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2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流对Sn-Pb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9
1
作者 鄢红春 何冠虎 +3 位作者 周本濂 秦荣山 郭敬东 沈以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Sn-10%Pb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粗大的富Sn树枝状初晶细化成近球状结构,提出了一个脉冲电流对凝固组织影响的唯象机制,用经典的均匀形核理论和电动力学理论导出了脉冲压力与脉冲电流之间和成核率与脉冲压...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Sn-10%Pb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粗大的富Sn树枝状初晶细化成近球状结构,提出了一个脉冲电流对凝固组织影响的唯象机制,用经典的均匀形核理论和电动力学理论导出了脉冲压力与脉冲电流之间和成核率与脉冲压力之间的关系,脉冲电流产生的大小不同的脉冲压力对晶核的形成和长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导致不同观测结果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组织 脉冲电流 成核率 锡铅合金
下载PDF
人群脉压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1
2
作者 吴桂贤 吴兆苏 +5 位作者 刘静 曾哲淳 王文化 秦兰萍 刘军 刘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36-440,共5页
目的 探讨脉压 (PP)在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 1997年北京城市、农村自然人群高血压普查资料 (35~ 74岁 ) ,共 2 970 7人 ,分析PP在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血压水平、不同类型脑卒中分布频率 (% )。结果  (1)随着血压的... 目的 探讨脉压 (PP)在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 1997年北京城市、农村自然人群高血压普查资料 (35~ 74岁 ) ,共 2 970 7人 ,分析PP在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血压水平、不同类型脑卒中分布频率 (% )。结果  (1)随着血压的增高PP的分布频率也在增高 ,血压正常人群 ,PP在 40~ 49mmHg(1mmHg=0 .133kPa)频度最高 ,在血压I期人群中频度最高的PP在 6 0~ 6 9mmHg ,在血压II期人群中PP 70~ 79mmHg分布频率最高 ,在血压III期人群中频率最高的PP在 90~99mmHg;(2 )人群缺血性卒中PP高于出血性卒中PP。(3)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年龄早于城市 4.3~6 .4岁 ,城乡人群发病年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0 ) ;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 (P =0 .0 0 0 0 ) ;农村人群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城市 (P =0 .0 0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分布特征 频率 脑卒中 脉压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6
3
作者 杨震坤 沈卫峰 +4 位作者 翁迪斌 张建盛 张大东 张宪 郑爱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药物规则治疗下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916例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与冠心病 (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 5 0 % )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916例中 ,5 4 7... 目的 探讨在药物规则治疗下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916例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与冠心病 (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 5 0 % )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916例中 ,5 4 7例 (6 0 %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组在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 )暴露比例上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组。两组的各种血压参数也存在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脉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和独立危险因素 ,脉压每增加 5mmHg(1mmHg =0 133kPa) ,冠心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 2 9%(95 %可信区间 :2 2 % 37% ,P <0 0 0 0 1) ;在对年龄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 )校正后显示 ,脉压每增加 5mmHg ,冠心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 18% (95 %可信区间 :10 % 2 5 % ,P <0 0 0 0 1)。在多因素逐步回归模型中 ,脉压仍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如下 :P/ (1 P) =EXP[0 0 6 19×年龄 (岁 ) +0 0 334×脉压 (mmHg) +0 0 2 86×病程 (年 ) +0 6 84 2×吸烟+0 5 4 4 7×糖尿病 - 6 0 391]。其他血压参数则与冠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药物规则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中 ,脉压是冠心病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冠心病 危险性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中年人群脉压对于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6
4
作者 周北凡 刘小清 +11 位作者 武阳丰 李义和 杨军 饶栩栩 赵连成 麦劲壮 李莹 郭成业 田秀珍 石美玲 于学海 邓木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7-691,共5页
目的 研究在中国中年队列人群中 ,基线脉压 (PP)对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 1983~ 1984年对北京和广州工人和农民人群10 0 76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按照统一的... 目的 研究在中国中年队列人群中 ,基线脉压 (PP)对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 1983~ 1984年对北京和广州工人和农民人群10 0 76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按照统一的随访方案和诊断标准对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病进行随访登记。到 1997年底 ,平均随访 13年 ,共发生冠心病事件 72例 ,脑卒中事件 2 5 9例。按PP的 4分位组计算年龄性别调整发病率 (1/ 10 0 0 0人年 )和RR值。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多项危险因素后分析 ,PP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结果 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年龄性别调整发病均随PP的 4分位而增高 ,最高和最低 4分位组相比 ,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为 4 6 8,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为 6 83。多因素Cox回归显示 ,PP增加一个标准差 ,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是 1 5 4和 1 6 7,低于相应收缩压 (SBP)的 1 6 9和 2 0 3,以及舒张压 (DBP)的 1 6 1和 2 17。在多因素模型中同时控制SBP ,则PP和冠心病和缺血型卒中的关联不再显著 ,而与脑卒中 ,尤其是出血型卒中呈显著负关联。而同时控制DBP ,则PP和DBP均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关联。结论在中国中年人群中 ,PP虽然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关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群 脉压 心血管病事件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脑血管意外
原文传递
氟伐他汀改善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张维忠 丁跃有 邱慧丽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降压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 60mmHg的高血压患者 ,分为安慰剂组 (15例 )和氟伐他汀组 (15例 ) ,分别加服安慰剂 (1片每天 )或氟伐他汀 (4...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降压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 60mmHg的高血压患者 ,分为安慰剂组 (15例 )和氟伐他汀组 (15例 ) ,分别加服安慰剂 (1片每天 )或氟伐他汀 (40mg/d) ,治疗 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1和C2 ) ,从桡动脉压力波形实时获得的中心动脉血压、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 (AI)。结果 安慰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肱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 8 0± 12 9mmHg (P =0 0 3 1)与 5 7± 9 3mmHg (P =0 0 3 3 ) ,中心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 9 7± 12 4mmHg (P =0 0 0 9)与 7 1± 9 3mmHg (P =0 0 1) ,中心动脉下降幅度大于肱动脉 ;舒张压和心率无显著改变 ;C2 升高 (P =0 0 3 ) ;AI降低 (P =0 0 2 6) ;PWV和C1无显著改变。结论 氟伐他汀通过改善高血压患者小动脉弹性和外周压力波反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脉压 动脉弹性 高血压 降压药物 安慰剂 降血脂药物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8
6
作者 杨鹏麟 陈鹏 +3 位作者 徐力辛 徐定修 张素勤 林洁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研究脉压与心肌肥厚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 60岁以上人群12 4 3人并进行测压和心电图检查 ,对其中 73 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压 <113mmHg(1mmHg =0 13 3kPa)、≥ 113mmHg分为二组 ,再以脉压≤ 60mmHg... 目的 研究脉压与心肌肥厚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 60岁以上人群12 4 3人并进行测压和心电图检查 ,对其中 73 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压 <113mmHg(1mmHg =0 13 3kPa)、≥ 113mmHg分为二组 ,再以脉压≤ 60mmHg、61~ 80mmHg、81~ 10 0mmHg、>10 0mmHg分为四个亚组。结果  (1)随着脉压增加 ,心肌肥厚 ,心电图异常均逐渐增加 ,P <0 0 1。(2 )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体重指数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 ,P >0 0 5。 (3 )脉压相同而平均压分别为 <113mmHg、≥ 113mmHg两组进行比较 ,心肌肥厚 ,心电图异常均无差异 ,而平均压≥ 113mmHg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平均压 <113mmHg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比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心肌肥厚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老年人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43
7
作者 陈鹏 杨鹏麟 +2 位作者 王凯华 吴连拼 官学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为了研究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对 334例老年人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测并进行测压 ,分别以脉压≤ 6 0mmHg、6 1~ 80mmHg、81~ 10 0mmHg及 >10 0mmHg和脉压指数≤ 0 .4 0 0、0 .4 0 1~ 0 .5 0 0、0 .5 0 1~ ... 为了研究脉压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对 334例老年人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测并进行测压 ,分别以脉压≤ 6 0mmHg、6 1~ 80mmHg、81~ 10 0mmHg及 >10 0mmHg和脉压指数≤ 0 .4 0 0、0 .4 0 1~ 0 .5 0 0、0 .5 0 1~ 0 .6 0 0及 >0 .6 0 0分为四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随着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增加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收缩压均随之增加 ,脉压指数组舒张压进行性下降 ;Spearman’s相关分析发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脉压指数相关性最佳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仅与脉压指数、年龄具有显著回归效果 ,脉压指数的标准回归系数远大于年龄。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脉压指数 评价 血管硬化 超声检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硬化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44
8
作者 蔡平 洪华山 王一波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 探讨脉压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近 5年住我院未治疗高血压病患者 696例(男 3 87例 ,女 3 0 9例 ) ,按平均压 <10 7mmHg和≥ 10 7mmHg分为二组 ,再分别以脉压≤ 60mmHg ,60 <PP≤ 80mmHg ,80 <PP... 目的 探讨脉压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近 5年住我院未治疗高血压病患者 696例(男 3 87例 ,女 3 0 9例 ) ,按平均压 <10 7mmHg和≥ 10 7mmHg分为二组 ,再分别以脉压≤ 60mmHg ,60 <PP≤ 80mmHg ,80 <PP≤ 10 0mmHg ,>10 0mmHg分为 4个亚组。分析各亚组的脉压与体重指数 (BMI)、血糖、血脂、BUN、Cr、UA、CCr、LVMI、EF、FS及心脑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 1)各亚组的高血压病史、吸烟者、饮酒者、BMI、血糖、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2 )脉压与BUN、Cr、UA、年龄、SBP、LVMI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75,0 60 ,0 70 ,0 48,0 59,0 56,P均 <0 0 5) ,而与CCr、DBP、FS、EF呈负相关 (r分别为 -0 68,-0 52 ,-0 49,-0 51,P均 <0 0 5)。 ( 3 )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有关 (P均 <0 0 5) ,统计学分析脉压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等因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脉压 靶器官 并发症
下载PDF
脉压与脑卒中发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胡小平 王占成 +6 位作者 刘经槃 朱满芳 董维宁 翁海军 张文佩 李哲 舒志萍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脉压分析 ,了解脉压增大是否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方法 将我院 5年来住院治疗的 90 7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组 ,并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的体检人员 10 0 0例为对照组 ,分析三组人员的脉压...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脉压分析 ,了解脉压增大是否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方法 将我院 5年来住院治疗的 90 7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组 ,并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的体检人员 10 0 0例为对照组 ,分析三组人员的脉压差。结果 脉压的增大与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在缺血性脑卒中组 ,脉压最大的分布区域在70~ 79mmHg ,占 2 7.7%;出血性脑卒中组脉压最大的分布区域在 70~ 79mmHg ,占 2 5 7%;对照组脉压最大的分布区域在 5 0~ 5 9mmHg ,占 2 8 5 %。显示脉压大于 70mmHg脑卒中发生的频率较高。年龄的增大与脉压有一定的关系 ,但三组的同年龄分组比较 ,脑卒中组的脉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直线回归系数有显著差异。三组人员中的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组的脉压值为 77± 12 4mmHg ;出血性脑卒中组的脉压值为 76± 17 6mmHg ;对照组的脉压值为 5 9± 13 5mmHg。与对照组比较不论是缺血性脑卒中组还是出血性脑卒中组P值均 <0 0 5。结论 脉压的增大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是引起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压 脉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疗效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41
10
作者 张志伟 林泽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71-2174,共4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疗效及与脉压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33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衰患者,依据脉压水平,相应地分为四组:≤48组、49~58组、59~68组、...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疗效及与脉压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33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衰患者,依据脉压水平,相应地分为四组:≤48组、49~58组、59~68组、>68组,靶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一般临床资料、放射性核素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老年高血压伴心衰患者随着脉压逐渐增大,血清VEGF、hs-CRP和脑钠肽水平均明显增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ER)明显降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后,LVEF和LVPFR在59~68,>68mmHg组分别增加(3.32±2.35)%、(4.12±3.05)%和0.37±0.26、0.53±0.37,脉压及VEGF在59~68,>68mmHg组分别下降8.2±3.1、9.4±4.3mmHg及18.39±8.43、26.79±14.32pg/ml,hs-CRP及脑钠肽在59~68,>68mmHg组分别下降0.26±0.13、0.33±0.16mg/L及140.36±68.62、155.39±73.58ng/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以>68mmHg组较甚(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衰患者中,脉压较大(脉压59~68,>68mmHg组)的患者对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更为敏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使脉压较大(脉压59~68,>68mmHg组)的患者脉压及血清VEGF、hs-CRP、脑钠肽水平明显下降,而心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脉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 被引量:34
11
作者 中国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再发研究协作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基础脉压和随访 4年中脉压水平与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关系。  方法 :入选 15 2 0例 5年内曾发生过脑卒中 (包括脑出血和梗死 )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平均年龄 (63 9± 7 6)岁。每半年至少随访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基础脉压和随访 4年中脉压水平与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关系。  方法 :入选 15 2 0例 5年内曾发生过脑卒中 (包括脑出血和梗死 )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平均年龄 (63 9± 7 6)岁。每半年至少随访 1次 ,随访 4~ 5年。随访中测量血压和收集脑卒中事件证据材料。终点事件评估委员会根据脑卒中证据材料评估脑卒中事件。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脉压分 4级 ,即 <45 ,45~ 5 4,5 5~ 64 ,≥ 65mmHg (1mmHg=0 13 3kPa) ,分析不同级别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关系。  结果 :入选患者基础脉压 <45 ,45~ 5 4,5 5~ 64 ,≥ 65mmHg者的脑卒中再发率分别为 9 7% ,12 7% ,16 1%和16 4% ;随访 4年中脉压平均水平 4个级别的脑卒中再发率分别为 8 6% ,14 7% ,17 5 %和 2 7 5 %。  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基础脉压或随访 4年中平均脉压与脑卒中再发密切相关 ,脉压越大 ,脑卒中再发危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脉压 脑卒中 再发 诊断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脉压与靶器官损害 被引量:30
12
作者 于军 薛成相 +2 位作者 李洪田 陈万强 汤洪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 观察在药物规则治疗下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心脏、血管和肾脏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血压 ,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方法 用 2 4小时动态血压仪监测 2 6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全天平均脉压(ABPP) ,多普勒... 目的 观察在药物规则治疗下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 (PP)与心脏、血管和肾脏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血压 ,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方法 用 2 4小时动态血压仪监测 2 6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全天平均脉压(ABPP) ,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 (CAPR)、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 -中膜厚度 (IMT)及内径 (CAD)、左室重量指数 (LVMI)、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 (E/A值 )、射血分数 (EF) ,生化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及 2 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 (MAU)。评价不同ABPP值对心脏、颈动脉、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影响。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PP≥ 60mmHg与PP <60mmHg比较 ,E/A值、EF和Ccr均下降 (P <0 0 5) ,而LVMI、CAD、CAPR、IMT、MAU升高 (P <0 0 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大 ,可促进心脏、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损害 ,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也是预测心脏、血管及肾脏损害有价值的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脉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红琼 刘代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以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冠脉造影检查,记录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情况,计算PP,PPI,并通过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严重程度.根据冠...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以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冠脉造影检查,记录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情况,计算PP,PPI,并通过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严重程度.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血压(MBP)、PP、PPI值;另根据PPI值将患者分为A(≤0.4),B(0.4~0.5),C(0.5~0.6),D(>0.6) 4组,比较各组冠心病发生率及Gensini积分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PP,PPI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PP,PPI分别为(78.21±8.36) mm Hg、(0.53±0.10),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的(66.43±7.58) mm Hg、(0.43±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发生率、Gensini积分随PPI值升高而上升(P<0.05),A组冠心病发生率、Gensini积分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D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B组(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PPI分别与冠心病、Gensini积分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PP,PPI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有关,特别是PPI,PPI值越大,冠心病发生率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脉压指数 冠心病 相关性
下载PDF
脉压分布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率的关系 被引量:24
14
作者 段秀芳 吴锡桂 +1 位作者 顾东风 黄广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探讨脉压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991年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中年龄≥ 18岁的 882 6 81人的资料进行再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 检验 ,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 目的 探讨脉压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991年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中年龄≥ 18岁的 882 6 81人的资料进行再分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 检验 ,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人群的脉压均值为 (44 6 1± 13 5 9)mmHg(1mmHg =0 133kPa) ,其中男性为 (44 92± 12 72 )mmHg,女性为 (44 34± 14 32 )mmHg。随年龄的增长脉压逐渐增宽 ,5 0岁以后脉压增宽的幅度加速且女性高于男性。在≥ 6 0岁人群中 ,脉压≥ 6 0mmHg的比例高于 <6 0岁组人群。 (2 )随脉压增宽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调整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后 ,以脉压 <4 5mmHg的人群为基线组 ,脉压为 4 5~ 5 9、6 0~ 74和≥ 75mmHg组人群 ,脑卒中的患病危险分别是基线组的 1 9、3 5和 5倍。同样 ,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是基线组的 1 2、1 5和 1 7倍。将收缩压和舒张压纳入影响因素中再分析 ,仍显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随脉压的增宽而增加。结论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随脉压的增宽而增高 ,脉压增宽是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分布 脑卒中 心肌梗死 患病率
原文传递
中老年人脉压与脑卒中危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建民 路方红 +4 位作者 金世宽 赵颖馨 孙尚文 王舒健 周晓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9-702,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中、老年人脉压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及差异。方法对15752例年龄≥40岁的高血压普查人群进行血压测量和登记,统计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752例人群中,检出脑卒中患者282例(1.8%),非... 目的回顾性研究中、老年人脉压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及差异。方法对15752例年龄≥40岁的高血压普查人群进行血压测量和登记,统计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752例人群中,检出脑卒中患者282例(1.8%),非脑卒中患者15470例(98.2%)。脉压平均为(47.5±11.1)mmHg。脉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7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此后女性脉压较为平稳,男性脉压则略有下降。调整血压以外的其他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冠心病史、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后,随PP水平的增高,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也随之增加。调整血压以外的其他因素后,脉压每增加10mmHg,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分别增加76.0%、44.8%。校正收缩压后,脉压与中年人脑卒中呈显著负相关(B=-0.482,OR=0.618,P<0.01),与老年人脑卒中则无显著相关性;校正舒张压后,中老年人脉压与脑卒中仍显著正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的患病率随脉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中年人应首先重视舒张压的控制;老年人应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尽量降低脉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及脉压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于军 祝之明 +3 位作者 祝善俊 赵志刚 周方明 谭建聪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 ,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32 8例住院患者 ,分为高血压病组 (EH组 ,116例 )、2型糖尿病组(DM组 ,10 0例 )和高血压伴糖尿病组 (EH +DM组 ,112例 ) ,...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脉压变化的特点 ,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32 8例住院患者 ,分为高血压病组 (EH组 ,116例 )、2型糖尿病组(DM组 ,10 0例 )和高血压伴糖尿病组 (EH +DM组 ,112例 ) ,行 2 4小时态血压 (ABPM)检测 ,其中 30例患者再行有创桡动脉压测量 ,观察餐前和餐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脉压 (PP)变化特点。结果 EH组餐后SBP和DBP升高 (P <0 0 1) ,而以SBP升高更明显 ,餐后PP也升高 (P <0 0 1)。EH +DM组餐后SBP和DBP下降 (P <0 0 1) ,而以DBP下降明显 ,餐后PP升高 (P <0 0 1)。DM组SBP和DBP均下降 (P <0 0 5 ) ,但餐后PP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EH +DM组和DM组患者各餐后SBP和DBP降低 ,其中EH +DM组餐后DBP下降较显著 ,餐后PP也增大。而EH组患者餐后SBP和DBP升高 ,而以SBP升高较显著 ,餐后PP也增大。DM组患者各餐后SBP和DBP降低幅度相似 ,其餐后PP无明显变化。三组患者餐后血压和脉压变化各有其特征 ,其机制可能与大动脉硬化程度、外周血管舒缩功能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血压 脉压 饭后期间
原文传递
脉动压技术腌制鸡蛋工艺优化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晓拓 高振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101,共5页
为提高咸蛋的腌制速率和食用品质,应用脉动压技术,选取高压幅值、高压与常压时间比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咸蛋腌制中蛋增重率、蛋清含盐量和蛋黄含盐量的变化,对脉动压腌制禽蛋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用饱和食盐溶液腌... 为提高咸蛋的腌制速率和食用品质,应用脉动压技术,选取高压幅值、高压与常压时间比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咸蛋腌制中蛋增重率、蛋清含盐量和蛋黄含盐量的变化,对脉动压腌制禽蛋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用饱和食盐溶液腌制48h,传质速率最佳的工艺为高压幅值135kPa、高压与常压时间比7.5min/15min。并对咸蛋品质进行感官评定,最终以高压幅值120kPa、高压与常压时间比为7.5min/15min所腌制的咸蛋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蛋 脉动 压力 渗透传质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维忠 白煜 丁跃有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 ,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 选择 5 0例健康老年人 (男女各 2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和 8... 目的 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 ,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 选择 5 0例健康老年人 (男女各 2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和 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男性 39例 ,女性 4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 ,其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 6 4例 ,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 2 0例。使用DO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结果 ISH大动脉弹性指数C1(7± 2 1ml/mmHg× 10 )低于NISH组 (9 2± 3 1ml/mmHg× 10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12 9± 4ml/mmHg× 10 ) ,P <0 0 1;ISH小动脉弹性指数C2 (2 6± 2 2ml/mmHg× 10 0 )与NISH(2 7± 2 5ml/mmHg× 10 0 )无显著差别 ,均低于正常血压对照组 (4 3± 2 5ml/mmHg× 10 0 ) ,P <0 0 1;在正常血压对照组 ,动脉弹性指数与脉压显著负相关 (C1:r=- 0 6 2 7,P <0 0 0 1;C2 :r =- 0 389,P <0 0 0 1) ,但在ISH则并不相关 (C1:r =- 0 10 5 ,P =0 4 10 ;C2 :r =- 0 2 0 3,P =0 1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动脉弹性功能 脉压 老年人 ISH 动脉弹性指数
下载PDF
脉压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一个大样本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钦凤 朴鍾龜 +2 位作者 高尚伯 金春培 张世鎮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30-832,共3页
目的研究脉压(PP)是否与死亡有关,尤其是否与心、脑血管病有关。方法选择了1992-1993年,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投保人,共有698796人,随访7年。随访开始时对每个观察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并调查相关问题,随访期每2年进行... 目的研究脉压(PP)是否与死亡有关,尤其是否与心、脑血管病有关。方法选择了1992-1993年,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投保人,共有698796人,随访7年。随访开始时对每个观察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并调查相关问题,随访期每2年进行1次查体。结果PP与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有正相关关系。无论性别、年龄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均得到相同结果,即随着PP升高,死亡危险性升高。但年龄越大,脉压的影响力度越弱。结论PP与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相关关系,在预测心脑血管病危险性时,PP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脉压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相对危险度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脉压及肾小球滤过率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梦 胡健 +2 位作者 方慧娟 樊新 吴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 (MA)与脉压、肾小球滤过率 (GFR)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7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采用99mTc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 ,同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 (MA)与脉压、肾小球滤过率 (GFR)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7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采用99mTc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 ,同时测定血清肌酐、血压等。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脉压、收缩压明显升高、GFR显著下降。UAER与脉压、收缩压、血清肌酐、体重指数 (BMI)分别呈正相关 ,与GFR呈负相关。脉压和GFR是与UAER显著相关的因素。结论 :MA与脉压、GFR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是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 ,对脉压增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适时治疗是保护肾功能的有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微量白蛋白 脉压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