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谦益奉佛之前后因缘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正光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30,共18页
钱钟书指斥钱谦益以明朝旧臣投靠清廷,借奉佛以“隐愧丧节”,论定牧斋昌言佞佛,非真奉佛,不过借佛门中人事以“浇块垒”、“自明衷曲”而已。此说并不周全,钱谦益生长于佛教气氛极浓厚之家庭,自其祖辈起,大都崇奉三宝,故钱谦益自童时即... 钱钟书指斥钱谦益以明朝旧臣投靠清廷,借奉佛以“隐愧丧节”,论定牧斋昌言佞佛,非真奉佛,不过借佛门中人事以“浇块垒”、“自明衷曲”而已。此说并不周全,钱谦益生长于佛教气氛极浓厚之家庭,自其祖辈起,大都崇奉三宝,故钱谦益自童时即习知奉佛,亦常理中事。另外,其常熟宗族中与钱谦益至亲之顾氏、瞿氏及严氏,皆礼佛虔敬之甚。因此可知钱谦益入清前即奉佛,他并非借奉佛而隐瞒投清之隐情。钱谦益对时政之评论,往往于偈佛护法之文字中发微,其要义有三:人主之奉佛与否,与国运之盛衰密不可分;士大夫之谋人军师国邑者,应效佛门僧徒谋浮屠塔庙之诚;为重臣者,宜以明初文臣宋濂之以佛法事太祖为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钱钟书 奉佛 因缘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耳石症探源——从喻嘉言一则眩晕病案说起 被引量:8
2
作者 冷辉 张琦 孙海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31-1632,共2页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该病一线治疗方法是复位治疗。本文将考证与分析喻嘉言一则眩晕医案,阐述中医运用位置性试验及复位技术诊治耳石症的历史。1646年(顺治三年)喻嘉言为钱谦益(牧斋)诊治疾病是目前最早的位置性试验和...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该病一线治疗方法是复位治疗。本文将考证与分析喻嘉言一则眩晕医案,阐述中医运用位置性试验及复位技术诊治耳石症的历史。1646年(顺治三年)喻嘉言为钱谦益(牧斋)诊治疾病是目前最早的位置性试验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记载,喻嘉言成功地应用复位方法使其痊愈。西医治疗耳石症应从1980年Epley介绍"手法复位"算起。治疗该病中医至少比西医早了334年,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堪称中医的"喻氏复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位治疗 喻嘉言 钱谦益
下载PDF
《列朝诗集小传》诗人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呈现与阐释 被引量:8
3
作者 黄鹏程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文章通过CHGIS和QGIS等地理信息系统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列朝诗集小传》可考籍贯诗人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研究发现:明代诗人"南方性"特征明显,主要位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诗人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太湖... 文章通过CHGIS和QGIS等地理信息系统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列朝诗集小传》可考籍贯诗人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研究发现:明代诗人"南方性"特征明显,主要位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诗人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福建、广东的珠江流域等地;南北诗人比例差距悬殊,但从明代中期开始北方诗人所占比重有一定上升。文章借助地理分布可视化呈现,考察经济、文教、政治对诗人地域分布的作用,由此阐释钱谦益在选录诗人中对吴中诗人的倾向及其诗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朝诗集小传 钱谦益 明代诗人 地理分布 可视化
下载PDF
钱谦益的文学本质论 被引量:4
4
作者 朴璟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126,共6页
钱谦益主张“文有本” ,这“本”正谓“灵心”、“学问”、“世运”。他批判前、后七子的剽窃之弊 ,反对竟陵派的“幽深孤峭”。他重视“忠臣志士的性灵” ,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从而强调“文学必反映世运”。他尤其提倡文学“善变”... 钱谦益主张“文有本” ,这“本”正谓“灵心”、“学问”、“世运”。他批判前、后七子的剽窃之弊 ,反对竟陵派的“幽深孤峭”。他重视“忠臣志士的性灵” ,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从而强调“文学必反映世运”。他尤其提倡文学“善变”论 ,反对文学拟古主义 ,重视文学随时代的变化。由此言之 ,钱谦益重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以试图挽救晚明文学的空疏之弊 ,定立文学所要进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文学本质论 文学理论 "灵心"
下载PDF
归有光非唐宋派考论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天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3,84,共7页
习见的各类文学史及相关论著中均将归有光划入唐宋派,但历史上对这一问题曾有过不同说法。从归有光的交往、文学主张及创作风格等方面去考察,很难得出归有光是唐宋派的结论。钱谦益过分夸大归有光与七子派的矛盾,有意淡化归氏与唐宋派... 习见的各类文学史及相关论著中均将归有光划入唐宋派,但历史上对这一问题曾有过不同说法。从归有光的交往、文学主张及创作风格等方面去考察,很难得出归有光是唐宋派的结论。钱谦益过分夸大归有光与七子派的矛盾,有意淡化归氏与唐宋派之间的本质差异,此类误导应予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有光 唐宋派 七子 钱谦益
下载PDF
钱谦益“弇州晚年定论”发覆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宏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5,共10页
"弇州晚年定论"是一"公案"性质的问题,明清以来王锡爵、李维桢、焦弘、钱谦益、陈田、四库馆臣等都曾予以关注,诸人之所以强调王世贞晚年之论,目的是要以其晚年文学思想来否定其早年文学思想,并由否定王世贞早年文... "弇州晚年定论"是一"公案"性质的问题,明清以来王锡爵、李维桢、焦弘、钱谦益、陈田、四库馆臣等都曾予以关注,诸人之所以强调王世贞晚年之论,目的是要以其晚年文学思想来否定其早年文学思想,并由否定王世贞早年文学思想而对七子派复古运动进行反思或质疑。钱谦益提出的"弇州晚年定论"的核心问题是强调王世贞晚年"自悔",由此而否定七子派复古运动的合法性,然而却因引文错误而受钱锺书先生批判。若细致搜检王世贞晚年文献,钱谦益之说未必"每不足信",王世贞晚年在创作内容、取法对象、创作方法、审美趣尚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不过作为一位博学广识者,王世贞的思想并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随事改正",目的是"勿令误人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弇州晚年定论" 钱谦益 钱锺书
下载PDF
钱谦益论诗诗对杜甫《戏为六绝句》的承传与新变
7
作者 高明祥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钱谦益所作论诗诗《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在承传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基础上又产生新变。钱氏继承了杜甫尊重前贤、别裁伪体的思想,以批评当时的诗坛流弊。钱诗延续了《戏为六绝句》“戏题”的自况心怀,但也增... 钱谦益所作论诗诗《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在承传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基础上又产生新变。钱氏继承了杜甫尊重前贤、别裁伪体的思想,以批评当时的诗坛流弊。钱诗延续了《戏为六绝句》“戏题”的自况心怀,但也增添了走出“嗤点前贤”的矛盾、消解讽刺的紧张等意味。钱诗与《戏为六绝句》都是以近代视野和当世视野为论述重点,但不同于杜甫对时人的包容态度,钱谦益以自己的诗学为标准,将时人划分了阵营。《戏为六绝句》论述的内容可能不仅仅限于诗歌,这种现象在钱谦益论诗诗中更是蔚为大观,他论述了文学家、批评家、书法家、画家以及女性群体,且对后世论诗诗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论诗诗 杜甫 《戏为六绝句》
下载PDF
灵心、世运、学问——论钱谦益的诗学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刚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47-50,共4页
作为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坛宗主,钱谦益倡导"灵心"、"世运"、"学问",力救明季斯文之弊,开有清一代宗宋之风。形成这一诗学体系的原因,在于其面对政治的危机及学术的衰颓所产生的强烈的史官意识及经世致用的... 作为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坛宗主,钱谦益倡导"灵心"、"世运"、"学问",力救明季斯文之弊,开有清一代宗宋之风。形成这一诗学体系的原因,在于其面对政治的危机及学术的衰颓所产生的强烈的史官意识及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诗学体系 灵心 世运 学问
下载PDF
“王世贞晚年定论说”考辨 被引量:2
9
作者 焦中栋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2,共4页
王世贞作为“后七子”的领袖,是明代文学史上的关键人物。钱谦益所提出的“王世贞晚年定论”说,说明了王世贞晚年思想的转变,影响颇大。但这种说法是建立在并不完全可信的论据基础之上的。同时,后代文学史一般认为前后七子提倡“文必秦... 王世贞作为“后七子”的领袖,是明代文学史上的关键人物。钱谦益所提出的“王世贞晚年定论”说,说明了王世贞晚年思想的转变,影响颇大。但这种说法是建立在并不完全可信的论据基础之上的。同时,后代文学史一般认为前后七子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坚持食古不化的形式主义文风,也是对他们的片面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晚年定论 钱谦益 片面理解
下载PDF
清代吴地士人的两种生存困惑及其启示——以钱谦益与翁同龢的晚年社会活动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佳丽 李亚峰 +1 位作者 殷紫婷 叶琦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5-78,共4页
钱谦益与翁同龢均为清代常熟籍的历史文化名人,从他们的晚年社会活动中可以看到吴地士人的两种生存困惑。钱谦益的生存困惑表现在个体生命价值与君子人格、民族气节的冲突;翁同龢的生存困惑表现为群体与忧患意识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矛... 钱谦益与翁同龢均为清代常熟籍的历史文化名人,从他们的晚年社会活动中可以看到吴地士人的两种生存困惑。钱谦益的生存困惑表现在个体生命价值与君子人格、民族气节的冲突;翁同龢的生存困惑表现为群体与忧患意识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矛盾。本研究对当下社会生活,以及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具有警示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翁同龢 清代 吴地士人 生存困惑
下载PDF
论钱谦益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博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7-50,共4页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他继承了吴中博雅的学术风气和东林学派宗宋的学术思想,并将二者在其修史实践中加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钱氏经经纬史、汉宋兼采的史学思想和注重考信、勇于创新的史学方法。其治史思想和方法为明末清初...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他继承了吴中博雅的学术风气和东林学派宗宋的学术思想,并将二者在其修史实践中加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钱氏经经纬史、汉宋兼采的史学思想和注重考信、勇于创新的史学方法。其治史思想和方法为明末清初的史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史学思想 史学方法
下载PDF
试论“气节”的时代性——以元好问与钱谦益为例
12
作者 焦中栋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5-80,共6页
“气节”一直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的时代性。元好问和钱谦益在易代时的政治选择有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有政治上的“污点”。后人,尤其是清代人在评价他们的时候,元被视为“完节”而钱却被视为“... “气节”一直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的时代性。元好问和钱谦益在易代时的政治选择有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有政治上的“污点”。后人,尤其是清代人在评价他们的时候,元被视为“完节”而钱却被视为“失节”,这其中固然有不同人格的差异,更有时代的影响。对两人行为及获得评价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气节”并非亘古不变的为人准则,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钱谦益 气节 时代性 历史语境
下载PDF
钱笺杜诗兴寄美刺法初探
13
作者 孙雪萍 董利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2-91,共10页
钱谦益的杜诗笺注在杜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价值不只是体现在诗史互证方面。事实上,钱笺中许多深刻和有创见的解析,多采用了传统兴寄美刺言诗方式。同时,钱氏所坚持的兴寄美刺笺杜,不仅是一种诠释手段,更是他书写自身襟怀的策略... 钱谦益的杜诗笺注在杜诗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价值不只是体现在诗史互证方面。事实上,钱笺中许多深刻和有创见的解析,多采用了传统兴寄美刺言诗方式。同时,钱氏所坚持的兴寄美刺笺杜,不仅是一种诠释手段,更是他书写自身襟怀的策略。钱氏笺杜是其经世思想的组成部分,他所面对和处理的,是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诗学问题。他将杜诗文本与自身生存境遇相结合,巧妙地书写了其经世理想与政治情怀,价值不容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钱注杜诗》 《读杜小笺》 杜诗诠释 兴寄美刺
下载PDF
略论钱谦益对建文朝历史的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明会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8-70,共3页
钱谦益身为一代史学宗师,虽然没有留下一部建文史,但通过其文集和史著中有关建文朝的零星记载,仍得以管窥他对建文朝历史的认识:靖难史观下主张文皇帝心事与让皇帝至德说,相信建文逊国出亡、诸臣从亡,逊国诸臣都是忠臣。这是明代中期以... 钱谦益身为一代史学宗师,虽然没有留下一部建文史,但通过其文集和史著中有关建文朝的零星记载,仍得以管窥他对建文朝历史的认识:靖难史观下主张文皇帝心事与让皇帝至德说,相信建文逊国出亡、诸臣从亡,逊国诸臣都是忠臣。这是明代中期以来史家反对《实录》曲笔、主张为建文帝正名的历史潮流的产物,得到世人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历史认识 建文史
下载PDF
论钱谦益的史学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宝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80,共6页
有“一代文宗”之称的钱谦益,不仅在文学上颇有造诣,而且在史学上也有重要的成就,他以援经入史的方法对史学功能、史学方法、史学得失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明末清初的学术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钱谦益 经史关系 史学 影响
下载PDF
《列朝诗集小传》订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开林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9-52,99,共5页
作为明代诗歌总集,钱谦益《列朝诗集》以收录完备、考订精审而著称,自来享有盛誉。由于卷帙浩繁,钱陆灿曾辑录出书中的传记部分而成《列朝诗集小传》一书,别本单行,查检极为便捷。全书共纂录两千余位明代诗人的传记,内容宏富,极具文献... 作为明代诗歌总集,钱谦益《列朝诗集》以收录完备、考订精审而著称,自来享有盛誉。由于卷帙浩繁,钱陆灿曾辑录出书中的传记部分而成《列朝诗集小传》一书,别本单行,查检极为便捷。全书共纂录两千余位明代诗人的传记,内容宏富,极具文献价值。然而,囿于见闻,《列朝诗集小传》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考订。文章通过稽考相关载籍,对书中二则记载失误之处进行辨正,对九处阙漏的文本予以考补,对三位身份不明的作家加以考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
下载PDF
《清诗选》钱谦益《落叶》等四首注释辨正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振振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2,共5页
在清诗为数不多的当代选注本中,黄寿祺等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清诗选》,是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也较大的一种。书中很多篇目此前从未有人注释或解说过,颇具原创价值。但也正由于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注释、解说的难度... 在清诗为数不多的当代选注本中,黄寿祺等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清诗选》,是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也较大的一种。书中很多篇目此前从未有人注释或解说过,颇具原创价值。但也正由于可供参考、借鉴的资料很少,注释、解说的难度甚大,其间不免有一些疏漏和失误。兹就其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等四诗注释与解说中的疏误,加以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解读 钱谦益
原文传递
钱谦益《初学集》中唐宋兼宗的诗学理论及其学宋实践
18
作者 李鸣 沈静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1-17,共7页
文章分析钱谦益《初学集》的诗歌批评和诗歌创作,论述其在明末诗坛大力导入宋代诗风,以唐宋兼宗为新的诗学选择,开启清代新诗风。宗唐复古是明代诗坛的主流理论,七子派则是文坛的主导。钱谦益早年也之一度信奉复古理论,中年以后则转益多... 文章分析钱谦益《初学集》的诗歌批评和诗歌创作,论述其在明末诗坛大力导入宋代诗风,以唐宋兼宗为新的诗学选择,开启清代新诗风。宗唐复古是明代诗坛的主流理论,七子派则是文坛的主导。钱谦益早年也之一度信奉复古理论,中年以后则转益多师,兼宗唐宋,不遗余力地批评七子派和刚刚兴起的竟陵派,潜心学习宋诗并取得实绩,为清人推开了一扇有别于唐诗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初学集》 宋诗派
下载PDF
钱谦益的“贰臣”心魔对《后秋兴》诗的影响
19
作者 康彦丽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91-94,共4页
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出降满清,做了"贰臣",过后他又不能自安,晚年为抗清复明活动极力奔走。钱谦益曾为"贰臣"的复杂心态对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在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大型组诗《后秋兴》诗中时时流露出... 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出降满清,做了"贰臣",过后他又不能自安,晚年为抗清复明活动极力奔走。钱谦益曾为"贰臣"的复杂心态对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在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大型组诗《后秋兴》诗中时时流露出愧疚颓靡之意。文章对钱谦益的"贰臣"心魔和《后秋兴》诗文本进行解读,对《后秋兴》大型组诗的创作中"贰臣"心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贰臣”心魔 《后秋兴》
下载PDF
士与仕:推开钱谦益隐秘的心灵之门
20
作者 王利民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4-66,77,共4页
明清两朝鼎革之际,在肉体与灵魂的两难抉择面前,钱谦益因降清失节而蒙羞。然而降清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反差和内心的自我谴责,使得他辞官南归。带着暮境的忏悔,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反清复明活动而四处奔走。他那曲折跌宕的人生经历,错综复... 明清两朝鼎革之际,在肉体与灵魂的两难抉择面前,钱谦益因降清失节而蒙羞。然而降清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反差和内心的自我谴责,使得他辞官南归。带着暮境的忏悔,他冒着生命危险为反清复明活动而四处奔走。他那曲折跌宕的人生经历,错综复杂的思想历程,复杂善变的性格特质,透示出中国封建文人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失节 双重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