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等挥发分烟煤回燃逆喷式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
作者 姜思源 王永英 +2 位作者 周建明 张鑫 宋春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7-1153,共7页
为扩展逆喷室燃煤粉工业锅炉对中等挥发分烟煤的适用性,以大同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14 MW旋流逆喷式燃烧器三维建模,模拟了燃烧器内的燃烧组织过程。通过对比挥发分较高的神华煤模拟结果发现:着火位置、供料量和燃烧室温... 为扩展逆喷室燃煤粉工业锅炉对中等挥发分烟煤的适用性,以大同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14 MW旋流逆喷式燃烧器三维建模,模拟了燃烧器内的燃烧组织过程。通过对比挥发分较高的神华煤模拟结果发现:着火位置、供料量和燃烧室温度均是影响中挥发分烟煤燃烧稳定的关键因素,延长高温区域、增加回流区域面积、强化燃烧器燃烧过程组织可有效提高燃烧器对中等挥发分煤种的燃烧效果,根据煤质特性,选择相应的运行条件可起到良好的稳定燃烧作用。结合现场运行,同时对现有燃烧器进行了优化研究,最终确定了14 MW燃烧器燃用大同煤的最佳运行工况,即一次风速为24 m/s、二次风速为10 m/s和进料量为0.35 kg/s的优化运行条件,经对运行过程检测,燃烧器出口和炉膛温度由原来的926.5℃和856.7℃分别升高至1 055.6℃和938.8℃,燃烧效率达到98%以上,燃烧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挥发分烟煤 燃烧特性 煤粉燃烧
下载PDF
配煤掺烧最小煤质偏差模型及煤场存放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海东 刘福国 +1 位作者 国钦光 殷炳毅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4,共8页
定义了混煤和锅炉目标煤的煤质偏差,给出以煤质偏差作为目标函数的掺配优化模型,通过调整某个成分的期望误差,可单独调节该成分与目标煤的接近程度;通过对模型约束条件设定,可限制低灰熔点煤的掺配份额,控制炉膛结焦,或提高采购量大的... 定义了混煤和锅炉目标煤的煤质偏差,给出以煤质偏差作为目标函数的掺配优化模型,通过调整某个成分的期望误差,可单独调节该成分与目标煤的接近程度;通过对模型约束条件设定,可限制低灰熔点煤的掺配份额,控制炉膛结焦,或提高采购量大的单煤的掺配比例。基于最小煤质偏差模型,针对某670 MW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进行掺配优化模拟,提出煤场存放的优化概念和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从复杂的单煤煤源中找到最接近目标煤质的掺配方案,优化后入炉煤质稳定,且接近目标煤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锅炉 煤粉燃烧 混煤 掺配优化 煤场存放优化
原文传递
煤粉工业锅炉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3
作者 纪任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03-1706,共4页
为了更好地把握锅炉的性能,应用Fluent软件对某新型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非预混燃烧模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用P-1辐射模型计算辐射传热,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模拟气相运动,对固体颗粒相的求解采用... 为了更好地把握锅炉的性能,应用Fluent软件对某新型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采用非预混燃烧模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用P-1辐射模型计算辐射传热,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模拟气相运动,对固体颗粒相的求解采用随机轨道模型.模拟所得到的炉内温度场、离散相和连续相轨迹分布合理,温度场和实测值较为吻合.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锅炉的负荷,能够进一步改善煤粉燃烧温度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锅炉 煤粉燃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发展煤粉工业锅炉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永葆 李文琴 +2 位作者 王守信 郭复炎 张瑞华 《工业锅炉》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针对目前煤粉工业锅炉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特征和运行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该炉的燃烧特性、煤种适应性、烟尘特性、节能和经济效果、NOx排放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指出在满足煤源条件的局部地... 针对目前煤粉工业锅炉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煤粉工业锅炉技术特征和运行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该炉的燃烧特性、煤种适应性、烟尘特性、节能和经济效果、NOx排放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指出在满足煤源条件的局部地区推广大型煤粉工业锅炉是有价值的,但夸大其节能减排效果和"一刀切"强行推广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锅炉 煤粉燃烧 推广 问题
下载PDF
热重分析法研究煤粉燃烧过程动力学的Arrhenius方程修正式 被引量:8
5
作者 杜瑞岭 吴铿 +3 位作者 巢昌耀 徐大安 张黎 张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6,共6页
煤粉的燃烧过程常被作为能量的提供者应用于不同工业,为研究升温速率对煤粉燃烧过程动力学的影响.本文采用热重分析法对20℃/min、25℃/min、30℃/min和35℃/min升温速率下的煤粉燃烧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煤粉燃烧... 煤粉的燃烧过程常被作为能量的提供者应用于不同工业,为研究升温速率对煤粉燃烧过程动力学的影响.本文采用热重分析法对20℃/min、25℃/min、30℃/min和35℃/min升温速率下的煤粉燃烧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煤粉燃烧过程有明显的热滞后现象.根据煤粉燃烧过程的特点,以反应速率曲线波谷对应的温度点,将着火点到燃尽点的燃烧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分别采用界面化学反应模型和内扩散模型来描述相应阶段的动力学过程.由所获得动力学参数可知,不同升温速率下活化能E_(ai)和指前因子Ai的动力学补偿效应可表示为ln A_i=a E_(ai)+b,升温速率β对活化能E_(ai)的影响可表示为E_(ai)=△E_alnβ_i+E_(a0).随将常用的Arrhenius方程ln k_i=-E_(a0)/RT+ln A_0修正为ln k_i=-E_(a0)/RT+△E_a(a-1/RT)lnβ_i+ln A_0来描述升温速率β对煤粉燃烧过程反应速率常数k的影响.而后,采用10℃/min、15℃/min、40℃/min和45℃/min升温速率下的煤粉燃烧试验对Arrhenius方程修正式的外推性进行验证,效果良好.因此,Arrhenius方程修正式不仅能很好地描述升温速率β对煤粉燃烧过程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的影响,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外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升温速率 Arrhenius方程修正式 动力学参数 非等温体系
下载PDF
外二次旋流风对旋流煤粉燃烧及NO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瓅元 罗永浩 +1 位作者 周力行 徐采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37-2441,共5页
对旋流煤粉火焰在两种分级进风的情况下用PIV(particle i mage veloci metry)测量了燃烧室内的速度分布,研究了湍流拟序结构对旋流火焰的燃烧特性及NO排放的影响。燃烧室进口附近,当外二次风率较大时,其拟序结构沿横向的扩散较早,大量... 对旋流煤粉火焰在两种分级进风的情况下用PIV(particle i mage veloci metry)测量了燃烧室内的速度分布,研究了湍流拟序结构对旋流火焰的燃烧特性及NO排放的影响。燃烧室进口附近,当外二次风率较大时,其拟序结构沿横向的扩散较早,大量小颗粒被裹入涡结构中参加反应,因此中心区域温度较高;外二次风率较小时,一次风外侧的涡结构使得更多的大颗粒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运动到了近壁区域,因此近壁区温度更高。在本文的实验范围内,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加外二次旋流风,有利于剪切层纵向涡结构的形成,也有利于横向涡的形成,促进了小颗粒煤粒燃烧和大颗粒煤粒挥发分析出,从而促进NO的提前生成以及燃烧中间产物对NO的还原,最终减少NO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测量 拟序结构 煤粉燃烧 NO生成
下载PDF
中心富燃料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及NO_(x)生成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沈涛 宋民航 +2 位作者 夏良伟 黄莺 路丕思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为了提升直流煤粉燃烧器在促进煤粉着火稳燃及降低NO_(x)生成方面的性能,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开发了一种中心富燃料直流煤粉燃烧器,通过设置两级煤粉浓缩并结合钝体回流及稳燃齿稳燃,强化煤粉浓淡分级燃烧、稳燃及降低NO_(x)生成效果,利用A... 为了提升直流煤粉燃烧器在促进煤粉着火稳燃及降低NO_(x)生成方面的性能,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开发了一种中心富燃料直流煤粉燃烧器,通过设置两级煤粉浓缩并结合钝体回流及稳燃齿稳燃,强化煤粉浓淡分级燃烧、稳燃及降低NO_(x)生成效果,利用ANSYS Fluent数值计算方法获得该类型燃烧器的整体燃烧性能,通过调整风量配比系统研究了该燃烧器的气固流动、燃烧特性及NO_(x)生成特性。结果表明:一次风煤粉气流经两级浓缩后,可将大部分煤粉(占总煤粉量的80%~90%)浓缩于中间浓煤粉气流通道,浓煤粉气流喷出速度在12~16 m/s,能在燃烧器出口形成低速、富燃料区,促进煤粉气流的快速升温及着火,着火位置距燃烧器出口约300 mm。同时,稳燃板的设置可在燃烧器出口处形成2处对称高温回流区,对应回流区长度在160 mm附近。减小一次风量并增大二次风量,将降低挥发分的反应速率,延长CO及固定碳的反应时间,火焰高温区长度增大,且不利于抑制NO_(x)生成。而当增大二次风量同时减小燃尽风量时,高速二次风对煤粉气流的引射作用增强,为后续煤粉燃烧持续补氧,促进了后续煤粉的持续燃烧放热,同时由于空气分级燃烧效果进一步减弱,削弱了主燃区还原性效果,使NO_(x)质量浓度保持在237.3 mg/m^(3)(O_(2)体积分数6%)。通过该燃烧器基准工况下的NO_(x)生成特性可知,由于燃烧器出口高温回流区加低速富燃料区的共同作用,燃烧器出口形成贫氧富燃料的强还原性氛围,从而明显抑制NO_(x)生成,使NO_(x)质量浓度降至162.34 mg/m^(3)(O_(2)体积分数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燃烧器 煤粉燃烧 数值计算 着火及燃尽 NO_(x)生成特性
下载PDF
煤粉燃烧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冬 王永征 +1 位作者 路春美 韩奎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期41-43,73,共4页
针对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设计、建设了一套煤粉燃烧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可模拟工业生产中煤粉燃烧的整个过程,为煤粉的高效清洁燃烧、燃烧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优化配煤等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同时满足专业教... 针对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需要,设计、建设了一套煤粉燃烧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可模拟工业生产中煤粉燃烧的整个过程,为煤粉的高效清洁燃烧、燃烧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优化配煤等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支持,同时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实验装置 专业教学
下载PDF
先进的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旭常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5-71,共7页
本文分析了先进的煤粉燃烧技术应该具有的多种效能,即安全可靠、不结渣、燃烧稳定;具有低NO_x燃烧性能;有利于降低SO_2的排放。论证了在我国研究开发低NO_x煤粉燃烧技术和推广应用不需耗费大量资金,却可大幅度减少NO... 本文分析了先进的煤粉燃烧技术应该具有的多种效能,即安全可靠、不结渣、燃烧稳定;具有低NO_x燃烧性能;有利于降低SO_2的排放。论证了在我国研究开发低NO_x煤粉燃烧技术和推广应用不需耗费大量资金,却可大幅度减少NO_x的污染。还论证了先进的煤粉燃烧技术应采用炉内喷钙并附加增湿技术或排烟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 低污染燃烧 氮氧化物
下载PDF
煤粉炉内辐射图象处理和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相结合初探
10
作者 周怀春 程浩斌 娄新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The scientific meaning and practicality of integration of radiant image processing and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pulverized-coal-fired furnaces are discussed.Through taking account of radiation em... The scientific meaning and practicality of integration of radiant image processing and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pulverized-coal-fired furnaces are discussed.Through taking account of radiation emitted from wall surface and the uneven distributionof radiant characteristics of two-phase medium in furnaces, an equation relating 2 - Dmonochromatic radiant images and 3 - D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furnaces is improved.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will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spacious distribution of theradi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phase medium in furnaces, and the measuring methodof 3 - 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s improved. Taking the radiant images as a kind of"radiative boundary"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mbustion processes, it will be possible toassess different models of combustion reaction and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of radiativeheat transfer. Using two sets of radiant image processing devices with filters of differentcentral wavelengths, different solid and ga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could be obtainedsimultaneously. These considerations will be helpful for 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simulation of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pulverized-coal-fired furn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辐射图像处理 数值模拟 电站锅炉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ling of Coal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the Vortex Furnace with Dual-Port Loading
11
作者 I. S. Anufriev E. P. Kopyev +3 位作者 D. V. Krasinsky V. V. Salomatov E. Y. Shadrin O. V. Sharypov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306-310,共5页
The work is devoted t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ulverized-coal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the vortex furnace which is a prospective design of a boiler unit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New modification of this design charac... The work is devoted t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ulverized-coal combustion processes in the vortex furnace which is a prospective design of a boiler unit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New modification of this design characterized by additional tangential-injection nozzle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combustion chamber has been studied. 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case of Siberian brown coal combustion in this vortex furnace with dual-port loading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3-D aerodynamic structure, the fields of temperatures, radiated heat fluxes, species and dispersed phase concentrations, and NOx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 FURNACE pulverized-coal combustion Numerical Modelling
下载PDF
实验室模拟高炉喷煤燃烧装置的设计
12
作者 汪科伟 刘卫 龙明华 《现代机械》 2010年第6期48-49,65,共3页
为制取未燃煤粉,计算未燃煤粉的燃烧率,利用内装耐火材料的耐热钢管模拟热风炉加热空气,在实验室模拟高炉风口煤粉的燃烧,设计了高炉喷煤模拟燃烧装置。与干馏法制取未燃煤粉相比,内置耐火材料的耐热钢加热空气燃烧装置制取的未燃煤粉... 为制取未燃煤粉,计算未燃煤粉的燃烧率,利用内装耐火材料的耐热钢管模拟热风炉加热空气,在实验室模拟高炉风口煤粉的燃烧,设计了高炉喷煤模拟燃烧装置。与干馏法制取未燃煤粉相比,内置耐火材料的耐热钢加热空气燃烧装置制取的未燃煤粉的燃烧率高于干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燃煤粉 喷煤 煤粉燃烧 燃烧率 实验装置
下载PDF
湍流煤粉火焰中多相燃烧的跨尺度模拟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健 章明川 +1 位作者 顾明言 于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58,共4页
通过"湍流涡团尺度"与"边界层反应尺度"的关联,建立了湍流煤粉火焰中多相燃烧的跨尺度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够预报湍流脉动宏观规律对静止颗粒边界层内气相反应(如挥发分火焰、CO火焰)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煤粉旋流... 通过"湍流涡团尺度"与"边界层反应尺度"的关联,建立了湍流煤粉火焰中多相燃烧的跨尺度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够预报湍流脉动宏观规律对静止颗粒边界层内气相反应(如挥发分火焰、CO火焰)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煤粉旋流燃烧数值模拟中,结果显示:与完全忽略边界层气相反应的单膜模型相比,跨尺度模拟的预报结果与Lockwood实验数据有更好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颗粒边界层 湍流
原文传递
煤粉浓度连续可调叶片组合式浓缩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盛昌栋 袁建伟 +1 位作者 徐明厚 韩才元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利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对一种结构参数的连续可调叶片组合式浓缩器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测试,表明可以通过改变叶片偏转匍a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浓淡分离比,a的合理调节范围为0°~20°,另外,热态试验结果表明该... 利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对一种结构参数的连续可调叶片组合式浓缩器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测试,表明可以通过改变叶片偏转匍a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浓淡分离比,a的合理调节范围为0°~20°,另外,热态试验结果表明该浓缩器用于燃烧器上形成浓淡偏差燃烧可以强化煤粉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并具有良好的火焰稳定性和低负荷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 浓缩器 燃烧器
下载PDF
正交两相射流中煤粉燃烧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才元 徐明厚 胡平凡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3-88,共6页
正交射流冷态空气动力学试验证明,在它的尾迹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回流区.本文进一步试验证明:在回流区的边界上存在高浓度煤粉集聚区;投入副射流后,一次风喷口附近温度从120℃提高到900℃~1000℃,飞灰含碳量降低,煤粉燃烧更加稳定和强化.
关键词 煤粉燃烧 正交射流 两相流
下载PDF
大速差射流燃烧室中烟煤与贫煤燃烧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张健 周力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6-284,共9页
本文基于颗粒相的轨道模型,对大速差射流燃烧室中烟煤粉与贫煤粉的二维流动,混合及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从两相耦合的角度,阐明了煤粉颗粒在燃烧室中运动的规律,煤粉与大速差射流诱导的中心气体逆流之间的混合及其对煤粉火焰稳... 本文基于颗粒相的轨道模型,对大速差射流燃烧室中烟煤粉与贫煤粉的二维流动,混合及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从两相耦合的角度,阐明了煤粉颗粒在燃烧室中运动的规律,煤粉与大速差射流诱导的中心气体逆流之间的混合及其对煤粉火焰稳定的影响,指出此种燃烧室中煤粉火焰稳定的回流区燃烧机理,气相流场及回流区的预报结果与实验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燃烧 两相流 燃烧室 模拟
下载PDF
煤粉燃烧过程磷在亚微米颗粒中的转化
17
作者 卓建坤 熊刚 +2 位作者 李水清 宋蔷 姚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37-1240,共4页
亚微米颗粒(PM_1)中的磷由于对环境和SCR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一台25 kW的一维下行炉实验装置上,利用两级N_2稀释高温水冷等速取样系统,通过PM(2.5)切割器和ELPI获取代表着煤粉燃烧主要阶段生成的粗颗粒(PM(2.5... 亚微米颗粒(PM_1)中的磷由于对环境和SCR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一台25 kW的一维下行炉实验装置上,利用两级N_2稀释高温水冷等速取样系统,通过PM(2.5)切割器和ELPI获取代表着煤粉燃烧主要阶段生成的粗颗粒(PM(2.5+))和PM_1,并进行元素成分和颗粒形貌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过程中,磷主要富集在PM_1中,磷在PM_1中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存在双模态结构,Na、K、Mg、Ca和Fe的磷酸盐化影响着P在燃烧中的转移,Fe、K和Ca是影响P在中间模态颗粒中分布主要因素,而超细颗粒模态中燃烧条件控制着蒸发凝并的过程,从而最终影响到P在超细颗粒模态中的质量浓度分布的剧烈变化,同时也影响磷酸盐化的元素种类及相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亚微米颗粒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旋流燃烧氮氧化物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力行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实验研究和所提出的双流体两相湍流模型以及湍流反应的二阶矩模型的数值模拟,对不同旋流数下的轴对称甲烷-空气湍流扩散燃烧和旋流煤粉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为了研究旋流数对燃料型NO的影响,在燃料中加入少量氨模... 通过实验研究和所提出的双流体两相湍流模型以及湍流反应的二阶矩模型的数值模拟,对不同旋流数下的轴对称甲烷-空气湍流扩散燃烧和旋流煤粉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为了研究旋流数对燃料型NO的影响,在燃料中加入少量氨模拟燃料氮。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旋流数的增大,热力型NO的排放先上升后下降,而总NO和燃料型NO的排放则先下降后上升,有一个使NO排放最低的旋流数;旋流数的增大先使湍流强度下降然后又使其稍有上升;而使进口附近的温度先上升然后稍有下降;热力型NO的生成受温度的影响更大,而燃料型NO的生成受湍流混合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旋流燃烧室或燃烧器的设计中如何通过控制湍流来降低NO排放有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生成 湍流旋流燃烧 旋流煤粉燃烧
原文传递
200MW旋流燃烧方式煤粉炉炉内燃烧试验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张颉 孙锐 +3 位作者 吴少华 陈炳华 李争起 秦裕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15-220,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电站锅炉炉内实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并结合其热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已成为验证数学模型和指导工程实践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该文利用PHOENICS软件,采用IPSA两相流模型及煤粉燃烧综合模型,对一台有16只...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电站锅炉炉内实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并结合其热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已成为验证数学模型和指导工程实践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该文利用PHOENICS软件,采用IPSA两相流模型及煤粉燃烧综合模型,对一台有16只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两侧墙对冲布置的200MW燃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炉内燃烧器区域以及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场和燃烧产物的组分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锅炉热态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情况较好。结果表明:在燃烧器出口处形成了高煤粉浓度和高温区,使得煤粉着火及时,燃烧器区域维持较高温度,炉内煤粉燃烧充分,从而表明了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具有高效稳燃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炉内燃烧 试验 数值计算 旋流燃烧方式 旋流燃烧器 200MW燃煤锅炉
下载PDF
我国燃煤电站锅炉NO_x排放的现状分析和应对措施 被引量:33
20
作者 张海 吕俊复 +2 位作者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分析了我国电站锅炉NOx排放的现状,讨论了将低NOx燃烧器(LNB)与空气 燃烧分级相结合,以减少NOx排放的可行性。以清华大学最近开发成功的多重富集型LNB的结构原理和实践为例,阐述了LNB燃烧器的设计原则,强调了应当以系统的观念解决锅炉NO... 分析了我国电站锅炉NOx排放的现状,讨论了将低NOx燃烧器(LNB)与空气 燃烧分级相结合,以减少NOx排放的可行性。以清华大学最近开发成功的多重富集型LNB的结构原理和实践为例,阐述了LNB燃烧器的设计原则,强调了应当以系统的观念解决锅炉NOx的排放;分析了三次风对NOx排放的影响,指出现有三次风的使用和布置不利于降低NOx的排放,并对我国电站锅炉实现低NOx排放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电站锅炉 煤粉燃烧 低NOX燃烧 多重富集型低NOx燃烧器 三次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