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波 黄德春 +1 位作者 华坚 张长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9-154,共6页
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系统脆弱性能够反映社会稳定风险水平,系统越脆弱,社会稳定风险水平越高。基于系统脆弱性视角,引入工程建设的公众风险认知,从社会风险暴露、公众风险认知、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系统脆弱性评... 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系统脆弱性能够反映社会稳定风险水平,系统越脆弱,社会稳定风险水平越高。基于系统脆弱性视角,引入工程建设的公众风险认知,从社会风险暴露、公众风险认知、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和模型,并对G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8年G工程建设所在区域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降低,并且随着社会风险应对能力的不断提高,2014-2018年工程建设期的社会稳定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失稳的可能性较小,并建议通过构建标准化风险识别体系,实现风险评估端口的前移;引入公众参与,提高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利益补偿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应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社会风险,降低社会系统脆弱性,实现社会稳定风险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社会稳定风险 公众风险认知 系统脆弱性 应对能力
下载PDF
基于心理距离的灾害可接受风险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尚志海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6,28,共6页
公众对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既受客观灾害事件的影响,又受主观风险认知的影响,因此可接受风险研究必须将主观与客观风险结合起来。公众对灾害风险的主观判断,主要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在现有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概率距离研究的基础上,增... 公众对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既受客观灾害事件的影响,又受主观风险认知的影响,因此可接受风险研究必须将主观与客观风险结合起来。公众对灾害风险的主观判断,主要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在现有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概率距离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人际距离、信息距离、情绪距离三个维度,共同组成心理距离体系。公众离心理距离原点越远,灾害风险认知越弱。心理距离影响着灾害风险传输到公众的过程,会使公众感知的主观风险增大或减小,其与公众个体属性、灾害风险情景都会影响公众的可接受风险,但是公众个体属性与可接受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可以通过心理距离和灾害风险情景的分析来评价公众灾害风险接受性,接受性越小,公众越不能接受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距离 灾害 公众风险认知 可接受风险
下载PDF
1种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正肖 辛保泉 +2 位作者 谭钦文 鲁昆仑 邓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3,共7页
为科学评估燃气管道在复杂且敏感的城市环境中个人风险可接受情况,促进城市和谐稳定。以燃气管道泄漏射流火灾为事故场景,在常规评估基础上结合管道地区特点,构建基于公众可接受伤亡风险标准的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开展城市燃气管... 为科学评估燃气管道在复杂且敏感的城市环境中个人风险可接受情况,促进城市和谐稳定。以燃气管道泄漏射流火灾为事故场景,在常规评估基础上结合管道地区特点,构建基于公众可接受伤亡风险标准的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开展城市燃气管道个人风险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燃气管道个人死亡风险、个人受伤风险可接受标准的建议值分别为5.00×10^-6和2.74×10^-5,其在一般情况下的公众可接受风险标准建议值范围为5.00×10^-7~5.50×10^-5和2.74×10^-6~4.11×10^-4;公众的伤亡风险感知偏差将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结果,及时有效地对目标群体进行风险疏导以改善其风险认知,有助于避免公众风险感知偏差引发的负面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管道 风险评估 可接受风险标准 公众风险感知 风险类别
下载PDF
风险感知交叉演变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苏妍嫄 张亚明 +1 位作者 何旭 杜翠翠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2期100-113,共14页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对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借鉴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基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与交叉演变性双重视角,通过剖析突发事件驱动的风险感知交叉演变机制,构...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对健全舆情引导机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借鉴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基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与交叉演变性双重视角,通过剖析突发事件驱动的风险感知交叉演变机制,构建了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并求解出基本再生数。[结果/结论]“北京新发地疫情”网络舆情实证与仿真结果表明,公众风险感知异质性越小且受突发事件影响越大,网络舆情最终扩散规模及产生的影响越大。突发事件恶化将促使交叉演变向高度风险感知倾斜,加剧网络舆情传播;突发事件好转将促使交叉演变向低度风险感知倾斜,有助于控制网络舆情大规模扩散。政府面对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实现网络舆情有效干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公众风险感知 传播动力学模型 交叉演变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公众政治参与和对政府信任的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上官莉娜 徐云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4,共12页
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社会风险的流动和交织,增强了社会风险治理的难度。加强公众风险感知研究既能补全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风险治理研究的短板,又能为提升我国风险治理水平提供参考。文章基于2017CSS数据,从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信... 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了社会风险的流动和交织,增强了社会风险治理的难度。加强公众风险感知研究既能补全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风险治理研究的短板,又能为提升我国风险治理水平提供参考。文章基于2017CSS数据,从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视角,运用熵值法指标赋值和Process链式中介检验,探究了互联网使用与公众风险感知的作用机理,以及网络政治参与、传统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众的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信任,对互联网使用与公众风险感知的关系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传统政治参与则无此影响,但其本身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降低公众风险感知,政府应当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意愿和能力,提升其对政府的信任,从而达到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降低公众风险感知和社会风险治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网络政治参与 传统政治参与 政府信任 公众风险感知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传播特点及其对公众风险感知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侯丁淳 胡倩 +1 位作者 尚雪 孙玉梅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4,共5页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对公众风险感知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社交媒体的概念、传播特点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有效调控公众风...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对公众风险感知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社交媒体的概念、传播特点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有效调控公众风险感知水平提供参考。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强、信息海量化和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这些特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阶段对公众风险感知会产生不同影响。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自身特点并加强监管,发布及时准确的风险信息以稳定公众风险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社交媒体 传播特点 公众风险感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危机事件中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华 于海英 闫冬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4-130,90,共8页
[研究目的]受众认知偏差危机大众心理安全与权益,探索危机事件中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机制,并据此积极引导意见领袖对议程框架进行差异化监控与治理。[研究方法]以意见领袖情绪框架为自变量,大众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个... [研究目的]受众认知偏差危机大众心理安全与权益,探索危机事件中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机制,并据此积极引导意见领袖对议程框架进行差异化监控与治理。[研究方法]以意见领袖情绪框架为自变量,大众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个体的情绪敏感度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通过两个情境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一基于环境污染情境检验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以及大众风险感知的中介效应;实验二基于产品安全事件进一步检验了个体情绪敏感度对意见领袖情绪框架与大众风险感知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大众风险感知中介了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和受众认知偏差的关系。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情绪敏感度调节了意见领袖情绪框架与大众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即受众个体的情绪敏感度越高,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大众风险感知的正向影响就越强。对正确引导意见领袖情绪框架,降低大众风险感知,并削弱受众认知偏差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事件 意见领袖 情绪框架 大众风险感知 认知偏差 情绪敏感度
下载PDF
公共危机信息来源及叙述方式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影响——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云鹏 上官莉娜 许艳闰 《现代情报》 2023年第4期88-100,共13页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类型公共危机信息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的影响,对于信息发布方采取针对性宣传动员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站在公众视角,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究公共危机信息来源、叙述方式以及二者交互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类型公共危机信息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的影响,对于信息发布方采取针对性宣传动员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站在公众视角,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究公共危机信息来源、叙述方式以及二者交互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的影响,对于提升信息劝说效果和公众防护行为遵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设计了2*2的随机对照前后测实验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①危机信息叙述方式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据型比叙事型更有说服力;②危机信息来源仅对公众风险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官方来源比非官方来源更具有说服力;③信息来源与叙述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公众风险感知和防护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④公众风险感知对危机信息来源、叙述方式和防护行为的关系起正向中介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巧用叙述方式、搭建信源合作矩阵、合理引导风险感知等建议,助推公众采取防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公共危机 信息来源 叙事方式 公众风险感知 防护行为
下载PDF
工频电磁场对公众健康及风险感受影响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郝娇 汪美顺 翟国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602,共7页
为调查工频电磁场对附近居民健康及风险感受的影响,对16条已投运110-500k V输电线两侧居民(n=615)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输电线运行参数计算工频电磁场相对曝露强度,分析了工频电磁场对距线路中心50m内、外受调查者产生的健康影响差异,以... 为调查工频电磁场对附近居民健康及风险感受的影响,对16条已投运110-500k V输电线两侧居民(n=615)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输电线运行参数计算工频电磁场相对曝露强度,分析了工频电磁场对距线路中心50m内、外受调查者产生的健康影响差异,以及不同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电压等级、塔型附近受调查者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的均值差异,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工频电磁场公众风险感受、负面情绪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工频电磁场对50m内和50m外受调查者产生健康影响的相对风险值为0.87;在本次调查的工频电磁场范围内(E〈0.35k V/m,B〈0.80μT),公众风险感受和负面情绪受工频电磁场曝露强度影响很小,受输电线架线塔外观大小、塔型、既有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电磁场 公众健康 公众风险感受 高压输电线
下载PDF
雾霾之下:公众感知雾霾风险的心理特征测度与风险治理策略——基于全国12个城市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世坤 郭春甫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19年第2期229-248,共20页
雾霾在我国已经成为社会性风险,急需与之相匹配的风险治理能力。准确测度公众感知雾霾风险的心理特征是推进雾霾风险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风险感知理论为基础,基于全国12个城市雾霾风险情境的调研数据,评价公众的雾霾风险... 雾霾在我国已经成为社会性风险,急需与之相匹配的风险治理能力。准确测度公众感知雾霾风险的心理特征是推进雾霾风险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风险感知理论为基础,基于全国12个城市雾霾风险情境的调研数据,评价公众的雾霾风险感知等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公众的雾霾风险感知普遍较高,表现在熟悉程度和可控制程度偏低,风险威胁程度较高,心理情绪趋于负面。公众在雾霾风险治理中的参与和沟通意愿较强,但信任程度较低。最后,本文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雾霾风险防范治理结构、积极开展公众心理疏导和治疗、畅通雾霾风险信息传递沟通渠道几个方面提出了治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公众风险感知 心理特征 维度测量 风险治理策略
下载PDF
宝钢湛江钢铁厂建成后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尚志海 张惠梅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年第1期79-82,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假设实验等方法,以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的公众为研究对象,探讨宝钢湛江钢铁厂建成后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公众的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特征总体表现为较低水平,且主要受地理距离效应、风险管... 通过问卷调查、假设实验等方法,以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的公众为研究对象,探讨宝钢湛江钢铁厂建成后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公众的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特征总体表现为较低水平,且主要受地理距离效应、风险管理水平(信息公开透明性、项目管理可信度、管控措施有效性)、社会经济效益增加和风险认知程度的影响,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除与风险认知程度呈负相关性外,与其余主要因素均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风险认知 环境可接受风险
下载PDF
大学生公众风险认知在突发新冠肺炎事件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雪 金童林 +1 位作者 贾彦茹 乌云特娜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251-256,共6页
为探讨公众风险认知在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对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40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认知量表及创伤后成长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公众风险认知及创伤后成... 为探讨公众风险认知在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对大学生创伤后成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40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风险认知量表及创伤后成长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公众风险认知及创伤后成长两两呈正相关;突发新冠肺炎事件对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直接效应显著;突发新冠肺炎事件通过公众风险认知对创伤后成长的间接效应显著,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04,0.126].因此,公众风险认知在突发新冠肺炎事件与大学生创伤后成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新冠肺炎事件 公众风险认知 创伤后成长 大学生
下载PDF
论失信行为影响下公众风险感知的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良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3,共7页
基于失信行为的发生探析公众风险感知的生成机理、演化规律,及时有效对公众风险感知进行引导,有着学理和实践上的重要价值。以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为视角,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主体维度、客体维度、控制维度5个维度分析... 基于失信行为的发生探析公众风险感知的生成机理、演化规律,及时有效对公众风险感知进行引导,有着学理和实践上的重要价值。以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为视角,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主体维度、客体维度、控制维度5个维度分析基于失信行为影响下的公众风险感知生成与演化机理;从酝酿期、发生期、影响期、消退期、纠偏期五个不同阶段分析失信行为影响下公众风险感知的演变规律;从构建可靠的信息传播平台、构建有效联动的信任机制、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构建新技术识别平台、构建应急管控机制五个方面有效引导公众风险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行为 社会信任 公众风险感知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下载PDF
技术自主创新的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形成机理研究
14
作者 李金生 宋丹丹 胡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公众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及其风险认知决定了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关系到自主创新的投资收益。由于公众对自主创新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而研究产生偏差的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公众内在因素的视角,对公众的... 公众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及其风险认知决定了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关系到自主创新的投资收益。由于公众对自主创新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而研究产生偏差的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公众内在因素的视角,对公众的知识信息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利益因素以及价值取向因素等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形成机理,以寻求规避自主创新风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公众风险认知 公众风险认知偏差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三峡工程公众风险认知偏差的形成与应对策略
15
作者 张志会 何艺 李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2年第4期350-360,共11页
在后真相时代和社交媒体时代,关于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公众风险认知偏差。某些围绕工程的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在未经有效防范的情况下,可能演变成蕴藏着严重后果的重大风险。本文将三峡工程公众风险认知偏差问题概括为五种... 在后真相时代和社交媒体时代,关于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公众风险认知偏差。某些围绕工程的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在未经有效防范的情况下,可能演变成蕴藏着严重后果的重大风险。本文将三峡工程公众风险认知偏差问题概括为五种基本类型;阐释了催生三峡工程公众风险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探讨了三峡工程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导致风险扩大的途径;并提出可通过建立积极信任,降低将风险认知偏差转化为现实风险的概率;开启多元对话,打破话语竞争的边界,建构有利于理性认知工程风险的良好传播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工程的公众风险认知偏差 积极信任 多元对话
下载PDF
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公众风险认知维度实证研究
16
作者 胡荣 《江苏商论》 2021年第11期29-30,共2页
自主创新是高技术企业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自主创新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纳,关系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公众风险认知研究,有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文章从风险认知水平维度的视角出发... 自主创新是高技术企业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自主创新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纳,关系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公众风险认知研究,有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文章从风险认知水平维度的视角出发进行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公众风险认知维度 高技术企业
下载PDF
北京“7·21”暴雨灾害前后公众的风险认知变化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凡 赵常军 苏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5,共8页
提高公众的水灾风险认知,有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损失及风险。利用气象数据分析了2012年汛期北京的降水特点,以"7·21"暴雨灾害为分界点,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风险认知在灾前和灾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北京市2012... 提高公众的水灾风险认知,有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损失及风险。利用气象数据分析了2012年汛期北京的降水特点,以"7·21"暴雨灾害为分界点,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风险认知在灾前和灾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北京市2012年汛期降水次数和强度均高于常年水平,"7·21"大暴雨及其造成的严重损失,短期内迅速提高了公众的风险认知水平,表现为公众对暴雨风险的关注度以及采取防灾备灾措施的人数比例升高,但这是一种暂时的应激调整现象,灾后,警惕性显著提高的主要为受灾群众,而多数的公众作为"旁观者"尚未建立长久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公众的灾害风险意识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1”暴雨 公众风险认知 认知变化
下载PDF
政策执行中的公众风险信息搜索行为研究——以陕南移民政策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向南 郭雪松 +1 位作者 连翠红 赵慧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80,共9页
[目的/意义]风险沟通是风险消减、保障政策平稳运行的重要机制,目前鲜有研究从公众视角出发关注风险沟通受众的沟通习惯、方式和期望,使得政策执行中的公众风险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必要而迫切。[过程/方法]基于风险信息搜索和处理行为影响... [目的/意义]风险沟通是风险消减、保障政策平稳运行的重要机制,目前鲜有研究从公众视角出发关注风险沟通受众的沟通习惯、方式和期望,使得政策执行中的公众风险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必要而迫切。[过程/方法]基于风险信息搜索和处理行为影响路径框架,提出我国公共政策中公众风险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以陕南移民搬迁政策为例对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公众的渠道信任、感知风险特征与风险信息搜索行为呈成正相关关系,信息充分度、自我效能感与风险信息搜索行为成负相关,且信息充分度在感知风险特征和自我效能感对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完善公共政策中风险沟通的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沟通 信息搜索行为 公共政策 渠道信任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生态教育对大学生农业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1114份农林类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鹏 罗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48,共10页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对高校生态教育影响学生农业环保意愿的作用机制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缺乏实证检验...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对高校生态教育影响学生农业环保意愿的作用机制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缺乏实证检验。文中基于1114名农林类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等对其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验证,利用泊松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生态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愿,经济价值认知、健康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认知是生态教育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其中经济价值认知的中介效应更强。2)公共卫生风险感知正向调节了健康和社会价值感知对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3)在经历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学生健康意识、加入生态环境协会与其环境保护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提出强化高校生态教育、促进学生环境保护的经济、健康、社会价值认知和公共卫生风险感知提升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 价值认知 农业环境保护意愿 公共卫生风险感知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新闻发言人特质对民众接受信息意愿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平芬 隆安燕 《中州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9-65,共7页
风险沟通现已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新闻发言人是风险沟通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深度剖析新闻发言人特质对民众接受信息意愿影响的背后机理,对促进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Nvivo12软件为辅助,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新闻发... 风险沟通现已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新闻发言人是风险沟通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深度剖析新闻发言人特质对民众接受信息意愿影响的背后机理,对促进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Nvivo12软件为辅助,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新闻发言人特质对民众接受信息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新闻发言人特质直接影响民众对风险信息的接受意愿,民众内在状态在接受信息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情境因素起着调节作用。据此提出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能力提升策略,为政府提升风险沟通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新闻发言人 民众内在状态 民众接受信息意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