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1
作者 徐晖 李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病耻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1963年社会学家Goffman首先提出病耻感的概念,1989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将年度会议的主题确定为“克服病耻感”,病耻感相关研究相继展开,逐渐...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病耻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1963年社会学家Goffman首先提出病耻感的概念,1989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将年度会议的主题确定为“克服病耻感”,病耻感相关研究相继展开,逐渐受到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病人 病耻感 态度 临床护理研究
原文传递
住院精神病患者约束护理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金冬 刘雪琴 +2 位作者 刘秀英 刘洪光 段卫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约束护理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关联性,及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住院精神病患者75例,分约束护理≤8h组、约束护理>8h组及无约束组,观察3组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通过咽拭子细菌培养,分析3组患者口咽... 目的探讨约束护理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关联性,及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住院精神病患者75例,分约束护理≤8h组、约束护理>8h组及无约束组,观察3组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通过咽拭子细菌培养,分析3组患者口咽部定植菌群的改变。结果约束护理组呼吸道医院感染率达50%,与无约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约束>8h组的呼吸道医院感染率高达66.67%,且随约束时间延长而增高(P<0.01)。约束护理组66.67%的患者口咽部定植菌群发生改变,其G-杆菌定植率也高达47.22%(P<0.01)。结论约束护理可并发较高的呼吸道医院感染率,临床应慎用约束护理,并尽量缩短约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约束护理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特征对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丽娟 高素文 +1 位作者 蔡成华 孔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特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和作案相关特征调查、《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73例非北京市户籍的流动人口与105例北京市户籍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1流动人口肇事肇... 目的探讨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特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和作案相关特征调查、《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73例非北京市户籍的流动人口与105例北京市户籍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1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作案年龄、总病程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差异,流动人口作案年龄偏小,病程较短;2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相比,流动人口精神病人在委托单位、既往犯罪、作案地不同,流动人口多有既往犯罪,犯罪地多选择城区;3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相比,流动人口精神分裂症的BPRS评分中的对身体关怀、夸大分数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作案年龄、总病程、犯罪地、既往犯罪及精神病症状等方面与本地的具有差异,提示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来京务工人员多给予关心支持,以便有效预防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在北京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精神病人 肇事肇祸行为 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非自愿随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勇 谢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7-892,共6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非自愿随访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数据采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非自愿随访时间满12月且2015-2016年处于连续随访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随访信息及暴力行为史资料,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非自愿随访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数据采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非自愿随访时间满12月且2015-2016年处于连续随访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随访信息及暴力行为史资料,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结果:共331名患者数据,其中非自愿随访中至少有1次发生严重暴力行为者35名,无严重暴力行为者296名。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相情感障碍(OR=2.97)、服药不依从(OR=2.56)、病情不稳定(OR=20.14)和既往暴力行为史(OR=3.47)等4个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社区非自愿随访中应加强对患者暴力风险相关因素的评估,并基于综合风险因素开展分级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社区非自愿随访 暴力行为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人保护性约束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莲英 《临床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应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对病人的身心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入住我院封闭病区经历过保护性约束的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1例约束病人中,约束的主要原因是攻击行为、行为紊乱占70.3%;约...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应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对病人的身心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入住我院封闭病区经历过保护性约束的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1例约束病人中,约束的主要原因是攻击行为、行为紊乱占70.3%;约束持续时间超过1天者占50.6%;约束后出现不良心理反应者占89%;躯体不良影响者占33.4%。结论保护性约束是重症精神病人防范危害行为的有效措施,但合理使用可降低对病人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人 精神病/护理
下载PDF
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人格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唐全胜 周志年 +3 位作者 蒋春雷 韦德芳 范喜英 郁缪宇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人格的影响,为提高其长期疗效提供一些可行性措施。方法: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药... 目的:观察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人格的影响,为提高其长期疗效提供一些可行性措施。方法: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评定明尼苏达人格问卷(MMP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除D量表外,其他MMPI量表的T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抑郁症患者除Mf、Ma量表外,其他量表T分也比治疗前显示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前后Hs、D、Hy、Pa、Pt、Sc、Si量表T分减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有助于转变康复期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某些异常人格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森田疗法 康复期 精神疾病患者 人格
下载PDF
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非自愿随访管理现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勇 张伟波 +1 位作者 蔡军 谢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8,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非自愿随访管理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数据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7年11月14日全部在管的非自愿随访患者(n=582),对非自愿随访患者的病种、未治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非自愿随访管理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数据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7年11月14日全部在管的非自愿随访患者(n=582),对非自愿随访患者的病种、未治期、病程情况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对登记时间满1年的在册患者(n=397)的管理现状,包括规范管理率和规律服药率情况采用频数和率进行描述。结果:非自愿随访患者中,青年男性(<=40岁)、受教育程度低、离婚、居住地管理、起病急、贫困患者更易被实施社区非自愿随访;病种以精神分裂症比例最高(69.24%,403/582),未治期大于2年以上患者占比较高(40.38%,235/582),病程大于10年患者比例最高(62.89%,366/582);非自愿随访患者具有高规范管理率(98.99%,393/397)和规律服药率(84.63%,336/397)。结论:社区非自愿随访制度能够有效的对非自愿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并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及时监测,这提示非自愿随访制度可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非自愿随访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人文护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清芝 王爱青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1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组为356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一般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人文护理,对照组为同时期348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仅按照一般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评价指标包括住院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组为356例住院精神病人,在一般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人文护理,对照组为同时期348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仅按照一般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评价指标包括住院期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出院时研究组主动配合治疗者由16.29%上升为80.06%,对照组由15.52%上升为69.83%,出院时两组治疗依从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9.86,P〈0.01);研究组满意率为96.63%,对照组为91.67%,两组比较(x^2=8.03,P〈0.05);住院期间研究组自杀企图与行为、冲动企图与行为和走失企图与行为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x^2=4.28—6.87,P〈0.05)。结论:人文护理有助于提高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能减少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 治疗依从性 护理质量 风险事件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医疗风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小容 吕立平 +6 位作者 刘海波 申中华 马红群 唐廷彬 杨佳 程雪 周建初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4期510-511,561,共3页
目的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旨在对其合并躯体疾病的有关医疗风险因素进行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以减少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医疗风险。方法 40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患者在详细收集病史资料、完成体格检查及各项... 目的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旨在对其合并躯体疾病的有关医疗风险因素进行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以减少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医疗风险。方法 40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患者在详细收集病史资料、完成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后,进行社会人口学、疾病类别、病程、用药情况等有关因素分组研究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躯体疾病患病率越高;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和联合用药组躯体疾病患病率较高;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剂量越大,躯体疾病越多,这些患者较多存在高血糖、高血脂、肥胖以及心电图异常现象,因此其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对患者影响较为突出。结论对就治的精神病患者应重视定期心血管系统检查和心电图动态分析,以改善精神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躯体疾病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精神病患者院前自杀行为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燕 金莉娜 +1 位作者 郑艳萍 吴佳洲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院前自杀行为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例院前自杀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自杀的地点、方法及原因的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在院前自杀有一定的特征性,自杀时间在下午最多,自杀方法以...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院前自杀行为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例院前自杀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自杀的地点、方法及原因的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在院前自杀有一定的特征性,自杀时间在下午最多,自杀方法以过量服药为多,疾病种类不同采用的方法和自杀的原因也不同,41例有自杀先兆。结论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重视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以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自杀行为 护理对策
下载PDF
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分析与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凌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分析与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3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暴力行为统计分析,并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干预,统计暴力行为情况、对比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情况、生活质...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分析与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3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暴力行为统计分析,并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干预,统计暴力行为情况、对比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情况、生活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配合度。结果43例患者中,最主要的暴力行为是谩骂、侮辱22例(51.16%),其次是躯体暴力11例(25.58%)。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行为功能、心理功能、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配合度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暴力行为分析与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配合度,有效稳定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患者 暴力行为分析 人文关怀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某院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原因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湘交 罗丽新 +2 位作者 洪二郎 常凤坤 高帅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了解男女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方法采用自编长期住院原因调查问卷对2014年1月1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普通精神科住院超过1年、病情控制稳定并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370名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 目的了解男女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方法采用自编长期住院原因调查问卷对2014年1月1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普通精神科住院超过1年、病情控制稳定并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370名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男性住院时间比女性长(P<0.01);女性长期住院问卷总评分比男性高(P<0.01);女性客观维度评分比男性高(P<0.01);男性受家庭因素影响明显(P<0.01);女性受社会因素影响明显(P<0.01)。结论客观因素可能是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住院的主要因素,其中男性受家庭因素影响明显,女性受社会因素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患者 长期住院 原因 对照分析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院前救治转送的伦理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军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5期38-39,共2页
精神病人作为病人应具有病人最基本的权利。急救中心负有转送精神病人的义务,在转送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尊重病人的尊严与人格,实施好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精神病业务知识,坚持转送过程中最大善果,最小恶果原则,将强制转送控制在... 精神病人作为病人应具有病人最基本的权利。急救中心负有转送精神病人的义务,在转送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尊重病人的尊严与人格,实施好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精神病业务知识,坚持转送过程中最大善果,最小恶果原则,将强制转送控制在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院前急救 伦理学 病人权利 知情同意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凤玲 高诚 李秀玲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心理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对93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并加以比较...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心理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对93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并加以比较。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SCL-90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针对存在的躯体症状多、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差、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问题,采用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 精神病患者 心理问题 生存质量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红玉 尤淮凤 +1 位作者 刘燕 沙蓉 《中国康复》 2004年第6期380-381,共2页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疾病诊断比率及康复治疗状况。方法 :对 10 8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进行时点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中精神科疾病诊断排在前 5位的是精神分裂症、阿尔采末氏病、血管性痴呆、心境障碍及癫痫所致精神...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疾病诊断比率及康复治疗状况。方法 :对 10 8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进行时点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中精神科疾病诊断排在前 5位的是精神分裂症、阿尔采末氏病、血管性痴呆、心境障碍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参与康复治疗的方法中前 5位是音乐治疗、改良森田治疗、劳动作业治疗、老年文体疗法、中青年文体疗法 ;精神病患者参加康复治疗的比例为 86 .1%。结论 :康复治疗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时点调查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国外应对精神病患者暴力降阶技术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亚玲 罗祎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及国内医护人员应对暴力的现状,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分析,阐述了国外主要应对暴力的3类降阶技术模型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国内研究应对暴力的降阶技术提供参考及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暴力 心理健康 暴力降阶技术 模型
下载PDF
居家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勤贤 郭晓明 钱珍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9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居家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3个村(浩光、周栅、后岗)各2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长期服用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及家属60例,在干预前予以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一次,实行12个月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居家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3个村(浩光、周栅、后岗)各2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长期服用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及家属60例,在干预前予以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一次,实行12个月综合护理干预,再次予以问卷调查,观察干预前及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家属的监管力度和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的对比。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患者家属的监管力度和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 精神病患者 服药依从性 护理 干预 效果
下载PDF
经镇静/麻醉胃镜异物取出术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静涛 徐小松 宋霞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9期94-97,共4页
目的总结镇静/麻醉胃镜异物取出术在精神病患者应用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通过镇静/麻醉胃镜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急诊及病房精神病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异物顺利取出78例,镇静... 目的总结镇静/麻醉胃镜异物取出术在精神病患者应用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通过镇静/麻醉胃镜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急诊及病房精神病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异物顺利取出78例,镇静/麻醉胃镜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BP)、心率(HR)、呼吸(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均平稳。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的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可通过镇静/麻醉胃镜下的异物取出术治疗,该术具备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上消化道异物 镇静/麻醉胃镜 异物取出术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率红莉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3期203-204,206,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BZD)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精神病患者应用BZ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发现591例精神病患者中170例合并应用BZD,占28.76%。其中发生依赖率为32.94%,药物依次为氯硝安定,...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BZD)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精神病患者应用BZ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发现591例精神病患者中170例合并应用BZD,占28.76%。其中发生依赖率为32.94%,药物依次为氯硝安定,阿普唑仑,艾司唑仑,佐匹克隆,劳拉西泮,地西泮,硝西泮等。结论:BZD在住院精神病患者用药剂量及用药原因是合理的,但不宜长期使用,易导致患者BZD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苯二氮类药物 依赖
下载PDF
An Investigation on Effectiveness of Bender Visual Motor Gestalt Test in Diagnosis of Visual-Spatial Disorganizations among Selected Psychotic Patients
20
作者 Okoli Paul Chibuike Ofojebe Chukwuma Philip +5 位作者 Okpara Titus Chukwubuzo Ezeme Mark Sunday Onyebueke Godwin Chukwudi Edoka Anthony Chukwunonye Chime Peter Ekpunobi Ozougwu Augustine Obumneme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2年第1期98-114,共17页
Screening patients for psychotic features can pose a problem when using verbal based tests. Establishment of validity of non-verbal psychotic screening scale can enhance diagnostic specificity and address challenges a... Screening patients for psychotic features can pose a problem when using verbal based tests. Establishment of validity of non-verbal psychotic screening scale can enhance diagnostic specificity and address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verbal based test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check whether Bender Visual Motor Gestalt Test-II will serve as a diagnostic specific tool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sychotic patients and healthy population. A total of 40 participants 22 males and 18 females were employ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made of 1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nother 10 with depressions associated with psychotic features, 10 with substance/medication induced disorders and 10 healthy adults as the control. Their ages ranged from 20 - 65 with a mean age of 35.70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6.04.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was staff of the hospital that was comparable to the patients in terms of age, gender and studies. All participants available who met the inclusive criteria who we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were selected. The instruments were (BVMGT-II) and (WHODAS 2.0). The design of the study was between group designs and One Way ANOVA was employ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BVMGT-II discriminat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psychotic disorder and healthy popul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BVMGT-II should be employed as screening instrument by the clinical/neuropsychologists in clinic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for distinguishing psychotic patients from healthy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der Visual Motor Gestalt Visual-Spatial Disorganizations psychotic patien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