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语莆仙话两类撮口呼韵母的来源——兼论原始闽语构拟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戴黎刚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本文通过闽语里一些白读音的特殊对应关系,阐明了莆仙话白读层的撮口呼是原始闽语特征的保留,而不是受福州话影响的结果。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原始闽语构拟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我们自己的构拟。
关键词 莆仙话 撮口呼 闽语 构拟 仙话 韵母 对应关系 福州话 语里
原文传递
莆仙方言边擦音[■]声母探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3-98,共6页
指出在福建汉语方言中,只有莆仙方言有边擦清辅音声母[■],它是莆仙方言区别于其他汉语闽方言最重要的语音特征,该声母管的字数量众多。根据现有的方言调查结果,论述[■]声母是古代百越少数民族的语音特色。首次提出闽语莆仙话[■]声母... 指出在福建汉语方言中,只有莆仙方言有边擦清辅音声母[■],它是莆仙方言区别于其他汉语闽方言最重要的语音特征,该声母管的字数量众多。根据现有的方言调查结果,论述[■]声母是古代百越少数民族的语音特色。首次提出闽语莆仙话[■]声母与福建畲语[■]声母同源的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方言 边擦音 声母 畲族 畲语 闽方言
下载PDF
莆仙戏古剧本俗字研究——以古本《目连救母》《吊丧》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1-94,共4页
以古本莆仙戏《目连救母》和《吊丧》为例,归纳其中使用莆仙方言俗字的几种类型及用字歧异现象,并和梨园戏剧本俗字作比较,说明大量相同的俗字可作为莆仙戏与梨园戏以及莆田话与泉州话同源关系的证据之一。
关键词 莆仙戏 古剧本 莆仙方言 俗字
下载PDF
闽语莆仙方言处置标记“合”的成因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蔡国妹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95,共9页
闽语"和"类介词"合、共"的演化基本遵循"伴随→受益→处置"的语法化路径。当前闽语"合、共"分立并且显示不同形态:闽东福州话"共"功能表义多样,代表较早形态,闽南话处于"合&qu... 闽语"和"类介词"合、共"的演化基本遵循"伴随→受益→处置"的语法化路径。当前闽语"合、共"分立并且显示不同形态:闽东福州话"共"功能表义多样,代表较早形态,闽南话处于"合"对"共"的更新之中,莆仙话已完成对"共"处置义之更新。莆仙话"共"的处置标记是"和"类介词自身的平行虚化的结果,也与闽东福州话"共"的类化作用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话 处置标记“合”的语法化路径 更新 类化
下载PDF
莆仙戏目连前传《傅天斗》用韵探析
5
作者 林慧彬 王进安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6-92,104,共8页
以韵脚系联法考察《傅天斗》的用韵情况,发现《傅天斗》还保留了莆仙戏曲牌71首,在押韵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些特征与莆仙方音和莆仙戏演唱方式密不可分。从音韵学角度探析《傅天斗》唱词,了解《傅天斗》在戏文用韵的特点规律。
关键词 莆仙戏 《傅天斗》 韵部系统 音乐曲牌 莆仙方言
下载PDF
南戏“活化石”:莆仙戏舞蹈身体构型论
6
作者 朱祥虎 《中国舞蹈学》 2023年第2期91-112,342,343,共24页
南戏“活化石”之莆仙戏把舞蹈身体作为一些核心手段的定位场所,是因为一个社会或文化必然经由这些手段传输给人们感觉性自我塑造、具身性技术和规则与心智化的品味和倾向。进而莆仙戏舞蹈身体可以分出宗教仪式、民俗语言与艺术体态三... 南戏“活化石”之莆仙戏把舞蹈身体作为一些核心手段的定位场所,是因为一个社会或文化必然经由这些手段传输给人们感觉性自我塑造、具身性技术和规则与心智化的品味和倾向。进而莆仙戏舞蹈身体可以分出宗教仪式、民俗语言与艺术体态三种类型:佛道仪式演剧是以民间宗教信仰的善恶报应来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珍视生命与崇尚和谐仁爱的妈祖文化则推进了莆仙戏舞蹈身体的形成与发展;莆仙戏方言曲白的古老性与地域性特征固守着演员的社交态身体,而来源丰富的民间音乐激发出相当程度的风格化和文明化身体行动;广泛流行于莆仙的杂剧与南戏凸显出官方与民间、抒情与揶揄之间的艺术区隔和渗透,进而奠定了莆仙戏基于人物行当的表演程式、体系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莆仙戏 妈祖 莆仙方言 科介式表演
下载PDF
莆仙方言的入声舒化现象考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9-41,74,共4页
处于闽东和闽南交界地界的莆仙话是闽东话对闽南话长期影响和渗透的产物,但往往体现出其自身独立发展演变的特征。入声舒化现象是莆仙方言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之一,即部分白读的入声已舒声化,阳入白读混入阳平,阴入白读混入阳去。这种... 处于闽东和闽南交界地界的莆仙话是闽东话对闽南话长期影响和渗透的产物,但往往体现出其自身独立发展演变的特征。入声舒化现象是莆仙方言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之一,即部分白读的入声已舒声化,阳入白读混入阳平,阴入白读混入阳去。这种分化以文白读和古韵摄为条件。其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产生原理是喉塞韵尾-弱化消失,音节延长,单独成调,在语言系统的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并入调值和调类相近的舒声类。这种入声调的演变过程在闽语的其他方言点及南部吴语和徽语中也同样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方言 入声舒化 单独成调 考察
下载PDF
从形态差异和词语选择看莆仙方言的过渡性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蔡国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本文拟在词汇层面,从"形态差异"和"词语选择"两个角度观察莆仙方言的过渡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闽南话的许多用法在莆仙话中或者保留,或者丢失,或者有所引申发展,而闽东话的许多固有特征在莆仙话中却未见。较之于... 本文拟在词汇层面,从"形态差异"和"词语选择"两个角度观察莆仙方言的过渡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闽南话的许多用法在莆仙话中或者保留,或者丢失,或者有所引申发展,而闽东话的许多固有特征在莆仙话中却未见。较之于语音层面,莆仙话在词汇层面接受闽东话的影响相对较弱,这显然与莆仙话的形成历史发展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差异 词语选择 莆仙方言 过渡性
下载PDF
莆仙戏清代手抄剧本方言俗字俗词例释
9
作者 宋佳丽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传世的清代古戏文抄本中保留了珍贵的语言线索,戏文中方言用字极具地方特色,与其他闽方言的戏文用字大不相同,是观察莆仙方言口语演变的历史窗口。通过对十七... 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传世的清代古戏文抄本中保留了珍贵的语言线索,戏文中方言用字极具地方特色,与其他闽方言的戏文用字大不相同,是观察莆仙方言口语演变的历史窗口。通过对十七个剧目清代古抄本的校对、梳理,选取“[亻那]、[口店]、■、迈、不但”五个常用字词详加考释,以补方言史、戏剧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戏 古抄本 方言 俗字俗词
下载PDF
莆仙方言中的古代吴楚方言词语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福铸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72-77,共6页
古楚语和古吴越语在先秦时代是和中原“通语”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而闽语和吴越语的关系尤为密切。莆仙方言为闽语支流之一,其口语中至今尚保留着一批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古吴楚方言词语,它们可作为闽语和古吴楚语有深刻渊源关系的佐... 古楚语和古吴越语在先秦时代是和中原“通语”差异最大的两种方言。而闽语和吴越语的关系尤为密切。莆仙方言为闽语支流之一,其口语中至今尚保留着一批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的古吴楚方言词语,它们可作为闽语和古吴楚语有深刻渊源关系的佐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方言 古楚语 古吴语 闽语 通用词语 口语
下载PDF
莆仙戏古剧本中的特殊称谓词语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6-100,共5页
搜集莆仙戏古剧本中习见而当代口语和剧本已不使用的特殊称谓词语,依性质分为亲属称谓、尊称、谦称、蔑称和身份称谓五类,分别举例说明,可作为莆仙戏具有古老性、保守性特征以及方言词汇发展变化的证据。
关键词 莆仙戏 古剧本 莆仙方言 称谓词语
下载PDF
莆仙方言本字新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福铸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1年第3期19-24,共6页
莆仙方言为闽方言的一支 ,考证莆仙方言本字对研究其它闽方言本字具有参考价值。目前通行的一些闽方言“本字” ,以莆仙方言检验 ,显得不合理 ,它们也有重新论证的必要。
关键词 闽方言 本字 考证 莆仙方言
下载PDF
福州话在莆仙话内部的扩散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黎刚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福州话和莆仙话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他们之间具体的影响过程,除了声母类化以外,很少有学者做过具体的论证。文章试图从莆仙话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及其音韵结构三个方面,具体揭示福州话在莆仙话内部的扩散。
关键词 莆仙话 福州话 音变 扩散
下载PDF
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奇辉 《莆田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7-89,共3页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关键词 莆仙方言 “有”和“无”的用法 方言句式
下载PDF
历时分化与共同创新——从词义看闽南话与莆仙话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1-93,共3页
莆仙话与闽南话的许多共有词语之用法明显不同于闽东话,体现了词义的共同创新。即使是沿海闽语共同之词语,但就词义创新方面莆仙话也更接近于闽南话,而闽东话的许多固有说法却未见于莆仙话。这种词义上的"共同创新"之特点与... 莆仙话与闽南话的许多共有词语之用法明显不同于闽东话,体现了词义的共同创新。即使是沿海闽语共同之词语,但就词义创新方面莆仙话也更接近于闽南话,而闽东话的许多固有说法却未见于莆仙话。这种词义上的"共同创新"之特点与莆仙话是从闽南话中分化出来的历史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创新 莆仙话 闽南话 亲缘关系
下载PDF
闽语莆仙方言“乞”的后期演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国妹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7,96,共7页
莆仙话的"乞"在体现闽语共性发展的"给予→使役→被动"之外,又经历了"被动义→遭受义→意外义→强调义"之后期演化。意外义和强调义是莆仙方言"乞"的最大特色。"乞"语义演化应是被... 莆仙话的"乞"在体现闽语共性发展的"给予→使役→被动"之外,又经历了"被动义→遭受义→意外义→强调义"之后期演化。意外义和强调义是莆仙方言"乞"的最大特色。"乞"语义演化应是被动标记后期语法化的一种可能趋势。论文还探讨了莆仙话中与"乞"相关的给予义范畴和与事范畴标记的弱化同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话 遭受义 意外义 强调义 语音弱化
下载PDF
论闽南话与闽东话的接触——莆仙话过渡特征分析
17
作者 蔡国妹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1-74,共4页
闽语莆仙话是处于闽南话与闽东话之间的一个过渡型方言,是二者接触与融合的结果。莆仙话具有明显的渐变性、兼容性和排他性,并进一步体现为:音韵结构的简化和音变规律的趋同,词语的渗透和叠加,语法成分与语法规则的借贷和变异。莆仙话... 闽语莆仙话是处于闽南话与闽东话之间的一个过渡型方言,是二者接触与融合的结果。莆仙话具有明显的渐变性、兼容性和排他性,并进一步体现为:音韵结构的简化和音变规律的趋同,词语的渗透和叠加,语法成分与语法规则的借贷和变异。莆仙话具有方言接触考察的样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话 闽东话 莆仙话
下载PDF
莆仙话“遘”字句及其在周边闽语中的使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丽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8-49,67,共3页
"遘"字句是闽语莆仙方言中一个特色句式。本文从"遘"字词性及其使用入手,具体分析助词"遘"字句的相关格式及其用法,并探讨此句式在福州、厦门等周边闽方言区的使用情况,从而展现莆仙话"遘"字... "遘"字句是闽语莆仙方言中一个特色句式。本文从"遘"字词性及其使用入手,具体分析助词"遘"字句的相关格式及其用法,并探讨此句式在福州、厦门等周边闽方言区的使用情况,从而展现莆仙话"遘"字句处于过渡性状态的语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 莆仙话 “遘”字句 助词 用法 过渡性
下载PDF
闽语莆仙方言的差比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国妹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1-686,共6页
莆仙方言的固有差比式"X+e?+A+Y"(如:我e?大伊)具有三个典型特征:1)体现南方方言共有的"形容词+基准"语序;2)标记词(e?)介引属性谓语而不标记比较基准;3)比较标记(e?)前置于属性谓语,由闽语特征词"解"(会... 莆仙方言的固有差比式"X+e?+A+Y"(如:我e?大伊)具有三个典型特征:1)体现南方方言共有的"形容词+基准"语序;2)标记词(e?)介引属性谓语而不标记比较基准;3)比较标记(e?)前置于属性谓语,由闽语特征词"解"(会义)历经"表能愿→表肯定→表比较"而产生,是比较标记的又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话 差比句 类型学特征 比较标记
原文传递
融合与叠置:莆仙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征再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国妹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5-39,共5页
宏观上,"词汇的融合"通过数据表明,莆仙话更接近闽南话而与闽东话稍远,莆仙话的词汇独有率比其与闽南话或闽东话的共有率更高,这是其独立为闽语次方言的一个重要依据;微观上,"词语的叠置"、"词语的合璧"... 宏观上,"词汇的融合"通过数据表明,莆仙话更接近闽南话而与闽东话稍远,莆仙话的词汇独有率比其与闽南话或闽东话的共有率更高,这是其独立为闽语次方言的一个重要依据;微观上,"词语的叠置"、"词语的合璧"和"词义的泛化"是莆仙话由于地缘临近而混合闽东话某些特征的突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叠置 莆仙话 过渡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