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肺循环血流来源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晓彤 刘迎龙 于存涛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的肺循环血流来源.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年龄4~36(22.2±9.36)个月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循环的血流来源,分为单纯肺动脉供血(A型)、单纯体动脉供血(B型)和肺动脉...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的肺循环血流来源.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年龄4~36(22.2±9.36)个月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循环的血流来源,分为单纯肺动脉供血(A型)、单纯体动脉供血(B型)和肺动脉、体动脉双重供血(C型)3种类型.结果:96例中A型56例,B型25例,C型15例.33.33%(32/96)合并单纯PDA,存在于TOF、PA-IVS、PA-VSD、DORV、SV、TGA和ccTGA中;7.29%(7/96)合并单纯体-肺侧支形成,存在于TOF、PA-IVS、PA-VSD和DORV中;1.04%(1/96)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体-肺侧支,诊断为PA-VSD.结论:婴幼儿肺血减少型复杂CHD中,多数病种同时合并PDA,体-肺动脉侧支通常在PA-VSD、TOF和DORV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在其它病种中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心病 肺循环 血流减少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血流及呼吸力学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丁良才 鹿琼 +3 位作者 李文放 何超 刘雪峰 林兆奋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9期8-11,共4页
目的 利用NICO无创心肺功能监测系统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流动力和呼吸力学的变化,探讨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市长征医院加强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1例符合ARDS诊断... 目的 利用NICO无创心肺功能监测系统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流动力和呼吸力学的变化,探讨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市长征医院加强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1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NICO无创心肺功能监测系统,持续监测患者心排指数(CI)、每搏容量(SV)、肺毛细血管血流量(PCBF)、肺动态顺应性(Cdyn)、呼气末CO2 排出量(ETCO2)、每分钟CO2排出量(VCO2)、每分钟肺泡通气量(MValv)、平均气道压(Pm)、吸气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呼吸浅快指数(RSBI)及死腔容量与潮气量之比(Vd/Vt)的变化,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对照组选择同期收治入院排除胸(肺)部病变的18例患者.结果 ARDS 组与对照组患者CI、SV两项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BF、Cdyn、ETCO2 、VCO2、MValv、Pm、PIP、Raw、RSBI、Vd/Vt及PaO2/FiO2各项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运用NICO无创监护系统连续监测发现,ARD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尚未遭到严重损害,但出现肺内分流、肺灌注受损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能是导致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研究还发现,本组患者病情相对较危重,跨肺压过高,存在间质气肿和肺水肿;ARDS患者动态肺顺应性显著性下降,肺组织弹性差.NICO无创监护系统动态监测RSBI和Vd/Vt也可作为评价ARDS患者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NICO心肺监测系统 肺血流 呼吸力学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血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峥嵘 黄新胜 +4 位作者 黄奕高 黄涛 黄文辉 张曹进 申俊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3-1164,1168,共3页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肺血流量的方法 ,寻求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的途径。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病人64例,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下,探查右侧上、下肺静脉,记录其血流频谱,并根据当时的心率对...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肺血流量的方法 ,寻求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的途径。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病人64例,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下,探查右侧上、下肺静脉,记录其血流频谱,并根据当时的心率对其进行校正,计算出右上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upv)、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lpv);并与右心导管术Fick法计算出肺循环血流量(Qp)进行比较。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所得出的右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与右心导管术计算的Qp相关性良好。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血流频谱可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者肺血流量,其作为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量的检查技术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流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血流和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卢翼 潘海松 陈友三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对其肺动脉血流以及右心功能的评估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湖北省中医...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对其肺动脉血流以及右心功能的评估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为对象,以患者有无肺动脉高压分组,其中有肺动脉高压者25例,为观察组;无肺动脉高压者3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RI检查,选择检查结果中肺动脉血流3项指标和右心室4项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主肺动脉血流3项指标中,血流量平均值(59.88±12.64)mL、峰值(52.53±15.81)mL/cm、顺应性(22.06±6.9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2、4.707、6.698,P均<0.001)。观察组右心功能4项指标中,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高于对照组,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能有效检测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血流和右心功能指标异常情况,对提升两者评估价值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血流 右心功能
下载PDF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监测肺血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禹娴 钟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2828-2833,共6页
作为一种非有创、无辐射的床旁成像手段,目前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可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肺通气评估和肺血流监测,从而实现床旁通气血流比的可视化,有效指导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判,同时也为肺血流生理学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在新型... 作为一种非有创、无辐射的床旁成像手段,目前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可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肺通气评估和肺血流监测,从而实现床旁通气血流比的可视化,有效指导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判,同时也为肺血流生理学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及治疗中EIT也发挥了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功能性成像,该技术的操作细节和图像重建算法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进一步优化,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更稳健的评估。本文从EIT肺血流监测的方法介绍、操作实施与监测指标、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 肺血流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高渗盐水造影
原文传递
室缺修补术并肺高压体外循环后肺通气和血流临床干预的效应对比
6
作者 刘曼 乔飞 +1 位作者 张许 罗用宇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观察肺高压室缺修补术(左向右分流)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增加肺通气或扩张肺血管对肺内分流和肺顺应性的临床影响。方法3组(6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0例)常规呼吸管理、B组(20例)CPB后用前列腺素E1、C组... 目的观察肺高压室缺修补术(左向右分流)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增加肺通气或扩张肺血管对肺内分流和肺顺应性的临床影响。方法3组(6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0例)常规呼吸管理、B组(20例)CPB后用前列腺素E1、C组(20例)CPB后增加肺通气量,观察CPB前、CPB后30分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差值(Pa-ETCO2)、肺顺应性(Cmpl)、平均动脉压力(mean blood pressure,MBP)和肺内分流率(Qs/Qt)、呼吸指数(respiration index,RI)的变化。结果组内比较,CPB后30 min C组的Pa-ETCO2差值增加和Cmpl降低(P<0.05)、Qs/Qt和RI升高(P<0.05);B组的Pa-ETCO2、Qs/Qt和RI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P<0.05或P<0.01),Cmpl高于同时点C组(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CPB后心肺功能正效应并不即时体现,肺部存在明显肺内分流及无效腔通气,通气/血流失调,肺顺应性减低,单纯增加通气量改善不大,扩张肺血管可明显改善肺顺应性、减少肺内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肺高压 肺内分流 肺通气 肺血流
下载PDF
二维Doppler超声评价四联症Q_p/Q_s比值的探讨
7
作者 李守平 刘汉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报道二维Doppler超声测量Q_p/Q_s的新方法。揭示了Qp与二尖瓣血流积分与瓣环内径乘积(MVID)呈正相关,Qs与三尖瓣血流积分瓣环乘积(TVID)呈正相关,即可用MVID/TVID代表Q_p/Q_s,用之测量正常人Q_p/Q_s接近1(0.93±0.083),15例四... 本文报道二维Doppler超声测量Q_p/Q_s的新方法。揭示了Qp与二尖瓣血流积分与瓣环内径乘积(MVID)呈正相关,Qs与三尖瓣血流积分瓣环乘积(TVID)呈正相关,即可用MVID/TVID代表Q_p/Q_s,用之测量正常人Q_p/Q_s接近1(0.93±0.083),15例四联症为0.656±0.167,与血红蛋白浓度负相关。结果表明Doppler技术常规测量二尖瓣血流量与三尖瓣血流量(Q_p/Q_s比值方法能够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四联症 肺循环 血流量
原文传递
消耗白细胞在兔油酸性肺损伤模型形成中的意义
8
作者 李志超 张福琴 原世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9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用盐酸氮芥消耗兔白细胞90%左右,观察白细胞在兔油酸性肺水肿发病中的作用。实验分为正常组(5只),油酸组(5只),消耗白细胞组(5只)。与正常组比较,油酸组肺血流量在10min后各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5);而消耗白细胞组除30min点有一... 用盐酸氮芥消耗兔白细胞90%左右,观察白细胞在兔油酸性肺水肿发病中的作用。实验分为正常组(5只),油酸组(5只),消耗白细胞组(5只)。与正常组比较,油酸组肺血流量在10min后各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5);而消耗白细胞组除30min点有一过性降低外(P<0.05),其它各时间点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肺湿干重比及肺水含量,正常组分别为4.91±0.20和79.56±0.79%;油酸组分别为5.95±0.4g(P<0.01)和83.12±1.46%(P<0.01);消耗白细胞组分别为6.77±1.32(P<0.05)和84.77±3.04%(P<0.01)。结果提示,白细胞是使兔油酸性肺水肿时肺血流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对肺水肿程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白细胞 油酸类 肺血流量
下载PDF
Hydrogen sulfide induces apoptosis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 in ra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duced by high pulmonary blood flow 被引量:26
9
作者 LI Wei JIN Hong-fang +5 位作者 LIU Die SUN Jing-hui JIAN Pei-jun LI Xiao-hui TANG Chao-shu DU Jun-b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4期3032-3038,共7页
Background Abnormal apoptosis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 is an important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structural remodeling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e investigated pos... Background Abnormal apoptosis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 is an important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in the pulmonary artery structural remodeling an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e investigated possible effect of endogenous hydrogen sulfide (H2S) on apoptosis of PASMC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duced by high pulmonary blood flow. Methods Thirty-nine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4-week control, 4-week shunt, 4-week shunt+propargylglycine (PPG), 11-week control, 11-week shunt and 11-week shunt+sodium hydrosulfide (NariS) groups. Rats in 4-week shunt, 4-week shunt+PPG, 11-week shunt and 11-week shunt+NariS groups underwent an abdominal aorta-inferior vena cava shunt. Rats in 4-week shunt+PPG group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PPG, an inhibitor of endogenous H2S production, for 4 weeks. Rats in 11-week shunt+NariS group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NariS, a H2S donor, for 11 weeks. Lung tissue H2S was evaluated by sulfide-sensitive electrode. Apoptosis of PASMCs were detected by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ling (TUNEL). Expressions of Fas, bcl-2 and caspase-3 in the PASMCs were analyzed with immun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Four weeks after the shunting operation, the apoptosis of PASMCs and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1), but expression of bcl-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 PPG administration further inhibited the apoptosis of PASMCs,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P 〈0.01), but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P 〈0.01). After 11 weeks of shunting operation, the apoptosis of PASMCs and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1), but expression of bcl-2 increased obviously (P 〈0.01). NariS administ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poptosis of PASMCs,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but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ulmonary blood flow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ydrogen sulfide APOPTOSIS
原文传递
硫化氢供体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胶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晓惠 杜军保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胶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n=8)、分流+NaHS组(n=8)、假手术组(n=8)和假手术+NaHS组(n=8)。对分流组和分流+NaHS...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胶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n=8)、分流+NaHS组(n=8)、假手术组(n=8)和假手术+NaHS组(n=8)。对分流组和分流+NaHS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高肺血流动物模型。分流11wk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p ressure,SPAP)、以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肺组织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动脉胶原Ⅰ和胶原Ⅲ、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及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的表达。结果分流11wk后,大鼠SPAP明显增高(P<0.05);肺组织H2S含量明显降低(P<0.05);应用NaHS干预11wk后,分流+NaHS组大鼠H2S含量明显升高,而SPAP明显降低(P<0.05);分流+NaHS组大鼠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表达比分流组明显降低(P<0.05);分流+NaHS组大鼠MMP-13、TIMP-1的蛋白表达及MMP-13/TIMP-1比值比分流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NaHS可能通过增加肺动脉壁胶原成分的降解、减少胶原含量,从而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高肺血流 肺动脉高压 胶原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高肺血流性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扬 齐建光 +3 位作者 李晓惠 庞璐璐 金红芳 杜军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ADM组,每组大鼠各7只。对分流组和分流+ADM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对照组大...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ADM组,每组大鼠各7只。对分流组和分流+ADM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对照组大鼠仅开腹暴露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不做分流手术。8周后,对分流+ADM组大鼠,皮下埋置微量渗透泵,持续予ADM(1.5μg.kg-1.h-1)。2周后,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称重,并测定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RV/(LV+SP)],观察其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分流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和肺动脉平均压均明显升高(Pa<0.01),RV/(LV+SP)比值明显增加(P<0.01),肺小血管肌化程度及中、小型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和相对中膜面积均明显增加(Pa<0.01),肺动脉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内皮细胞肿胀,内弹力层粗细不均甚至断裂,平滑肌细胞肥大,不同程度向合成表型转化。分流+ADM组与分流组比较,肺动脉压力和RV/(LV+SP)明显降低(Pa<0.01),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缓解。结论通过微量渗透泵持续予ADM,能缓解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高肺血流 肾上腺髓质素 血管
原文传递
硫化氢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军杰 黄国雄 +2 位作者 黎静 张星 谢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阐明其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手术+硫氢化钠(NaHS)组,每组9只。行左肺切除术建...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阐明其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手术+硫氢化钠(NaHS)组,每组9只。行左肺切除术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饲养35d后,分别测定3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体质量(RV/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比值。检测各组大鼠血浆H2S水平和肺动脉组织中硫化氢还原酶(CSE)活性;测定线粒体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透视电镜观察肺动脉平滑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血浆H2S水平和肺动脉组织中CSE活性降低(P<0.01);肺动脉组织线粒体膜肿胀,线粒体活力下降(P<0.01);线粒体中ATP酶、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手术组比较,手术+NaHS组大鼠血浆H2S水平和肺动脉组织中CSE活性均升高(P<0.01);线粒体膜肿胀度减轻,活力有所恢复;肺动脉组织中ATP酶、GSH-Px和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减少(P<0.01)。结论:H2S可增强线粒体ATP酶、GSH-Px和SOD的活性,降低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起到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高肺血流 肺动脉高压 平滑肌 线粒体
下载PDF
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间质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传斯 庞玉生 +3 位作者 马建法 王凯 潘宣任 唐巧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一下腔静脉分流构建的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间质的变化。方法SD大鼠(180~230g)6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和模型组(25只)。模型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建立高...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一下腔静脉分流构建的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间质的变化。方法SD大鼠(180~230g)6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和模型组(25只)。模型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建立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假手术组除不行穿刺外,其余手术操作同模型组。所有大鼠在术后11周分别经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组织用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肺间质的变化;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膜电容(Cm)。结果1.模型组大鼠sPAP、mPAP及RVH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F=17.293、16.259、12.878,P均〈0.01);2.模型组大鼠的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比(W/V)和管壁厚与管外径比(T/D)均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F=85.717、22.795,P均〈0.01);3.模型组大鼠Cm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F=8.704,P均〈0.01);4.mPAP与W/V、T/D及Cm呈正相关(r=0.669、0.662、0.663,P均〈0.01)。结论腹主动脉一下腔静脉构建的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出现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肥大、肺血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的肺间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肺血流 肺动脉高压 肺间质
原文传递
正常人局部肺血流状态的多层螺旋CT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皓 韩铭钧 +3 位作者 王颖 田素伟 刘小彬 秦培鑫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4-827,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技术检测肺血流状态的可行性和正常人局部肺血流的分布状态。资料与方法 对20名23~50岁正常志愿者右侧肺部选定层面行MSCT同层灌注扫描,采用灌注分析软件对选定区域进行测量,将测量所得数值进行... 目的 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技术检测肺血流状态的可行性和正常人局部肺血流的分布状态。资料与方法 对20名23~50岁正常志愿者右侧肺部选定层面行MSCT同层灌注扫描,采用灌注分析软件对选定区域进行测量,将测量所得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通过CT灌注扫描和灌注软件测量,获得了较稳定的肺血流灌注值;正常人局部肺血流分布状态在仰卧位时,腹侧向背侧血流量和血容量值升高(P〈0.05),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扫描可用于评价肺血流状态和肺微血管血流参数;重力因素可影响肺血流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对高肺血流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丽平 庞璐璐 +4 位作者 齐建光 高扬 白薇 金红芳 杜军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5-739,共5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ADM组。对后2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8周后,对分流+ADM组大鼠皮下埋微量渗透...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ADM组。对后2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8周后,对分流+ADM组大鼠皮下埋微量渗透泵持续予ADM 1.5μg·kg^(-1)·h^(-1)。继续饲养2周后,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重量比值,检测肺中、小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MT),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流组大鼠的mPAP、右心室肥厚程度以及肺中、小肌型动脉RMT均明显增加,肺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肺组织NOX4表达明显升高。ADM使肺动脉压力明显回降,右心室肥厚程度减轻,肺血管结构改变缓解,肺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肺组织NOX4表达明显降低。结论:ADM能够抑制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肺组织NOX4表达以及增强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高肺血流 氧化应激 肾上腺髓质素
下载PDF
肺TGF-β_1水平及血流分布变化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光 党军 +4 位作者 赵玉霞 韩露 李建军 夏兵 张银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肺血流分布改变和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TGF-β1水平变化.方法将纯种新西兰白兔55只分为对照组、20和30 Gy照射组(照射组再各分5个亚组),5只/组.照射后不同时间进行肺灌注扫描观察肺血流分布及使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观察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肺血流分布改变和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TGF-β1水平变化.方法将纯种新西兰白兔55只分为对照组、20和30 Gy照射组(照射组再各分5个亚组),5只/组.照射后不同时间进行肺灌注扫描观察肺血流分布及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并观察照射后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照射后左肺血流量占全肺血流量百分率不断下降,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GF-β1水平逐渐升高,以3~6个月最显著.与放射性肺损伤病理形态学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TGF-β1水平可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发展趋势,肺血流量分布变化可间接反映放射性肺损伤病理形态学改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放射性肺损伤 肺泡灌洗液 肺血流分布
原文传递
高肺血流量及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肺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春雨 杜军保 +1 位作者 范瑾 斯琴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以左向右分流的大鼠为对象 ,观察高肺血流量及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 (NTG)对肺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1 7只 ,分为吸入组 (n =5)、分流组 (n =5)和对照组 (n =7)。分流组和吸入组用手术造成腹主动脉和下腔静... 目的 以左向右分流的大鼠为对象 ,观察高肺血流量及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 (NTG)对肺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1 7只 ,分为吸入组 (n =5)、分流组 (n =5)和对照组 (n =7)。分流组和吸入组用手术造成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左向右分流。手术后饲养 1 2周 ,开始压力喷射雾化吸入。吸入组吸入NTG ,分流组和对照组吸入生理盐水 ,每日吸一次 ,每次吸 1 0min ,共吸 3周。之后取肺动脉环离体灌流 ,观察其对乙酰胆碱 (Ach)、硝普钠、NTG的舒张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吸入组和分流组的肺动脉环对Ach舒张反应明显减弱 (P <0 .0 5) ;三组血管环对硝普钠和NTG舒张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 高肺血流量产生的高切应力损伤了肺动脉对Ach的舒张功能 ,长期雾化吸入NTG没有使之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雾化吸入 高肺血流量 肺血管舒张反应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TGF-β1和CTGF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蓉 贺亮 +2 位作者 徐军美 张燕玲 胡永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3-1020,共8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的动态表达变化,探讨TGF-β1和CTGF在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右肺切除1周组(PE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的动态表达变化,探讨TGF-β1和CTGF在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右肺切除1周组(PE1组)、2周组(PE2组)、4周组(PE4组)和6周组(PE6组),每组10只。测量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肥大指数(RVHI)和血管形态学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TGF-β1和CTGF蛋白表达;RT-PCR检测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右肺切除各时间组大鼠mPAP和RVHI均显著升高(P<0.05),PE1和PE 2组肌型动脉(MA)和部分肌型动脉(PMA)占肺中小血管总数的百分比[(MA+PMA)%]、MA的相对中膜厚度(RMT)和相对中膜面积(RMA)与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E4和PE6组(MA+PMA)%、RMT及RMA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右肺切除各时间组大鼠TGF-β1和CTGF较S组分布广泛,表达增强。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S组比较,右肺切除各时间组TGF-β1蛋白均显著上升(P<0.01),峰值出现在PE2组;CTGF蛋白在PE1组和PE2组较S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4组和PE6组较S组明显增高(P<0.05)。与S组比较,右肺切除各时间组TGF-β1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E2组达峰值,PE4组和PE6组维持在高水平。PE1组CTGF mRNA增高不明显,PE2组、PE4组和PE6组明显上升(P<0.01)。相关分析表明,CTGF蛋白和mRNA表达与RMT和RMA呈正相关(P<0.05);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与RMT和RMA无相关性;TGF-β1 mRNA表达与CTGF mRNA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GF-β1和CTGF参与了大鼠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高肺血流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中介素抑制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胶原生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庞璐璐 齐建光 +2 位作者 高扬 金红芳 杜军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85-2189,共5页
目的:研究中介素(IMD)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胶原生成和沉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7)、分流组(n=7)和分流+IMD组(n=6)。对后2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8周后,对分流+IMD... 目的:研究中介素(IMD)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胶原生成和沉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7)、分流组(n=7)和分流+IMD组(n=6)。对后2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8周后,对分流+IMD组大鼠,皮下埋微量渗透泵持续给予IMD 1.5μg·kg-1·h-1。继续饲养2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 PAP)、肺中、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RMT),肺组织羟脯氨酸、Ⅰ和Ⅲ型胶原、骨形成蛋白-2(BMP-2)含量和I、III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流组大鼠m PAP明显上升,肺中、小动脉RMT明显增加,肺组织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上调,BMP-2含量明显增多。IMD则使分流大鼠肺动脉压力明显回降,肺血管结构改变缓解,胶原沉积减少,BMP-2含量降低,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下调。结论:IMD可通过抑制高肺血流大鼠肺组织胶原生成和沉积,缓解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该作用可能与BMP-2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高肺血流 胶原 中介素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文 郑宝石 +2 位作者 黄国雄 宋绍辉 覃家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6-748,共3页
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行左肺切除手术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9),对照组、手术组、手术+... 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行左肺切除手术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9),对照组、手术组、手术+钙敏感受体阻滞剂Calhex231组。饲养35d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CaSRmRNA的表达;透视电镜观察肺动脉线粒体超微结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统计各组大鼠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2-△△Ct表示,对照组为0.0003±0.0001,手术组为0.0071-4-0.0041,手术+Calhex231组为0.0011±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肺动脉线粒体膜肿胀,线粒体活力下降,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手术组比较,手术+Calhex231组线粒体膜肿胀度减轻,活力有所恢复,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肺血流量可引起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CaSR的活化,进而调控线粒体途径,诱发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引起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敏感受体 高肺血流 肺动脉高压 平滑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