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骨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秀杰 范雪春 +5 位作者 李史明 高星 张亚盟 方园 邹阿强 陈军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8-459,共12页
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骸"奇和洞III号",是迄今在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为探讨华南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阶段人类的体质特征及现代人群的形成与分化提供了重... 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骸"奇和洞III号",是迄今在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为探讨华南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阶段人类的体质特征及现代人群的形成与分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本文对这件头骨进行了研究,奇和洞III号为35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牙齿龋病严重,推测当时人类的经济模式主要以农耕为主。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柳江、山顶洞101号及14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奇和洞III号头骨兼有更新世晚期人类及新石器南、北方居民的混合体质特征:奇和洞III号头骨长而脑量大,似更新世晚期人类;其高而狭窄的面部、宽阔而低矮的鼻部,呈现出不同于南、北方人群的特殊体质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奇和洞III号与对比的新石器时代各组在头骨的测量数据上没有表现为明显的南、北地区间差异,但在头骨的测量指数或形状上存在时代和地区间的不同。本文研究为新旧石器过渡阶段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和洞 人类头骨 新石器早期 体质特征
下载PDF
福建漳平奇和洞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身体大小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园 范雪春 李史明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15,共14页
身高、体重、颅容量等是反映人类身体大小,探讨人类体质特征、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公式推算法,对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的、距今约9500年的奇和洞II号女性个体的身高、体重、颅容量等身体大小特征... 身高、体重、颅容量等是反映人类身体大小,探讨人类体质特征、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公式推算法,对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的、距今约9500年的奇和洞II号女性个体的身高、体重、颅容量等身体大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奇和洞II号的身高和体重约为160.3cm和59.9kg,在新石器时代成年女性个体中属于较高水平,同时高于福建地区现代成年女性的平均水平;颅容量约为1369m L,在新石器时代成年女性个体中处于中间水平。奇和洞II号较好的身体特征发育,提示处于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这一时期的奇和洞人可能具有较好的营养状况;与新、旧石器时代各组的比较显示,这一时期我国华南地区古人类身体大小、形状特征已经形成;我国南、北方地区人群身高、体重差异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人骨 福建奇和洞 身高 体重 颅容量
下载PDF
福建漳平市奇和洞史前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3
作者 羊泽林 赵兰玉 +10 位作者 林博 吴锡超 李水常 黄秀燕 黄大义 马兴昌 罗丹丹 刘雪靓 张建群 王银平 尤玉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9,共13页
奇和洞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平市东北42公里处,西南距象湖镇灶头村4公里,海拔442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5°31’03”、东经117°39’14”(图一)。奇和洞发育在行炭纪船山组厚层行灰岩中,
关键词 福建漳平 奇和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原文传递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的骨制品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雪春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4,65-70,F0002,F0003,共15页
奇和洞遗址是福建境内三普期间发现的最重要的遗址之一,洞口沉积物系列从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出土的69件骨制品中,旧石器时代3件,新石器时代早期66件。对骨制品进行的统计、观察表明:制作骨制品一般都要根据所需工具的要求选择不... 奇和洞遗址是福建境内三普期间发现的最重要的遗址之一,洞口沉积物系列从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出土的69件骨制品中,旧石器时代3件,新石器时代早期66件。对骨制品进行的统计、观察表明:制作骨制品一般都要根据所需工具的要求选择不同厚度和不同位置的骨骼作原料,经过敲击(或劈裂骨骼)、取坯(挑选适合的坯件)、整形、磨制等工序;时代越晚,骨制品数量越多,制作工艺水平也从粗糙、简单逐渐发展到成熟、规整、美观。骨制品的出现是人类工具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在获取食物资源方面有了更多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和洞遗址 新旧石器时代过渡时期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骨制品磨制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古人类遗址奇和洞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秋芳 林锦锋 +4 位作者 范雪春 周阳靖 金晓烽 徐继荣 王明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262,共11页
以18SrRNA基因作为真核生物分子标记,应用PCR-DGGE、定量PCR和测序方法,分析福建省漳平市奇和洞遗址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又有所重叠,现代层与其它历史时期形成的堆积... 以18SrRNA基因作为真核生物分子标记,应用PCR-DGGE、定量PCR和测序方法,分析福建省漳平市奇和洞遗址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又有所重叠,现代层与其它历史时期形成的堆积层的相似度仅44%,Shannon-Weaver(H)指数随着堆积层形成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与pH、铬(Cr)呈负相关,与总氮正相关;均匀度指数(E)与pH、铬(Cr)和铜(Cu)皆呈负相关;现代层以原生动物三足虫、丝足虫、鞭毛虫、台湾簇虫和真菌接合菌、毛孢子菌、轮枝菌等为主;清代到明代堆积层,以薄囊藓、梨蒴藓、壶藓、丛藓及蚌壳蕨类生物为主;7 500—14 000年前堆积层,也含有与清代和明代层相似的壶藓和薄囊藓类生物;7 500—17 000年前堆积层,皆含有三角褐藻、羽纹藻层和蚌壳蕨类生物。清代层中的18SrRNA基因含量最高,其次是明代层,而15 000—17 000年前形成的堆积层含量最低。18SrRNA基因含量与Cr、Cu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真核生物对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堆积层的适应性不同,为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为生物考古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堆积层 环境因子 真核生物 多样性 奇和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