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被引量:248
1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李国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865,共8页
普光气田是在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2005年初向国家储委上交飞仙关组探明储量1144×108m3,普光气田已初步落实的三级储量超过3500×108m3。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岩性以单一的白云... 普光气田是在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2005年初向国家储委上交飞仙关组探明储量1144×108m3,普光气田已初步落实的三级储量超过3500×108m3。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岩性以单一的白云岩为主,发育鲕粒白云岩、残余鲕粒白云岩等储层;储层物性以中孔中渗、高孔高渗储层为主,为优质储层。深埋藏条件下的孔隙形成可能与深部热水溶蚀作用有关。临近主力生烃凹陷、优质储层发育、适时的古隆起可能是普光大型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普光气藏 飞仙关组 气藏特征 白云岩
下载PDF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16
2
作者 马永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4,21,共7页
普光气田是在四川盆地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最大气田,也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最大的气藏。除储量规模最大外,普光气田也是四川盆地目前已发现的气藏中埋藏深度最大、资源丰度最高、储层性质最好、优质储层最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最高、... 普光气田是在四川盆地勘探过程中发现的最大气田,也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最大的气藏。除储量规模最大外,普光气田也是四川盆地目前已发现的气藏中埋藏深度最大、资源丰度最高、储层性质最好、优质储层最厚、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最高、天然气干燥系数最大的整装气藏。普光大型气田的特殊性与该区经历过独特的成烃、成岩和成藏作用有关,油气的高度富集源自:多套烃源岩和优质烃源岩的多期次充注;疏导体系与生、排烃过程形成动态匹配;储层发育在蒸发岩台地边缘高能鲕粒滩相沉积相带中,并受到后期白云化作用和深埋条件下酸类的强烈溶蚀改造,致使次生孔隙空前发育;构造古隆起与长期接受供烃,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的发生与储层次生孔隙的大量生成和储集性能的优化,飞仙关组上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厚层膏岩的有效遮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普光气田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74
3
作者 马永生 郭旭升 凡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4,共5页
普光气田是中国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个储量大于1千亿m3的大气田。分析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的基础上,确定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储集层发育有利相带,... 普光气田是中国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个储量大于1千亿m3的大气田。分析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的基础上,确定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储集层发育有利相带,采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储集层预测,建立了一套适合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的预测技术方法系列,预测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的分布,据此部署了7口井,其中完钻的普光4井获得高产气流,证实了储集层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飞仙关组 鲕滩储集层 地震响应 地震属性 约束反演
下载PDF
元坝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特征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74
4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赵培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1011,共11页
借鉴普光气田勘探发现的成功经验,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川东北巴中地区钻探以长兴组—飞仙关组生物礁、滩岩性圈闭为目标的元坝1井,获得50.3×104 m3/d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元坝气田。元坝气田为常压高含硫化氢岩性气藏... 借鉴普光气田勘探发现的成功经验,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川东北巴中地区钻探以长兴组—飞仙关组生物礁、滩岩性圈闭为目标的元坝1井,获得50.3×104 m3/d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元坝气田。元坝气田为常压高含硫化氢岩性气藏,具有构造变形弱、整体埋藏深的特点,气藏中部平均埋深6 600 m,是四川盆地埋藏最深的海相气田。元坝气田以长兴组礁滩储层为主,其规模大、储集性良好,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早期大气淡水溶蚀、白云石化作用控制,深埋溶蚀、构造作用影响相对较弱。对元坝、普光等气田深层礁滩相储层特征进行对比,探讨其储层形成机理,认为早期沉积-成岩环境控制了储层的规模与早期孔隙发育,构造-流体耦合控制了裂缝与溶蚀,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控制了孔隙的保存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普光气田 上二叠统 下三叠统 礁滩 超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
下载PDF
普光高含硫气田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50
5
作者 孔凡群 王寿平 曾大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05,共4页
普光气田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海相碳酸岩盐气田,具有高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埋藏深、上覆地层多、含气井段长、地层压力高、有边底水存在等特点,通过技术引进、集成和创新,形成了以礁滩相储层展布及含气性预测技术、高含硫... 普光气田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海相碳酸岩盐气田,具有高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气藏埋藏深、上覆地层多、含气井段长、地层压力高、有边底水存在等特点,通过技术引进、集成和创新,形成了以礁滩相储层展布及含气性预测技术、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政策优化、复杂地层安全优快钻井技术以及高含硫气井安全高效采气工艺技术为核心的高含硫气田开发关键技术。上述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发井数由52口优化为40口;钻井成功率100%;钻遇气层厚度符合率平均达到86.5%;单井钻井周期同比缩短60 d以上;气层段固井质量优良率超过85%;开发井平均无阻流量达487×104m3/d,实现了普光气田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天然气 高含硫化氢 开发 钻井 采气 优化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
下载PDF
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礁滩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 被引量:42
6
作者 胡东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1,114-115,共5页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川东北地区先后发现了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为弄清两个气田的成藏规律,指导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的地质录井、测井和...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川东北地区先后发现了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为弄清两个气田的成藏规律,指导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的地质录井、测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两个气田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礁滩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台缘相带储层发育既有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储层发育情况受台地边缘相带控制,普光地区储层以飞仙关组台缘滩白云岩为主,元坝地区储层则以长兴组台缘礁滩白云岩为主。分析其原因后认为,早期古地貌和构造作用以及白云岩化作用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个气田储层发育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该研究成果对认识川东北及相似地区的地质规律,指导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普光气田 元坝气田 台缘礁滩 储层特征 对比 差异性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表征方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曾大乾 彭鑫岭 +1 位作者 刘志远 宿亚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3,106,共5页
针对普光气田以礁滩相储层为主,储层岩相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特征参数难以定量或定性表征的特点,应用模式聚类识别技术开展单井储层岩相识别,结合层序地层研究成果,明确了储层岩相横向展布特征;采用声密幅值比... 针对普光气田以礁滩相储层为主,储层岩相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特征参数难以定量或定性表征的特点,应用模式聚类识别技术开展单井储层岩相识别,结合层序地层研究成果,明确了储层岩相横向展布特征;采用声密幅值比等识别储集空间类型,并分类评价储层特征参数;最终采用储能系数等参数表征储层储集能力与展布,实现全面表征礁滩相储层的目标。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岩相、储集空间类型复杂,物性特征多样,储层非均质性强的川东北礁滩相储层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认为,沉积相是控制礁滩相储层展布的主要因素,岩相对礁滩相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影响明显,储集空间类型又制约了储层参数特征,储能系数能有效反映储层的物性特征。实现了对储层特征参数的定量或定性表征,为培育高产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北部 普光气田 礁滩相 模式聚类 地层层序 储集空间 孔隙结构 储能系数
下载PDF
礁滩复合型气藏物质聚集分布及储层特征研究——以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韦东晓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45-1054,共10页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在近期获得重大突破,普光气田礁滩复合型气藏物质聚集模式及储层特征的深入研究对于川东北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盆地的碳酸盐岩有利勘探区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受开江—梁平台盆(inter-platform basin)的控制,普光地...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在近期获得重大突破,普光气田礁滩复合型气藏物质聚集模式及储层特征的深入研究对于川东北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盆地的碳酸盐岩有利勘探区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受开江—梁平台盆(inter-platform basin)的控制,普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在台盆东侧发育了类似于威尔逊相模式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台地蒸发岩、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斜坡和台盆沉积相,但陆棚相不甚发育。古地理的分异主要围绕开江—梁平台盆的发育、发展及填平补齐的过程而演化。储层沉积微相及微观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台地边缘礁滩相为该区储层发育最有利的相带,海绵障积白云岩、海绵骨架礁灰岩、鲕粒白云岩及残余鲕粒白云岩等为最主要的储集岩类型。优质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展布,后期的白云石化、溶蚀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礁滩 储层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台盆 川东北
下载PDF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冉 霍飞 +3 位作者 王鑫 杨涛 李熹微 陈柯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46,共13页
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带对于普光气田实现"少井高效"的深化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具有沉积水体浅、蒸发作用强的特点,发育了飞仙关组飞一+二段台地边缘浅滩相鲕粒云岩和飞... 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带对于普光气田实现"少井高效"的深化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具有沉积水体浅、蒸发作用强的特点,发育了飞仙关组飞一+二段台地边缘浅滩相鲕粒云岩和飞三段蒸发台地潟湖相泥晶—粉晶云岩的储层组合,形成以次生孔隙为主、缝洞发育较少的储集空间,其中飞一+二段的鲕粒云岩储层具有大孔中粗喉、中高孔高渗的良好储集特点,而飞三段泥晶—粉晶云岩具有微孔微喉、低孔低渗的较差储集特点。研究发现,储层发育的优质程度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联合控制,其中沉积作用是基础,台地边缘浅滩沉积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成岩作用是关键,白云石化和两期生烃的溶蚀叠加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次生溶蚀孔洞,极大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早期的构造升降控制了烃源岩和储层的形成演化,后期的北东向断裂体系决定了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断裂和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渗滤通道,形成潜在的优质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飞仙关组 碳酸盐岩气藏 储集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Source Rocks for the Giant Puguang Gas Field,Sichuan Basin:Implication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Marine Sequences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1
10
作者 ZOU Huayao HAO Fang +4 位作者 ZHU Yangming GUO Tonglou CAI Xunyu LI Pingping ZHANG Xuef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77-486,共10页
Detailed geochemistr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solid bitumens and hydrocarbon gases in the giant Puguang gas field. Two types of solid bitumens were recognized: low sulfur content, low refl... Detailed geochemistr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of solid bitumens and hydrocarbon gases in the giant Puguang gas field. Two types of solid bitumens were recognized: low sulfur content, low reflectance (LSLR) solid bitumens in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the Xujiahe Formation and high sulfur content, high reflectance (HSHR) solid bitumens in th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and Upper Permian Changxing formations. Solid bitumens in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correlate well with extracts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to Jurassic nonmarine source rocks i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saturated and aromatic fractions and biomarker distribution. Solid bitumens in the Feixianguan and Changxing formations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extracts from the Cambrian and Silurian rocks but display reasonable correlation with extracts from the Upper Permian source rocks both i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saturated and aromatic fractions and in biomarker distribu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Permian especially the Upper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was the main source of solid bitumens in th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Feixianguan and Changxing formations in the Puguang gas field.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natural gases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ity of hydrocarbon gases originated from sapropelic organic matter and was the products of thermal cracking of accumulated oil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source rock dominated by sapropelic organic matter existed in the Upper Permian and had made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giant Puguang gas field,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marine sequences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 bitumen oil-cracking origin of origin and natural gas puguang gas field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元坝气田与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丹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4,164,共4页
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表明,元坝气田和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天然气中烃类气体均以甲烷为主,非烃气体H2S含量普光气田高于元坝气田;元坝气田天然气甲、乙烷碳同位素明显重于普光气田;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水... 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表明,元坝气田和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天然气中烃类气体均以甲烷为主,非烃气体H2S含量普光气田高于元坝气田;元坝气田天然气甲、乙烷碳同位素明显重于普光气田;普光气田长兴组气藏水型为重碳酸钠型与氯化钙型,元坝长兴组气藏水型为氯化钙型,显示元坝气田长兴组在油气聚集和赋存方面可能更有优势。烃源岩分布和气源对比研究认为,二叠系烃源岩是普光和元坝气田长兴组天然气的主要气源层;成藏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元坝气藏和普光气藏的输导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普光气藏输导体系为断层和储集层,而元坝气藏为裂缝和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藏 普光气藏 长兴组 气藏特征
下载PDF
普光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测井判别适应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司马立强 赵冉 +1 位作者 王培春 谭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判别是及时发现油气层的关键。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属裂缝、孔洞多重储渗空间发育的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严重,测井响应具多解性,导致利用测井资料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难度增大。... 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判别是及时发现油气层的关键。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属裂缝、孔洞多重储渗空间发育的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严重,测井响应具多解性,导致利用测井资料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难度增大。从常规测井资料分析入手,从多种流体性质判别方法中优选了5种,在剖析其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方法在普光气田缝洞性储层的适用性,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普光气田缝洞性储层特征的简便、合理的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碳酸盐岩 缝洞 储层 流体判别 适应性
下载PDF
普光气藏千万级网格高精度水侵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顾少华 曾大乾 +2 位作者 孙兵 张睿 徐中一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4-777,793,共5页
普光气藏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导致水体侵入在各层及单井间存在差异。现有数值模拟技术表征精度及模拟效率不足,难以精确表征水沿裂缝非均匀突进的特征。针对上述问题,在提高表征精度方面采用混合介质建模技术,既可提升地质模型刻画精度... 普光气藏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导致水体侵入在各层及单井间存在差异。现有数值模拟技术表征精度及模拟效率不足,难以精确表征水沿裂缝非均匀突进的特征。针对上述问题,在提高表征精度方面采用混合介质建模技术,既可提升地质模型刻画精度,又能控制有效网格数量,从而合理利用计算资源;在提升计算效率方面,采用大规模并行云计算技术,大幅提高模型运算速度,将千万级混合介质模型计算时间缩短至4 h以内。采用建模数模一体化历史拟合技术精细调整模型参数,准确表征水沿裂缝快速突进的特征,使气藏水侵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该模拟技术实现了普光气藏的千万级网格混合介质模型高精度快速模拟,精确刻画出气藏水侵特征,为该类气藏的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云计算 水侵 地质建模 普光气藏
下载PDF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三段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长兵 黄泽贵 +5 位作者 王小飞 毛超杰 刘开松 王涛 范凌霄 王秉合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5,共9页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三段碳酸盐岩气藏储量丰富,动用程度低,是资源接替的重要层系。为了搞清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以储层的沉积环境和成岩演化作用为基础,分析储层岩石结构、孔渗特征和储集空间,进一...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三段碳酸盐岩气藏储量丰富,动用程度低,是资源接替的重要层系。为了搞清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以储层的沉积环境和成岩演化作用为基础,分析储层岩石结构、孔渗特征和储集空间,进一步研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飞三段中、下亚段普遍发育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石类型以凝块石、叠层石、凝块—叠层石为主,储集岩性主要为凝块云岩、叠层云岩,灰岩岩性致密,储集性能极差,储集空间包括微生物格架孔、体腔孔、凝块间溶孔、晶间孔。储层主要受沉积环境、白云岩化作用以及溶蚀作用的影响,微生物黏结颗粒岩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条件,凝块—叠层结构储层发育,白云化作用有利于孔隙的保存,后期溶蚀作用进一步改善储集空间。研究成果明确了飞三段微生物储层分布特征,为后期井位部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飞仙关组三段 碳酸盐岩 微生物 储层特征 储集空间 主控因素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Puguang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China 被引量:8
15
作者 Peiyuan CHEN Xiucheng TAN +4 位作者 Huiting YANG Ming TANG Yiwei JIANG Xiuju JIN Yang YU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6-39,共14页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at the well-known Puguang gasfield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of southwest China produces a representa- tive oolitic reservoir, which has been the biggest marinesourced ...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at the well-known Puguang gasfield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of southwest China produces a representa- tive oolitic reservoir, which has been the biggest marinesourced gasfield so far in China (discovered in 2003 with proven gas reserves greater than 350× 10^8 m3). This study combines core, thin se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C, O, and Sr isotope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reservoir.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platform margin oolitic dolomit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rocks. Porosity is dominated by intergranular and intragranular solution, and moldic pore. The dolom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dium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veraging at approximately 9% and 29.7 mD, respectively. ^87Sr/^86Sr (0.707536-0.707934) and δ^13CpDB (1.8 ‰--3.5 ‰) isotopic values indicate that the dolomitization fluid is predominantly concentrated seawater by evaporation, and the main mechanism for the oolitic dolomite formation is seepage reflux at an early stage of eodiagenesis. Both sedimentation and diagenesis (e.g., dolomitization and dissolution) hav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rocks to different degrees. Dolomite formation may have little contribution, karst may have ha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and burial dissolution-TSR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may not impact widely. The preservation of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dissolution by meteoric or mixed waters at the early stage of eogenesis are the main influences. This study may assist oil and gas explorationactivities in the Puguang area and in other areas withdolomitic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olite shoal reservoir CARBONATE diagenesis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puguang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原文传递
塔河油田、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会军 周新桂 +1 位作者 张林炎 张文才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396-408,共13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相继发现了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油气田。本文系统对比了塔河油田、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和控制因素。礁滩型储层一般物性较好,储集类型为孔隙型或裂...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相继发现了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四川盆地普光气田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油气田。本文系统对比了塔河油田、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和控制因素。礁滩型储层一般物性较好,储集类型为孔隙型或裂缝-孔隙型,非均质性弱;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一般物性较差,储集类型多样,非均质性极强。白云石化是超深层(〉6000m)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重要机制,白云岩较灰岩储层平均孔隙度可提高3.5%~4.0%。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反应主要是对储层进行强烈改造,改善程度并不大。沉积相、构造作用对不同类型储层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式不尽一致:对于风化壳岩溶型储层,沉积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岩石可溶性、透水性的控制上,在岩石可溶、透水的基础上构造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发育范围及程度;礁滩型储层受沉积相的严格控制,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对储层物性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普光气田 碳酸盐岩 储层 白云石化
下载PDF
沉积过程模拟驱动下的深度学习地质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彦锋 段太忠 +2 位作者 黄渊 张文彪 李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37,共12页
油气藏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化、复杂化方向发展,观测数据不足、分辨率低等资料难题突显,传统的地质建模方法无法适应技术需求。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智能化地质建模方法可以充分整合多尺度、多维度的数据信息以及专家认识,是地质建模技术... 油气藏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化、复杂化方向发展,观测数据不足、分辨率低等资料难题突显,传统的地质建模方法无法适应技术需求。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智能化地质建模方法可以充分整合多尺度、多维度的数据信息以及专家认识,是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综合分析地层沉积模拟和深度学习地质建模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沉积过程模拟驱动的深度学习地质建模方法。首先,基于综合地质分析开展沉积正演模拟,分析参数不确定性,通过参数扰动形成大规模地质模型作为训练样本库;其次,利用条件化生成对抗网络学习样本库中蕴含的地质模式和规律,其中生成网络以井-震等条件数据作为输入、地质模型作为输出;最后,利用训练后生成网络在实际条件数据上的应用,得到目标区块的地质模型。通过在四川盆地普光气藏主力区块典型地质剖面的测试应用,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并分析了训练样本库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沉积模拟和深度学习相结合,弥补了训练样本不足的缺陷,间接实现了知识驱动的深度学习地质建模,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知识驱动 生成对抗网络 沉积过程模拟 深度学习地质建模 普光气藏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普光高含硫气田裸眼水平井投产工艺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俊生 古小红 +2 位作者 王木乐 余涛 邹峰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124-125,共4页
川东北普光高含硫气田裸眼水平井投产,存在着碳酸盐岩地层易喷易漏、井控安全风险高,钻水泥塞容易开窗出轨,结构复杂的一体化分段酸化—生产完井管柱极易发生粘卡事件等难题。为此,在该气田大湾气藏采用井筒模拟通井处理工艺,优化设计... 川东北普光高含硫气田裸眼水平井投产,存在着碳酸盐岩地层易喷易漏、井控安全风险高,钻水泥塞容易开窗出轨,结构复杂的一体化分段酸化—生产完井管柱极易发生粘卡事件等难题。为此,在该气田大湾气藏采用井筒模拟通井处理工艺,优化设计完井管柱结构,结合二次下井回接完成、优质钻完井液与内防喷工具的使用,妥善解决了上述难题,实现了分段完井管柱多级封隔器适时坐封隔绝气层以及滑套顺序开关、均匀布酸的目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结论认为:①在该区实施裸眼水平井投产工艺以及钻塞、模拟通井处理工艺是可行的,是高酸性气田合理高效开发值得借鉴的一个模式;②井壁稳定、顺畅、润滑的井况环境是裸眼水平井安全顺利投产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降本增效、安全开发酸性气田的重要技术手段;③针对高酸性裸眼气井完井投产工艺技术的复杂性须选择优质完井液,全过程、全方位、多层面的从技术角度进行安全控制是井控技术的发展方向;④碳酸盐岩气藏裸眼井投产作业全过程使用钻完井液压井,对于如何选择酸化、排液模式才能解除对储层造成二次污染仍需不断加以认识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高含硫 裸眼水平井 投产技术 模拟通井 完井管柱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相控的生物礁储集层定量预测技术──以川东北普光气田长兴组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纪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44-149,共6页
普光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储集层是本区主要含气层之一,以溶孔白云岩、海绵礁白云岩为主,具有储层埋深大(超过5 000 m)、非均质性强、地震反射特征为杂乱或空白、纵波阻抗参数与围岩存在叠置等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导致该类生物礁储集层的识... 普光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储集层是本区主要含气层之一,以溶孔白云岩、海绵礁白云岩为主,具有储层埋深大(超过5 000 m)、非均质性强、地震反射特征为杂乱或空白、纵波阻抗参数与围岩存在叠置等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导致该类生物礁储集层的识别难度加大、地震预测精度差。为此,在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分析生物礁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该区的基于"相控"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礁体识别与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古地貌分析,明确生物礁有利发育相带;然后井-震联合,利用优选的对生物礁较敏感的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等地震属性,定性分析生物礁储集层大致的空间展布形态、平面厚度变化;最后充分利用地震属性相研究成果,开展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定量预测生物礁储集层分布。利用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物礁储集层的识别、预测精度,明确了各个礁体间接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生物礁储集层 地震属性 相控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 定量预测
下载PDF
Diagenesis and Restructuring Mechanism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the Marine Carbonate Formation,Northeastern Sichuan:A Case Study of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被引量:2
20
作者 DU Chunguo WANG Jianjun +2 位作者 ZOU Huayao ZHU Yangming WANG Cunw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173-1181,共9页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balanced cross-section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g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core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Pu...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balanced cross-section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g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core and thin section observations,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has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diagenesis and restructuring since the Late Indo-Chinese epoch. One is the fluid transfer controlled by the tectonic movement and the other is geochemical reconstruction controlled by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TSR). The middle Yanshan epoch was the main period that the Puguang gas reservoir experienced the geochemical reaction of TSR. TSR can recreate the fluid in the gas reservoir, which makes the gas drying index higher and carbon isotope heavier because C2+ (ethane and heavy hydrocarbon) and 12C (carbon 12 isotope) is first consumed relative to CH4 and 13C (carbon 13 isotope). However,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fluid regarding TSR (hydrocarbon, sulfureted hydrogen (H2S), and water) and reservoir rock results in reservoir rock erosion and anhydrite alteration, which increases porosity in reservoir, thereby improving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Superimposed by later tectonic movement, the fluid in Puguang reservoir has twice experienced adjustment, one in the late Yanshan epoch to the early Himalayan epoch and the other time in late Himalayan epoch, after which Puguang gas reservoir is finally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enesis and restructuring mechanism marine carbonate formation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puguang gas reservoi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