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肝癌细胞JNK/p38MARK通路及细胞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皎皎 李粉萍 +4 位作者 杨跃青 何瑾瑜 曹雪艳 薛敬东 叶苗青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496-1500,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DE)对肝癌QGY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QGY细胞,分为对照组:RPMI-1640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5μmol/L);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DE)低、中、高...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DE)对肝癌QGY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QGY细胞,分为对照组:RPMI-1640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5μmol/L);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DE)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40、80 g/L HDE。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以及流式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cl-2相关X蛋白基因(Bax)、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及JNK/p38MARK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24、48 h时QGY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16.56±3.15)%、(19.27±3.33)%]同时间点比较,20、40、80 g/L HDE组[24 h(33.37±11.36)%、(47.57±13.62)%、(59.37±16.95)%,48 h(36.56±10.03)%、(50.59±13.87)%、(63.61±16.99)%]、阳性对照组[(60.43±17.09)%、(64.63±17.15)%]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20、40、80 g/L浓度HDE处理后QGY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PCNA、Bcl-2蛋白、p-JNK/JNK、p-p38/p38表达降低(P<0.05),且均呈浓度依赖性,80 g/L HDE组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PCNA、Bcl-2蛋白、p-JNK/JNK、p-p38/p38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E可抑制肝癌QGY细胞增殖,促进QGY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JNK/p38MARK通路活化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肝肿瘤 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qgy细胞株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双向电泳分析肝癌细胞线粒体的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兴 潘卫 +2 位作者 邱峰 田昆仑 邱宗荫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7-1331,共5页
背景与目的: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对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癌症的发生、早期诊断以及抗癌药物的研发。本研究对正常肝细胞L02线粒体、表阿霉素干预前后肝癌细胞QGY-7703线粒体进行二维电泳图谱的比较分析,筛... 背景与目的: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对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癌症的发生、早期诊断以及抗癌药物的研发。本研究对正常肝细胞L02线粒体、表阿霉素干预前后肝癌细胞QGY-7703线粒体进行二维电泳图谱的比较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斑点。方法:运用蔗糖密度梯度的超离心方法分离纯化线粒体,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线粒体蛋白质,ImageMaster2D软件对所得图谱进行图像分析。结果:L02细胞线粒体、表阿霉素干预前QGY-7703细胞线粒体、表阿霉素干预后QGY-7703细胞线粒体三种标本超离心后,其纯化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比活力分别提高13.8、11.8、10.2倍。L02细胞线粒体和表阿霉素干预前后QGY-7703细胞线粒体经双向凝胶电泳分辨出206、217、214个蛋白斑点,L02细胞与QGY-7703细胞比较筛选出49个差异表达蛋白斑点;表阿霉素干预前后的QGY-7703细胞进行比较,筛选到29个差异表达蛋白斑点。结论:运用超离心和双向电泳的方法成功筛选出一批在QGY-7703细胞线粒体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qgy-7703细胞株 L02细胞株 双向电泳 线粒体 差异表达
下载PDF
三种鸡胚绒膜尿囊膜移植瘤模型对比分析
3
作者 费东亮 胡影 +1 位作者 岳金金 马鸣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5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癌细胞株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上的生长情况,从中筛选最佳移植癌细胞株,建立移植瘤模型并观察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将人肺癌A549株、舌鳞癌TCA8113株与人肝癌QGY7703株接种于7日...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癌细胞株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上的生长情况,从中筛选最佳移植癌细胞株,建立移植瘤模型并观察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将人肺癌A549株、舌鳞癌TCA8113株与人肝癌QGY7703株接种于7日龄鸡胚CAM上,对各自鸡胚成活率、瘤株成活、成瘤率和诱导血管生成情况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筛选移植瘤模型生长特性。结果与人肺癌A549株和肝癌QGY7703株接种组相比,舌鳞癌TCA8113株接种组成瘤率最高(P<0.05),为最佳移植癌细胞株,最佳接种癌细胞数量为8.0×106/个,接种后瘤体最佳生长周期为4~8 d,最佳实验时间为接种后第7天。结论筛选建立了舌鳞癌TCA-CAM移植瘤模型,为深入研究肿瘤生长生物学特性、血管生成机制、侵袭转移机制和筛选抗肿瘤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绒毛尿囊膜 移植瘤 A549细胞株 TCA8113细胞株 qgy7703细胞株
下载PDF
野生型RASSF1A基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芮理 薛万江 +3 位作者 李鹏 王志伟 王鹏 李厚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4-9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基因抑制肿瘤增殖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探讨野生型RASSF1A基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已构建成功的稳定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RASSF1A基因的肝癌细胞株QG... 背景与目的: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基因抑制肿瘤增殖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探讨野生型RASSF1A基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已构建成功的稳定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RASSF1A基因的肝癌细胞株QGY-7703,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细胞周期的测定,Western blot分析其cyclin D1、cyclin E及P2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及RT-PCR检测野生型RASSF1A基因的表达来分析RASSF1A基因对cyclin D1启动子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野生型RASSF1A基因的表达可使QGY-7703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使其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但不影响cyclinE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外源性cyclin D1的表达可使野生型RASSF1A基因引起的QGY-7703细胞G1/S期阻滞消失。野生型RASSF1A基因表达不影响QGY-7703细胞cyclin D1启动子的活性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野生型RASSF1A基因通过转录后机制负性调控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使肝癌细胞株QGY-7703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RASSF1A qgy-7703细胞株 细胞周期 CYCLIN D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