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金融角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红忠 张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8,共6页
金融市场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无论是Q理论还是融资约束理论都支持这一观点。行为金融学在该方面则莫衷一是。本文利用股票的流动性作为衡量市场投资者情绪高低的指标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金融市场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无论是Q理论还是融资约束理论都支持这一观点。行为金融学在该方面则莫衷一是。本文利用股票的流动性作为衡量市场投资者情绪高低的指标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与市场投资者情绪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 投资者情绪 流动性 q理论 融资约束
下载PDF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基于q理论的估算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2 位作者 吉晓萌 苏雪锦 晓鸥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81,共15页
已有文献认为中国的高投资率伴随着高的资本回报率。本文从宏观经济学关于投资的q理论出发,借鉴金融经济学中基于生产的资产定价模型,构造出包含实物资本调整成本的资本回报率模型,再结合中国的宏观总量数据测算国内的资本回报率。在基... 已有文献认为中国的高投资率伴随着高的资本回报率。本文从宏观经济学关于投资的q理论出发,借鉴金融经济学中基于生产的资产定价模型,构造出包含实物资本调整成本的资本回报率模型,再结合中国的宏观总量数据测算国内的资本回报率。在基本模型、剔除生产税以及剔除生产税和所得税三种情形下,本文加入资本调整成本的宏观资本回报率,分别比Bai et al.(2006)方法得到的资本回报率显著下降约61.73%、35.67%和24.83%。从全球来看,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可能没有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值得指出的是,在剔除生产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情形下,考虑调整成本的资本回报率从2008年的9.82%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3.02%。近年国内企业投资回报的大幅下降,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调整成本 q理论 基于生产的资产定价模型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的真实投资与股票市场的投机泡沫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捷瑜 王美今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5,共9页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结合向量自回归(PVAR)的方法,考察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真实投资与投机泡沫的关系。结果表明:(1)股东的持股期限在决定真实投资与投机泡沫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持股期限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流通股比例大的...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结合向量自回归(PVAR)的方法,考察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真实投资与投机泡沫的关系。结果表明:(1)股东的持股期限在决定真实投资与投机泡沫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持股期限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流通股比例大的样本中,公司迎合短期投机者的需求,投机泡沫对真实投资有显著正影响。(2)股票市场的投机泡沫是公司上市后业绩反而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泡沫 q理论 上市公司 股票市场 投机泡沫 面板数据 向量自回归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平与股票收益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谦 唐国豪 罗倩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9-206,共18页
本文基于2000-2017年上市公司的财务及股票交易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平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目前资产定价文献中较新的偏最小二乘法和组合预测法,从12个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中提取了一个测度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 本文基于2000-2017年上市公司的财务及股票交易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平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目前资产定价文献中较新的偏最小二乘法和组合预测法,从12个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中提取了一个测度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平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平能够显著预测未来股票收益。使用单因子偏最小二乘法、取12个月斜率的平均值构造的综合盈利水平最有效,以其构建的多空对冲投资组合能产生15%的年平均收益,夏普比率达到0. 75。与此对应,组合预测法提取的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平的预测能力稍低,但依然显著。在控制了其他公司特征变量后,综合盈利水平对于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依然稳健。本文还从经济机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综合盈利水平对收益的预测来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水平与股票预期回报的正向关系在投资摩擦更低的组中更高,而在错误定价程度更高的组通常更低。这些结果支持了基于投资摩擦的Q理论,而与行为金融的错误定价理论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盈利水平 股票收益 中国股票市场 q理论
原文传递
Q理论、融资约束与资产增长异象 被引量:8
5
作者 黄迈 董志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60,共11页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资本支出同截面股票收益存在负向关系,即著名的"资产增长异象"。本文基于有投资摩擦的Q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增长异象"产生的原因及投资成本对"资产增长异象"的影响;并以A股199...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资本支出同截面股票收益存在负向关系,即著名的"资产增长异象"。本文基于有投资摩擦的Q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增长异象"产生的原因及投资成本对"资产增长异象"的影响;并以A股1996-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用融资约束变量替代投资摩擦,对有投资摩擦的Q理论能否解释"资产增长异象"这一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成本对总资产增长率、投资增长率、股票筹资净额异象具有显著而稳定的解释力,而对投资与总资产之比、净经营资产异象并不具有显著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理论 投资摩擦 融资约束 资产增长异象
下载PDF
中国A股盈利异象之谜——基于错误定价的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尹力博 杨之辰 韩复龄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6-160,共15页
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由盈利分化导致的股价分化现象,股市的马太效应逐渐强化,而关于盈利异象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资产定价领域的重要话题。因此,探讨盈利因子在中国股市中的定价效力及背后的经济机制对理解资产定价具有重要... 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由盈利分化导致的股价分化现象,股市的马太效应逐渐强化,而关于盈利异象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资产定价领域的重要话题。因此,探讨盈利因子在中国股市中的定价效力及背后的经济机制对理解资产定价具有重要意义。以2002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补偿、投资摩擦和错误定价理论,利用分组检验和Fama-Macbeth截面回归分析方法,对产生盈利异象的原因进行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同时,针对中国A股市场上存在的财务虚假披露等行为,构建经现金流调整的盈利指标,结合多个维度的盈利指标,全面且真实有效地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补偿机制不能对盈利异象做出解释;(2)Q理论对盈利异象的解释效果存在一定缺陷,其解释效果依赖于投资摩擦指标的选择,并且对经现金流调整后的盈利异象解释失效;(3)基于行为金融的错误定价理论对盈利异象的解释最为有效;(4)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和行为偏差是持续存在的,从而导致持续性的错误定价,这也能解释盈利异象为何稳定存在。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A股市场盈利异象的来源,有助于投资者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和行为偏差,并培养投资者关注诸如盈利性等公司基本面信息的价值投资素养,从而引导市场转变投资理念。此外,还为深入理解市场定价机制、增强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促进中国股市合理健康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利溢价 错误定价 q理论 现金流调整 持续性
原文传递
詹姆士·托宾的投资理论——设备投资的q理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姜瑶英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2-48,共7页
詹姆士·托宾的投资理论———设备投资的q理论姜瑶英乔根森的新古典派投资理论提出之后,自60年代后期以来受到了多种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意见认为,投资理论应区别投资的边际效率与资本的边际效率。对于投资的边际效率与资... 詹姆士·托宾的投资理论———设备投资的q理论姜瑶英乔根森的新古典派投资理论提出之后,自60年代后期以来受到了多种批评。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意见认为,投资理论应区别投资的边际效率与资本的边际效率。对于投资的边际效率与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区别,T·哈文芬莫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理论 设备投资 q理论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理论回顾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慧刚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股票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现实可行且日益重要的渠道,是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其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欠规范性使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较低。...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股票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现实可行且日益重要的渠道,是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其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欠规范性使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较低。在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日益明显的新的金融环境下,一方面要建立与股票市场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框架,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股票市场 资产负债表效应 财富效应 托宾 q理论
下载PDF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理论观点与国外货币政策传导实践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第13期3-8,共6页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之中。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致使原有的信贷渠道己开始阻塞或萎...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之中。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致使原有的信贷渠道己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及时、顺畅、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改革方向来看,利率以及资产价格渠道应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但从我国现实来看,信贷渠道仍然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因此,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发展货币市场、健全利率渠道,更加重要的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构建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q理论 财富效应 货币渠道 资产价格渠道 信贷渠道 外国 经验借鉴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下载PDF
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q理论
10
作者 戴民 泽维尔·吉鲁德 +1 位作者 蒋为 王能 《清华金融评论》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多部门的企业集团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多部门的企业集团的价值并非各部门价值的简单加总。论文《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q理论》(A q Theory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提出了一个关于多部门企业集团的投资、分拆、融资和风险管... 多部门的企业集团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多部门的企业集团的价值并非各部门价值的简单加总。论文《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的q理论》(A q Theory of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提出了一个关于多部门企业集团的投资、分拆、融资和风险管理的动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q理论 风险管理 CAPITAL 融资 多部门企业集团 动态模型
原文传递
融资约束、Q理论与A股市场资产增长异象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建华 韩鹏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26,共9页
在理论分析资产增长如何影响股票收益率及融资约束关系的基础上,以1998~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资产增长负向影响股票收益率,并且这种负向关系在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公司中比较明显。
关键词 融资约束 q理论 资产增长异象 股票收益率
原文传递
q^5资产定价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来自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
12
作者 王潇 熊智超 韩东亚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84-95,共12页
为分析从公司金融出发得到的q^5资产定价模型能否帮助挖掘出公司更多的信息,以2001年6月至2019年6月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该模型在中国股市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主要结论有:(1)全样本下,股票组合的收益率与公司的账面价值比... 为分析从公司金融出发得到的q^5资产定价模型能否帮助挖掘出公司更多的信息,以2001年6月至2019年6月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该模型在中国股市不同时期的应用情况。主要结论有:(1)全样本下,股票组合的收益率与公司的账面价值比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公司规模呈显著的负相关,账面价值比效应和规模效应显著;(2)q^5资产定价模型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并且优于之前的q-factor模型,间接说明该模型从公司金融出发这一设定的正确性;(3)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样本的表现能力是否发生变化,发现改革后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差异更接近于零,市场效率有所提升。研究表明,q^5资产定价模型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并证明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q^5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基本面等信息在市场的流动,提高市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5资产定价模型 q理论 账面价值比效应 规模效应
下载PDF
托宾的q理论及其经济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良东 《上海投资》 2000年第7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托宾 q理论 生产投资 企业购并 货币政策
下载PDF
西方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理论研究
14
作者 佘传奇 杨璐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8,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股票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正在促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变化,股票市场传递货币政策的功能也开始显露。但是这种功能由于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的多样化、市场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等原因自身存在很大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股票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正在促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变化,股票市场传递货币政策的功能也开始显露。但是这种功能由于融资主体和融资工具的多样化、市场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等原因自身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股票市场 q理论 资产负债表效应 通货膨胀效应 财富效应
原文传递
地方国有改制企业资本运营中投资行为效率选择
15
作者 唐振龙 王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69-71,共3页
资本运营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必需的路径。文章从地方国有改制企业合意资产存量定义存在的问题出发,引入运用调整资本存量的模型,分析地方国有改制企业资本运营不同成本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以此确定地方国有改制企业资本运营的投资决... 资本运营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必需的路径。文章从地方国有改制企业合意资产存量定义存在的问题出发,引入运用调整资本存量的模型,分析地方国有改制企业资本运营不同成本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以此确定地方国有改制企业资本运营的投资决策模型,最后提出了地方国有企业主辅分离中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运营 企业行为 q理论 地方国有改制企业
下载PDF
信用风险与经济周期
16
作者 苗建军 王鹏飞 《经济管理学刊》 2022年第1期231-264,共34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可违约的长期公司债券和信用风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该模型中,信用风险会放大总技术冲击的作用。债务资本比率作为新的状态变量,其内生变动提供了冲击的传播机制。该模型不仅能匹配数据中观察到的产出增长的...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可违约的长期公司债券和信用风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该模型中,信用风险会放大总技术冲击的作用。债务资本比率作为新的状态变量,其内生变动提供了冲击的传播机制。该模型不仅能匹配数据中观察到的产出增长的持续性和波动性,还能较好地匹配数据中的平均股权溢价和平均无风险利率。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信用利差是逆周期的,其能通过托宾Q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进而预测未来经济状况。另外,信用利差还可以通过风险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来预测未来股票回报。最后,该模型表明信贷市场的金融冲击可以通过托宾Q传导到实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用利差 动态资本结构 股权溢价 经济周期 投资 q理论
下载PDF
价格锚定、Q理论与资产增长异象
17
作者 胡玥 《金融理论探索》 2017年第6期24-34,共11页
资产增长异象研究主要关注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信息的反应,较少关注投资者对价格信息的反应。从价格锚定的角度分析了价格信息在异象中的作用,比较了基于价格锚定的错误定价理论和带有投资摩擦的Q理论在资产增长异象中的解释力。实证研究发... 资产增长异象研究主要关注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信息的反应,较少关注投资者对价格信息的反应。从价格锚定的角度分析了价格信息在异象中的作用,比较了基于价格锚定的错误定价理论和带有投资摩擦的Q理论在资产增长异象中的解释力。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中的"高增长、低收益"异象与价格锚定效应不一致,三个月高价比一个月高价更加没有解释能力。价格越接近阶段性高价,越容易表现出资产增长异象,这与Q理论对资产增长异象的解释是一致的。在小资产规模、小市值等受到融资约束较大的成长型股票中存在资产增长异象;基于交易量、特质波动的套利限制对资产增长异象没有影响。研究结论意味着投资者在分析资产增长时更应关注企业投资决策信息而不是投资者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增长异象 价格锚定 q理论 价格信息 股票收益率
下载PDF
托宾Q理论在物流企业评价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春华 车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第2期15-16,共2页
一、相对价值理论概述 相对估价法又称市场比较法,其依据可比企业的价值确定估计标的公司的价值,通过一些共同的变量,如收入、现金流量、账面价值或者收入进行比较。它的使用前提是该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和标的企业是可比较的,而且这... 一、相对价值理论概述 相对估价法又称市场比较法,其依据可比企业的价值确定估计标的公司的价值,通过一些共同的变量,如收入、现金流量、账面价值或者收入进行比较。它的使用前提是该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和标的企业是可比较的,而且这些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存在着合理的价格。在使用该法进行价值评估时,往往要依据企业基本面和可比企业情况选择合适的比率。在该法中广泛使用的比率是“市场价值/重置成本”比率。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重置成本通常就认为其价值被低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评价 q理论 应用 物流 托宾 价值理论 重置成本 市场价值
下载PDF
投资与股市的基本理论
19
作者 奥利佛.劳伦斯 王德海 《北方经贸》 1995年第Z1期59-61,共3页
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发现股票市场并非始终随着基本规则运动。夏勒的著作(Shiller[1981])已经指出股票价格具有惊人的变化特性;对于商业骗局及狂热投资的研究也已表明了套汇理论有可能脱离基本规则这一事实是多么的简单而普通。1987年的股... 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发现股票市场并非始终随着基本规则运动。夏勒的著作(Shiller[1981])已经指出股票价格具有惊人的变化特性;对于商业骗局及狂热投资的研究也已表明了套汇理论有可能脱离基本规则这一事实是多么的简单而普通。1987年的股市暴跌已被证明很难解释基本规则中巨大的变化。如果这种背离现象有很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含义,那么它便依据人们和公司在多大程度上对它们作出的反映。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是:经营者们在进行投资决定时,是否可以考虑市场的估价——即使当它与它们自己规则的估计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估价 基本理论 经营者 股票市场 新股票 股市 盈利比率 基本规则 投资行为 q理论
下载PDF
浅论连续状态下Tobin q理论与调整费用投资理论的关系
20
作者 杜式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资本的增加依赖于投资,在大多数的投资理论中,都是把资本看做为可变的生产要素.投资数量的决定是一个资本要以多大的速度增加的动态问题.
关键词 投资理论 Tobin q理论 投资调整费用 企业价值 资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