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 被引量:175
1
作者 刘凤林 张太平 +2 位作者 赵玉沛 秦新裕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9-474,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和处理逐渐受到各学科关注和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和处理逐渐受到各学科关注和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PE和DVT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二者统称为V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肺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8
2
作者 赵力 郎志瑾 +4 位作者 伍建林 刘爱连 宁殿秀 苗延巍 张中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1160 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着重研究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34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 16例 ,近期大手术史 11例 ,肺癌 1例 ,不明原因 6例。34例均使用GELight... 1160 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着重研究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34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 16例 ,近期大手术史 11例 ,肺癌 1例 ,不明原因 6例。34例均使用GELightSpeedPlus多层螺旋CT (MSCT)行平扫及造影增强扫描 ,1次采集 4层图像。结果 分析 34例共 182 4支肺动脉分支 ,其中 5 0 7支肺动脉分支显示了栓塞 ,占 2 7 8%。在 6 80支肺段动脉中 ,2 4 6支显示了栓塞 ,占 36 2 % ;而亚段肺动脉 10 4 1支中 ,14 1支显示了栓塞 ,占 13 5 %。平扫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少 19例 ,肺动脉高压 2例 ,胸水 16例 ,胸膜下梗死灶共 4 1个 ,梗死灶多发 11例 ,单发 12例 ,双肺 6例。1例慢性栓塞栓子钙化 ,极为少见。造影增强后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充盈缺损。充盈缺损有 4种表现形式 :中心型 5 7支 ,偏心型 16 0支 ,附壁血栓 131支 ,完全阻塞型 15 9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先进的方法 ,可以代替肺动脉造影 ,可与电子束CT媲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CT征像
原文传递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8
3
作者 程显声 程芮 马秀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 (2 6例次 )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1)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 :SⅠ >0 .1mV者 2 2例次 (84.6 % ) ,SⅠQⅢTⅢ 型 1...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 (2 6例次 )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1)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 :SⅠ >0 .1mV者 2 2例次 (84.6 % ) ,SⅠQⅢTⅢ 型 16例次 (6 1.5 % ) ,QⅢTⅢ 型 16例次 (6 1.5 % ) ;TⅢ 倒置2 3例次 (88.5 % ) ,TV1 V2 倒置 19例次 (73.1% ) ,TV1 V3 倒置 13例次 (5 0 .0 % ) ,TV1 V4 倒置 11例次 (42 .3% ) ,TV1 V5倒置 3例次 (11.5 % ) ,T波倒置均呈对称性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次 ,SV1 V5R粗钝、挫折13例次 (5 0 .0 % )。 (2 )溶栓后心电图变化 :SⅠ 变浅 ,QRS电轴左移 ,QⅢ 减小或消失 ;TⅢ 倒置变浅 5例次、加深 6例次 ,TV1 V2 倒置加深或直立变倒置 13例次 (5 6 .5 % ) ,T波倒置变浅或直立 4例次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 2例次 ,SV1 V5R挫折、粗钝消失 8例次 (6 1.5 % )。 (3)出院前变化 :RⅡ 增加 ,RⅢ 减小 ,QⅢ 减小 ;TⅢ 变直立者 10例次 (38.5 % ) ,TV2 直立 7例次 (2 6 .9% )。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的 ,但如能紧密结合临床 ,动态密切观察心电图典型、不典型或所谓“大致正常”的轻微改变对筛选急性肺栓塞是有帮助的。有效溶栓治疗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肺栓塞 诊断 应用
原文传递
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2
4
作者 胡云建 陶凤荣 +3 位作者 王厚东 张秀珍 赵丽 朱震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 (VIDAS)快速定量检测D 二聚体 (DD)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VIDAS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 二聚体进行检测 ,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 3个月的随访 ,了解是... 目的 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 (VIDAS)快速定量检测D 二聚体 (DD)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VIDAS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 二聚体进行检测 ,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 3个月的随访 ,了解是否有肺栓塞或深部静脉栓塞的症状。结果 共有 1 0 4例患者参加检测 ,32例患者 (30 .8% )的D 二聚体检测值 <494ng/ml,72例患者血浆中的D 二聚体检测值 >494ng/ml,其中有 1 6例患者通过肺通气—灌注扫描 (V/Q)证实为肺栓塞。VIDASDD法的敏感性为 1 0 0 % ,阴性预期值为 1 0 0 %。结论 VIDASDD法可作为排除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D-二聚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128
5
作者 郭丹杰 胡大一 +5 位作者 周伟荣 马旃 肖洁 杨进刚 王建旗 李瑞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肺栓塞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急性肺栓塞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 990~ 2 0 0 1年确诊的 1 0 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  60~ 70岁肺栓塞患者所占的比... 目的 探讨肺栓塞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急性肺栓塞的正确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 990~ 2 0 0 1年确诊的 1 0 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  60~ 70岁肺栓塞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 1 0 6例肺栓塞患者中 ,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 74.6 % ,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者占 61 .9% ,D 二聚体 (D dimer) >50 0 μg/L占 84.1 % ,放射性肺核素扫描提示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并与通气不匹配者占 87.5 %。螺旋CT及肺动脉造影诊断敏感性分别为 93 %及 1 0 0 %。接受溶栓治疗 2 2例 ,死亡 2例 ;未接受溶栓治疗 84例 ,死亡 1 4例。随访中复发 4例 ,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均未达有效抗凝水平。结论 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肺栓塞 ,床旁无创检查可快速确立诊断并指导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血栓溶解疗法 统计学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及抗凝治疗多中心临床分析 被引量:123
6
作者 程显声 何建国 +10 位作者 高明哲 陈光瑾 李树花 张中和 赵鸣武 周素敏 赵济文 成立珠 张珍祥 陈玉林 熊长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 ,将确诊的 12 7例急性PTE患者分为 3组 ,A组患者予以尿激酶 2万U/kg溶于生理盐水 10 0ml中 ,静脉滴注 ,2h滴完。溶栓结束后 ,每 4h...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患者的病史 ,将确诊的 12 7例急性PTE患者分为 3组 ,A组患者予以尿激酶 2万U/kg溶于生理盐水 10 0ml中 ,静脉滴注 ,2h滴完。溶栓结束后 ,每 4h检测一次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或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 ,待其恢复至基础值的 1 5~ 2 0倍以内 ,开始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0 4ml,每 12h一次 ,共 7d ,并重叠口服华法林 4~ 5d ,尔后单纯应用华法林 ,初使剂量为 3mg ,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调整华法林剂量 ,直至INR达到 2~ 3。B组患者只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而不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并口服华法林 ,尿激酶及华法林的用法同A组。C组患者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0 4ml,每12h一次 ,共 7d ,并重叠口服华法林 ,华法林的用法同A组。治疗前后以临床表现及核素肺灌注显像或CT或肺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其疗效。结果  12 7例患者最常见的易患因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 ,其次是咳嗽、胸痛、咯血和晕厥。 70例用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者 ,有效率为 90 0 %,有 2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 ;31例单用尿激酶溶栓者 ,有效率为 77 4 %,有 1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溶栓治疗 尿激酶 抗凝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 PTE
原文传递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7
7
作者 王青 马祥兴 +3 位作者 李传福 崔风玉 李笃民 齐滋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1-713,共3页
目的 研究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16层螺旋CT扫描机 (SiemensSensation 16 )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 4 9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层厚 3mm行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 1mm的轴面及多... 目的 研究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16层螺旋CT扫描机 (SiemensSensation 16 )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 4 9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层厚 3mm行胸部增强扫描。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 1mm的轴面及多平面重建 (MPR)。比较层厚 3mm、1mm的轴面图像及MPR图像。结果 CT诊断肺栓塞 4 2例。病变共累及肺动脉 35 2支。对于主肺动脉及肺叶动脉栓塞 ,三种图像检出结果一致。但对于肺段及亚段动脉栓塞 ,层厚 1mm较 3mm显示率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1mm的MPR较轴面图像显示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 ,应当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肺血管造影 肺动脉栓塞 诊断
原文传递
北京协和医院肺栓塞基础病因的变迁 被引量:106
8
作者 蔡柏蔷 徐凌 +3 位作者 郭淑静 陆慰萱 李龙芸 朱元珏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5-717,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及探讨 5 0年来北京协和医院肺栓塞基础病因的变迁。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 195 0~ 2 0 0 0年诊断的 2 39例肺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5 0~1982年和 1983~ 1990年两个时期内 ,北京协和医院...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及探讨 5 0年来北京协和医院肺栓塞基础病因的变迁。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 195 0~ 2 0 0 0年诊断的 2 39例肺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5 0~1982年和 1983~ 1990年两个时期内 ,北京协和医院每年平均诊断肺栓塞约 3例 ,1991~ 1997年和1998~ 2 0 0 0年两个时期内 ,每年平均诊断肺栓塞病例分别为 8例和 2 0 6例。四个不同时期内肺栓塞主要基础病因 (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脏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 )在同期肺栓塞病例中的发生率现在已有明显变化。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较前有所增加。结论 当前肺栓塞的发病有增加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危险因素 基础病因 深静脉血栓形成 恶性肿瘤 心脏病 北京协和医院
原文传递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06
9
作者 张福先 金英姬 +2 位作者 马佐田 张昌明 谢亦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 研究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方法 对 1996~ 1998年间 ,10 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以及与静脉血栓的部位、患者年龄、伴随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 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 45 % (4... 目的 研究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的关系。方法 对 1996~ 1998年间 ,10 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以及与静脉血栓的部位、患者年龄、伴随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0 0例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 45 % (4 5 /10 0 )发生肺动脉栓塞 ,4% (2 /4 5 )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结论 肺动脉栓塞高发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肺动脉栓塞误诊近四年文献分析 被引量:105
10
作者 贾卫滨 张春秀 顼志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目前阶段肺动脉栓塞(PE)误诊状况,旨在调查我国目前PE误诊状况发生的变化。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NKI-CHKD)检索2001-2004年发表与PE误诊有关的病例研究报告,对被误诊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及转归、死亡... 目的研究中国目前阶段肺动脉栓塞(PE)误诊状况,旨在调查我国目前PE误诊状况发生的变化。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NKI-CHKD)检索2001-2004年发表与PE误诊有关的病例研究报告,对被误诊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及转归、死亡原因、发表文献医院级别、误诊疾病等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与1980-2000年的误诊情况作了比较,并调查了1994-2004年每年发表有关PE所有文献与误诊文献篇数变化的趋势。结果(1)经检索后共筛选出误诊文献110篇,累计报告PE误诊患者1540例,误诊时间0.5小时~16年,平均1.86年,涉及临床、诊断技术多个科室。(2)首诊误诊经确诊后进行有效干预(抗凝、溶栓)组,有效率高于误诊后未干预(内科保守治疗)组(OR为11.67,95%CI5.861-23.249),病死率低于未干预组(OR为0.19,95%C10.084-0.412)。未干预组死亡原因主要为猝死、休克难以纠正等,干预组死亡原因为猝死、脑出血、休克等。(3)省级医院、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厂矿医院等报告误诊文献篇数与误诊病例数量分别为37篇547例(33.6%、35.5%)、43篇671例(39.1%、43.6%)、23篇265例(20.9%、17.2%)、3篇34例(2.7%、2.2%)。(4)1994--2004年发表有关PE的文献与误诊文献篇数逐年增多,平均每年递增分别为26.6%、9.1%。(5)被误诊疾病多达70余种,前4位依次是:冠心病449例次(26.8%)、肺炎217例次(12.9%)、充血性心力衰竭142例次(8.5%)、胸膜炎114例次(6.8%)。结论(1)误诊原因与首诊医师对病情不能充分认识有关,被误诊的患者若不能尽快确诊而进行有效干预则严重威胁其健康。(2)与1980-2000年比较,PE误诊疾病次序已有所变化,但冠心病与肺炎仍占据误诊疾病的前两位,应加强PE与两种疾病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诊断 鉴别 综合分析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被引量:90
11
作者 关振鹏 吕厚山 +4 位作者 吴淳 孙铁铮 田京 寇伯龙 袁燕林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肺栓塞病例的分析 ,来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方法 共有 92 6例行 1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15 6 6例行 1745个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有 5例患者术后诊断肺栓塞 ,其中 2例死亡 ...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肺栓塞病例的分析 ,来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方法 共有 92 6例行 1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15 6 6例行 1745个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有 5例患者术后诊断肺栓塞 ,其中 2例死亡 ,均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 ,3例抢救成功 ,2例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 ,1例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结果 肺栓塞总的发生率为 0 2 % ( 5 /2 492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肺栓塞发生率为 0 4% ( 4/ 92 6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肺栓塞发生率为 0 0 6 % ( 1/ 15 6 6 ) ;2 0 0 0年以前肺栓塞发生率为 0 % ;发生肺栓塞的患者 5例中有 2例死亡 ,其中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 4例中有 2例死亡 ,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则无死亡。 结论 肺栓塞尤其大块肺栓塞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致死原因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高于人工髋关节置换 ;肺动脉造影术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 ,随着医生诊断和认识水平的升高 ,以及人工关节手术的普及 ,肺栓塞的诊断率开始出现升高的趋势 ;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高度重视肺栓塞的发生 ,检查应抓住鉴别重点 ;骨科医师如怀疑出现肺栓塞 ,应及时请内科医师协助 ,行肺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 ,并尽早确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膝置换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82
12
作者 孙葵葵 王辰 +1 位作者 古力夏提 罗琴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27-730,共4页
目的 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血栓栓塞症 (PTE)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对 338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 10年来住院患者中DVT患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80 4 %的DVT患者存在危险因素。最常... 目的 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血栓栓塞症 (PTE)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对 338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 10年来住院患者中DVT患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80 4 %的DVT患者存在危险因素。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 4 0岁(88 9% )、心脏病 (4 3 0 % )、高血压 (35 1% )、长期卧床 (2 1 1% )、感染性疾病 (2 0 1% )等。DVT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患肢肿胀 (6 6 2 % )和疼痛 (4 0 5 % ) ,87 2 %的患者两侧小腿周径差值≥ 1cm。DVT易累及左下肢 ,近端静脉多见。 34 5 %的DVT患者合并PTE ,其中 74 6 %以PTE为首发症状。DVT发生PTE的比率在左、右下肢及静脉远、近端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VT在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大多数存在危险因素 ,DVT在并发PTE前常无明显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T 危险因素 PTE 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 常见 下肢 结论 比例 差值
原文传递
住院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80
13
作者 孙葵葵 王辰 +1 位作者 庞宝森 杨媛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7-641,共5页
目的 了解住院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发生情况 ;分析卒中患者并发DVT的临床特点 ;初步观察抗凝治疗对卒中后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连续调查了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住入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的卒中... 目的 了解住院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发生情况 ;分析卒中患者并发DVT的临床特点 ;初步观察抗凝治疗对卒中后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连续调查了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住入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的卒中患者 ,经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符合卒中诊断 ,共计 4 88例 ,男 32 8例 ,女 16 0例 ;年龄 :2 2~ 93岁 ,平均 6 5岁± 11岁 ;95 5 %为汉族。调查步骤 :(1)对每位入院的卒中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2 )于发病 7~ 10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3)高度可疑DVT的患者 ,1周后重复超声检查。结果  (1)DVT的总体检出率为 2 1 7% ;(2 )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为 70~ 79岁组 (2 8 0 % )。 (3)女性DVT的发生率 (2 9 4 % )高于男性 (18 0 % ) ,P =0 0 0 4。 (4)卒中合并严重瘫痪者DVT发生率为 2 5 9%。 (5 )DVT最常见的局部症状为肿胀 (13 3% ) ,但下肢增粗与DVT定位无相关性 ;74 5 %的DVT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6 )DVT主要累及下肢远端静脉 ,近端DVT :远端DVT =1 0 :2 3,以腓静脉最常见 (30 4 % ) ,77 3%的DVT超声表现为充盈缺损。 (7)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使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减低4 0 0 %。结论  (1)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DVT高发人群。 (2 )大多数DVT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特点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深静脉血栓形成10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2
14
作者 徐凌 毕红霞 +2 位作者 蔡柏蔷 朱元珏 李龙芸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目的 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栓塞 (PE)的认识 ,了解二者的关系。方法 对 10 3例DVT病例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DVT与PE关系密切 ,DVT病例中PE的发生率为 44 7%。有危险因素者占 88 3%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 (2 6 2 ... 目的 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肺栓塞 (PE)的认识 ,了解二者的关系。方法 对 10 3例DVT病例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DVT与PE关系密切 ,DVT病例中PE的发生率为 44 7%。有危险因素者占 88 3%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 (2 6 2 % )、手术 (2 3 3% )、高脂血症 (2 1 4% )、高血压 (19 4% )、恶性肿瘤 (13 6 % )、血红蛋白增多 (13 6 % )、心脏病 (12 6 % )、外伤 (9 7% )和股静脉穿刺 (9 7% )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危险因素的数量也增多。DVT的临床表现以下肢肿胀 (91 3% )和疼痛 (5 8 3% )最常见。DVT累及的部位以股静脉最多见 ,股静脉血栓形成也最易并发PE。DVT的诊断以无创方法为首选 ,经确诊的DVT合并PE患者 ,通过抗凝、溶栓、手术治疗 ,医院内病死率为6 5 %。结论 认识DVT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征象 ,及早给予相应检查及治疗是防止PE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DVT PE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16例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78
15
作者 国家"十五"攻关"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课题组 杨媛华 +2 位作者 翟振国 武燕兵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2161-2165,共5页
目的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总结治疗后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6例患者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246例)和非大面积(不含次大面积)PTE组(270例)。大面积、次大面积... 目的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总结治疗后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6例患者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246例)和非大面积(不含次大面积)PTE组(270例)。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随机使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非大面积PTE组随机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的不同时间段内观察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咳嗽、咯血、晕厥等症状,及肺部和心脏体征,计算不同时间段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结果急性PTE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88.6%),其次为胸痛(59.9%)和咳嗽(56.2%),仅有26.0%的患者出现咯血。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呼吸困难、心悸、晕厥、惊恐、濒死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大面积PTE组(P<0.01),而非大面积PTE组胸膜炎性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P<0.01)。大面积、次大面积PTE患者呼吸困难以中重度为主,非大面积PTE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较轻。急性PTE常见的体征为呼吸频率增快(51.7%)。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中有22.8%出现晕厥,21.5%出现体循环低血压或休克,发绀(45.9%)和P2亢进(63.0%)较为常见。溶栓和抗凝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结论呼吸困难是急性PTE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其程度随FIE面积的增大而加重。呼吸频率增快是PTE最常见的体征。溶栓和抗凝治疗均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栓塞 症状 体征
原文传递
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知识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76
16
作者 王晓杰 徐园 +8 位作者 陈亚萍 邓海波 陆欣欣 丁炎明 汪晖 李卡 石丽 佟冰渡 马玉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对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知识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 279名护士发放问卷,调查其静脉血栓栓塞症预... 目的对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知识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 279名护士发放问卷,调查其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知识的情况。结果护士的血栓栓塞症预防知识平均得分率为61.26%;护士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均衡,对弹力袜相关知识及预充式抗凝药的注射方法掌握较差;年龄30岁以上、工作10年以上、职称高的护士知识得分较高。结论临床护士血栓栓塞症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存在知识掌握不均衡现象,今后需根据护士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规范化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护士
原文传递
全国21家医院急性肺栓塞诊治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4
17
作者 何建国 程显声 +12 位作者 高明哲 陈光瑾 李树花 张中和 赵鸣武 周素敏 赵济文 成立珠 张珍祥 陈玉林 王乐民 顾晴 吴振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1490-1492,共3页
目的 初步了解我国部分医院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情况。方法  1 997年 8月至 1 999年 7月在全国 2 1家医院开展了“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 (栓复欣抗凝 )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 ,各医院对试验期间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填表登记 ,记录其基本... 目的 初步了解我国部分医院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情况。方法  1 997年 8月至 1 999年 7月在全国 2 1家医院开展了“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 (栓复欣抗凝 )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 ,各医院对试验期间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填表登记 ,记录其基本情况和诊断、治疗情况。试验结果后收集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间 2 1家医院诊断急性肺栓塞 2 97例 ,溶栓治疗总有效率 80 8% ( 2 3 1 /2 86) ,病死率 9 8% ( 2 8/2 86)。结论 急性肺栓塞是一常见疾病 ,增强诊断意识是减少误、漏诊的关键 ,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恶性肺栓塞 溶栓疗法
原文传递
我国肺动脉栓塞误诊调查分析 被引量:68
18
作者 贾卫滨 李方 +1 位作者 崔铁军 王红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6-409,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肺动脉栓塞 (PE)误诊的现状 ,提高对PE的诊断意识。方法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disc)检索 198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发表的与PE误诊有关的病例研究报告 37篇 ,对被误诊的 310例PE患者的误诊疾病、临床表现... 目的 了解我国肺动脉栓塞 (PE)误诊的现状 ,提高对PE的诊断意识。方法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disc)检索 198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发表的与PE误诊有关的病例研究报告 37篇 ,对被误诊的 310例PE患者的误诊疾病、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辅助检查等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PE患者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被误诊疾病达 2 4种 ,前 5位依次是 :冠心病 6 3例次 (19 9% )、肺炎 4 4例次 (13 9%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33例次 (10 4 % )、心肌病 2 2例次(7 0 % )、胸膜炎 2 1例次 (6 6 % )。结论 PE是一个人们认识不足的疾病 ,应予以重视 ,加强鉴别诊断能力 ,减少误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PE 危险因素 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 肺动脉栓塞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7
19
作者 李有霞 郑则广 +3 位作者 刘妮 王欣妮 吴璐璐 陈荣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发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伴发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并行了肺动脉造影检查的5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发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伴发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并行了肺动脉造影检查的522例患者,其中男468例,女54例,年龄42 ~ 93岁,平均(72 ±9)岁,比较单纯慢阻肺急性加重及其伴发P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发PE的危险因素.结果 522例患者中,54例伴发肺栓塞,占10.3%(54/522);单纯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和伴发肺栓塞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下述临床危险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70岁,卧床≥3d,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既往有深静脉栓塞史,肺源性心脏病、肺炎、卒中发作史、动脉栓塞、心房纤颤、下肢水肿、血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x2值为4.32 ~ 57.06,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卧床≥3d(OR值为25.36,95%CI:7.42~ 86.69,P<0.001)、下肢水肿(OR值为7.34,95% CI:3.43 ~ 15.71,P<0.001)和血D-二聚体≥2 000 μg/L(OR值为10.10,95%CI:2.25~ 45.42,P<0.05)为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确诊伴发肺栓塞的54例患者中26例存在黄脓痰(26/54,48.1%),23例同时存在黄脓痰和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升高(23/54,42.6%);伴发肺栓塞和单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中存在黄脓痰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902,P>0.05).结论 因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慢阻肺患者,卧床≥3 d、血D-二聚体≥2 000 μg/L或下肢水肿时,应尽快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以便明确是否伴发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栓塞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与溶栓效果的对照 被引量:63
20
作者 陈广 马大庆 +1 位作者 贺文 何青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 (MDCTPA)中肺动脉栓塞 (PE)直接征象与内科溶栓治疗效果的联系。方法 对比分析 2 8例PE患者于溶栓前后MDCTPA的影像表现 ,依据MDCTPA表现具体分型为 :Ⅰ型 :管腔中心充盈缺损。Ⅱ型 :附壁充盈缺损并凸...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 (MDCTPA)中肺动脉栓塞 (PE)直接征象与内科溶栓治疗效果的联系。方法 对比分析 2 8例PE患者于溶栓前后MDCTPA的影像表现 ,依据MDCTPA表现具体分型为 :Ⅰ型 :管腔中心充盈缺损。Ⅱ型 :附壁充盈缺损并凸向腔内。Ⅲ型 :附壁充盈缺损并凹向腔内。Ⅳ型 :血管分支没有增强。结果  2 8例PE影像资料中 ,受累肺动脉共计 93支 ,可分析的受累肺动脉分支 (2~ 4级 )共 74支。统计提示Ⅲ型栓塞表现的内科溶栓抗凝治疗效果 (2 3% ,5 / 2 2支 )显著差于Ⅰ型 (95 % ,19/ 2 0支 )与Ⅱ型 (77% ,2 0 / 2 6支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值分别为 2 2 344和14 0 2 5 ,P值均P <0 0 1)。结论 MDCTPA对肺动脉栓塞影像表现的精细显示 ,能够对内科溶栓抗凝治疗效果进行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充盈缺损 直接征象 内科 多层螺旋CT 溶栓 影像表现 管腔 显示 提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