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新虎 苟国朝 展积宝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1-339,共9页
北祁连地区是华北板块和柴达木—祁连板块的对接地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其内已发现铜、铅、锌、铬、钨、铁、金、钴、锰等金属矿产地260多处。本文是在研究了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含矿层位、成矿期、控矿... 北祁连地区是华北板块和柴达木—祁连板块的对接地带,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其内已发现铜、铅、锌、铬、钨、铁、金、钴、锰等金属矿产地260多处。本文是在研究了北祁连地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含矿层位、成矿期、控矿构造等的基础上,结合北祁连构造演化特征,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主要金属矿床划分为9个矿床系列。文中按时代顺序概述了每一成矿系列矿床的基本特征、区域分布、主要成矿地质作用及产出构造环境,并根据对成矿系列的初步研究,总结了北祁连地区区域成矿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成矿系列 区域成矿 成矿作用
下载PDF
祁连东部西格拉高Sr/Y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秦海鹏 吴才来 +4 位作者 王次松 李欣 雷敏 刘春花 李名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59-3771,共13页
西格拉花岗岩体位于祁连东部的米屈花岗岩带上,空间上呈NW-NWW向展布,岩体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正长岩组成,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格拉花岗闪长岩存在两期岩浆作用,年龄分别为465.6±6.5Ma、443.2... 西格拉花岗岩体位于祁连东部的米屈花岗岩带上,空间上呈NW-NWW向展布,岩体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正长岩组成,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格拉花岗闪长岩存在两期岩浆作用,年龄分别为465.6±6.5Ma、443.2±4.8Ma,其中,前者与祁连洋俯冲极性发生转变的时限(~463Ma)相近,而后者与祁连洋闭合的时间(~445Ma)相似。早期淡色花岗闪长岩具正铕异常(δEu=2.44),晚期暗色花岗闪长岩则为弱负/正铕异常(δEu=0.94~1.32),两者均显示出高Si、Al,富Na贫K,富集Ba、Sr、LREE,高Sr/Y值,低Y、HREE含量,亏损HFSE(Nb、Ta、Ti、P)的特征,与Martin et al.(2005)划分的高硅埃达克岩(HSA)相似。其源区可能均残留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及少量金红石,而斜长石则大量参与部分熔融过程,推测早期花岗闪长岩的源区深度可能超过50km;整体上,由早期→晚期反映出加厚地壳减薄、地幔组分贡献增强的趋势;两者可能均为加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正铕异常 祁连地区
下载PDF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蔡俊军 卢振权 +4 位作者 何家雄 孙青 刘晖 王婷 孙喜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近几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科学试验钻探过程中,观察到大量与水合物伴生的碳酸盐矿物,为揭示其与水合物的内在成因联系,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伴生碳酸盐岩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探... 近几年,在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科学试验钻探过程中,观察到大量与水合物伴生的碳酸盐矿物,为揭示其与水合物的内在成因联系,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伴生碳酸盐岩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特征,探讨了伴生碳酸盐矿物可能的物质来源与沉积条件。结果表明,伴生碳酸盐岩赋存状态存在以下4种类型:①白色薄层状碳酸盐岩(Ⅰ型);②烟灰色菱形晶簇状方解石集合体(Ⅱ型);③深灰色薄壳状碳酸盐岩(Ⅲ型);④微细浸染状方解石或碳酸盐岩(Ⅳ型)。各类碳酸盐岩元素含量分布较为平行、各自变化幅度不大,并基本能与其他类型区别开来;特别是第Ⅱ类碳酸盐岩,其元素含量总体偏低,个别元素含量和元素比值与其他类型碳酸盐岩明显不同,且出现Sr、Ba、Eu异常和最低化学蚀变指数(CIA),说明黏土矿物对该类碳酸盐岩形成过程贡献最小。结论认为:第Ⅱ类碳酸盐岩中方解石颗粒粗大,含有一定量的文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应为水合物分解后碳酸盐岩化改造形成;第Ⅰ、Ⅲ、Ⅳ类碳酸盐岩可能为湖相碳酸盐与碎屑物质的共沉积作用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冻土区 碳酸盐岩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草莓状黄铁矿
下载PDF
青海祁连地区三叠纪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储集条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洲 贺领兄 +2 位作者 刘立波 安生婷 沈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81,共9页
青海省祁连地区三叠系分布广泛,含气暗色泥页岩系和碳酸盐岩发育。通过北祁连、南祁连地区的路线地质调查、钻探施工、样品测试和资料搜集对三叠系页岩地化特征、储层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祁连地区上三叠统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 青海省祁连地区三叠系分布广泛,含气暗色泥页岩系和碳酸盐岩发育。通过北祁连、南祁连地区的路线地质调查、钻探施工、样品测试和资料搜集对三叠系页岩地化特征、储层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祁连地区上三叠统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多数属于低-中等,部分属于高-特高等,有机质类型以II1、II2型为主,部分地段有III型,有机质成熟度均达到低成熟-成熟阶段,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地质条件。页岩中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等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岩性较致密,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属裂缝孔隙型储层,有利于后期改造。研究认为,青海省祁连地区三叠系具备较好的页岩气勘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地区 三叠系 地球化学特征 页岩气勘探
下载PDF
Growth behavior and resource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gas hydrate in core fractures in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1
5
作者 Qing-guo Meng Chang-ling Liu +5 位作者 Zhen-quan Lu Xi-luo Hao Cheng-feng Li Qing-tao Bu Yun-kai Ji Jia-xian Wang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8-215,共8页
The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 favorable place for natural gas hydrate formation and enrichment,due to its well-developed fractures and abundant gas sources.U... The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 favorable place for natural gas hydrate formation and enrichment,due to its well-developed fractures and abundant gas sources.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ulti-component gas hydrates in fractures is crucial in accurately evaluating the hydrate reservoir resources in this area.The hydrate form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core samples drilled from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in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and the multi-component gas with similar composition to natural gas hydrates in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omponent gas hydrates in core samples were observed in situ b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under high pressure and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Results show that hydrates are mainly formed and distributed in the fractures with good connectivity.The ratios of volume of hydrates formed in fractures to the volume of fractures are about 96.8%and 60.67%in two different core samples.This indicates that the fracture surface may act as a favorable reaction site for hydrate formation in core samples.Based on the field geological data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s preliminarily estimated that the inventory of methane stored in the fractured gas hydrate in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is about 8.67×1013 m3,with a resource abundance of 8.67×108 m3/km2.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great resource potential of fractured gas hydrate and also provides a new wa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spect of natural gas hydrate and other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 Growth behavior Core fracture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Resource potential evaluation Engineering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area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青海祁连地区旅游活动与鼠疫感染风险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谢辉 于守鸿 +2 位作者 崔百忠 田富彰 周奎章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调查祁连地区高危行为习惯与鼠疫疾病的关系,探讨该地区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鼠疫感染风险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应用现况研究及病例回顾性调查数据,筛选祁连地区人感染鼠疫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现行的旅游规划和旅游人群在... 目的调查祁连地区高危行为习惯与鼠疫疾病的关系,探讨该地区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鼠疫感染风险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应用现况研究及病例回顾性调查数据,筛选祁连地区人感染鼠疫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现行的旅游规划和旅游人群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旅游活动和行为与鼠疫自然疫源地感染鼠疫的危险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患鼠疫与人密切接触旱獭、食用旱獭或其它染疫动物、接触病人、不注意防蚤等个人防护,被动物抓伤或咬伤这几个高危行为有显著性正关联。问卷调查发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中存在与鼠疫有显著性正关联的5项因素。结论祁连地区旅游人群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旅游者存在感染鼠疫的潜在风险。应引起卫生部门、旅游服务部门和旅游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地区 鼠疫 旅游 危险因素 感染风险
原文传递
含油页岩不同极性试剂连续抽提物饱和烃组成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小慧 张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8-174,共7页
页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原油的分离成为当前较为关注的问题。采用极性逐渐增强的正己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对祁连山木里煤田钻孔的含油页岩样品进行连续抽提,对各抽提物分别做族组分和定量色谱—质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己烷冷浸泡抽提... 页岩中不同赋存状态原油的分离成为当前较为关注的问题。采用极性逐渐增强的正己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对祁连山木里煤田钻孔的含油页岩样品进行连续抽提,对各抽提物分别做族组分和定量色谱—质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己烷冷浸泡抽提物主要为页岩内自由态烃类,以饱和烃为主;而三氯甲烷索氏抽提物则主要为吸附态烃类,其中极性组分含量高,且碳数较高的正构烷烃丰度高;随溶剂极性的增加,连续抽提物生标参数C_(29)ααα甾烷20S/(20S+20R)与C_(24)四环萜烷/C_(26)三环萜烷比值逐渐增加,而C_(21)/C_(23)三环萜烷比值逐渐减小,但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和C_(31)升藿烷22S/(22S+22R)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另外部分参数比值则表现为无规律性的变化;尽管各种抽提物烃类组成和分子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类化合物分布模式和部分参数值差异很小,表明3种连续抽提物(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均为页岩内本源烃,而非外来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木里地区 含油页岩 赋存状态 连续抽提 烃组成
下载PDF
祁连山康乐自然保护区4种植被带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8
作者 杨波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4期8-11,26,共5页
在祁连山康乐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4种植被带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被带土壤剖面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和CEC变化顺序为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带>高山荒漠... 在祁连山康乐自然保护区,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4种植被带土壤剖面理化性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被带土壤剖面总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和CEC变化顺序为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带>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带>山地荒漠草原带,且随着土层垂直深度的加深而递减,容重和pH变化顺序为山地荒漠草原带>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带>亚高山灌丛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且随着土层垂直深度的加深而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康乐区 植被带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北祁连中段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碰撞造山模式剖析 被引量:98
9
作者 左国朝 吴汉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5-323,共9页
在十余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火山—沉积组合、高压变质带及俯冲杂岩带产出特征、花岗岩浆活动、同位素年龄值等综合分析研究,结合近年区调成果,提出北祁连中段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认为该区是在古陆壳基底上由震旦纪打开... 在十余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火山—沉积组合、高压变质带及俯冲杂岩带产出特征、花岗岩浆活动、同位素年龄值等综合分析研究,结合近年区调成果,提出北祁连中段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认为该区是在古陆壳基底上由震旦纪打开经海底扩张生成的留有微陆块的微洋盆;寒武—奥陶纪,以黑河—八宝河为轴发生海底扩张,同时分别向南北两侧发生不对称双向俯冲,北侧以前进式的弧后扩张作用产生新生洋壳向北推进,相应早期的俯冲杂岩带也随之由南向北先后反弹回跳到地表,转化为汇聚过渡壳;南侧由早期被动陆缘的拉张过渡壳转为向南俯冲的阿拉斯加型活动大陆边缘,其后缘形成弧后盆地;志留纪俯冲作用停止,洋盆消失而转为岛链带及浊流海槽并存的构造格局;泥盆纪,北侧阿拉善地块与南侧中祁连地块最终汇聚而碰撞,形成以新陆壳为特征的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俯冲 造山带 造山模式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研究祁连山区植被和积雪变化 被引量:44
10
作者 郭铌 杨兰芳 李民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0-707,共8页
利用 1 989年和 1 998年NOAA气象卫星资料 ,提取植被、积雪等信息 ,分析了十年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特征 ,研究了祁连山积雪年变化和 1 989与1 998年年代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祁连山保护区主体部分十年来植被退... 利用 1 989年和 1 998年NOAA气象卫星资料 ,提取植被、积雪等信息 ,分析了十年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变化特征 ,研究了祁连山积雪年变化和 1 989与1 998年年代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祁连山保护区主体部分十年来植被退化严重 ,且退化植被以灌木林和草为主 ;祁连山区积雪年变化基本特点是呈双峰形 ,但不同流域积雪的年变化存在一定差异。 1 998年各流域旬平均积雪面积均较 1 989年减小 ,自西向东减小幅度逐渐增大 ,党河流域减小 2 .1 7% ,西营河流域减小 1 0 .0 5 %。 1 998年和 1 989年春季积雪面积相差不大 ,但冬季积雪明显少于 1 989年。由于 1 998年气温明显偏高 ,使得山区积雪融化速度加快 ,1 998年积雪面积随时间变化振幅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植被 积雪 祁连山
下载PDF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植物群落种群多样性研究Ⅰ生态地理及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国宏 任继周 张自和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1-12,共12页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区包括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草原区、张掖荒漠绿洲区和东大山森林草原区等 3个地理地段 ,海拔在 1450~ 4 2 0 0 m之间。近 50年气候的变化趋势是 2 0世纪 6 0年代冬冷夏热春雨多 ;70年代冬暖夏冷 ,夏秋雨多 ;80年代至本...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区包括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草原区、张掖荒漠绿洲区和东大山森林草原区等 3个地理地段 ,海拔在 1450~ 4 2 0 0 m之间。近 50年气候的变化趋势是 2 0世纪 6 0年代冬冷夏热春雨多 ;70年代冬暖夏冷 ,夏秋雨多 ;80年代至本世纪末 ,年平均气温偏低 ,降水量增加。相应地 ,祁连山发育的现代冰川今后将出现稳定乃至前进现象。黑河流量动态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主要植被类型有红砂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寒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及高山流石滩植被等。祁连山北坡产高等植物 10 6 4种。植物区系从区系特征上可以分为两个区系小区 ,即祁连山北坡中段、东大山森林草原区和河西荒漠区。东大山与祁连山北坡中段属于同一个植物区系类型 ,是一个年轻衍生的温带植物区系 ,区系发生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河西荒漠区是一个古老的植物区系。维管植物生活型谱组成中 ,地面芽植物占优势 ,其次是高位芽植物、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 ,分别占 6 0 %、17.6 %、11%、6 .5%和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荒漠绿洲区 种群多样性 植物群落类型 河西走廓
下载PDF
甘肃天水地区早古生代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9
12
作者 魏方辉 裴先治 +7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高景民 王银川 刘成军 吴树宽 陈有炘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96-1509,共14页
甘肃天水地区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侵位于晚奥陶世陈家河群中酸性火山岩系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壳幔岩浆混合的特点。对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体的年龄... 甘肃天水地区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侵位于晚奥陶世陈家河群中酸性火山岩系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壳幔岩浆混合的特点。对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体的年龄为440.5Ma±4.4Ma,形成于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具I型花岗岩的特征。构造环境判别表明其形成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弧。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造山带东端在早古生代期间发育有有限洋盆,洋盆向北俯冲消减产生大量弧岩浆岩。对进一步研究祁连与秦岭造山带构造交接部位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大陆边缘弧 北祁连造山带 天水地区
下载PDF
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源组成及其变化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6 位作者 刘少玉 陈宗宇 张翠云 申建梅 王金哲 程旭学 张荷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通过环境同位素、水文分割法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降水、冰川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通过出山口地表径流补给构成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具有年际和年内丰枯动态变化规律,与祁连山区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97和0.79... 通过环境同位素、水文分割法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降水、冰川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通过出山口地表径流补给构成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具有年际和年内丰枯动态变化规律,与祁连山区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97和0.79,与平原张掖站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43和0.60。在自然径流条件下,祁连山区降水量变化是改变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的主导因素,约占91%权重;气温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约占9%权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祁连山区各补给源处于偏丰期。因此,近年来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量相对50年代减少27.1%,人类活动是重要影响因素,急需加强科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祁连山区 地下水补给源 多源补给 组成变化
下载PDF
青海云杉群落特征和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刘建泉 丁国民 +4 位作者 郝虎 彭吉庭 刘兴明 王多尧 王零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7,22,共5页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频度分布、层片结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频度分布表现为A>B<C>D=E,群落具有分化和演替的趋势;群落季相与气候季节性变...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频度分布、层片结构、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频度分布表现为A>B<C>D=E,群落具有分化和演替的趋势;群落季相与气候季节性变化相吻合,反映出群落对祁连山环境的适应性;受青藏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具有寒温性针叶林的特征;群落结构基本合理,青海云杉呈稳定型种群。不同林型的种群结构和动态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林区 青海云杉群落 频度分布 生活型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大通河上游16种多年生禾草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景美玲 马玉寿 +1 位作者 李世雄 王彦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8,共1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青海祁连山大通河上游地区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以丰富人工草地的建植、快速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于2012年引进了适于青藏高原栽培的16种禾本科牧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进行了... 为筛选出适宜在青海祁连山大通河上游地区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以丰富人工草地的建植、快速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于2012年引进了适于青藏高原栽培的16种禾本科牧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与综合评价。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虉草不能越冬,其余15个牧草品种能安全越冬;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无法完成生育期,其余12个牧草品种能完成生育期。2013-2014年青牧1号老芒麦地上植物量最高,为479.13g/m^2,阿坝披碱草次之。阿坝披碱草种子产量最高,为98.30g/m^2。梭罗草营养价值显著高于其他牧草品种。将高度、地上植物量、地下植物量、草籽产量、粗蛋白含量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为:阿坝披碱草、垂穗披碱草、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同德短芒披碱草综合价值高,适宜在青海祁连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大通河上游 引种试验 地上植物量
下载PDF
祁连山区近50a来的气温序列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24
16
作者 蓝永超 康尔泗 +1 位作者 张济世 陈仁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53-57,共5页
利用河西祁连山区东段乌鞘岭、中段祁连和西段托勒气象站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的气温观测资料分别建立了祁连山区东段、中段和西段三个区域的年及冬季 (11~ 2月 )、春季 (3~ 5月 )和夏秋季 (6~ 10月 )的气温时间序列 ,并对其变化特... 利用河西祁连山区东段乌鞘岭、中段祁连和西段托勒气象站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的气温观测资料分别建立了祁连山区东段、中段和西段三个区域的年及冬季 (11~ 2月 )、春季 (3~ 5月 )和夏秋季 (6~ 10月 )的气温时间序列 ,并对其变化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祁连山区的平均气温的变化既与全球升温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又有着鲜明的区域和季节差异 ,具体表现为 :冬季 (11~ 2月 )平均气温序列的上升趋势较年平均气温和其它季节平均气温更为显著 ,并且 2 0世纪 90年代为近 5 0a来最暖的 10a ;总体上祁连山区的平均气温呈不连续地缓慢地波动状上升趋势 ,但升幅不是很大。因此 ,预计祁连山区平均气温的这种变化对出山径流将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径流 祁连山区 河西走廊
下载PDF
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出山径流的影响与预估 被引量:21
17
作者 蓝永超 沈永平 +4 位作者 高前兆 胡兴林 丁宏伟 喇承芳 宋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9-1267,共9页
依据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出山口水文站的径流等观测数据,分析1960-2010年51a来党河出山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1a来,党河山区气候转暖湿明显,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冰川消融增加... 依据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出山口水文站的径流等观测数据,分析1960-2010年51a来党河出山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1a来,党河山区气候转暖湿明显,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冰川消融增加.受山区气候变化影响,出山径流量总体亦呈增长趋势.从径流的补给来源与季节水量变化上讲,与主要受降水影响的河西走廊中、东部的黑河、石羊河水系不同,由于党河河源分布的冰川面积较多、个体较大,冰川融水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更甚于降水.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山区气候继续受向暖湿转化的影响,党河出山径流量呈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祁连山区 出山径流 全球变暖 党河流域
下载PDF
青海云杉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建泉 屈永才 +3 位作者 王学福 王零 朱高 郭泽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125,共5页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4层;乔木层和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 根据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群落16块样地256个样方的调查结果,对青海云杉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4层;乔木层和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乔木种群聚集强度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青海云杉群落>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不同林型的垂直结构、空间分布格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草类-青海云杉林中乔木种群呈随机分布,其它林型和青海云杉群落中乔木种群均为聚集分布。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灌木-青海云杉林中青海云杉种群都有随海拔升高由均匀分布向聚集分布逼近的特点。苔藓-青海云杉林是该群落中最稳定的林型,青海云杉种群对维持群落稳定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林区 青海云杉群落 空间分布格局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北祁连地区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祝意青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分析讨论了1991年1月2日和1992年1月12日两次中强地震前重力异常变化及其与地震的对应关系,指出这两次地震都发生在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附近。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北祁连地区 地震前兆 重力场
下载PDF
祁连山不同坡向草地蒸散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常博 刘贤德 +3 位作者 王顺利 张玉珍 张学龙 孙于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5,共6页
为了揭示祁连山山区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利用小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对祁连山西水林区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进行实测,并基于样地土壤调查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对祁连山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及其有关影响因子进行了综合分... 为了揭示祁连山山区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利用小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对祁连山西水林区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进行实测,并基于样地土壤调查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对祁连山不同坡向草地的蒸散量变化规律及其有关影响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向草地蒸散量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7、8月达到蒸散量的峰值。(2)草地蒸散量变化规律:对照裸地蒸散量>草地蒸散量,阴坡草地蒸散量>阳坡草地蒸散量。(3)草地蒸散量以土壤蒸发为主;草地降水的绝大部分消耗于草地蒸散。(4)对草地蒸散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按相关系数排序,阳坡为:降水量(P)>气温(T)>空气相对湿度(HR)>风速(u2)>土壤含水量(θm)>太阳辐射(Ra);阴坡为:降水量(P)>气温(T)>太阳辐射(Ra)>空气相对湿度(HR)>风速(u2)>土壤含水量(θm);降水量、气温与草地蒸散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R2=0.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草地 草地蒸散量 影响因子 祁连山 西水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