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cambrian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A Case Study of the Mesoproterozoic Gaoyuzhuang Formation at the Qiangou Section in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 被引量:10
1
作者 MEI Ming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95-309,共15页
In the long Precambrian period, 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s were very common. However, the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that is marked by subtidal deposits shows a sharp contrast to the stromatolitic... In the long Precambrian period, 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s were very common. However, the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that is marked by subtidal deposits shows a sharp contrast to the 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Both the non-stromatolitic and the 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s are important clues for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ving carbonate world of the Precambrian. The Mesoproterozoic Gaoyuzhuang Formation at the Qiangou section in northwestern suburb of Beijing is a set of more than 1000 m-thick carbonate strata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embers (or subformations), in which a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marked by the scarcity of stromatolites makes up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formation. This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can further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third-order sequences that are marked by the regular success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 third-order sequences, a lot of subtidal carbonate meter-scale cycles made up of medium-bedded leiolite limestones and thin-bedded marls constitute their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s (TSTs) and the early high-stand system tracts (EHSTs), a lot of meter- scale cycles made up by thin-bedded limestones and marls constitute their condensed sections (CSs), and thick-bedded to massive dolomitic limestones or lime dolomites make up the late high-stand system tracts (LHSTs). The particularly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making up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Mesoproterozoic Gaoyuzhuang Formation at the Qiangou section might b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of the Precambrian because of its special li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articular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its general sedimentary features are helpful and meaningful for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rules of the sophisticate and evolving carbonate world of the Precambrian. The time scale of the Gaoyuzhuang Formation is deduced as that from 1600 Ma to 1400 Ma; thus, the non-stromatoli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Gaoyuzhuang Formation Mesoproterozoic qiangou section in Yanqing
下载PDF
李乾构运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颖初 汪红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6-19,共4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载四君子汤方,其组方主要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功用为健脾益气、调理脾胃气机,常被各方医家用来治疗慢性胃病,其中人参可补脾益肺,白术功专补益脾气,与人参同用可增强健脾之效,与茯苓同用可加强...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载四君子汤方,其组方主要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功用为健脾益气、调理脾胃气机,常被各方医家用来治疗慢性胃病,其中人参可补脾益肺,白术功专补益脾气,与人参同用可增强健脾之效,与茯苓同用可加强除湿之功,甘草补虚,还可调和诸药,李乾构教授认为此方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方。李乾构教授从医五十余载,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系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于人体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此病病程长,逐渐消耗人体正气,故李教授认为脾气虚弱为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发病机理,兼以气滞、血瘀、痰湿为患,临床以补脾理气为治疗的根本大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进行化裁用以辨证施治,并取得良好的疗效。《脾胃论》曾云:“治脾可以安五脏”,《金匮要略》亦云:“四季脾旺而不受邪”,均可表明脾胃之气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该文通过总结李乾构教授针对不同病证下四君子汤的变化应用,浅析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乾构 名老中医经验 四君子汤加减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中元古代叠层石—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序列及其沉积特征——以北京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梅冥相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7-396,共10页
北京延庆千沟剖面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为一套发育在海侵砂岩上的叠层石—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厚度千余米,包括4段:第一段(或称为官地亚组)主要为海侵砂岩地层;第二段(或称为桑树鞍亚组)为发育少量叠层石的含锰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地层... 北京延庆千沟剖面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为一套发育在海侵砂岩上的叠层石—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厚度千余米,包括4段:第一段(或称为官地亚组)主要为海侵砂岩地层;第二段(或称为桑树鞍亚组)为发育少量叠层石的含锰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地层;第三段又称为张家峪垭组,为一套以均一石灰岩为主的地层序列,发育席底构造且贫乏叠层石;第四段(环秀寺亚组)以叠层石礁白云岩为特征。与蓟县剖面相比较,该剖面的高于庄组具有以下特点:(1)第一段厚度百余米的海侵砂岩地层不但表明了与下伏大红峪组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而且与蓟县剖面厚数百米的叠层石白云岩地层形成明显的区别;(2)在第三段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中,未发现臼齿状构造,但发育丰富而典型的席底构造,而且以均一石灰岩为特征;(3)第四段的厚度为500余m,由罕见的叠层石礁序列所组成。这些特征表明,千沟剖面的高于庄组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叠层石—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成为依据沉积相序列进行前寒武纪三级层序划分和二级层序合理归并的典型实例。更为重要的是,第四段中的叠层石生物礁和第三段的均一石灰岩序列的存在,反映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前寒武纪叠层石生物礁的沉积模式,非叠层石灰岩序列是否代表了一次叠层石衰减事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序列 高于庄组 中元古代 延庆千沟剖面
下载PDF
北京延庆千沟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第三段:一个典型的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被引量:11
4
作者 梅冥相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在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最为普遍的是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而以潮下相沉积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与前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因此,与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一样,非叠层石序列成为了解前寒武纪复杂多变的碳酸盐世界的重要... 在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最为普遍的是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而以潮下相沉积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与前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因此,与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一样,非叠层石序列成为了解前寒武纪复杂多变的碳酸盐世界的重要线索。燕山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为一套厚度千余米的碳酸盐沉积序列,包括四大部分:第一段(或称为官地亚组)为发育在海侵砂岩上的叠层石白云岩地层;第二段(或称为桑树鞍亚组)为发育少量叠层石的含锰白云岩地层;第三段又称为张家峪亚组,为一套以发育灰岩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第四段以叠层石岩礁和叠层石礁白云岩为特征。延庆千沟剖面的高于庄组第三段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贫乏叠层石是其基本特点,包含3个三级层序,在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中,层面上发育席底构造的中层均一石灰岩(隐藻泥晶灰岩)和灰黑色薄层泥灰岩组成若干潮下型米级旋回,晚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以厚层块状纹理石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特征;三级层序的凝缩段单元则以薄层泥灰岩和泥页岩构成的L—M型米级旋回为特征。因此,每一个三级层序均以一个有序的沉积相序列为特征。高于庄组的分布时限大致为200Ma(1600—1400Ma),考虑到下伏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之间的地层间断时限大致为50Ma至100Ma,所以推断高于庄组的堆积作用时限为100Ma(1500—1400Ma)左右,其中高于庄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分界线正好处于该组的中部而可以推断该界线的大致为1450Ma左右;因此,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发育表明,在1450Ma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可以与前寒武纪其他已经被识别出的三次叠层石衰减事件(2000Ma、1000Ma和675Ma)相比拟的又一次叠层石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 高于庄组 中元古代 延庆千沟剖面
下载PDF
中元古界非叠层石灰岩中的MISS:以北京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第三段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梅冥相 高金汉 孟庆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7-218,共12页
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多以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为特征。燕山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其中的第三段(张家裕亚组)则为一个以灰岩为主、贫乏叠层石的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该序列被定义为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该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多以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为特征。燕山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其中的第三段(张家裕亚组)则为一个以灰岩为主、贫乏叠层石的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该序列被定义为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该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尤其以燕山西部的延庆千沟剖面最为典型。根据沉积相序列及其所反映的旋回性,可以将该剖面的高于庄组第三段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在这些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水位体系域中,中薄层隐晶质泥晶灰岩(均一石灰岩)和灰黑色薄层泥灰岩组成若干潮下型米级旋回;而在隐晶质泥晶灰岩层面上,普遍发育各种奇形怪状的沉积构造。这些沉积构造包括穹窿状构造、规则网状和杂乱的帐篷脊、变余波痕等,构成一个潮下相灰岩层面上的特别的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MISS)组合。因此,延庆千沟剖面的高于庄组第三段,特别的岩石类型和沉积构造成为前寒武纪碳酸盐岩沉积中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典型代表,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状的MISS所代表的沉积学特点表明:在前寒武纪,即使在叠层石生长的黄金时段,也发育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因此,这些现象将特别有助于对前寒武纪非叠层石生态系所造成的另一类席底生境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复杂多变的碳酸盐岩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S 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 高于庄组 中元古界 延庆千沟剖面
下载PDF
李乾构教授基于“病有脾,治肝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6
作者 张亮亮 杨帅 +3 位作者 于金德 李佳珂 李乾构 汪红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唐容川《痢证三字诀》提出“病有脾,治肝肺”,认为痢证虽以损伤脾胃为主,但治疗应重视调治肝肺,使“脾经自治”,李乾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多从脾、肝、肺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抗溃疡而治痢的目的。饮食不节、肺肠失调、忧思恼... 唐容川《痢证三字诀》提出“病有脾,治肝肺”,认为痢证虽以损伤脾胃为主,但治疗应重视调治肝肺,使“脾经自治”,李乾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多从脾、肝、肺入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达到抗溃疡而治痢的目的。饮食不节、肺肠失调、忧思恼怒等病因可引起脾、肝、肺病变,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发为本病,此病病程较长,耗伤正气,李教授临证时以脾胃虚弱、肝失疏泄、肺失宣降为发病机制,治疗以培补脾胃,疏肝理肺为根本大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肠外表现进行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病有脾 治肝肺” 名老中医经验 李乾构
下载PDF
黔油双低2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饶勇 李大雄 刁攀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黔油及低2号系1995年审定的早熟、高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为了使该品种在生产上发挥其增产潜力,对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和产量三要素进行通径分析。分析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单位面积上有效角来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为了... 黔油及低2号系1995年审定的早熟、高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为了使该品种在生产上发挥其增产潜力,对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和产量三要素进行通径分析。分析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单位面积上有效角来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为了达到增角增粗增重之高产目的,提出“冬壮春发’”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双低2号 丰产稳产性 通径分析 油菜
下载PDF
李乾构从气郁和血瘀论治脾胃病的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享 朱培一 +1 位作者 周强 汪红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32-34,共3页
首都国医名师李乾构教授师从京城名医关幼波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提出十纲辨证、药食同源等理论,擅长口腔、脾胃、肝脏及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李乾构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重视正气充足,脾胃充实,... 首都国医名师李乾构教授师从京城名医关幼波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提出十纲辨证、药食同源等理论,擅长口腔、脾胃、肝脏及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李乾构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重视正气充足,脾胃充实,善于从气郁和血瘀论治脾胃病,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百病皆生于气,久病入络,李老主张治疗上辨病辨证相结合,强调补气健脾的同时,在四君子汤基础上配以行气活血之药,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调护上注重节饮食、畅情志等,强调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乾构 脾胃病 气郁 血瘀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乾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用药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贾文玉 李根 +2 位作者 王雅欣 李乾构 汪红兵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55-59,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乾构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教授门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52例,利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2.4.0进行药物频次、药...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乾构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教授门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52例,利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2.4.0进行药物频次、药物属性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首诊处方152例,涉及中药116味,高频药物为陈皮、甘草、太子参、旋覆花、清半夏,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多苦、辛、甘,主要归脾、肺、胃、肝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个常用药对,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中药处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减。结论李乾构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从脾胃、肺、肝论治,善用辛开苦降之法恢复脾胃升降功能,针对脾虚气逆的基本病机,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为主,兼顾理气、化痰、活血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数据挖掘 李乾构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