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梨园中国梨木虱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潘成杰 杜相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303-305,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有机梨园中国梨木虱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其发生早期的农业及药剂防治等多种措施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梨木虱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发生盛期实施冬季清园、刮树皮并树干涂抹石硫合剂... 本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有机梨园中国梨木虱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其发生早期的农业及药剂防治等多种措施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梨木虱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发生盛期实施冬季清园、刮树皮并树干涂抹石硫合剂、植物源药防治和种植趋避植物等多项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梨木虱发生。这些措施对控制中国梨木虱的发展与为害起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梨园 中国梨木虱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梨园芳香植物间作区中国梨木虱与其天敌类群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魏巍 孔云 +3 位作者 张玉萍 王美超 李振茹 姚允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63-2074,共12页
为探讨间作芳香植物对梨园中国梨木虱与其天敌类群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梨园中设置不同种类的芳香植物间作处理,以清耕区为对照,研究不同芳香植物间作区中国梨木虱及其天敌类群组成、种群消长动态、时间生态位的变化,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 为探讨间作芳香植物对梨园中国梨木虱与其天敌类群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梨园中设置不同种类的芳香植物间作处理,以清耕区为对照,研究不同芳香植物间作区中国梨木虱及其天敌类群组成、种群消长动态、时间生态位的变化,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区中国梨木虱及其天敌类群数量和发生频率、组成及时序特征、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存在明显差别。在梨树年生长周期中,薄荷间作区的中国梨木虱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明显增大,多数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显著增加,中国梨木虱与天敌种群发生量分布较均匀,但发生的高峰不明显,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较大,表现出时序上的同步性和跟随性。孔雀草间作区、罗勒间作区、自然生草区的中国梨木虱的生态位宽度较薄荷间作区小,有明显的高峰期,天敌的生态位宽度较对照大,无明显的高峰期。一些天敌种群如跳小蜂、丽草蛉、茧蜂、姬蜂与中国梨木虱在时序上同步性较大,跟随现象明显;而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等天敌种群与中国梨木虱在时序上同步性较差,跟随现象较弱。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薄荷间作区跳小蜂、孔雀草间作区中华大草蛉、罗勒间作区龟纹瓢虫和中华大草蛉、自然生草区丽草蛉、茧蜂、赤眼蜂对中国梨木虱的影响程度较其它种群大。结果显示,梨园间作芳香植物可能通过改变中国梨木虱及其天敌类群的组成、时序特征和生态位特征等控制中国梨木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芳香植物 中国梨木虱 天敌 生态位特征
下载PDF
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景涛 孙立祎 +4 位作者 于利国 刘铁铮 李瑞平 鄢新民 陈江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243-246,共4页
对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详尽研究。结果表明,该虫人袋的始、盛、末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套袋的与不套袋的相比,人袋上果时间提前10~19d;虫量平均增加13倍;由为害叶片变成为害... 对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详尽研究。结果表明,该虫人袋的始、盛、末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套袋的与不套袋的相比,人袋上果时间提前10~19d;虫量平均增加13倍;由为害叶片变成为害套袋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增加了间接为害途径,且为害症状有显著变化。提出了防治适期和物理、农业、化学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发生特点 防治适期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梨木虱第一代卵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勇 王宏伟 +1 位作者 冉昆 王少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6-990,共5页
【目的】明确梨木虱第一代卵空间分布格局,指导田间调查和防治。【方法】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及6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对密植梨园梨木虱第一代卵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梨木虱第一... 【目的】明确梨木虱第一代卵空间分布格局,指导田间调查和防治。【方法】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及6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对密植梨园梨木虱第一代卵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梨木虱第一代卵在梨树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通过5种田间抽样方法的比较确定最佳方法为棋盘式抽样法,运用Iwao M*-m回归分析法中的分布型参数确定了梨木虱第一代卵的理论抽样数。【结论】梨木虱第一代卵在梨树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是由该虫习性与环境因素共同引起,调查时应根据其聚集习性采取适宜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木虱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下载PDF
不同颜色诱虫板对梨木虱诱杀效果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文雅 张烨 李唐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828-1829,1841,共3页
利用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运城梨园梨木虱的诱杀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白、蓝3种诱虫板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色诱虫板的诱杀效果最佳,梨木虱诱杀量是白色诱虫板的2.09倍,是蓝色诱虫板的5.86倍;白色诱虫板诱杀效果次之,而蓝色... 利用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运城梨园梨木虱的诱杀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白、蓝3种诱虫板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色诱虫板的诱杀效果最佳,梨木虱诱杀量是白色诱虫板的2.09倍,是蓝色诱虫板的5.86倍;白色诱虫板诱杀效果次之,而蓝色诱虫板诱杀到的梨木虱虫量最少。说明梨园悬挂诱虫板进行物理防控可行,建议在梨木虱大发生时,运城梨园中可悬挂黄色诱虫板,以降低园中梨木虱的虫口数量、减轻梨木虱的发生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木虱 诱虫板 诱杀效果
下载PDF
中国梨木虱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孟昭礼 张振芳 +2 位作者 刘波 顾耘 董向丽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69-272,共4页
采用FAO推荐的浸渍玻片法,对中国梨木虱(Psyllachinensis)昆嵛山种群进行了敏感水平测定,建立了对8种供试农药的毒力基线。并对中国梨木虱莱阳种群和龙口种群进行了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 采用FAO推荐的浸渍玻片法,对中国梨木虱(Psyllachinensis)昆嵛山种群进行了敏感水平测定,建立了对8种供试农药的毒力基线。并对中国梨木虱莱阳种群和龙口种群进行了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表现非抗药性;而莱阳种群对水胺硫磷、氧化乐果及对硫磷表现轻度抗药性;对双甲脒表现抗药性,对久效磷和氰戊菊酯表现明显抗药性,抗药性分别为20.5倍和2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梨木虱 浸渍玻片法 抗药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中国梨木虱的两性生命表
7
作者 张博晨 张蕊 +4 位作者 许双叶 朱兴秋 连少博 郝赤 庾琴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6,共8页
【目的】明确温度对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室内条件下,16、20、24、28、32和36℃分别测定中国梨木虱各阶段发育历期、产卵量和存活率等,制定其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利用两性生命表计算其存活率、繁... 【目的】明确温度对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室内条件下,16、20、24、28、32和36℃分别测定中国梨木虱各阶段发育历期、产卵量和存活率等,制定其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利用两性生命表计算其存活率、繁殖力、寿命期望、繁殖值和种群参数。【结果】16-24℃,中国梨木虱随温度升高,其生长速度加快、发育历期缩短;24-32℃其发育历期变化不显著;36℃条件下不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24℃时产卵量最高,为281.50粒/雌。16-24℃,中国梨木虱的年龄特征存活率、种群特定年龄净繁殖力、平均贡献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4-32℃,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24℃处理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值率均最高,28℃处理的平均世代周期最短。【结论】结果表明中国梨木虱生长发育和繁殖适宜温度为2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温度 生长发育 种群参数
原文传递
几种农药对梨木虱若虫和卵防治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吕秀兰 周永清 +1 位作者 廖明安 杨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用 8种农药设 8个处理对防治梨木虱若虫和卵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药后 3d ,虱螨净 2 0 0 0×、特杀 15 0 0×、蚍虫啉 15 0 0× +氧化乐果 80 0× ,莫比朗 15 0 0×以及巨力杀 10 0 0×对若虫的防... 用 8种农药设 8个处理对防治梨木虱若虫和卵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药后 3d ,虱螨净 2 0 0 0×、特杀 15 0 0×、蚍虫啉 15 0 0× +氧化乐果 80 0× ,莫比朗 15 0 0×以及巨力杀 10 0 0×对若虫的防效均达 10 0 %。其中以虱螨净 2 0 0 0×和特杀 15 0 0×的残效最佳 ,用药后 14d对若虫的防效仍达 10 0 %。除果蔬利 35 0 0×外其它参试药物的各个处理 ,对梨木虱的卵防效均好 ,药后 14d防效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梨树虫害 梨木虱若虫 虫卵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辽宁海城梨木虱发生规律及杀虫剂的药效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结平 赵章武 周旭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3,共4页
以15a生南果梨为试材,通过实地监测,研究比较了辽宁省海城地区梨老、幼果园内不同虫龄梨木虱数量的消长规律;并在田间梨木虱发生的高峰时期,选用4个重要且不同类型高效杀虫剂于喷施后第3、5、10天进行详细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杀虫剂在实... 以15a生南果梨为试材,通过实地监测,研究比较了辽宁省海城地区梨老、幼果园内不同虫龄梨木虱数量的消长规律;并在田间梨木虱发生的高峰时期,选用4个重要且不同类型高效杀虫剂于喷施后第3、5、10天进行详细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杀虫剂在实际防治中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南果梨的生长期,梨木虱呈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梨木虱经历约为5代,若虫历期14~15d,约1个月1个高峰。1~3龄若虫高峰时间和虫口数分别为:5月14日467头,6月20日654头,7月18日403头,8月16日612头。4~5龄若虫在前期呈现每月1次高峰。梨树生长后期4~5龄若虫的数量下降。成虫始终保持在20头水平;幼树梨木虱数量明显多于老树;梨木虱防治效果最佳的杀虫剂为1.8%阿维菌素(2 000×)和1%苦参碱(1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木虱 发生规律 杀虫剂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三种新型杀虫剂对中国梨木虱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金翠 王泽华 +3 位作者 曹利军 朱亮 魏书军 宫亚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2-76,共5页
以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为试虫,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新型杀虫剂对中国梨木虱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梨木虱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结果表明:在2次试验中螺虫乙酯悬浮剂对梨木虱药后7~21d防效均达90%以上,是防控梨木... 以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为试虫,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新型杀虫剂对中国梨木虱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梨木虱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结果表明:在2次试验中螺虫乙酯悬浮剂对梨木虱药后7~21d防效均达90%以上,是防控梨木虱首选药剂;其它药剂防效较差,其中氟啶虫胺腈与乙基多杀菌素混用防效优于单剂;在卵孵化末期施药的防效优于若虫期。建议在梨木虱一代卵孵化末期选用240g·L^(-1)螺虫乙酯悬浮剂3 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梨木虱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梨木虱 防治效果 螺虫乙酯
原文传递
3种不同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对梨园梨木虱的防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恩强 封云涛 +2 位作者 郭晓君 张润祥 庾琴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2-933,936,共3页
[目的]为筛选出对梨园梨木虱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及其混配组合。[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测定试验3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对梨木虱的田间防效。[结果]单剂中,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4.8~74.7 mg/L处理7 d时的校正防效为56.98%~85.81%,20~3... [目的]为筛选出对梨园梨木虱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及其混配组合。[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测定试验3种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对梨木虱的田间防效。[结果]单剂中,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4.8~74.7 mg/L处理7 d时的校正防效为56.98%~85.81%,20~35 d时的防效为92.77%~100%,产卵抑制率65.50%~85.91%;5%阿维菌素微乳剂25.0 mg/L、7 d时的校正防效98.68%,20~35 d防效显著下降至52.42%~59.44%,抑制产卵率为64.78%;20%呋虫胺可溶粒剂防效和产卵抑制率显著低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5%阿维菌素微乳剂。阿维菌素与螺虫乙酯复配后,显著提高对梨木虱的产卵抑制率;5%阿维菌素微乳剂与20%呋虫胺可溶粒剂复配后,校正防效显著增加,持效期由7 d增至35 d,产卵抑制率显著增加至83.70%以上。[结论]防治梨园梨木虱时,可使用螺虫乙酯单剂、阿维菌素+螺虫乙酯或阿维菌素+呋虫胺混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木虱 杀虫剂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北京梨园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探究
12
作者 杨雪琳 孙圣杰 +3 位作者 高旭辉 赵鹏 丁伟一 刘小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6-1885,共10页
【目的】为减少梨果的农药残留,探索合理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提升我国梨果安全生产水平。【方法】综合利用梨园生草、悬挂迷向散发器和喷施化学农药等技术,分别于2018、2019和2021年在北京市大兴区梨园设置综合防治生草区、综合防... 【目的】为减少梨果的农药残留,探索合理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提升我国梨果安全生产水平。【方法】综合利用梨园生草、悬挂迷向散发器和喷施化学农药等技术,分别于2018、2019和2021年在北京市大兴区梨园设置综合防治生草区、综合防治无草区和常规防治区。通过对园区内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发生数量、果实蛀果率等因素进行分析,衡量综合防控技术对害虫的防控效果。【结果】2018年综合防治生草区、无草区内梨小食心虫年诱集总量分别为38.8和63.2头/诱捕器,显著低于常规防治区(1416.7头/诱捕器)。2019年综合防治生草区、无草区内梨小食心虫年诱集总量分别为14.0和15.5头/诱捕器,显著低于常规防治区(498.3头/诱捕器)。2021年综合防治生草区、无草区内梨小食心虫年诱集总量分别为84.0和109.8头/诱捕器,显著低于常规防治区(802.6头/诱捕器)。2018年常规防治区新梨7号的蛀果率峰值为22.80%,显著高于同期综合防治生草区(8.33%)与综合防治无草区(10.33%)内该品种的蛀果率峰值,综合防治生草区与综合防治无草区内红香酥品种的蛀果率峰值为20.67%和23.33%,显著低于常规防治区(55.33%)。2019年综合防治生草区与综合防治无草区内雪青品种的蛀果率峰值分别为6.00%和5.83%,显著低于同时期常规防治区内蛀果率(21.33%)。2021年常规防治区新梨7号的蛀果率峰值为15.60%,显著高于综合防治生草区(6.00%)和综合防治无草区(6.80%)。通过不同园区用药量对比,发现3年内综合防治区内化学药剂使用量大幅减少,2018、2019和2021年综合防治区总用药量比常规防治区减少53.81%、54.50%和34.00%,其中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69.51%、70.60%和31.90%,综合防治区内梨果农药残留量明显低于常规防治园。【结论】综合防治区梨小食心虫发生量、果实蛀果率、果园用药量均有效降低,本防控技术在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 梨园生草 技术模式
原文传递
致死中浓度阿维菌素对中国梨木虱短期内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的影响
13
作者 张蕊 张博晨 +5 位作者 许双叶 吴梓情 马瑞燕 李娅 张东霞 庾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81-1589,共9页
【目的】明确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的阿维菌素对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种群短期内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阿维菌素处理24 h时对中国梨木虱田间种群(F)3龄若虫的LC_(50)值... 【目的】明确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的阿维菌素对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种群短期内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阿维菌素处理24 h时对中国梨木虱田间种群(F)3龄若虫的LC_(50)值;室内条件下,以F种群为基础,建立中国梨木虱对阿维菌素相对敏感品系(SS)、F种群连续6代接触LC_(50)浓度的阿维菌素的田间抗性品系(FR)和6代未接触阿维菌素的田间对照品系(FS),测定中国梨木虱F种群和各品系3龄若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测定各品系各发育阶段历期和存活率及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构建两性生命表。【结果】阿维菌素处理24 h时对中国梨木虱F种群和SS品系3龄若虫的LC_(50)值分别为2.458和0.706 mg/L,F种群、FR品系和FS品系3龄若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458,11.965和1.782倍。与FS品系和SS品系相较,FR品系各发育阶段历期和存活率及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均发生变化,卵历期和若虫历期均显著长于FS品系和SS品系的;成虫寿命缩短,单雌产卵量分别下降57.000和74.300粒,其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_(0))也均下降。FR品系相对适合度为0.743,是FS品系的0.807倍。【结论】LC_(50)浓度的阿维菌素连续处理6代使中国梨木虱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增加,适合度下降。因而,在梨园中避免连续使用阿维菌素,以延缓中国梨木虱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阿维菌素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生长发育 种群参数
下载PDF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霉变条件及其危害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国良 李大乱 +2 位作者 张翠疃 刘敬兰 周鸿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0-82,共3页
在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分泌物产生霉变的条件及其霉变后对梨叶的危害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梨木虱分泌物只有在高湿、高温的自然条件下 ,才发生霉变 ,在附有分泌物的叶片、叶柄、新梢或果实产生黑色霉状物... 在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分泌物产生霉变的条件及其霉变后对梨叶的危害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梨木虱分泌物只有在高湿、高温的自然条件下 ,才发生霉变 ,在附有分泌物的叶片、叶柄、新梢或果实产生黑色霉状物。梨木虱对梨树的直接刺吸危害症状不明显 ,分泌物霉变后的间接危害 ,破坏表皮结构 ,使有序排列的胶质和蜡质被打乱 ,皮孔消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分泌物 霉变 梨树
下载PDF
梨木虱在不同品种梨树上的产卵趋性与发生动态
15
作者 张腾悦 杨小凡 +4 位作者 路子云 马爱红 刘文旭 冉红凡 李建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47-50,99,共5页
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不同品种果园造成的为害程度明显不同。为了明确梨木虱在不同品种梨上的为害程度与发生规律,在河北省赵县梨园选择7个品种,定树定枝系统调查了不同品种梨树上梨木虱的... 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不同品种果园造成的为害程度明显不同。为了明确梨木虱在不同品种梨上的为害程度与发生规律,在河北省赵县梨园选择7个品种,定树定枝系统调查了不同品种梨树上梨木虱的产卵趋性以及若虫和成虫的发生数量动态,初步评价了不同品梨树对梨木虱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1)梨木虱越冬代成虫在雪花梨上产卵最多,其次是鸭梨、秋月、黄冠和库尔勒香梨,在津香蜜和袖珍香上产卵极少。从枝条部位产卵量来看,枝条基部卵量最多,其次是花芽、叶芽、嫩叶,花柄处最少。(2)鸭梨和秋月受若虫为害较重,袖珍香和津香蜜几乎不受若虫为害。(3)在鸭梨和秋月梨上成虫发生数量较多,在袖珍香和津香蜜上成虫量极少。梨木虱对不同品种梨树的为害程度不同,其中鸭梨和雪花梨受害较重,西洋梨品系基本不受为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梨木虱抗性机理、在生产上选择种植抗虫梨树品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木虱 梨树 抗性 发生规律
下载PDF
南方梨木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阳辉 钱剑锐 +1 位作者 周立清 王海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研究表明,南方7—8月伏旱高温气候是抑制梨木虱持续发生为害的主因;在南方,梨木虱以冬型成虫越冬。防治策略是搞好越冬期防治、生长期兼治。
关键词 梨木虱 发生规律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中国梨木虱入袋消长规律与为害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褚凤杰 周志芳 +3 位作者 刘雪春 刘国胜 徐国良 于利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9-92,共4页
对套袋梨果主要害虫———中国梨木虱入袋消长规律与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 ,其入袋消长的始、盛、末期分别在 5月中旬、6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 9月中旬 ;入袋后对果面为害造成的斑点出现始盛期分别在 5月下旬和 6月下旬至 ... 对套袋梨果主要害虫———中国梨木虱入袋消长规律与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 ,其入袋消长的始、盛、末期分别在 5月中旬、6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 9月中旬 ;入袋后对果面为害造成的斑点出现始盛期分别在 5月下旬和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套袋与不套袋相比 ,该虫入袋上果的时间提前 1 0~ 1 9d ;虫量平均增加 1 3倍 ;由为害叶变成为害梨果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对套袋梨果的为害途径除直接为害外又增加了间接为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消长规律 为害特性 为害途径 受害症状
下载PDF
梨园生草对梨木虱和梨黄粉蚜发生动态及发生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冉红凡 马爱红 +3 位作者 杨小凡 路子云 刘文旭 李建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了明确梨园生草对梨园主要害虫梨木虱和梨黄粉蚜发生动态及发生数量的影响,采用系统调查法,在河北省赵县分别选择清耕梨园、人工种草梨园、自然生草梨园,对梨木虱和梨黄粉蚜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生数量以及各虫态的总发生数量进行了调查... 为了明确梨园生草对梨园主要害虫梨木虱和梨黄粉蚜发生动态及发生数量的影响,采用系统调查法,在河北省赵县分别选择清耕梨园、人工种草梨园、自然生草梨园,对梨木虱和梨黄粉蚜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生数量以及各虫态的总发生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草模式的梨园,2种害虫卵、若虫、成虫的发生动态趋势均基本一致,但是在某个具体时期上的发生数量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人工种草,还是自然生草,梨园覆草后梨木虱和梨黄粉蚜的各虫态总发生数量均较清耕梨园减少,说明梨园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均可增加梨园生境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改善梨园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是一种很好的害虫生态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木虱 梨黄粉蚜 自然生草 人工种草 梨园
下载PDF
不同温度梯度及频率的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龙龙 刘朝红 +2 位作者 胡增丽 张未仲 马瑞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为明确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本研究在测定冬型中国梨木虱过冷却点及-20℃低温下的存活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组冻融梯度(-20℃/2℃、-20℃/5℃、-20℃/10℃、-20℃/20℃),3组频段(1、2、3 h),以探索迅速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 为明确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本研究在测定冬型中国梨木虱过冷却点及-20℃低温下的存活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组冻融梯度(-20℃/2℃、-20℃/5℃、-20℃/10℃、-20℃/20℃),3组频段(1、2、3 h),以探索迅速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的过冷却点主要分布在-14℃~-12℃;-20℃条件下其致死中时LT 50为6.9 h;冬型梨木虱经历6次1 h间断冻融处理后其死亡率显著低于3次、2次处理和持续低温处理;冬型梨木虱在-20℃/10℃、-20℃/20℃的温度梯度处理下死亡率显著低于-20℃/2℃、-20℃/5℃处理。本研究结果表明,迅速冻融间断时间越短、频率越高,越利于冬型梨木虱存活;冻融温度梯度越大,其存活率越高。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冬型梨木虱适应极端及突变温度的能力,对预测其越冬存活、种群数量监测及防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中国梨木虱 耐寒性 过冷却点 频率
下载PDF
中国梨木虱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耘 张迎春 +1 位作者 张振芳 王东昌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87-192,共6页
1993~1994年在莱阳梨区对第一、二世代中国梨木虱自然种群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梨木虱第一、第二世代种群的趋势指数分别为4.189和3.974;世代的存活率分别为5... 1993~1994年在莱阳梨区对第一、二世代中国梨木虱自然种群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梨木虱第一、第二世代种群的趋势指数分别为4.189和3.974;世代的存活率分别为5.818%和5.52%。通过存活曲线分析得出,中国梨木虱自然种群的存活曲线属Pearl(1928)提出的Ⅲ型曲线,这表明,种群消亡的主要阶段为生命的早期;而试验种群则为Ⅱ型曲线。经Podder和Rogers回归系数法测定,风雨的冲刷是导致死亡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生命表 自然种群 种群动态 梨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