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vitro bench testing using patient-specific 3D models for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with Venus P-valve
1
作者 Yu Han Zehua Shao +7 位作者 Zirui Sun Yan Han Hongdang Xu Shubo Song Xiangbin Pan Peter P.T.de Jaegere Taibing Fan Gejun Zh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990-996,共7页
Background:Due to the wide variety of morphology,size,and dynamics,selecting an optimal valve size and location poses great difficulty in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This study aimed to report our ... Background:Due to the wide variety of morphology,size,and dynamics,selecting an optimal valve size and location poses great difficulty in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This study aimed to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in vitro bench testing using patient-specific three-dimensional(3D)-printed models for planning PPVI with the Venus P-valve.Methods:Patient-specific 3D soft models were generated using PolyJet printing with a compliant synthetic material in 15 patients scheduled to undergo PPVI between July 2018 and July 2020 in Central China Fuwai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Results:3D model bench testing altered treatment strategy in all patients(100%).One patient was referred for surgery because testing revealed that even the largest Venus P-valve would not anchor properly.In the remaining 14 patients,valve size and/or implantation location was altered to avoid valve migration and/or compression coronary artery.In four patients,it was decided to change the point anchoring because of inverted cone-shape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n=2)or risk of compression coronary artery(n=2).Concerning sizing,we found that an oversize of 2-5 mm suffices.Anchoring of the valve was dictated by the flaring of the in-and outflow portion in the pulmonary artery.PPVI was successful in all 14 patients(absence of valve migration,no coronary compression,and none-to-mild residual 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The diameter of the Venus P-valve in the 3D simul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planning group(36[2]vs.32[4],Z=-3.77,P<0.001).Conclusions:In vitro testing indicated no need to oversize the Venus P-valve to the degree recommended by the balloon-sizing technique,as 2-5 mm suffi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valve prosthesis implantation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ntervention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bench testing 3D printing Venus P-valve
原文传递
新型国产肺动脉瓣膜治疗儿童肺动脉瓣反流的早期临床经验
2
作者 徐欣怡 王秀利 +6 位作者 郭颖 黄美容 傅立军 张浩 张海波 高伟 刘廷亮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目的评价Med-Zenith肺动脉瓣膜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筛查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度以上肺动脉瓣反流患儿,完善心脏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和心脏... 目的评价Med-Zenith肺动脉瓣膜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筛查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度以上肺动脉瓣反流患儿,完善心脏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和心脏磁共振(MRI)评估右心室流出道解剖学形态,左、右心室容积和肺动脉瓣反流分数,对符合纳入标准者植入Med-Zenith肺动脉瓣膜。分析和评价手术急性期及随访早期植入瓣膜的功能,患者左、右心室容积指数变化及瓣膜相关并发症。结果共13例先心病术后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儿行Med-Zenith肺动脉瓣膜植入,植入时年龄(14.5±2.1)岁,男占61.5%(8/13),体重(50.3±7.9)kg。所有患儿均成功植入Med-Zenith肺动脉瓣膜,中位随访12.0(12.0,24.0)个月,100%患儿临床稳定。超声心动图显示100%患儿肺动脉瓣反流轻度及以下,均未见瓣周漏;多普勒肺动脉峰值血流压力梯度与植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8.3)mmHg对(13.8±5.6)mmHg,P=0.429]。心脏MRI示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及肺动脉瓣反流分数均较术前下降[(129.7±24.1)ml/m^(2)对(197.7±18.9)ml/m^(2),P<0.001;(79.4±22.1)ml/m^(2)对9(120.9±34.2)ml/m^(2),P<0.001;(6.4±6.0)%对(54.8±8.3)%,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分别较术前上升[(94.8±14.2)ml/m^(2)对(88.4±9.6)ml/m^(2),P=0.046;(49.2±18.5)ml/m^(2)对(39.7±9.2)ml/m^(2),P=0.025]。胸部X线检查未见支架断裂、移位及形变。结论Med-Zenith肺动脉瓣膜治疗儿童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瓣反流安全、易行,中位随访1年100%患儿瓣膜轻度及以下反流,未见瓣周漏。患儿心功能好转,左、右心室容积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 肺动脉瓣反流 经导管肺动脉瓣膜植入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原文传递
国产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支架经胸植入术治疗肺动脉瓣反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3
作者 周子秦 黄陶然 +8 位作者 乃吉木丁·阿布都热西提 张勇 袁海云 谢年谨 费洪文 刘辉 庄建 陈寄梅 温树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5-1312,共8页
目的探索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支架(SalusTM)经胸植入术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术后1年结果。方法按严格的入组、随访标准,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2日—2023年7月1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经胸肺动脉瓣支架植入术患者... 目的探索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支架(SalusTM)经胸植入术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术后1年结果。方法按严格的入组、随访标准,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2日—2023年7月1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经胸肺动脉瓣支架植入术患者,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8例肺动脉瓣重度反流患者,其中男23例(60.5%)、女15例(39.5%),平均年龄(24.08±8.12)岁,平均体重(57.66±13.54)kg。患者术前平均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RVEDVI)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RVESVI)分别为(151.83±42.84)mL/m^(2)和(83.34±33.05)mL/m^(2)。所有患者均成功行经胸自膨式肺动脉瓣支架植入术,其中3例(7.9%)患者术中出现瓣膜支架移位。围术期并发症包括术后下壁心肌梗死1例(2.6%),术后伤口愈合不良1例(2.6%)。中位随访时间12.00(6.00,17.50)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或再干预患者,无复发肺动脉瓣重度反流患者,3例(7.9%)患者出现胸闷、胸痛,1例(2.6%)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右心房上下径、右心室上下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均显著减小,肺动脉瓣反流程度改善(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RVEDVI和RVESVI分别降至(109.51±17.13)mL/m^(2)和(55.88±15.66)mL/m^(2)(P<0.01)。结论自膨式肺动脉瓣支架经胸植入术治疗重度肺动脉瓣反流安全、有效,患者术后1年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式肺动脉瓣支架 肺动脉瓣反流 右心室流出道 右心功能
原文传递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邴振 泮思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428,共4页
肺动脉狭窄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8 %,其中单纯肺动脉瓣狭窄占肺动脉狭窄的80%~ 90%[1-2]。1982年,Kan等[3]首先采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随着介入经验的丰... 肺动脉狭窄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8 %,其中单纯肺动脉瓣狭窄占肺动脉狭窄的80%~ 90%[1-2]。1982年,Kan等[3]首先采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erc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随着介入经验的丰富及手术器材的革新,该术式日臻成熟并成为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方式。尽管如此,该术式仍存在相关并发症,如静脉撕裂、三尖瓣损伤、右室流出道痉挛、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动脉瓣环撕裂及肺动脉瓣反流( 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等,而 PR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肺动脉瓣反流
原文传递
Percutaneous valve stent insertion to correct the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an animal feasibility study 被引量:3
5
作者 BAI Yuan ZONG Gang-jun +4 位作者 JIANG Hai-bing LI Wei-ping WU Hong ZHAO Xian-xian QIN Yong-w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1期3127-3131,共5页
Background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leads to progressive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susceptibility to arrhythmias,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Percutaneous valve replacement has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providi... Background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leads to progressive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susceptibility to arrhythmias,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Percutaneous valve replacement has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providing patients with an alternative option.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 has been recently introduced in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percutaneous valve stent insertion to correct the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in sheep using a cup-shaped valve stent.Methods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was created by percutaneous cylindrical stent insertion in native pulmonary annulus of 8 sheep. One month after the initial procedure, the sheep with previous cylindrical stent implanted underwent the same implantation procedure of pulmonary valve stent. The valve stent consisted of a cup-shaped stent and pericardial valves.Hemodynamic assessments of the bioprosthetic pulmonary valve were obtained by echocardiography at immediately post-implant and at 2 months follow up.Results Successful transcatheter cylindrical stent insertion was performed in 7 sheep but failed in 1 sheep because the cylindrical stent was released to right ventricle outflow tract. After one month the 7 sheep with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underwent valve stent implantation successfully. Echocardiography confirmed the stents were in desired position during the follow-up. No evidence of pulmonary valve insufficiency occurred in any animals.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all heart function markers were normal.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cylindrical stent insertion to induce significant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in sheep was feasible, simple and reproducible.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stent implantation can reduce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in a sheep model.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nimal model and clinical trials are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UTANEOUS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valve stent animal model
原文传递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在肺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栋 宣茂正 +1 位作者 李江振 范太兵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开展相对较晚,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临床对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现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不断重视,PPVI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欧美国家...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开展相对较晚,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临床对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现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不断重视,PPVI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欧美国家已在临床成熟应用PPVI,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而言其具有微创、可重复性、术后疗效好等优点。现对PPVI在肺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 右心室流出道 肺动脉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求名 杨克明 +9 位作者 张浩 花中东 林野 高华炜 马凯 张森 祁磊 王官玺 何凤璞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1-676,共6页
目的:探索肺动脉瓣置换术(PVR)治疗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2在我院行外科PVR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肺动脉瓣大量反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24例患者PVR手术时年龄(24.4&#... 目的:探索肺动脉瓣置换术(PVR)治疗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2在我院行外科PVR治疗法乐四联症术后合并肺动脉瓣大量反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24例患者PVR手术时年龄(24.4±12.6)岁,患者行PVR与行法乐四联症矫治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4.6±7.3)年。(1)围手术期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82.5±75.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9.8±44.6)min(n=18,75%);同期三尖瓣成形10例(41.7%),瓣膜置换包括12例同种瓣,12例生物瓣。(2)手术结果:无院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15.2±5.5)天。(3)随访:平均随访(1.1±0.8)年,出院后无死亡及再手术等重大并发症,1例肺动脉瓣功能衰竭。PVR后右心室容积显著减小[手术前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190.5±29.8)ml/m2 vs(109.2±19.0)ml/m2,P<0.001;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135.3±28.5)ml/m2 vs(80.0±11.3)ml/m2,P<0.001],而左心室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峰值耗氧量、QRS间期等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超声检查发现,三尖瓣中量反流4例,肺动脉瓣大量反流1例、中量反流4例。结论:PVR可有效缩小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患者扩张的右心室,提高最大运动负荷,远期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肺动脉瓣反流 肺动脉瓣置换
下载PDF
Percutaneous pulmonary and tricuspid valve implantations: An update
8
作者 Robert Wagner Ingo Daehnert Philipp Lurz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4期167-177,共11页
The field of percutaneous valvular interven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and rapidly developing with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Percutaneous procedures focusing on aortic and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or intervent... The field of percutaneous valvular interven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and rapidly developing with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Percutaneous procedures focusing on aortic and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o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s well as techniques of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have already reached worldwide clinical acceptance and routine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status.Although techniquesof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have been described just a decade ago,two stent-mounted complementary devices were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and more than 3000 of these procedures have been performed worldwide.In contrast,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tricuspid valve dysfunction is still evolving on a much earlier level and has so far not reached routine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status.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an "interdisciplinary challenging",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of patients previously treated by corrective,semi-corrective or pallia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is growing inexorably,there is a rapidly increasing need of treatment options besides redo-surgery.Therefore,the review intends to reflect on clinical expansion of percutaneous pulmonary and tricuspid valve procedures,to update on current devices,to discuss indications and patient selection criteria,to report on clinical results and finally to consider future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ysfunction pulmonary regurgitation 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 PERCUTANEOUS TRICUSPID valve IMPLANTATION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仕怀 王琦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429-432,共4页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于肺动脉瓣环扩大和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动脉主干扩张导致的功能性关闭不全,较少见于特发性肺动脉扩张、马凡氏综合征、肺动脉瓣脱垂,也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一种常见的远期并发症。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右心室扩张...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多见于肺动脉瓣环扩大和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动脉主干扩张导致的功能性关闭不全,较少见于特发性肺动脉扩张、马凡氏综合征、肺动脉瓣脱垂,也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一种常见的远期并发症。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右心室扩张、右心功能不全、致死性心律失常等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目前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及其所致的右心衰竭、心律失常等;对于引起右心室容量负荷进行性加重及反复右心衰竭的重度器质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需要进行肺动脉瓣置换术。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随着瓣膜、支架、传送系统、手术路径等改良,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肺动脉瓣置换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勇 许刚 +5 位作者 温树生 岑坚正 崔虎军 刘晓冰 庄建 陈寄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评估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右室流出道重建手术35例患儿术中使用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的情况,并随访其近中期临床结果。男19例、女16例,平均接... 目的评估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在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右室流出道重建手术35例患儿术中使用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的情况,并随访其近中期临床结果。男19例、女16例,平均接受手术年龄10岁(5个月至42岁),体重26(8~62)kg。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类型包括:人工单瓣技术21例,人工双瓣技术6例,综合成形法8例。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75~251(120±3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185(72±28)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68(24±18)h,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14~225(59±51)h,术后早期死亡3例均与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无明显相关性。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术前瓣膜反流情况:无反流22例,轻度1例、中度7例、重度3例。术后随访终点瓣膜反流情况:无瓣膜反流8例,轻度反流22例,中度反流5例,无重度反流患者。术后肺动脉瓣相关狭窄2例,均为轻度狭窄。无瓣膜相关再次手术,延迟关胸3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未随访到远期死亡患者。生存32例患者,心功能评级(NYHA)Ⅰ级20例,Ⅱ级10例,Ⅲ级2例。结论在右室流出道重建手术中运用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可以减轻术后早期右心室容量负荷,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其外科技术简便易施行,费用低廉,近中期安全性较好,远期仍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肺动脉瓣重建技术 右室流出道重建 肺动脉瓣反流
原文传递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中远期常见并发症及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官玺 何凤璞 李守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453-2456,共4页
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效果良好,30年远期生存率约90%。然而根治术后中远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肺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根部扩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后远期预后... 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效果良好,30年远期生存率约90%。然而根治术后中远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肺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根部扩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后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在合适的时机对这些并发症进行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返流 主动脉根部扩张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Gore-Tex心包膜重建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效果观察
12
作者 袁心刚 梁栋 +4 位作者 赵力运 梁维杰 董好举 宋书波 范太兵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应用Gore-Tex心包膜重建右心室流出道预防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法洛四联症患儿60例,入院肺动脉瓣Z值-6.0~-2.3,均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术中应用0.1 mm厚的Gore-Tex心包膜制作肺动脉单瓣的跨环牛心包...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应用Gore-Tex心包膜重建右心室流出道预防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法洛四联症患儿60例,入院肺动脉瓣Z值-6.0~-2.3,均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术中应用0.1 mm厚的Gore-Tex心包膜制作肺动脉单瓣的跨环牛心包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即刻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术后3、6个月及1、2、3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狭窄、肺动脉反流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手术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体外循环时间90~194(129±4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137(92±18)min,术后右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均<10 mm Hg。患儿术前左室射血分数[(61±12)%]与术后即刻[(6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0.35±0.06)mL/m^(2)]低于术后即刻[(0.47±0.11) mL/m^(2)](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出院,少量心包积液3例和膜周部残余室间隔缺损1例临床随访观察,术后无死亡病例,未发生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术后3、6个月及1、2、3年,中度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分别为0、0、1.7%、1.7%、2.0%、0,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0、3.3%、5.0%、5.0%、5.9%、4.9%,均未发生重度肺动脉瓣反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结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应用0.1 mm厚的Gore-Tex心包膜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可有效预防术后肺动脉瓣反流,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Gore-Tex心包膜 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肺动脉瓣反流 肺动脉瓣狭窄
原文传递
嵌合肺动脉瓣成形术在法洛四联症患者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应用
13
作者 谭琦 訾捷 +6 位作者 李清宝 李勇 李德才 隋润钤 孙连功 于利 王安彪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60,81,共5页
目的探讨嵌合肺动脉瓣成形术在法洛氏四联症(TOF)手术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应用嵌合肺动脉瓣成形术重建TOF患者右心室流出道42例患者临床资料。该术式设计梯形补... 目的探讨嵌合肺动脉瓣成形术在法洛氏四联症(TOF)手术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应用嵌合肺动脉瓣成形术重建TOF患者右心室流出道42例患者临床资料。该术式设计梯形补片嵌合入自体肺动脉前瓣,重建肺动脉瓣环,修复瓣叶对合面积不足。随访3~52个月,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瓣反流程度。结果采用嵌合肺动脉瓣成形术重建右室流出道,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肺动脉瓣反流程度均低于中度。结论对于肺动脉瓣环严重狭窄和肺动脉瓣叶发育不良的TOF患者,嵌合肺动脉瓣成形术有助于改善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成形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反流
原文传递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后重度肺动脉瓣返流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后早期疗效观察
14
作者 夏智渊 徐亮 +2 位作者 万俊义 张倩 张戈军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后重度肺动脉瓣返流(PR)合并右心功衰竭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治疗的安全性及早期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TPVR且术前诊断为复杂... 目的评价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后重度肺动脉瓣返流(PR)合并右心功衰竭患者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治疗的安全性及早期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TPVR且术前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后重度PR合并右心衰竭的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半年随访资料,观察TPVR术后的早期(术后随访半年)疗效。结果共纳入19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为(26.74±3.40)岁。TPVR术后6个月[随访时间为(176±13)d]随访时,患者肺动脉瓣反流(P<0.001)及三尖瓣返流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较术前明显缩小[(139.63±35.37)ml/m^(2)比(92.56±25.49)ml/m^(2),P<0.001]。但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较术前并无显著改善[(33.94±8.90)%比(34.85±9.27)%,P=0.51],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心电图QRS间期变异无统计学意义[151(136,159)ms比148(127,160)ms,P=0.30]。结论TPVR可以显著改善右心衰竭患者的肺动脉瓣返流情况,缩小右心室、减轻右心容量负荷,但在术后早期右心室收缩功能无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 肺动脉瓣大量反流 右心衰竭
原文传递
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经胸植入术早期疗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15
作者 黄颖 周子秦 +8 位作者 张勇 李晓华 谢年谨 费洪文 刘辉 赵俊飞 庄建 陈寄梅 温树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77,共6页
目的评估使用国产自膨式瓣膜(Salus^(TM))行经胸肺动脉瓣植入术治疗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早期结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2日—2022年11月25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经胸肺动脉瓣植入术患者,对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瓣膜及心脏功能... 目的评估使用国产自膨式瓣膜(Salus^(TM))行经胸肺动脉瓣植入术治疗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早期结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2日—2022年11月25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经胸肺动脉瓣植入术患者,对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瓣膜及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24.5±1.5)岁,平均体重(57.0±3.0)kg。经CT血管成像测得25例患者术前近主肺动脉分叉处、主动脉中段较狭窄处、近右心室流出道瓣膜处收缩期平均直径分别为(31.8±7.4)mm、(30.6±5.9)mm、(38.4±8.0)mm。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瓣膜,术后早期未出现死亡、冠状动脉压迫、支架断裂、瓣膜移位、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心房和右心房上下径指数、右心室流出道前后径指数均明显降低;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反流程度均明显减轻,反流面积指数明显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国产自膨式肺动脉瓣(SalusTM)行经胸肺动脉植入术,治疗严重肺动脉瓣反流的早期效果良好,长期效果还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结果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植入 自膨式肺动脉瓣 肺动脉瓣反流 右心室流出道
原文传递
自膨胀式瓣膜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锥体型右心室流出道患者一例
16
作者 何芊蓓 李怡坚 +4 位作者 赵振刚 李侨 李晓 李翔 冯沅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83-1386,共4页
该文报道了1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16岁患者,其右心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形态呈锥体型,极具挑战性。入院后采用自膨胀式瓣膜,成功行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2年随访期间病情稳定。该病例旨在为锥体型右心室流出道患... 该文报道了1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的16岁患者,其右心室流出道至主肺动脉形态呈锥体型,极具挑战性。入院后采用自膨胀式瓣膜,成功行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2年随访期间病情稳定。该病例旨在为锥体型右心室流出道患者行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 锥体型右心室流出道 肺动脉瓣反流
原文传递
经皮自膨胀肺动脉瓣植入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文志 张蕾 +4 位作者 张晓春 管丽华 潘翠珍 周达新 葛均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7期65-68,共4页
目的初步评估使用国产Venus P瓣膜行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行PPVI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 目的初步评估使用国产Venus P瓣膜行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行PPVI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瓣膜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入选的14例患者均为使用跨瓣补片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后并发慢性肺动脉瓣反流(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瓣膜完全释放后均位置满意,未出现移位。1例患者术后1天出现发热,经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心房扑动,电复律后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1);6分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1)。人工肺动脉瓣膜无轻度以上瓣膜反流,无瓣周漏,平均跨瓣压差为(16.9±6.3)mm Hg。所有患者瓣膜支架结构完整,均未出现移位,QRS波宽度显著变窄(P<0.03)。结论使用Venus-P瓣膜对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慢性PR的患者行PPVI安全、有效,但尚需更长时间、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 肺动脉瓣反流 自膨胀瓣膜
下载PDF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心脏畸形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仁福 汪曾炜 +3 位作者 孙立志 朱洪玉 宫汉东 刘建实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6-197,共2页
自1985年9月至1994年3月手术治疗33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心脏畸形病人。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35岁(平均11岁)。其中SLL型31例,IDD型2例。手术修复室间隔缺损28例,肺动脉狭窄29例(14例... 自1985年9月至1994年3月手术治疗33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心脏畸形病人。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35岁(平均11岁)。其中SLL型31例,IDD型2例。手术修复室间隔缺损28例,肺动脉狭窄29例(14例应用心外带瓣管道,其中9例同种主动脉带瓣管道,5例为带戊二醛处理的猪肺动脉瓣的人工管道),修补房间隔缺损15例,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成形2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和改良Fontan手术各1例。手术死亡5例。晚期死亡1例。生存27例,经2个月至9年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转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狭窄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颈静脉入路行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肺动脉瓣反流一例
19
作者 丁建东 徐荣丰 +6 位作者 张晓黎 丁秀霞 陆新健 陆启同 赵振 章晓国 马根山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59-763,共5页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常涉及右室流出道(RVOT)功能障碍。外科跨瓣环RVOT补片加宽术可导致肺动脉瓣狭窄或反流,进而导致右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可治疗RVOT功能障碍。Venus P-Valve作为中国及欧洲首个获批... 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常涉及右室流出道(RVOT)功能障碍。外科跨瓣环RVOT补片加宽术可导致肺动脉瓣狭窄或反流,进而导致右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可治疗RVOT功能障碍。Venus P-Valve作为中国及欧洲首个获批上市的自膨胀式TPVR产品,更适合中国人群的疾病特征。股静脉为常用入路,但在下腔静脉闭塞或髂股静脉弯曲/阻塞时,难以经股静脉入路,手术难度增大。作者报告国内首例经颈静脉入路的Venus P-Valve治疗病例(由于下腔静脉变异,直接延续奇静脉汇到上腔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入路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 肺动脉瓣反流 重度
下载PDF
小儿法洛四联症修复手术减少肺动脉瓣反流的外科策略及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敏华 王辉山 +3 位作者 汪曾炜 王镇龙 张春振 吴洪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TOF)修复手术中减少肺动脉瓣反流的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211例TOF患儿行肺动脉瓣保护(PVS)的心内修复手术,年龄2—36个月,其中术后右心室和左心室压(PRV/PLV)比值≥0.8者114例... 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TOF)修复手术中减少肺动脉瓣反流的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211例TOF患儿行肺动脉瓣保护(PVS)的心内修复手术,年龄2—36个月,其中术后右心室和左心室压(PRV/PLV)比值≥0.8者114例。114例中前54例全部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采用右心室漏斗部保护方法(RVIS),切开肺动脉瓣环或右心室0.5~1.0cm;后60例中8例采用以下标准决定行RVIS:多巴胺≥10μg·kg-1·min-1和肾上腺素≥0.05μg·kg-1·min-1维持下循环不稳定或者跨肺动脉瓣环压差≥30mmHg(1mmHg=0.133kPa),余52例未进一步处理。114例患儿按是否行RVIS分组,其中RVIS62例,PVS组5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RVIS组体外循环时间明显延长[(110.3±12.0)min对(77.7±10.0)min,P〈0.01]。与RVIS组相比,PVS组术后跨肺动脉瓣环压差[(21.0±5.4)mmHg对(16.0±3.6)mmHg。P〈0.05]、PRV/PLV(0.82±0.03对0.67±0.12,P〈0.01)明显高,PVS组术后早期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使用时间[(6.03±9.60)天对(4.20±1.90)天,P〈0.01]、呼吸机辅助时间[(81.2±27.6)h对(38.5±33.0)h,P〈0.01]和ICU滞留时间[(6.3±1.7)天对(4.3±1.9)天,P〈0.01]明显长。PVS组术后床旁腹膜透析比例明显高于RVIS组(8/52对4/62,P〈0.01)。RVIS组术后1例死于心律失常。随访期间PVS组1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随访资料显示,术后52个月PVS组的肺动脉瓣反流程度明显小于RVIS组,两组的左、右心室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都明显低于健康同龄儿。结论选择合适的TOF病例,采用保留肺动脉瓣或右心室小切口,能明显减轻修复术后肺动脉瓣的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反流 小儿法洛四联症 修复手术 外科策略 体外循环时间 感染性心内膜炎 术后早期 血管活性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