量分布较为平行、各自变化幅度不大,并基本能与其他类型区别开来;特别是第Ⅱ类碳酸盐岩,其元素含量总体偏低,个别元素含量和元素比值与其他类型碳酸盐岩明显不同,且出现Sr、Ba、Eu异常和最低化学蚀变指数(CIA),说明黏土矿物对该类碳酸盐岩形成过程贡献最小。结论认为:第Ⅱ类碳酸盐岩中方解石颗粒粗大,含有一定量的文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应为水合物分解后碳酸盐岩化改造形成;第Ⅰ、Ⅲ、Ⅳ类碳酸盐岩可能为湖相碳酸盐与碎屑物质的共沉积作用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冻土区 碳酸盐岩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草莓状黄铁矿
下载PDF
中祁连湖滩地区菜子沟一带锰矿成矿条件分析
14
作者 孙平原 赵振琯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菜子沟位处中祁连东段拉脊山-雾宿山褶皱带内,其中奥陶系雾宿山群是变质热液型铜、铁、铅、锰矿床的有利含矿层,铜矿赋存于该层安山岩中,锰矿主要赋存于该层硅质岩中。在该区域共发现的11个锰矿体分布于下圈、大台子脑、年家湾、张家沟... 菜子沟位处中祁连东段拉脊山-雾宿山褶皱带内,其中奥陶系雾宿山群是变质热液型铜、铁、铅、锰矿床的有利含矿层,铜矿赋存于该层安山岩中,锰矿主要赋存于该层硅质岩中。在该区域共发现的11个锰矿体分布于下圈、大台子脑、年家湾、张家沟、陈家沟等地,主要赋存于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与正常沉积岩互层中,岩性为硅质(板)岩,次为安山岩,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矿床成因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含矿地层、矿化蚀变信息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祁连 雾宿山群 菜子沟 成矿条件
下载PDF
祁连山高寒地区零碳农宅技术研究
15
作者 田诗园 田斌守 王昱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7期2076-2079,共4页
我国西北祁连山高寒区地区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导致采暖期长、采暖能耗高、碳排放量大。该地区农宅主要消耗能源为煤炭、生物质、电力,户均碳排放量约11.8 tCO_(2)。在该地区建设低碳或零碳农宅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通过改善围护结构等... 我国西北祁连山高寒区地区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导致采暖期长、采暖能耗高、碳排放量大。该地区农宅主要消耗能源为煤炭、生物质、电力,户均碳排放量约11.8 tCO_(2)。在该地区建设低碳或零碳农宅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通过改善围护结构等节能技术实现低能耗建筑,二是结合当地丰富太阳能资源的低碳能源供给系统。研究表明,在对门窗和墙体的建筑本体节能的基础上,采取分布式光伏+光热+空气源热泵能源供给系统,可以实现农宅的零碳排放;单位投资年减排量为5480 kgCO_(2)/万元,系统寿命期单位投资减排量为137.2 tCO_(2)/万元。在我国西北祁连山高寒区构建零碳农宅具有可行性,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高寒区 零碳技术 农村住宅 太阳能 建筑节能
下载PDF
青海祁连山地生态现状及恶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饶斌 逯庆章 马绍华 《青海草业》 2009年第3期19-26,18,共9页
近几十年来,青海祁连山地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体现在草地退化、沙化、草地盖度和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沼泽湿地萎缩,森林功能弱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扩大、雪线上升、冰川减少等诸多方面。分析其原因是全球... 近几十年来,青海祁连山地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体现在草地退化、沙化、草地盖度和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沼泽湿地萎缩,森林功能弱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扩大、雪线上升、冰川减少等诸多方面。分析其原因是全球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无序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的影响是渐进式的,但却是明显的,后者的影响是直接的,且起着加速逆行演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生态环境 现状 恶化原因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祁连山地区陆面温度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粉玲 李京忠 刘勇 《干旱气象》 2008年第2期41-47,共7页
利用Becker—Li的算法,获取了祁连山地区不同时相的陆面温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瞬时陆面温度的空间分布与同步气温数据的宏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不同的下垫面地表覆盖类型,决定了其陆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进... 利用Becker—Li的算法,获取了祁连山地区不同时相的陆面温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瞬时陆面温度的空间分布与同步气温数据的宏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不同的下垫面地表覆盖类型,决定了其陆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而讨论了陆面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垂直分异规律。祁连山地区区域陆面温度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范围为5.42—6.56℃/km,正北、正东、正南和正西方位上陆面温度的垂直递减率分别为6.56、5.73、5.42和5.84℃/km。其中朝向太阳方向的南、东坡梯度值最小,而背向太阳方向的西、北坡值最大。高海拔地区地表温度的垂直递减率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陆面温度 空间分布 陆面温度垂直递减率
下载PDF
祁连山菌物保育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18
作者 魏吉平 习向玉 +7 位作者 单华佳 牛鑫 席亚丽 梁倩倩 宋利茹 张建奇 魏生龙 柯善文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为摸清祁连山菌物保育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并为祁连山地区植物与菌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措施与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历史文献整理、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数据统计分析对祁连山菌物保育区不同植被... 为摸清祁连山菌物保育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并为祁连山地区植物与菌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措施与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历史文献整理、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数据统计分析对祁连山菌物保育区不同植被景观类型样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种类、科(属)及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祁连山菌物保育区共有植物206种,隶属于44科116属,其中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与蔷薇科,优势属为针茅属与委陵菜属,主要以草本植物与低矮灌木为主,青海云杉与祁连圆柏是当地仅有的成林树种;(2)不同样地植物种类丰富程度顺序为人工林<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灌丛<草地;(3)植物分布区系类型多样,按科分布类型可划分为7类,以世界广布为主,属的水平上有18个类型,以北温带分布最多。总体上,保育区内植物组成以单一科(属)的形式居多,且以少数几个科(属)占优势。文章研究结果对祁连山生态保护及菌物保育区的长远建设与维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菌物保育区 物种多样性 植物 区系特征
下载PDF
青海祁连山湿地资源与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维生 王成龙 《青海草业》 2009年第2期15-18,42,共5页
通过资料分折,祁连山是伸向中国西部荒漠的一个"绿岛",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域内湿地资源如地表径流、湖泊、沼泽化草甸和雪山冰川等正在减少和萎缩,境内水资源环境日趋恶化,预示今后向下游供水... 通过资料分折,祁连山是伸向中国西部荒漠的一个"绿岛",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域内湿地资源如地表径流、湖泊、沼泽化草甸和雪山冰川等正在减少和萎缩,境内水资源环境日趋恶化,预示今后向下游供水量会越来越少,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局面会更加严峻。同时还警示人们切实保护好该区域的湿地资源,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祁连山地 湿地资源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cycle and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n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被引量:2
20
作者 LAN Yongchao,DING Yongjian,KANG Ersi,ZHANG Jishi(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AS, Lanzhou 730000,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3年第3期293-298,共6页
El Nino and La Nina are the events concerned internationally.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l Nino event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n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are analyzed accord... El Nino and La Nina are the events concerned internationally.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l Nino event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in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ate from the weather and the hydrometric stations in the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effects of El Nino events to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are different in the different time and zones. When El Nino occurs, temperature rises, but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decrease in the whole Qilian mountain area, especially in the east and middle parts of the area. Temperature rises,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still decrease in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 area in the next year El Nino occurring, but decrease extent is fewer. There are not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with El Nino events in the western Qilian mountai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cycle El Nino events RUNOFF qilian mountain ar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