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形态并存的四川羌族戏剧研究
1
作者 杜建华 王屹飞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在四川羌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形态的羌族戏剧,包括作为祭祀戏剧的释比戏、花灯戏和脱离了祭祀活动的羌戏。厘清羌戏与释比戏的不同概念、属性、范畴,全面了解羌族戏剧多元并存的形态,有利于正确认识羌族戏剧的时代特征与文化... 在四川羌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种形态的羌族戏剧,包括作为祭祀戏剧的释比戏、花灯戏和脱离了祭祀活动的羌戏。厘清羌戏与释比戏的不同概念、属性、范畴,全面了解羌族戏剧多元并存的形态,有利于正确认识羌族戏剧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戏剧 释比戏 羌戏 花灯戏 多元形态
下载PDF
作为口头传统和地方知识的羌族戏剧艺术
2
作者 李祥林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7-51,共5页
古老的羌族,有丰富的“口头传统”,作为民俗艺术的戏剧,是其重要体现之一,而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值得关注。从羌族戏剧的存在、种类及研究三方面入手,梳理现状,反思问题,对于学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华戏剧共同体大家庭的这... 古老的羌族,有丰富的“口头传统”,作为民俗艺术的戏剧,是其重要体现之一,而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性知识”,值得关注。从羌族戏剧的存在、种类及研究三方面入手,梳理现状,反思问题,对于学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华戏剧共同体大家庭的这位成员,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戏剧 口头传统 地方性知识
下载PDF
弋阳腔与板腔体戏曲的形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连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40-42,共3页
弋阳腔最初为诗赞体戏曲。后接受佛教俗讲梵呗及说唱文学影响,在南诸宫调的直接推动下形成南戏声腔,变为联曲体戏曲。在这个过程中保留了诗赞体戏曲的若干因素,后来发展产生了滚调。又吸收弦乐,促成梆子腔及皮黄腔的产生,最终形成板腔... 弋阳腔最初为诗赞体戏曲。后接受佛教俗讲梵呗及说唱文学影响,在南诸宫调的直接推动下形成南戏声腔,变为联曲体戏曲。在这个过程中保留了诗赞体戏曲的若干因素,后来发展产生了滚调。又吸收弦乐,促成梆子腔及皮黄腔的产生,最终形成板腔体的戏曲音乐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赞体戏曲 弋阳腔 板腔体戏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