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卢维城 向伟 +6 位作者 吴明 郑旭 林静 陈兴月 魏海波 詹端 李春蕾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以及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RDS早产儿和未并发RDS的早产儿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以及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RDS早产儿和未并发RDS的早产儿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SP-B-18A/C、SP-B 1580C/T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个位点多态性与RDS的关系。结果 SP-B-18A/C、SP-B 1580C/T两个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存在多态性,与未并发RDS的早产儿对照组比较,RDS患儿SP-B 1580C/T位点基因型以CC型明显增多,(χ2=12.26,P<0.01),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增高(χ2=11.97,P<0.01),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RDS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2.26倍(OR=2.26,95%CI:1.42~3.60)。两组SP-B-18A/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B 1580位点C/T多态性与RDS有关,SP-B 1580C/T可能是RDS的易感基因,携带SP-B 1580位点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RDS的风险增加。SP-B-18A/C与RD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单核苷酸多态性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金凤 王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8-961,共4页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监测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常规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同时给...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监测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常规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PS治疗,气管内给药。结果:治疗组的氧合指数(OI)明显低于常规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氧暴露时间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P-B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可促进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重症肺炎 肺表面活性蛋白b 新生儿
下载PDF
Surfactant Protein B 1580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瑞成 徐永健 张珍祥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3期216-218,238,共4页
Summary: Whether surfactant protein B (SP-B)-18A/C and 1580C/T polymorphism we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After genomi... Summary: Whether surfactant protein B (SP-B)-18A/C and 1580C/T polymorphism were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After genomic DNA was isolated from blood of COPD smokers and control smokers, the genotypes of SP-B-18A/C and SP-B1580C/T polymorphism loci were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PCR-RFLP)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otypes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SP-B1580C/T polymorphism locus between COPD smokers and control smokers. C→T mutation rate (including TT homozygote and CT heterozygote) in COPD smokers was higher than in control smokers (57.9 % vs 41.7 %, χ2=4.93, P<0.05),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otypes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SP-B1580-18A/C locus between COPD smokers and control smokers. The allele frequency (29.1 %) of SP-B1580-18A/C locus is lower than T allele (70.9 %)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Mexican, in which, the A and T allele frequencies were 85 % and 15 %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SP-B1580 T allele wa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COPD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The polymorphism of SP-B-18A/C locus maybe varied with r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urfactant protein b genetics polymorphism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清ATⅢ、D-D、SP-B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雪芹 汪新体 +3 位作者 方侃 胡元 曾敏 彭旭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3期2563-2566,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重症肺炎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暴露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肺氧合功能、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氧和指数(OI)及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h、48h、72h,两组患儿OI及a/APO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显著(P<0.05),且观察组OI及a/APO2表达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D-D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ATⅢ、SP-B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D-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TⅢ、SP-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氧暴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肺氧合功能及血清ATⅢ、D-D、SP-B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重症肺炎 新生儿 血清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易娟 黄冰 +6 位作者 黎阳 阮林 彭丹晖 林飞 顾永辉 黄宇 陈锡华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组织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达的变化。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单肺通气组(A组)、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根据不同的通气时间分成亚组A1、A2、A3组...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组织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达的变化。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单肺通气组(A组)、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根据不同的通气时间分成亚组A1、A2、A3组和B1、B2、B3组,将气管导管过深插管至右肺建立右肺OLV模型。分别取各组左右两侧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其肺泡结构及肺间质的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P-A和SP-B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较,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A组和B组肺组织逐渐表现出肺泡充血水肿、肺间质逐渐增厚,且在A组非通气侧这些病理变化更为严重。与C组比较,A组各亚组SP-A和SP-B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且随着OLV时间延长,蛋白表达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B组各亚组对应侧肺比较,A组中各亚组左侧肺SP-A和SP-B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右侧肺SP-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肺SP-B蛋白表达在A1、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3组则比B3组蛋白表达减少(P<0.05);A组各亚组组内两侧肺比较,SP-A和SP-B蛋白在A组各亚组左侧肺均比右侧肺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OLV可致SP-A和SP-B表达下调,且非通气侧比相同时间的双肺通气肺组织下调更明显,这可能是OLV所致肺损伤更加严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80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外显子测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费通 崔其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易感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南方汉族人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SP—B外显子序列,把80例患儿分为RDS组和非RDS组... 目的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易感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南方汉族人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SP—B外显子序列,把80例患儿分为RDS组和非RDS组,比较2组SP—B外显子基因型的差异。结果2组早产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极低体质量早产儿中59例外显子有突变,突变位点有2种类型,V1:Exon2:c.[5A〉C]+[5A〉C]或C.[5A〉C]+[=];V2:Exon5tC.[428C〉T]+1428C〉T]或c.[428C〉T]+[=]。RDS组45例中V1型20例、V2型18例、V1+V2型3例,非RDS组V1型12例、V2型9例、V1+V2型0例。V1和V2在2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73、5.02,P均〈0.05),2种多态性对于RDS的OR值分别为3.33和4.00。RDS组中SP—B外显子基因突变病例与未突变病例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结论在中国南方汉族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SP-B外显子基因多态性是RD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外显子 测序
原文传递
四种细胞来源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中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锦乐 史旻 +7 位作者 卢彦秀 卫剑 傅萱 曾世永 叶剑滨 陶伍元 窦清理 张文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7-1424,共8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的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s B,SP-B)、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的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s B,SP-B)、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B1,HMGB1)和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等四项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变化特点,为临床联合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在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完成,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LPS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LPS组采用肺内注射LPS 10μg/mL诱导建立ARDS模型,对照组则肺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6 h、12 h、24 h留取血清、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每个时间点各6只大鼠,动脉血气及病理分析确认建模成功后用ELISA、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SP-B、PAI-1、HMGB1和sRAGE的表达变化。采用成组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LPS组PaO2(mmHg)随时间进行性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38±1.74 vs 84.17±1.96;72.20±1.70 vs 81.26±1.57;68.52±2.45 vs 81.45±1.51,P<0.05),HE染色提示肺损伤程度持续恶化。LPS组血清中HMGB1(ng/mL)(0.34±0.08,0.43±0.12,0.50±0.03),SP-B(ng/mL)(2.21±0.11,2.74±0.15,3.07±0.28)和PAI-1(ng/mL)(40.38±3.06,50.02±4.82,57.34±4.67)进行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sRAGE(ng/mL)与对照组相比进行性下降(0.17±0.04,0.14±0.04,0.11±0.02),仅24 h与其他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肺泡灌洗液中HMGB1(ng/mL)(0.08±0.02,0.13±0.02,0.21±0.03)、PAI-1(ng/mL)(48.88±4.17,56.66±4.01,65.83±4.96)和SP-B(ng/mL)(0.68±0.13,0.80±0.17,1.12±0.14)进行性升高;而sRAGE(ng/mL)进行性下降(0.14±0.05,0.12±0.02,0.11±0.02),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分析提示6 h起PAI-1在肺间质逐步上调表达而HMGB1和SP-B则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肺表面活性蛋白b 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原文传递
表面活性蛋白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燕 徐桂华 +1 位作者 高笑宇 孙德俊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7期552-555,共4页
表面活性蛋白B(SP-B)对维持肺泡结构、气道功能和肺功能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其稳态或生理特性的改变可导致肺功能异常,近年来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研究包括基因多态性、蛋白表达以及作用机制正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者通过不同... 表面活性蛋白B(SP-B)对维持肺泡结构、气道功能和肺功能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其稳态或生理特性的改变可导致肺功能异常,近年来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研究包括基因多态性、蛋白表达以及作用机制正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者通过不同方法、不同取材对SP-B与COPD的肺功能、气道阻塞以及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提出不同观点,本文主要以SP-B在COPD的相关研究范围以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表面活性蛋白b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程红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与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2008-2014年接受治疗的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35例(观察组),并纳入同期收治的早产儿(无肺支气管发育不良)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人。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支气管发育不良与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2008-2014年接受治疗的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35例(观察组),并纳入同期收治的早产儿(无肺支气管发育不良)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人。分析对比两组患儿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与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PB的18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740,P=0.005)。两组受试者1580C及1580T等位基因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携带SPB(18A)基因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12;CI:2.213-4.643)。结论汉族人群中,肺表面活性蛋白B基因与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相关,SPB(18A)基因可能是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支气管发育不良 肺表面活性蛋白b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的影响
10
作者 李涛 王宏伟 +5 位作者 肖玉 常立文 麦根荣 徐少勇 谢集建 李东升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寻找新途径。方法取孕20 d的W 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肺泡Ⅱ型细胞,将所得...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地塞米松对胎鼠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SP-B)表达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寻找新途径。方法取孕20 d的W istar大鼠剖腹取胎鼠,原代培养肺泡Ⅱ型细胞,将所得肺泡Ⅱ型细胞分成4组,分别加入VEGF、地塞米松、VEGF+地塞米松、空白培养液(即对照组),孵育后测定各组胎鼠肺泡Ⅱ型细胞VEGF及其受体F lt-1、F lk-1和SP-B。结果VEGF组、地塞米松组与VEGF+地塞米松组SP-B均阳性表达,对照组SP-B阴性表达;VEGF组与VEGF+地塞米松组VEGF、F lt-1、F lk-1阳性表达,地塞米松组VEGF、F lt-1、F lk-1阴性表达。结论VEGF能促进肺泡发育和肺表面活性物质SP-B的合成与分泌,拮抗地塞米松下调肺泡Ⅱ型细胞受体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地塞米松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肺泡Ⅱ型细胞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b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尹晓娟 李丽华 +2 位作者 王艳 谢露 封志纯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缺陷是否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血缘关系的30例RDS死亡新生儿为RDS组,其中〈34周、34~36周及≥37周每组各纳入10例;选择无血缘关系的30例其他疾病死亡新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缺陷是否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无血缘关系的30例RDS死亡新生儿为RDS组,其中〈34周、34~36周及≥37周每组各纳入10例;选择无血缘关系的30例其他疾病死亡新生儿为对照组,胎龄与RDS组以1:1相匹配分成3个亚组(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死后半小时内取肺组织浸入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5μm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患儿SP—B在肺部的表达;计算两组SP—B缺陷的频率。结果SP—B位于细胞胞浆中,部分分泌至气道及肺泡表面,着色深浅不一、范围不同,随组别、胎龄、疾病严重程度而变化;RDS组肺部SP—B蛋白未随胎龄增加而增加,对照组除2例26周患儿SP—B明显低于同组同胎龄外,肺部SP—B蛋白随胎龄增加而增加。RDS组SP—B阳性表达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t=10.205,P〈0.001),RDS组SP—B缺陷13例,缺陷频率43.3%,对照组SP—B缺陷2例,缺陷频率6.7%,RDS组高于对照组(x^2=60.00,P〈0.001)。结论SP-B缺陷参与了新生儿RDS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缺陷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20例汉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遗传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尹晓娟 罗分平 +2 位作者 李爱华 安育林 封志纯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汉族群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遗传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NRDS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彼此无关的汉族NRDS20例作为NRDS组,选择彼此无关的汉族20例其他病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与NRDS组相匹配,这些患儿可患有先心... 目的探讨汉族群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遗传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基因治疗NRDS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彼此无关的汉族NRDS20例作为NRDS组,选择彼此无关的汉族20例其他病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与NRDS组相匹配,这些患儿可患有先心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持续肺动脉高压。所有研究对象在临床确诊或住院后取血样本,NRDS组和对照组在患者死后30min内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B在肺部的表达,PCR技术分析筛选SP-B基因Intron 4的遗传缺陷变异体。结果20例NRDS患儿中,26周2例、34周1例、42周2例SP-B蛋白在肺部的表达明显较同胎龄对照组少;而对照组随着胎龄的增加,SP-B在肺部的表达增加,但在NRDS组却无这种规律可寻,进一步对这5例进行基因分析发现,2例42周的NRDS患儿SP—B基因Intron 4 121ins2遗传缺陷变异体。临床资料表明,42周胎龄的NRDS患儿病情重。结论SP—B减少参与了NRDS的发病,汉族群体NRDS存在SP-B基因intron 4 121ins2遗传缺陷变异体,进一步在国内研究SP-B遗传缺陷变异体可望为疾病基因组样本库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大鼠的胎鼠肺结构和肺表面活性蛋白B、C及其调控因子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飞涛 张莉 +2 位作者 葛凉芳 张青苗 邹丽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25-631,共7页
目的 通过对GDM大鼠胎鼠的肺组织结构及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SP)-B、SP-C、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多形性腺瘤样因子(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PLAGL)-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研... 目的 通过对GDM大鼠胎鼠的肺组织结构及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SP)-B、SP-C、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多形性腺瘤样因子(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PLAGL)-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研究,探讨GDM大鼠胎鼠肺发育障碍的机制. 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构建孕鼠GDM模型,共20只造模成功,对照组为20只正常孕鼠.于妊娠第21天检测孕鼠随机血糖,并行剖宫取胎术,胎鼠计数并称重.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每组随机取60只胎鼠,取肺组织制作360张石蜡切片,随机取100张不连续切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随机取另外100张不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B、SP-C、TTF-1和PLAGL-2的蛋白定位及表达.每组取9只胎鼠,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胎鼠肺组织中SP-B、SP-C、TTF-l和PLAGL-2蛋白水平.每组取27只胎鼠,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胎鼠肺组织中SP-B、SP-C、TTF-1和PLAGL-2的mRNA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GDM组孕鼠平均随机血糖值高于对照组[(26.8±2.8)与(4.9±0.5)mmol/L,t=-34.05,P=0.00].GDM组胎鼠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5.6±0.6)与(5.2±0.5)g,t=-1.97,P=o.03].GDM组与对照组肺泡个数分别为(10.1±1.6)与(12.1±1.3)个,肺泡面积分别为(986.9±5.5)与(1 257.3±5.0) μm2,GDM组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84和27.53);肺泡间隔分别为(11.5±6.2)与(9.9±4.3)μm,GDM组高于对照组(t=-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透射电镜下,可见GDM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粗短、减少,板层小体数量减少.胎肺组织中SP-B、SP-C、TTF-1和PLAGL-2蛋白均沿胞浆呈颗粒状分布,GDM组4种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15±0.12、1.23±0.06、0.87±0.21与1.21±0.18,对照组分别为1.22±0.05、1.31±0.14、1.12±0.09与1.33±0.07,GDM组均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 核蛋白质类 转录因子 DNA结合蛋白质类 RNA结合蛋白质类 大鼠
原文传递
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致ALI犬体内SP-A、B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毅 段蕴铀 +5 位作者 胡晓红 冯华松 韩志海 张新红 芮萌 王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的表达变化及机制。方法16只健康犬锐器致开放性气胸后随机均分为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只。S组胸腔内灌注海水(35mg/kg)制备ALI动物模型,C组不... 目的探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LI)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SP-A、SP-B)的表达变化及机制。方法16只健康犬锐器致开放性气胸后随机均分为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只。S组胸腔内灌注海水(35mg/kg)制备ALI动物模型,C组不注入海水。所有犬持续观察6h。采用ELISA法检测灌注前(0h)及灌注后2、4、6h的TNF-α、IL-8,肺组织及血清中SP-A、SP-B含量的变化。于灌注后6h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SP-B的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块匀浆测定SP-A、SP-B含量,并行肺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P-B在肺内的表达情况。结果S组海水灌注后4、6h时BALF及血清中IL-8、TNF-α均显著高于C组(P<0.05)。S组BALF及肺组织匀浆中SP-A、SP-B含量明显减低,血清中SP-A(灌注后4、6h)、SP-B(灌注后6h)含量增加(P<0.05),但C组SP-A、SP-B的改变不明显。S组肺内SP-B阳性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较C组明显减少,SP-B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ALI时肺内SP-A、SP-B含量减少,可能是通过肺毛细血管渗漏增多及全身、局部炎症反应增强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海水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下载PDF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对早产鼠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B mRN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莲 李凡 +3 位作者 张文婷 张会芬 李梅 刘翠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6-402,共7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对早产鼠肺组织中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B mRNA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16只孕鼠随机...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对早产鼠肺组织中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B mRNA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TTF)-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16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地塞米松2剂组(分别于妊娠第17和18天肌内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地塞米松1剂组(妊娠第18天肌内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盐酸氨溴索组(分别于妊娠第16、17和18天腹腔注射盐酸氨溴索100 mg/kg)、对照组(分别于妊娠第16、17和18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组孕鼠均于妊娠第19天剖宫产取出胎鼠制成早产鼠模型,每组早产鼠中随机选择20只作为研究对象。计算肺重与体重的比值,光镜下观察肺形态发育,并计算肺泡腔表面积与肺泡间隔表面积的比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TF-1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P-B mRNA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法、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1)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肺重与体重的比值分别为(6.5±0.6)、(7.9±0.8)、(9.5±0.8)与(9.5±0.9) mg/g,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69,P〈0.01);地塞米松2剂组和1剂组均低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17.143和9.143,P值均〈0.01)及盐酸氨溴索组(q值分别为17.143和9.143,P值均〈0.01);地塞米松2剂组低于1剂组(q=8.000,P〈0.01)。(2)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肺泡腔表面积与肺泡间隔表面积的比值分别为2.19±0.15、1.70±0.18、1.67±0.13与1.08±0.1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85,P〈0.01);地塞米松2剂组、地塞米松1剂组和盐酸氨溴索组均高于对照组(q值分别为33.639、18.788和17.879,P值均〈0.01);地塞米松2剂组高于1剂组(q=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 b 核蛋白质类 转录因子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SP-B+1580基因表达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雯雯 范含笑 +3 位作者 谢露 王钰 魏巍 尹晓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070-207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型频率。方法在北京地区选择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新生儿RDS 40例作为RDS组,汉族40例其他病例作为对照组,以胎龄与RDS组相匹配。免疫组化检测SP-B蛋白在肺部细胞的表达...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基因型频率。方法在北京地区选择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新生儿RDS 40例作为RDS组,汉族40例其他病例作为对照组,以胎龄与RDS组相匹配。免疫组化检测SP-B蛋白在肺部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P-B蛋白在肺部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表达,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SP-B+1 580位点的基因突变。结果 RDS组SP-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0.191,P<0.01)。RDS组中,8例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成熟SP-B蛋白表达同时减少,7例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成熟SP-B蛋白表达减少。2组SP-B基因+1 580位点均存在纯合和杂合基因突变,RDS组占20例,12例为纯合突变(C/C),8例为杂合突变(C/T);对照组占8例,1例为纯合突变(C/C),7例为杂合突变C/T。RDS组C/C基因型频率为30.0%,C/T基因型频率为20.0%;对照组C/C基因型频率为2.5%,C/T基因型频率为1.75%。RDS组C/C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11.114,P<0.01)。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SP-B+1 580位点存在纯合和杂合基因突变两种类型,其纯合突变(C/C)可能参与了RDS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肺脏冲击伤后肺泡灌洗液中SP-B等相关指标时间点差异与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傲 梁毅 +5 位作者 袁丹凤 代维 蔡晗孜 刘大维 周继红 游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索未成熟肺与成熟肺在重度冲击伤后同一时间点肺泡灌洗液中SP-B含量差异,伤后相关指标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4周龄幼年健康新西兰白兔[幼年兔组,雌雄不拘40只,体质量(442.10±55.30)g]与24周龄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成年兔组... 目的探索未成熟肺与成熟肺在重度冲击伤后同一时间点肺泡灌洗液中SP-B含量差异,伤后相关指标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4周龄幼年健康新西兰白兔[幼年兔组,雌雄不拘40只,体质量(442.10±55.30)g]与24周龄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成年兔组,雌雄不拘40只,体质量(2018.15±145.80)g],采用不同驱动压构建实验动物伤情一致的动物模型(驱动压:幼年兔组4.5 MPa,成年兔组4.0 MPa)。在两组伤情一致情况下分别于伤即刻(0 h),2、4、6、12、24、48、72 h检测肺泡灌洗液中SP-B浓度(ELISA法)、观测动物肺大体解剖和光镜病理、测定肺组织含水量和生理指标等。结果两组肺损伤程度较为一致(P>0.05),所有时间点幼年兔组SP-B浓度均低于成年兔组(P<0.05)。幼年兔以肺泡壁断裂和损伤居多,成年兔以肺泡及间质内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多见。伤后2 h肺含水率(82.68±0.58 vs 81.06±0.34)、伤后0.5 h血氧饱和度(75.00±18.52 vs 42.20±21.84)均为幼年兔高于成年兔(P<0.05)。伤后6 h(36.92±16.01 vs 60.30±12.09)、12 h(31.42±11.30 vs 46.40±14.15)、24 h(29.48±4.76 vs 35.52±9.77)和48 h(25.70±11.66 vs 37.68±9.1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则为幼年兔组低于成年兔组(P<0.05)。结论冲击伤后幼年兔未成熟肺与成年兔成熟肺相比肺水肿恢复较快、炎症反应较轻;但SP-B含量较低、合成和分泌功能恢复较慢,可能导致其呼吸功能恢复较慢;从而用以指导不同成熟度肺损伤的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冲击伤 未成熟肺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病理生理特征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组织中维甲酸受体-α、Janus激酶-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时燕 李娜萍 +3 位作者 李敏才 夏传生 王曦 吴人亮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4-407,450,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Janus激酶-1(Janus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Janus激酶-1(Janus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NRDS死亡病例及19例非NRDS死亡病例肺泡上皮细胞中肺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 B,SP-B)、RARα、JAK1、STAT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P-B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NRDS组肺组织SP-B、JAK1和STAT3的表达分别为0.2486士0.0572,0.2434±0.0454,0.3544士0.0670,均较对照组减弱(P均〈O.05)。RARα在NRDS组中多表达于细胞质(14/20),在对照组中多表达于细胞核(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4,P〈0.05)。SP-B的表达在RARα细胞核表达组为0.3279士0.0923,较RARα细胞质表达组(O.2629士0.0541)和RARα阴性表达组(O.2113士0.0287)增强(P均〈O.05)。RARα与SP-B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7,P〈0.01);JAK1和STAT3与SP-B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233和0.133,P均〉0.05)。结论SP-B表达可能受RARα表达的影响,且与RARα的分布关系密切,RARα从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位可能与NRDS的发生有关,而JAK1及STAT3也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受体 维甲酸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反式激活因子类 DNA结合蛋白质类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
原文传递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海玲 薄玉龙 +2 位作者 崔晓光 小林勉 李文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效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体重310~356 g,随机分为6组(n=7):CVT6组、SVT6组、CVT10组、SVT10组、CVT14组和SVT14组.VT分别为6...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效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体重310~356 g,随机分为6组(n=7):CVT6组、SVT6组、CVT10组、SVT10组、CVT14组和SVT14组.VT分别为6、10、14 ml/kg,通气频率分别为75、45、32次/min.采用高气道压机械通气(HPV,气道峰压为40 cm H20,PEEP为0)制备大鼠VILI模型.于HPv前(T0,基础值)及通气15~25 min,在呼气末经气道注入4 ml/kg空气,测定气道压力,计算胸肺顺应性,当其降至基础值50%时,PEEP升高至7.5 cm H2O.吸除气道内水肿液后,SVT6组、SVT10组和SVT14组给予PS 100 mg/kg,CVT6组、CVT10组和CVT14组给予等容量空气,并按不同VT和通气频率行机械通气.于T0、HPV后5 min(T1)、给予PS后15、30、60、90及120 min(T2-6)时测定MAP,采集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于T1,6时收集气道内水肿液,于T6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相同机械通气方式下,给予Ps后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较对照组减轻;不同机械通气方式下,SVT10组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较其余组均减轻.SVT10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其余组减轻.结论 采用VT10 ml/kg、通气频率45次/min行机械通气时PS治疗大鼠VILI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呼吸 人工
原文传递
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SP—BT131I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亚昱 梅花 +5 位作者 刘春枝 刘春丽 宋丹 张钰恒 王晶 新春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T131I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新生JLn3z吸窘迫综合征(RD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6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居住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RDS汉族早产儿为RDS组,同期选择未...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T131I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新生JLn3z吸窘迫综合征(RD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6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居住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RDS汉族早产儿为RDS组,同期选择未发生RDS且排除感染的汉族早产儿为对照组,RDS组与对照组纳入比例为1: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分析技术检测SP.BT131I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结果共纳入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早产儿282例,RDS组和对照组各141例。纳入的早产儿SP.BT131I位点可检出CC、CT、TT3种基因型,RDS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2.4%、27.7%、9.9%,C等位基因频率为76.2%,T等位基因频率为23.8%。对照组3种基因型分别为50.4%、35.5%、14.2%,C等位基因频率为68.1%,T等位基因频率为31.9%。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S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P.BT131I位点C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早产儿患RD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b 基因检测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