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条锈菌吸器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魏国荣
汤春蕾
+2 位作者
李芳芳
成玉林
孙晓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575-17575,17697,共2页
[目的]从小麦条锈菌侵染的叶片中分离纯度较高且结构较完整的吸器。[方法]根据锈菌吸器表面含有可以与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Concanavalin A)结合的糖类物质的特性,参照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吸器进行了分离。[结果]从被条...
[目的]从小麦条锈菌侵染的叶片中分离纯度较高且结构较完整的吸器。[方法]根据锈菌吸器表面含有可以与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Concanavalin A)结合的糖类物质的特性,参照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吸器进行了分离。[结果]从被条锈菌侵染小麦叶片中成功分离出条锈菌吸器,提取吸器的纯度为83.3%,提取率为5.0×105个/g小麦叶片鲜重。[结论]根据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稍作改进,成功分离得到小麦条锈菌吸器,为小麦条锈菌功能基因组学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吸器
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白斌
张怀志
+7 位作者
杜久元
张晓洋
何瑞
伍玲
张哲
张耀辉
曹世勤
刘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7,I0001-I0010,共24页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种植季对117份冬小麦品种(系)甘肃清水县和四川郫都区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2021年分别用条锈菌CYR33和CYR34对117份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分子标记对15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田间成株期对条锈菌主要流行致病性混合小种抗病的品种(系)占29.1%,其中,25.6%为陇南区域品种(系),3.4%为陇东区域品种(系),另有25.6%陇南区域感病品种(系)表现慢病性(严重度<20%)。有70.1%品种(系)苗期对CYR33表现抗病,其中,57.3%为陇南区域品种(系),12.8%为陇东区域品种(系);仅6.0%品种(系)苗期对CYR34具有抗病性,为陇南区域的兰天131等7个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病品种(系)以2010年后育成的兰天、中梁、天选、兰航选系列品种为主。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发现抗条锈病基因Yr9、Yr10、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41、Yr46、YrZH22和YrZH84在所有检测品种(系)中的频率分别为49.6%、1.7%、12.8%、7.7%、12.8%、20.5%、10.3%、34.2%、2.6%、16.2%、15.4%和27.4%,且多以基因聚合体形式存在于品种(系)中,62.4%品种(系)中聚合了2—5个抗条锈病基因,YrZH84、YrZH22和Yr17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与其他抗条锈病基因聚合后,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明显高于其他基因组合。此外,在陇南菌源区,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山旱地区域(条锈菌越夏区)所推广的品种(系)中,含有Yr10、Yr17、Yr18、Yr28、Yr29、Yr30、Yr41和Yr46的频率较高,越冬区(川水地)推广品种(系)中主要有Yr26、Yr30、YrZH22和YrZH84,越夏区和越冬区品种(系)的抗性遗传背景差异明显,且越夏区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条锈菌
西北越夏菌源区
基因聚合
持久抗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条锈菌国际鉴别寄主Lee对中国条锈菌系CY23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姚占军
蔺瑞明
+2 位作者
徐世昌
李在峰
马峙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国际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Lee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测交,获正、反交的F1、F2和BC1代。根据条锈菌小种的毒性谱,选用CY23单孢菌系,对其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统计分析,明确抗性基因数目、显隐性...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国际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Lee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测交,获正、反交的F1、F2和BC1代。根据条锈菌小种的毒性谱,选用CY23单孢菌系,对其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统计分析,明确抗性基因数目、显隐性、互作方式和抗性特点。结果表明,在正交情况下,Lee对CY23菌系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反交情况下也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正反交分析结果一致,说明Lee对CY23的抗性属核遗传,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通过对CY23毒性分析和对Yr7、Yr22和Yr23遗传特点研究,表明Lee对CY23抗性的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分别为Yr7和Yr23,两者互补控制对CY23的抗性。在抗性鉴定中可用CY23区别Yr22与Yr23,并作为标准菌系用于基因推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小麦
条锈病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9
4
作者
徐国锋
郑永权
纪明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324-326,共3页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mg/ml时,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9.31%;当浓度为0.6~0.8mg/ml时,抑制率为32.67%~44.0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浓度...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mg/ml时,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9.31%;当浓度为0.6~0.8mg/ml时,抑制率为32.67%~44.0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在0.2~1.0mg/ml范围内,丁布对小麦条锈病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其保护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布
小麦条锈病菌
孢子萌发
活性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个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占军
徐世昌
+1 位作者
穆国俊
马峙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69-71,共3页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重要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Heines kolben和Struba Dickkopf与冬性小麦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和回交,获F1、F2和BC1代种子,根据条锈菌系的毒性谱,选用2E16单孢菌系,在铭贤169上繁殖.苗期抗性鉴定在人工控制的环境...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重要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Heines kolben和Struba Dickkopf与冬性小麦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和回交,获F1、F2和BC1代种子,根据条锈菌系的毒性谱,选用2E16单孢菌系,在铭贤169上繁殖.苗期抗性鉴定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当麦苗第一片叶全展大约7cm时,用扫抹法接种,置于(9±2)℃接种间内黑暗保湿24h后转入低温温室内(温度为昼15~19℃,夜10~14℃)潜育发病,待感病品种铭贤169充分发病时调查侵染型,苗期抗性鉴定,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Heines kolben对条锈菌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由两对隐性互补基因控制;Struba Dickkopf对小种2E16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鉴别寄主
遗传分析
小麦品种
抗条锈基因
遗传分析
显性基因控制
小麦条锈菌
抗性鉴定
杂交方法
感病品种
单孢菌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条锈性变异监测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杨敏娜
彭岳林
+3 位作者
强小林
卓嘎
刘太国
陈万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7-562,共6页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锈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实习农场,对来自全国小麦条锈病菌变异观察圃的46份已知抗性基因小麦品种、45份生产及后备品种和由西藏农牧学院保存的26份西藏小麦种质资源(包括生产品种、...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锈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实习农场,对来自全国小麦条锈病菌变异观察圃的46份已知抗性基因小麦品种、45份生产及后备品种和由西藏农牧学院保存的26份西藏小麦种质资源(包括生产品种、引进抗源品种及区试材料)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在小麦条锈病菌变异观察圃中,46份已知基因品种中33份表现为抗病,3份表现为感病,10份抗性不稳定;45份生产及后备品种中20份表现为抗病,12份表现为感病,13份抗性不稳定;26份西藏种质中,22份表现为抗病,3份表现为感病,1份抗性不稳定。调查表明,大部分材料表现出较稳定的抗病性,但目前在西藏高原麦作区实际生产中应用却较少。为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应进一步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小麦
条锈菌
品种抗病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梁22号’小麦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马雨磊
骆惠生
+4 位作者
贾秋珍
樊兆远
黄瑾
曹世勤
金社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0-112,共3页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2号’作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作父本进行杂交,在F2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32号’、‘水14’、‘水7’和‘水4’.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对‘条中32号’,F2代植株抗感分...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2号’作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作父本进行杂交,在F2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32号’、‘水14’、‘水7’和‘水4’.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对‘条中32号’,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4∶390,符合理论比1∶15;对‘水1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46∶341,符合理论比9∶55;对‘水7’,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90∶225,符合理论比7∶9;对‘水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12∶151,符合理论比9∶7,经卡方测验上述结果均符合理论结果.据此推知‘中梁22号’对‘条中32号’的抗性由2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14’由2对显性抗性基因和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7’由2对隐性互补抗性基因控制,‘水4’由2对显性累加抗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抗性遗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条锈菌吸器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魏国荣
汤春蕾
李芳芳
成玉林
孙晓歌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575-17575,17697,共2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20100204120005)
文摘
[目的]从小麦条锈菌侵染的叶片中分离纯度较高且结构较完整的吸器。[方法]根据锈菌吸器表面含有可以与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Concanavalin A)结合的糖类物质的特性,参照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吸器进行了分离。[结果]从被条锈菌侵染小麦叶片中成功分离出条锈菌吸器,提取吸器的纯度为83.3%,提取率为5.0×105个/g小麦叶片鲜重。[结论]根据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稍作改进,成功分离得到小麦条锈菌吸器,为小麦条锈菌功能基因组学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吸器
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
Keywords
puccinia
striiformis
f
.
sp
tritic
Haustoria
Concanavalin
A
分类号
S435.12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白斌
张怀志
杜久元
张晓洋
何瑞
伍玲
张哲
张耀辉
曹世勤
刘志勇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种子创新研究院
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7,I0001-I0010,共24页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1YF5NA146)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科学基金(3186037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专项(2023GAAS12,2022GAAS006)。
文摘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种植季对117份冬小麦品种(系)甘肃清水县和四川郫都区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2021年分别用条锈菌CYR33和CYR34对117份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分子标记对15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田间成株期对条锈菌主要流行致病性混合小种抗病的品种(系)占29.1%,其中,25.6%为陇南区域品种(系),3.4%为陇东区域品种(系),另有25.6%陇南区域感病品种(系)表现慢病性(严重度<20%)。有70.1%品种(系)苗期对CYR33表现抗病,其中,57.3%为陇南区域品种(系),12.8%为陇东区域品种(系);仅6.0%品种(系)苗期对CYR34具有抗病性,为陇南区域的兰天131等7个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病品种(系)以2010年后育成的兰天、中梁、天选、兰航选系列品种为主。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发现抗条锈病基因Yr9、Yr10、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41、Yr46、YrZH22和YrZH84在所有检测品种(系)中的频率分别为49.6%、1.7%、12.8%、7.7%、12.8%、20.5%、10.3%、34.2%、2.6%、16.2%、15.4%和27.4%,且多以基因聚合体形式存在于品种(系)中,62.4%品种(系)中聚合了2—5个抗条锈病基因,YrZH84、YrZH22和Yr17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与其他抗条锈病基因聚合后,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明显高于其他基因组合。此外,在陇南菌源区,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山旱地区域(条锈菌越夏区)所推广的品种(系)中,含有Yr10、Yr17、Yr18、Yr28、Yr29、Yr30、Yr41和Yr46的频率较高,越冬区(川水地)推广品种(系)中主要有Yr26、Yr30、YrZH22和YrZH84,越夏区和越冬区品种(系)的抗性遗传背景差异明显,且越夏区品种(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条锈菌
西北越夏菌源区
基因聚合
持久抗性
分子标记
Keywords
tritic
um
aestivum
puccinia
striiformis
f
.
sp
.
tritic
oversummering
region
f
or
Pst
pathogen
in
Northwestern
China
gene
pyramiding
durable
resistance
molecular
marker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条锈菌国际鉴别寄主Lee对中国条锈菌系CY23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姚占军
蔺瑞明
徐世昌
李在峰
马峙英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农业大学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G2000016200)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245041)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67及30471131)
中巴国际合作项目(16408)
文摘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国际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Lee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测交,获正、反交的F1、F2和BC1代。根据条锈菌小种的毒性谱,选用CY23单孢菌系,对其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和统计分析,明确抗性基因数目、显隐性、互作方式和抗性特点。结果表明,在正交情况下,Lee对CY23菌系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反交情况下也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正反交分析结果一致,说明Lee对CY23的抗性属核遗传,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互补控制。通过对CY23毒性分析和对Yr7、Yr22和Yr23遗传特点研究,表明Lee对CY23抗性的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分别为Yr7和Yr23,两者互补控制对CY23的抗性。在抗性鉴定中可用CY23区别Yr22与Yr23,并作为标准菌系用于基因推导分析。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小麦
条锈病
遗传分析
Keywords
phytopathology
wheat
puccinia
striiformis
f
.
sp
.
tritic
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S435.12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9
4
作者
徐国锋
郑永权
纪明山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324-326,共3页
文摘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mg/ml时,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9.31%;当浓度为0.6~0.8mg/ml时,抑制率为32.67%~44.0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在0.2~1.0mg/ml范围内,丁布对小麦条锈病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其保护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关键词
丁布
小麦条锈病菌
孢子萌发
活性测定
Keywords
DIMBOA,
puccinia
striiformis
f
·
sp
·
tritic
,
Germination
o
f
the
sp
orangium,
Activity
test
分类号
S435.12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个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占军
徐世昌
穆国俊
马峙英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河北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69-7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30270867)
中巴国际合作项目(16-4082004-2006)
文摘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重要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Heines kolben和Struba Dickkopf与冬性小麦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和回交,获F1、F2和BC1代种子,根据条锈菌系的毒性谱,选用2E16单孢菌系,在铭贤169上繁殖.苗期抗性鉴定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当麦苗第一片叶全展大约7cm时,用扫抹法接种,置于(9±2)℃接种间内黑暗保湿24h后转入低温温室内(温度为昼15~19℃,夜10~14℃)潜育发病,待感病品种铭贤169充分发病时调查侵染型,苗期抗性鉴定,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Heines kolben对条锈菌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由两对隐性互补基因控制;Struba Dickkopf对小种2E16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鉴别寄主
遗传分析
小麦品种
抗条锈基因
遗传分析
显性基因控制
小麦条锈菌
抗性鉴定
杂交方法
感病品种
单孢菌系
Keywords
Wheat,
puccinia
striiformis
f
.
sp
.
tritic
,
Di
f
f
erential
host,
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条锈性变异监测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杨敏娜
彭岳林
强小林
卓嘎
刘太国
陈万权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7-56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60214)
教育部211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项目(SZRC-211-12)
文摘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锈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实习农场,对来自全国小麦条锈病菌变异观察圃的46份已知抗性基因小麦品种、45份生产及后备品种和由西藏农牧学院保存的26份西藏小麦种质资源(包括生产品种、引进抗源品种及区试材料)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在小麦条锈病菌变异观察圃中,46份已知基因品种中33份表现为抗病,3份表现为感病,10份抗性不稳定;45份生产及后备品种中20份表现为抗病,12份表现为感病,13份抗性不稳定;26份西藏种质中,22份表现为抗病,3份表现为感病,1份抗性不稳定。调查表明,大部分材料表现出较稳定的抗病性,但目前在西藏高原麦作区实际生产中应用却较少。为减轻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应进一步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关键词
西藏
小麦
条锈菌
品种抗病性
Keywords
Tibet
tritic
um
aestivum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
sp
.
tritic
Cultivar
resistance
gene
to
stripe
rust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梁22号’小麦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马雨磊
骆惠生
贾秋珍
樊兆远
黄瑾
曹世勤
金社林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5)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项目(06-02-D2B)
文摘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2号’作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作父本进行杂交,在F2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32号’、‘水14’、‘水7’和‘水4’.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对‘条中32号’,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4∶390,符合理论比1∶15;对‘水1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46∶341,符合理论比9∶55;对‘水7’,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90∶225,符合理论比7∶9;对‘水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12∶151,符合理论比9∶7,经卡方测验上述结果均符合理论结果.据此推知‘中梁22号’对‘条中32号’的抗性由2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14’由2对显性抗性基因和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7’由2对隐性互补抗性基因控制,‘水4’由2对显性累加抗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抗性遗传
Keywords
wheat
stripe
rust(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
sp
.
tritic
)
resistance
inheritance
分类号
S512.1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条锈菌吸器分离方法研究
魏国荣
汤春蕾
李芳芳
成玉林
孙晓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白斌
张怀志
杜久元
张晓洋
何瑞
伍玲
张哲
张耀辉
曹世勤
刘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条锈菌国际鉴别寄主Lee对中国条锈菌系CY23的抗性遗传分析
姚占军
蔺瑞明
徐世昌
李在峰
马峙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
徐国锋
郑永权
纪明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个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
姚占军
徐世昌
穆国俊
马峙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麦品种在西藏的抗条锈性变异监测分析
杨敏娜
彭岳林
强小林
卓嘎
刘太国
陈万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梁22号’小麦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
马雨磊
骆惠生
贾秋珍
樊兆远
黄瑾
曹世勤
金社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