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种形态并存的四川羌族戏剧研究
- 1
-
-
作者
杜建华
王屹飞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127-133,共7页
-
基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中国戏曲文化现状调研”(项目批准号:20STA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在四川羌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形态的羌族戏剧,包括作为祭祀戏剧的释比戏、花灯戏和脱离了祭祀活动的羌戏。厘清羌戏与释比戏的不同概念、属性、范畴,全面了解羌族戏剧多元并存的形态,有利于正确认识羌族戏剧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价值。
-
关键词
羌族戏剧
释比戏
羌戏
花灯戏
多元形态
-
Keywords
qiang drama
Shibi drama
qiang opera
Huaden opera
diverse forms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作为口头传统和地方知识的羌族戏剧艺术
- 2
-
-
作者
李祥林
-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7-51,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0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作为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的羌戏研究”(项目编号:17YJA850004)的系列研究成果。
-
文摘
古老的羌族,有丰富的“口头传统”,作为民俗艺术的戏剧,是其重要体现之一,而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值得关注。从羌族戏剧的存在、种类及研究三方面入手,梳理现状,反思问题,对于学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华戏剧共同体大家庭的这位成员,不无裨益。
-
关键词
羌族戏剧
口头传统
地方性知识
-
Keywords
qiang drama
Oral tradition
Local knowledge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弋阳腔与板腔体戏曲的形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连生
-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40-42,共3页
-
文摘
弋阳腔最初为诗赞体戏曲。后接受佛教俗讲梵呗及说唱文学影响,在南诸宫调的直接推动下形成南戏声腔,变为联曲体戏曲。在这个过程中保留了诗赞体戏曲的若干因素,后来发展产生了滚调。又吸收弦乐,促成梆子腔及皮黄腔的产生,最终形成板腔体的戏曲音乐体制。
-
关键词
诗赞体戏曲
弋阳腔
板腔体戏曲
-
Keywords
The Poetic - musical drama
The Yi - yang drama
The Ban- qiang drama.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