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8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 被引量:249
1
作者 陈竹 叶珉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9,53,共7页
城市公共空间虽然在近年来的城市空间环境及城市建设中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但作为专门术语,它有别于其他城市空间概念的本质涵义,在国内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方学术领域中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产生及主要... 城市公共空间虽然在近年来的城市空间环境及城市建设中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但作为专门术语,它有别于其他城市空间概念的本质涵义,在国内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方学术领域中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产生及主要相关理论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价值判定的主要因素。希望借此充实对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和本质属性的理解,并指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将为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内更全面地探讨建成环境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意义提供参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可达性 公共性
下载PDF
PSPL调研法: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质量的评价方法——扬·盖尔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探析(3) 被引量:148
2
作者 赵春丽 杨滨章 刘岱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8,共5页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即PSPL调研法)是扬·盖尔开展"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的主要方法。该法旨在通过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行为特点,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成...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即PSPL调研法)是扬·盖尔开展"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的主要方法。该法旨在通过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行为特点,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成果,为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造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创造高品质公共空间、满足市民开展公共生活的需要。通过对扬·盖尔的访谈及对其理论的研究,并结合其所完成的设计项目,将PSPL调研法的实施目的、内容及具体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介绍,以期为改善我国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升城市公共生活的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扬·盖尔 PSPL调研法 以人为本 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下载PDF
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 被引量:138
3
作者 董磊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7,共7页
村庄公共空间得以维持离不开四个要件:公共场所、公共权威、公共活动与事件、公共资源。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向乡村社会渗透的市场经济因素和导致乡村组织权威不断衰弱的农村政策使得公共空间不断萎缩,这个过程也是村庄日益陌生化,亲... 村庄公共空间得以维持离不开四个要件:公共场所、公共权威、公共活动与事件、公共资源。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向乡村社会渗透的市场经济因素和导致乡村组织权威不断衰弱的农村政策使得公共空间不断萎缩,这个过程也是村庄日益陌生化,亲密社群、村庄共同体不断解体的过程。公共空间萎缩会导致的集体记忆衰退,引发农村社会的价值危机、伦理危机和治理危机。当前必须增加国家常规力量对农村的渗透,通过它们来鼓励扶持农民自组织,由此拓展社会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资源 公共权威 国家权力
下载PDF
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 被引量:68
4
作者 郭恩章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性和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造... 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性和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创造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环境
原文传递
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126
5
作者 王东 王勇 李广斌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基于功能与形式的视角,以历史的维度分析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脉络,探讨其背后生长的动力机制,总结各个时期乡村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与特征。研究发现,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生成的内在基本规律是"使用功能驱使—交往的... 本文基于功能与形式的视角,以历史的维度分析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脉络,探讨其背后生长的动力机制,总结各个时期乡村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与特征。研究发现,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生成的内在基本规律是"使用功能驱使—交往的形成—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共存—特殊—脱节—分离"的变化。通过实地勘察与访谈,进一步论述改革后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弱化的原因,认为村民所发生的公共活动已由"必需性"转变成"自发性";诸多社会变化因素构成"合力","催化"了传统公共空间走向衰亡的道路。最后,审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演变 特征 功能—形式
原文传递
“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 被引量:109
6
作者 袁祖社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4,共7页
公共性是现代公民社会之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具有开放、平等与社群的特性,通过特定共同体成员理性、自觉的交互主体性行为与结构性活动而得以存在。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危机”,集中表现为“文化公共性”理想的迷茫,是文化自身的合法性与... 公共性是现代公民社会之公共生活的本质属性,具有开放、平等与社群的特性,通过特定共同体成员理性、自觉的交互主体性行为与结构性活动而得以存在。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危机”,集中表现为“文化公共性”理想的迷茫,是文化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认同的危机。真正为社会所共有、共享的公共性,是多元利益主体复杂博弈的产物,是确保公众与社会之间关系维系的一种平衡。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日益呈现为市民/公民社会、市场与国家的分化情形,以社会公正为最高追求的社会公共性理念是否能够得以确立,或者已经确立的社会公共性理念究竟合理化与否等,直接影响着制度创新的理念、路径选择。对公共性的领悟与把握的过程,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氛围营造中民众心智不断健全、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公民社会 公共空间
原文传递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被引量:99
7
作者 陈竹 叶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5,共7页
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进行了分... 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期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全面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空间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下载PDF
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 被引量:96
8
作者 张诚 刘祖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63,共8页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公共性 共建共治共享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 被引量:95
9
作者 侯晓蕾 《风景园林》 2019年第6期8-12,共5页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主要以北京、上...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由增量转向存量的阶段,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主要模式。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建成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新方式。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例,对城市微更新的发展背景加以分析,对微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多重含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总提出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途径,分别是边缘空间的整合和触媒方式的选择、场地历史文脉原真性的挖掘和社区居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保护、多方协作的开放沟通平台和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营造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微更新
下载PDF
公共空间运用大规模监控的法理逻辑及限度——基于个人信息有序共享之视角 被引量:92
10
作者 刘艳红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6,共12页
为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安抚公众对风险的恐慌情绪,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随之诞生,并迅速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中全面运用。公共治理不能取安全保障而舍隐私保护,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的运用并非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而是在保障安全... 为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安抚公众对风险的恐慌情绪,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随之诞生,并迅速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中全面运用。公共治理不能取安全保障而舍隐私保护,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的运用并非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而是在保障安全法益的同时兼顾隐私法益的保护。在此"既保障安全,又保护隐私"的法理念下,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的运用体现了风险治理从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的转变趋势,并促进了个人信息保护从自主支配到有序共享的逻辑转换。为寻求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路径,在公共空间合理运用大规模监控措施,就必须加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的阶段性控制,建立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实现个人信息的有序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大规模监控 个人信息 安全法益 隐私法益
原文传递
城市街道空间品质大规模量化测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1
作者 龙瀛 唐婧娴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伴随我国人居环境建设从重“量”走向提“质”,城市建成环境的科学评估与定量研究亟待展开,街道作为重要的公共领域,其空间品质与活力成为重要的方向之一。本文从街道空间品质的概念、大规模量化方法和空间品质测度方法三个方面切入,梳... 伴随我国人居环境建设从重“量”走向提“质”,城市建成环境的科学评估与定量研究亟待展开,街道作为重要的公共领域,其空间品质与活力成为重要的方向之一。本文从街道空间品质的概念、大规模量化方法和空间品质测度方法三个方面切入,梳理了国内、国外街道空间品质量化研究方法的进展。总体而言,街道物质空间的测度在不同的方面已有一定的方法积累、但少有多种方法的集成应用,利用可获得性高的街景图片进行街道空间测度是国际上新兴的研究方向,空间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已有研究少有以科学认识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方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品质 测度 建成环境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以北京老城区微花园为例 被引量:86
12
作者 侯晓蕾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7,共5页
当城市进入存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城市更新的趋势。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更加注重公众参与的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社区营造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 当城市进入存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的局部更新方式,成为城市更新的趋势。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更加注重公众参与的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社区营造强调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过程性,是社区微更新的设计和实施途径;而多元共治则强调公共空间的多元性和可持续性,是社区微更新的实施和维护手段。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途径非常多样化,分别体现在社区历史、文化和邻里关系原真性的保护和挖掘、参与式营造设计和共建、社群协调与社区自组织培育和参与式建立后期运营和维护机制等方面。基于以上思考,以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的典型类型微花园的研究和实践为例,从微花园的观察记录到参与式设计,再到参与式共建和后期维护,探讨北京老城区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方法、策略和机制,论证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营造 多元共治 社区公共空间 景观微更新 北京老城
下载PDF
“人居三”、《新城市议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83
13
作者 石楠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1,共13页
"人居三"大会总结了全球人居环境领域20年来的成就,是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落实与支撑。《新城市议程》提出通过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优良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的财政支撑,最大程度发挥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应对气候变... "人居三"大会总结了全球人居环境领域20年来的成就,是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落实与支撑。《新城市议程》提出通过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优良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的财政支撑,最大程度发挥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分异等全球性挑战。《新城市议程》倡导社会包容、规划良好、环境永续、经济繁荣的新的城市范式,对全球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三 新城市议程 城市规划 市与区域规划 包容 城镇化 公共空间 人人共享 城市权
下载PDF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变迁与乡村文化传承--以浙江三村为例 被引量:78
14
作者 鲁可荣 程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9,共8页
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传承和村落共同体延续的重要载体。以浙江三个传统村落为调查样本,深入分析了村落公共空间变迁过程及其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村落公共空间从祠堂到会堂再到礼堂的变迁,乡村文化也经历了从... 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传承和村落共同体延续的重要载体。以浙江三个传统村落为调查样本,深入分析了村落公共空间变迁过程及其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村落公共空间从祠堂到会堂再到礼堂的变迁,乡村文化也经历了从乡村宗族文化向乡村政治文化再到乡村公共文化的演变。只有多元主体的文化自觉及协同参与,重构村落公共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为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公共空间 乡村文化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基于手机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 被引量:76
15
作者 罗桑扎西 甄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94-1608,共15页
针对已有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存在视角单一,对活力多样性体现不足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理解活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维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从个体行为、空间活动、空间交互联系网络的复合视角,围绕活力的核心,综合考... 针对已有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存在视角单一,对活力多样性体现不足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理解活力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维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从个体行为、空间活动、空间交互联系网络的复合视角,围绕活力的核心,综合考虑活动类型及空间联系,提出了重访性、混合性、网络交互中心性三项测度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方法框架。以南京市公园为例,采用手机大数据,进行了公园活力的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手机数据可从多个维度快速准确的识别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现状,并展开综合评价。同时,可进一步参照活力不同维度特征的测度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活力营造及提升策略与路径指导,体现了本方法对已有评价方法具有一定修正和延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手机数据 活力评价 公园 南京
原文传递
从广场舞扰民看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缺失 被引量:75
16
作者 袁继芳 陈建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3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近期频繁报道的广场舞扰民这一社会现象,引发关于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严重缺乏的思考,从而对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缺失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需求的增...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近期频繁报道的广场舞扰民这一社会现象,引发关于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严重缺乏的思考,从而对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缺失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需求的增加,人们身边的体育健身场地显得越发不足,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存在着严重缺失。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土地显得寸土是金,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人们的根本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应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本着为民服务的理念,加大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管理、投入及立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人们的体育休闲环境。希望该研究能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部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扰民 体育休闲 公共空间
下载PDF
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以河北唐山乡村公共空间为例 被引量:65
17
作者 周尚意 龙君 《河北学刊》 2003年第2期72-78,共7页
乡村聚落中的公共空间是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随着乡村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乡村公共空间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河北唐山为调查区域,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地乡村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分布特点。即虽然乡村生... 乡村聚落中的公共空间是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随着乡村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乡村公共空间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河北唐山为调查区域,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地乡村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分布特点。即虽然乡村生活发生了变化,但是大多数乡村公共空间还是分布在必需性活动场所及其附近,并以两三种活动复合在同一地点为主,良好的环境和设施是附加性的分布影响因素。同时,本文归纳了公共空间活动的人员结构和组织特征,进而分析了政府、村委会、核心人物在乡村公共空间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公共空间 唐山 乡村文化 河北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以社区花园为例 被引量:72
18
作者 刘悦来 许俊丽 尹科娈 《风景园林》 2019年第6期13-17,共5页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的4级结构和3种发展途径,并从政府宣传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和挖掘社区'领袖'等不同层面给出社区营造的建议,解析社区花园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多元共治,让社区营造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空间 社区花园 参与式营造
下载PDF
社区共治视角下公共空间更新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71
19
作者 卓健 孙源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0,50,共7页
针对当前社区公共空间更新面临的多重困境,文章从权力结构、更新模式和公共精神三方面解析其原因,提出以共治为导向的社区公共空间创新型更新路径:在权力组织层面,根据社区类型及发展阶段,构建扁平化、动态化的权力结构;在更新模式上,... 针对当前社区公共空间更新面临的多重困境,文章从权力结构、更新模式和公共精神三方面解析其原因,提出以共治为导向的社区公共空间创新型更新路径:在权力组织层面,根据社区类型及发展阶段,构建扁平化、动态化的权力结构;在更新模式上,建立以包容性、渐进式发展为常态的更新机制;在实施手段上,可尝试将大型改造工程"化整为零"地转化为居民可参与的小型更新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空间 社区更新 共治 公众参与
下载PDF
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70
20
作者 王春程 孔燕 李广斌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共6页
以乡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动力机制为主线,对建国后不同时期乡村公共空间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原因。经过研究认为,计划经济以来,乡村社会的变迁中国家力量呈现“全面渗透一退场一弱化一回归”的转向,乡村公共空... 以乡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动力机制为主线,对建国后不同时期乡村公共空间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原因。经过研究认为,计划经济以来,乡村社会的变迁中国家力量呈现“全面渗透一退场一弱化一回归”的转向,乡村公共空间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异化”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走向“复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日趋“衰亡”,新时期乡村建设中对村民需求的忽视以及乡村文化的丢失,导致乡村公共空间的“迷失”。最后,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公共空间 演变特征 驱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