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小雪 李冬梅 许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7期3263-3267,共5页
目的以需要引导行为妥协模式(NDB)为理论框架,探讨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7-8月对浙江省4家公立养老机构68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最终纳入老年痴呆症患者246例。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 目的以需要引导行为妥协模式(NDB)为理论框架,探讨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7-8月对浙江省4家公立养老机构68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最终纳入老年痴呆症患者246例。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版量表(NPI-Q)、中文版晚期老年痴呆症疼痛评估量表(c-PAINAD)进行评估。结果246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233例在近1个月内至少有1种精神行为症状,占94.7%,其中以睡眠/夜间行为最多见,占59-3%;其次为异常运动行为占46.7%,易激惹/情绪不稳占44.3%,抑郁占43.5%。基于NDB模式的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背景因素为日常生活能力和CDR(P〈0.05),紧邻因素为有无门禁、家人探视频率、有无配偶(P〈0.05)。结论精神行为症状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某种需求的提示,如给予恰当的回应,可减少症状的发生。照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紧邻因素和背景因素给与相应的照护,以减少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老年人 精神行为症状 以需要引导行为妥协模式 养老机构
原文传递
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瑜良 刁秋莺 张恒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1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观察喹硫平与奋乃静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剂量范围为50—400mg/d(26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剂量范围为6~16mg/d(26例),观察8周。采用简易智力... 目的观察喹硫平与奋乃静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剂量范围为50—400mg/d(26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剂量范围为6~16mg/d(26例),观察8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8周末时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较人组时MMSE评分均非常显著增高(P〈0.01)、SCAG评分均显著减低(P〈0.01或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为30.8%和46.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富马酸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48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子雷 林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AD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起始剂量5 mg,每天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 目的探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AD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起始剂量5 mg,每天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起始剂量12.5 mg,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前(基线),治疗1,2,4,8和12周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神经精神科问卷(NPI)、NPI苦恼因子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PI总分分别为(72.830±10.45)和(78.057±10.97)分,NPI苦恼因子分别为(30.532±5.82)和(34.208±6.50)分(P<0.05);治疗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NPI总分分别为(65.723±9.98)和(70.714±10.33)分,NPI苦恼因子分别为(29.177±6.52)和(32.567±7.44)分(P<0.05);治疗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BPRS评分分别为(30.277±6.43)和(35.01±7.38)分(P<0.05);治疗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NPI苦恼因子分别为(23.021±5.74)和(28.618±6.080)分(P<0.01)。治疗1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MMSE分别为(7.83±3.02)和(7.116±2.67)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结论短期使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可降低AD照料者的苦恼,减轻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富马酸 多奈哌齐 盐酸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丽坚 谭艳芳 +1 位作者 覃洁 陈燕玲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痴呆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痴呆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行为管理、躯体不适的干预等个性化护理,护理干预前后分别用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护理后MMSE评分(12.23±4.91)高于其护理前(10.05±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HAVE-AD、ADL评分为[分别为(12.40±6.13)、(37.98±6.41)]少于其护理前[分别为(25.77±9.67)、(46.6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减慢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我国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小凤 胡秀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4期3289-3292,共4页
目的:全面检索我国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为我国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各... 目的:全面检索我国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为我国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7月1日有关我国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文献的发表情况、高频关键词、护理干预方法、合著情况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023篇文献,最后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61篇。我国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文章从2013年开始发表量显著增加,发表此类文章排名前3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国医药指南》《齐鲁护理杂志》和《当代护士》,发文作者所在地区排名前3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最常见的关键词为"老年痴呆"(183个);而在护理干预内容的侧重点方面,最常见的是护士制订护理干预方案。文献合作度为2.13,合著率为49.03%。结论:近年来,我国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护理干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缺乏高质量、科学严谨的干预研究,医务人员应进一步深入细化干预方案,制订科学合理的干预研究,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老年人 精神行为症状 护理干预 文献计量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牡婵 翁忠诚 林春燕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血清学指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9例AD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n=57)、低剂量组(n=49)和对照组(n=43)。3组患者均接受美金刚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血清学指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9例AD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n=57)、低剂量组(n=49)和对照组(n=43)。3组患者均接受美金刚治疗,在此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高剂量多奈哌齐(5 mg/次、1次/d,4周后增至10 mg/次、1次/d)治疗,低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多奈哌齐(5 mg/次、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安慰剂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精神行为症状[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价量表(BEHAVE-AD)评分和痴呆行为评定量表(BRSD)评分]、血清学指标[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的MMSE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和血清IGF-1水平依次降低;ADAS-Cog评分、CMAI评分、BEHAVE-AD评分、BRSD评分和血清APP、Aβ1-42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与美金刚单独治疗相比,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可以更好地降低AD患者的血清APP水平、促进Aβ1-42清除、上调IGF-1的表达,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且高剂量多奈哌齐与美金刚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奈哌齐 美金刚 剂量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症状 日常生活能力 Β淀粉样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递质及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7
作者 郝家新 段翠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莘县中心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莘县中心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美金刚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递质、精神行为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为(9.32±1.41)分,低于对照组的(15.29±2.89)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评分为(22.28±1.18)分,高于对照组的(15.85±1.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能够有效调节AD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美金刚 多奈哌齐 神经递质 精神行为症状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李林 陈辉 杨景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药物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展开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20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参照组... 目的 探讨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药物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展开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20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参照组(34例)给予奥氮平药物治疗,研究组(34例)给予多奈哌齐+奥氮平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参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疗效较好,无额外不良反应,可以有效增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认知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奥氮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补肾化痰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忠伟 陈杏丽 +1 位作者 邢葆平 张江涛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评价补肾化痰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7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研究组患者服用补肾化痰代表方复方海蛇胶囊和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 目的评价补肾化痰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7例A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研究组患者服用补肾化痰代表方复方海蛇胶囊和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患者单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分别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严重障碍量表(SIB)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BEHAVE-AD分值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研究组治疗后SIB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改善BPSD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代表方复方海蛇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BPSD的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海蛇胶囊 盐酸多奈 哌齐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与血浆Hcy和叶酸及Vit B_(12)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占杰 王金东 +1 位作者 孔伶俐 崔维珍 《齐鲁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性。方法对77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进行血浆Hcy、叶酸及Vit B12测定,以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9例作...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维生素B12(Vit B12)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性。方法对77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进行血浆Hcy、叶酸及Vit B12测定,以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老年人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99.64,q=19.9、11.4,P<0.01),且BPSD组高于非BPSD组,差异有显著性(q=8.1,P<0.01)。BPSD组和非BPSD组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17,q=-6.5、-7.8,P<0.05),而BPSD组与非BPS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1.4,P>0.05)。BPSD组及非BPSD组血浆Vit B1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F=350.99,q=-26.0、-17.2,P<0.01),且BPSD组显著低于非BPSD组(q=8.4,P<0.01)。结论Hcy、叶酸和Vit B12水平降低可能参与BPS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的精神和行为症状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28期3892-3893,共2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组,每组60例,奥氮平组使用奥氮平,初始剂量2.5 mg/d,4周内逐渐增至5~15 mg/d;喹硫平组应用...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组,每组60例,奥氮平组使用奥氮平,初始剂量2.5 mg/d,4周内逐渐增至5~15 mg/d;喹硫平组应用喹硫平,初始剂量25 mg/d,4周内逐渐增至200~400 mg/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HAVE-AD、MMSE。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EHAVE-AD、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后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嗜睡、头晕、便秘、震颤、静坐不能、直立性低血压、失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奥氮平组患者的口干、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明显多于喹硫平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奥氮平 喹硫平 精神行为症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型及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及行为症状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伟 李海林 +2 位作者 叶勤 吴瑞枝 陆蓉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年第6期408-409,418,共3页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 Alzheimer Disease,AD)、AD混合型痴呆 ( 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 ( Vascular de-mentia,VD)心理和行为症状 (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PBSD)的特征。方法  AD、MD及 VD...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 Alzheimer Disease,AD)、AD混合型痴呆 ( 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 ( Vascular de-mentia,VD)心理和行为症状 (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PBSD)的特征。方法  AD、MD及 VD患者各 3 0名参加本研究。采用 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 ( The Begavioral Pathlolgy in Alzheiner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Cohen-Masfield激惹性问卷 ( The Cohen 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评定痴呆患者 BPSD。结果 AD患者激惹、焦虑与恐惧发生率较高 ,VD患者无目的游荡发生率、严重程度较低 ,MD患者 BPSD症状无特异性。结论  AD、VD患者 BPSD症状有特异性 ,M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型 血管性痴呆 心理特点 行为症状
下载PDF
痴呆及其心理、行为症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伟 李海林 +3 位作者 叶勤 刘阳 吴瑞枝 陆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309-310,共2页
目的 探讨痴呆及痴呆心理和行为症状 (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symptomsofdementia ,BPSD)的可能发病机制 ,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痴呆及BPSD的关系。  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混... 目的 探讨痴呆及痴呆心理和行为症状 (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symptomsofdementia ,BPSD)的可能发病机制 ,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痴呆及BPSD的关系。  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混合性痴呆 (Mixeddementia ,MD)、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和正常对照组各 3 0例参加本研究。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 (TheBehavioralPathlologyinAlzheimerDiseaseRatingScale ,BEHAVE AD)评定痴呆患者BPSD。采用高压毛细血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经 2 ,4 二硝基氟苯 (2 ,4 dimntrifluorobenzen ,DNFB)衍生后的血浆Hcy水平。  结果 AD、MD和VD患者血浆Hcy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血浆高Hcy水平的痴呆患者BEHAVE AD总分较高。  结论  血浆高Hcy水平不仅与痴呆的发生发展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痴呆心理 行为症状 血浆 同型半胱氨酸 发病机制
下载PDF
Alzheimer病患者精神科门诊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盛建华 高之旭 《山东精神医学》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了解Alzheimer病(AD)患者精神科门诊的现状。方法 调查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期间在我院首次门诊时诊断为AD的124例患者的门诊记录。结果 ①AD病人首次门诊时的年龄76.58±8.46岁,病程(2.63±2.04)年。轻度AD 44例(35.5%)... 目的 了解Alzheimer病(AD)患者精神科门诊的现状。方法 调查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期间在我院首次门诊时诊断为AD的124例患者的门诊记录。结果 ①AD病人首次门诊时的年龄76.58±8.46岁,病程(2.63±2.04)年。轻度AD 44例(35.5%),中度AD 49例(39.5%),重度AD 31例(25%)。②首次门诊时有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者110例(88.7%),AD常见的BPSD为妄想、攻击行为、睡眠不良、幻听、行为紊乱、外跑、抑郁情绪和性格改变等。③一次门诊者47例(37.9%),门诊的依从性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病程、严重度和有无BPSD无关。结论 AD病人的诊治常被延误,BPSD是痴呆的重要症状,AD病人门诊的依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精神科门诊 精神症状 行为症状
下载PDF
阿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和行为症状的比较
15
作者 王宗颖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4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阿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方法:收集阿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各30例,采用Alzheimer病行... 目的:比较阿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方法:收集阿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各30例,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the 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评定患者的BPSD。结果:①AD、VD两组的行为紊乱发生率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焦虑与恐惧发生率高于VD组,VD组焦虑与恐惧的严重程度重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D组乱走、无目的游荡的发生率高于AD组(P<0.05),但严重程度相似;AD组试图出走的严重程度重于VD组(P<0.05),但发生率无差异。两组在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组AD、VD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类型的BPSD,而其严重程度不尽相同。针对其BPSD的特点进行相关治疗,对痴呆BPSD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心理及行为症状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卫红 李惠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6期437-44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机制不明,治疗手段有限。药物治疗因较多不良反应而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物理疗法与认知干预成为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AD的认知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机制不明,治疗手段有限。药物治疗因较多不良反应而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物理疗法与认知干预成为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AD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故现对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行为症状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