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活血核心药对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钦扬 付鑫 +4 位作者 刘源 王一妃 郑今朝 王青 姜维佳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69-780,共12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益气活血药对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核心药对,并探讨其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结合R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益气活血药对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核心药对,并探讨其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结合R Studio、Apriori关联规则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得到益气活血核心药对。使用TCMSP、UniProt、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检测出核心药物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CTD数据库提取AD疾病靶点,匹配整合得到核心药对治疗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核心药对治疗疾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利用STRING平台构建核心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工具实现KEGG通路富集及GO功能分析的可视化,将主要通路信息导入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的靶点-通络网络图中,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益气活血核心药对为黄芪-川芎,共得到药物活性成分黄芪20个,川芎7个,215个潜在作用靶点;AD疾病靶点6584个,映射后得到益气活血核心药对黄芪-川芎治疗AD的潜在靶点183个。黄芪-川芎药对治疗AD的核心活性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素等;治疗AD的关键靶点为Akt1、IL-6、TNF、TP53等。GO功能分析靶基因主要富集于脂多糖反应、膜阀、核受体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与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受体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和芒柄花素与核心靶点Akt1、TNF具有良好的结合性。结论:益气活血核心药对黄芪-川芎可能通过多种核心活性成分,以多作用靶点、多通路调控来治疗AD,涉及抗炎、调节谷氨酸兴奋性、激活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为后续治疗AD及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益气活血 黄芪 川芎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慧颖 李坤寅 陈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机理。【方法】前瞻性选取27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机理。【方法】前瞻性选取27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应用益气活血中药通脉饮后,检测血浆D-dimer、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2 d 2组D-dimer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均较术前降低(P<0.01)。术后15 d应用通脉饮治疗后,治疗组D-dime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全血粘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凝血功能方面,术后2 d 2组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减少(P<0.0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术前明显延长(P<0.01),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15 d应用通脉饮预防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PT、APTT、FIB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通脉饮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气活血中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循环中血小板的数量,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等因素有关;同时,中药对血液流变学及PT、APTT无影响,故不增加术后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妇科恶性肿瘤/中药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药疗法 D-二聚体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相关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佘茁萃 姜毅 +1 位作者 唐万和 徐玉琪 《山西中医》 2015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中晚期结直肠癌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例在最佳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复方阿胶浆,观察外周血象(RBC、...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中晚期结直肠癌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例在最佳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复方阿胶浆,观察外周血象(RBC、Hgb、Hct)及生存质量评分(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gb和H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RBC、Hgb和Hc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KPS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较对照组高。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结直肠癌相关性贫血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结直肠癌 贫血 益气活血法 外周血象 卡氏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