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部分地区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志民 曹家琪 +2 位作者 吕宪祥 穆悦 连智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6-293,共8页
目的 :调查全国部分地区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危害。方法 :自拟调查表对上海等存在相关问题的 10个省、区、市的 15个地区 2 0 0 1年 3月 - 2 0 0 2年 1月发现或收治的所有确认为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 目的 :调查全国部分地区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危害。方法 :自拟调查表对上海等存在相关问题的 10个省、区、市的 15个地区 2 0 0 1年 3月 - 2 0 0 2年 1月发现或收治的所有确认为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本调查群体的平均年龄 2 8.2a±s 6 .3a(最小年龄 14a,最大年龄 5 2a) ,其中 2 0a以下占 10 .4 %。滥用者涉及各行业的各类群体 ,但以无业者 (38.5 % )和私营 个体劳动者 (18.2 % )为主。滥用场所以歌舞厅 迪厅 (6 6 .5 % )为主 ,但有约 1 3的滥用者主要滥用场所是在家中。另外滇南地区的滥用者主要在“田间小屋”、“赌场”滥用。毒品滥用的种类除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摇头丸”和冰毒外 ,还涉及可卡因、氯胺酮、大麻等其它种类的“舞会药”。以ATS为主的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法精神活性物质精神依赖性强。滥用者的身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 :全国部分地区以ATS为主的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情况严重 ,造成的后果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面临着继海洛因之后以ATS为主的中枢兴奋剂及相关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流行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 精神活性物质
下载PDF
大麻类物质体内代谢毒理及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董晓茹 姜宴 +1 位作者 叶永红 郑力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949,共11页
大麻是国际管制的麻醉药品,因其价廉且摄取方便而长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作为大麻的替代品,各种新型合成大麻素以"香料"的形式不断涌现并被非法使用。摄入大麻类物质后,使用者的短期记忆、感觉敏感性以及运动神... 大麻是国际管制的麻醉药品,因其价廉且摄取方便而长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作为大麻的替代品,各种新型合成大麻素以"香料"的形式不断涌现并被非法使用。摄入大麻类物质后,使用者的短期记忆、感觉敏感性以及运动神经协调性等都会受到损伤,因此,生物检材中大麻类物质的检测及结果评判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大麻及合成大麻素等大麻类物质的药理毒理特点、体内代谢、原体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大麻 精神活性物质 天然大麻素 三环萜类化合物 合成大麻素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 检测方法 体内代谢 药理毒理效应
原文传递
药用大麻起源及其早期传播 被引量:8
3
作者 白云俊 周新郢 +1 位作者 袁媛 黄璐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071-5079,共9页
大麻不仅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毒品,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研究药用大麻的起源,可为安全有效利用大麻提供启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综合本草考古与本草文献考证双重证据法,揭示了大麻的药用起源及其早期传播过程;并... 大麻不仅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毒品,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研究药用大麻的起源,可为安全有效利用大麻提供启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综合本草考古与本草文献考证双重证据法,揭示了大麻的药用起源及其早期传播过程;并结合人类文化背景,探讨了其在欧亚大陆上传播的动力因素。结果显示,药用大麻可能起源于人类在仪式中对大麻精神活性物质的利用,方式为吸食大麻燃烧后所释放出的具有麻醉、致幻作用的烟气;公元前3千纪早期东欧Yamnaya先民是目前发现的可能最早使用大麻药用属性的人群;随后,药用大麻可能由东欧传播到西亚、中亚地区,然后以中亚为中心,分别向南传播到南亚、向北传播到北亚的西南部和东亚的西北部和西部地区。印欧语系民族与药用大麻利用、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指示了印欧人群的扩散可能是药用大麻在欧亚大陆上早期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药用起源 早期传播 精神活性 传统仪式
原文传递
广州市大、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丽杰 朱德香 王德全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大、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现状,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填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8所中学、10所大学的459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26.1%的学生尝试过吸烟,6.2...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大、中学生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现状,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填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8所中学、10所大学的459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26.1%的学生尝试过吸烟,6.2%的学生目前吸烟;有62.4%的学生尝试过饮酒,因喝酒而受伤的学生占14.0%;有4.3%的学生使用过复方止咳药水,1.2%的学生使用过其他违禁药物;男生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严重吸烟、饮酒伤害、复方止咳药水、其他违禁药物项目的使用率高于大学生和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差、父母关系不好、教育方式为体罚的学生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率较高。结论广州市大中学生中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复方止咳药水的使用较高,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 使用率 大学生 中学生
原文传递
多巴胺转运体在精神兴奋剂依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光晓 苏瑞斌 李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精神兴奋剂是一类能够兴奋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并容易产生依赖性的精神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多巴胺在精神兴奋剂的行为效应和精神兴奋剂依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多巴胺转运体控制着神经元内多巴胺的稳态和多巴... 精神兴奋剂是一类能够兴奋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并容易产生依赖性的精神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多巴胺在精神兴奋剂的行为效应和精神兴奋剂依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多巴胺转运体控制着神经元内多巴胺的稳态和多巴胺神经通路的传递,因此多巴胺转运体在精神兴奋剂的奖赏和行为刺激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兴奋剂 精神活性物质 多巴胺 多巴胺转运体 依赖 奖赏
下载PDF
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sychoactive Substance Misuse among Heavy Goods Vehicle Drivers in Cotonou, Benin
6
作者 Yolaine Glèlè-Ahanhanzo Nouriat Mohammed +3 位作者 Donatien Daddah Nicolas Gaffan Lamidhi Salami Alphonse Kpozehouen 《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3年第4期260-275,共16页
Introduction: In Benin, Heavy Goods Vehicle (HGV) driver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logistics chain, facilitating the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within the country or betwee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ub-region. HGV dr... Introduction: In Benin, Heavy Goods Vehicle (HGV) driver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logistics chain, facilitating the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within the country or betwee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ub-region. HGV drivers are professionals who experience adverse working conditions, exposing them to risky behaviours, including Psychoactive Substance (PAS) misuse, leading to particularly severe road accid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PAS misuse among HGV drivers and identify associated factors in Cotonou, Benin.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volving HGV drivers at parking areas in Cotonou from 26 March to 10 April 2023.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the PAS misuse by HGV drivers, and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related to their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health status and lifestyle habits,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Data analysis involved determining the prevalence of PAS misuse with a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 Subsequently, we identifi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S misuse among the participants using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e presented the final regression results as adjusted odds ratios (aOR) with 95% CI. Results: The study included 425 HGV drivers. Among them, 53 (12.47%, 95% CI = 9.64 - 15.98) were misusing PAS. Compared to drivers aged 35 and older, those aged under 25 (aOR = 10.67, 95% CI = 3.56 - 32.03) and those aged 25 to 34 (aOR = 3.47, 95% CI = 1.37 - 8.82) had higher odds of PAS misuse. Drivers with a primary education were less likely (aOR = 0.43, 95% CI = 0.19 - 0.97) to misuse PAS than those with no formal education. Drivers suffering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re also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aOR = 3.08, 95% CI = 1.08 - 8.81) to misuse PAS than others. The odds of PAS misuse were also higher among drivers who reported taking breaks than those claiming not to (aOR = 3.11, 95% CI = 1.57 - 6.18). Conclusion: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AS is a risk factor for road accidents, associated with other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ation ALCOHOL psychoactive substance Driver PROFESSIONAL BENIN
下载PDF
2008—2021年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流行趋势分析
7
作者 黄国良 赖文健 +3 位作者 魏雪芳 郭蓝 林燕芬 卢次勇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88-793,798,共7页
目的:分析2008—2021年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流行趋势,为中学生药物滥用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8—2021年七次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抽样调查的监测数据,对在校中学生非... 目的:分析2008—2021年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流行趋势,为中学生药物滥用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8—2021年七次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抽样调查的监测数据,对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特征和流行趋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2021年共调查了198499名在校中学生,广东省中学生曾经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率从2008年的10.80%下降至2021年的1.45%,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3787.463,P<0.001);复方甘草片、头痛散、去痛片和晕动片是使用率相对突出的几种药物;首次使用的原因主要是模仿或好奇心尝试以及缓解烦恼心理压力,首次使用场所主要是学校和家里,首次使用来源主要是家里和药店。结论:2008—2021年广东省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报告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相关部门近年来对中学生物质滥用的管控效果显著,但仍需加强对药店的管理、充分发挥家庭及学校在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药物中的作用,以期在未来实现更理想的监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 非医疗目的使用 流行趋势分析 在校中学生
原文传递
复杂基质环境中长时间维度被动采样装置的研发与评估——以污水管网中精神活性物质的监测为例
8
作者 刘哲熙 韩政洁 +6 位作者 张艳 延浩辰 郭栋 陈志香 田泽雨 李先国 张大海 《防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PAS)的非法滥用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快速高效地评估毒情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础,及时获取时间加权浓度、低成本的被动采样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开发了一种新型...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PAS)的非法滥用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快速高效地评估毒情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础,及时获取时间加权浓度、低成本的被动采样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开发了一种新型被动采样装置,并应用于污水管网中PAS的快速监测。探讨了采样条件对甲基苯丙胺、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去甲氯胺酮、吗啡和可替宁采样率(Sampling Rates,RS)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pH对RS的影响较大,流速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不明显。温度改变时,6种PAS的RS的平均变化为0.195 L·d^(−1);pH改变时,6种PAS的RS的平均变化为0.171 L·d^(−1);流速改变时,6种PAS的RS的平均变化为0.057 L·d^(−1);溶解性有机物浓度改变时,6种PAS的RS的平均变化为0.094 L·d^(−1)。实验室模拟阳性环境下,采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采样装置洗脱液中的PAS,3次实验结果均呈阳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 被动采样装置 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复杂基质环境 方法可靠性
下载PDF
四川省某地区物质使用情况调查:酒精、烟草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问题筛查测试(ASSIST) 被引量:6
9
作者 汪文文 李煦 +1 位作者 杜江 赵敏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利用世界卫生组织-酒精、烟草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筛查测试(ASSIST)工具对四川某地区进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筛查,了解该地区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情况。方法:使用ASSIST对该地区18个乡镇,1336名居民进行筛查,并收集一般人口... 目的:利用世界卫生组织-酒精、烟草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筛查测试(ASSIST)工具对四川某地区进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筛查,了解该地区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情况。方法:使用ASSIST对该地区18个乡镇,1336名居民进行筛查,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结果: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以使用烟草和酒精为主,未发现非法物质使用情况;381人(28.5%)在烟草使用问题上已达到中、重度风险水平;239人(17.89%)在酒精使用问题上达到中、重度风险水平;男女在一生和近三个月的烟草和酒精使用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烟草的非危险使用和危险使用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酒精的非危险使用和危险使用除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外,就业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地区烟草和酒精的使用频率较高,应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同时,ASSIST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筛查工具,可用于普通人群中对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进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IST 精神活性物质 烟草 酒精
原文传递
废水中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宝龙 曹淑芳 丁思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22,共9页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PSs)具有更新快、种类多、隐蔽性强等特点,给禁毒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废水中的PSs浓度不断升高,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和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废水中PSs的...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PSs)具有更新快、种类多、隐蔽性强等特点,给禁毒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废水中的PSs浓度不断升高,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和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废水中PSs的主要来源及常见类型,对废水中PSs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了PSs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仪器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固相萃取搭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是目前最常采用的PSs分析鉴别技术。废水中的PSs较为复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废水中的PSs种类及浓度随人类的活动有所差异。因此,建立快速、准确、高效的分析鉴别方法,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最后对PSs分析鉴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废水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污染物 精神活性物质 环境损害 废水
下载PDF
基于微分段技术分析单根头发中42种精神活性物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佼佼 徐多麒 +2 位作者 向平 严慧 沈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单根头发微分段技术的LC-MS/MS分析方法,并对42种精神活性物质在0.4 mm头发节段中的检测进行验证。方法将每根头发剪成0.4 mm长的片段,超声提取,并在含二硫苏糖醇的提取液中浸泡。流动相A为含20 mmol/L乙酸铵、0.1%甲酸...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单根头发微分段技术的LC-MS/MS分析方法,并对42种精神活性物质在0.4 mm头发节段中的检测进行验证。方法将每根头发剪成0.4 mm长的片段,超声提取,并在含二硫苏糖醇的提取液中浸泡。流动相A为含20 mmol/L乙酸铵、0.1%甲酸、5%乙腈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单根头发中42种精神活性物质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0.2~10 pg/mm,最低定量限为0.5~20 pg/mm,日内、日间精密度为1.5%~12.7%,日内、日间准确度为86.5%~109.2%,提取回收率为68.1%~98.2%,基质效应为71.3%~111.7%。应用该方法对单次服用唑吡坦28 d的志愿者头发样本进行分析,5根头发中唑吡坦的检出位置位于近根端1.08~1.60 cm,浓度范围为0.62~20.5 pg/mm。结论单根毛发微分段分析技术可应用于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分析 精神活性物质 微分段 单根头发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唑吡坦 药物辅助性犯罪
下载PDF
76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司法精神病鉴定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颖 谭常赞 黄祖历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并对是否需要及时所外就医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三间强制隔离戒毒所委托鉴定,并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76例,采用自...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并对是否需要及时所外就医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三间强制隔离戒毒所委托鉴定,并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76例,采用自编调查表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苯丙胺类兴奋剂(冰毒、摇头丸等)使用最广泛。有精神病性障碍表现者55例(72.4%),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幻觉、被害妄想等。需及时所外就医60例(78.9%)。结论: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较早较多出现精神症状,吸毒至出现精神症状时间不一,且主要表现为精神病性障碍,被鉴定人多数需及时所外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精神活性物质 苯丙胺类兴奋剂 精神病性障碍 司法精神病鉴定
原文传递
南昌市戒毒机构收治的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兰 周鹃 +4 位作者 万凯化 余超 崔熠可 陈静华 吴磊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了解戒毒机构收治的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现状,为青少年药物滥用的监测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家戒毒机构,对其收治的185名25岁以下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 目的:了解戒毒机构收治的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现状,为青少年药物滥用的监测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家戒毒机构,对其收治的185名25岁以下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1.85±2.37)岁,其中以男性(68.65%)、城市户口(74.59%)、未婚(75.14%)、初中及小学学历(82.16%)和无业人员(80.54%)为主。在最近12个月使用和主要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中,合成毒品使用频率均高于传统毒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冰毒,其次是海洛因。初次使用年龄主要是11-16岁(75.13%),使用原因以追求欣快/刺激(40.00%)、家人或同伴影响(29.73%)和满足好奇(27.03%)为主;获得途径主要是同伴提供(76.76%);使用场所多为朋友处(30.81%)、宾馆(29.73%)、居家场所(25.95%)和无固定场所(22.16%)。结论:11-16岁、男性、低学历、无业、未婚的青少年是药物滥用的重点干预和监测人群;同伴、家庭、社会环境和个人认知等因素可能是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影响因素;而青少年非医疗目使用复方甘草片、止咳水、曲马多、安定等精神活性药物现象也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医疗目的 精神活性药物 使用现状
原文传递
基于SCIE收录的中国大陆地区法医毒物学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慧 史格非 沈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67-676,共10页
目的对1998-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SCIE收录法医毒物学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应用Gephi 0.9.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对机构合作、作者协作、基金资助、关键词共现等数据的分析以及文献解读,对我国法医毒物学研究状况进... 目的对1998-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SCIE收录法医毒物学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应用Gephi 0.9.2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对机构合作、作者协作、基金资助、关键词共现等数据的分析以及文献解读,对我国法医毒物学研究状况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现。结果近20年我国大陆学者发表法医毒物学SCIE论文共242篇,呈逐年上升趋势,毛发中毒物分析及评价、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鉴定、苯丙胺类光学对映体分析、有毒动植物成分分析等主题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结论近年来,我国法医毒物学学科发展迅速,高校法医学科的开设和发展,新研究团队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的资助,促进了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以及中国法医毒物学在国际舞台上学术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文献计量学 毛发 精神活性物质 科学引文索引
下载PDF
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文 张昌勇 徐汉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了解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29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88)的测试并作对照分析,同时将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两量表作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29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88)的测试并作对照分析,同时将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两量表作相关分析。结果:(1)SCL-90结果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t值分别为-2.315、-3.037、-2.918、-2.847、-2.433、-2.167,P值分别为0.024、0.003、0.005、0.006、0.018、0.035)。(2)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分值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608、-2.202,P值分别为0.011、0.032)。(3)经相关分析发现: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症状分别与投射、伴无能呈负相关(r=-0.450,P=0.014;r=-0.368,P=0.049),抑郁症状与压抑、反向形成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0.518,P=0.004;r=0.450,P=0.014),焦虑症状与幻想、退缩均呈正相关(r=0.377,P=0.044;r=0.490,P=0.007),而精神病性症状较复杂,与抱怨、反向形成、假性利他均呈负相关(r=-0.417,P=0.024;r=-0.381,P=0.041;r=-0.432,P=0.019),与回避、隔离、交往倾向、期望均呈正相关(r=0.419,P=0.024;r=0.553,P=0.002;r=0.544,P=0.002;r=0.433,P=0.019)。结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者的精神症状以情感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多运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针对病人的特定防御机制采用动力心理学治疗方法,可使病人更好地康复,尽快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 心理状况 精神障碍 症状自评量表 防御方式问卷
下载PDF
帕利哌酮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飞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利培... 目的:探讨采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1~2 mg,bid)治疗,观察组采用帕利哌酮(3 mg,qd)治疗,比较两组BDNF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实验室检查及神经系统方面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利哌酮可显著升高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 帕利哌酮 BNDF表达
下载PDF
移液吸头微萃取技术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17
作者 阳硕 相佳宏 +3 位作者 李子怡 许琳灏 施妍 刘伟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至关重要,移液吸头微萃取是在传统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类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法医毒物相关分析。通过系统综述移液吸头微萃取技术在法医毒物尤其是生物检材中...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至关重要,移液吸头微萃取是在传统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类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法医毒物相关分析。通过系统综述移液吸头微萃取技术在法医毒物尤其是生物检材中多种毒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比较了不同微萃取方法、吸附剂、微萃取移液吸头类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在法医毒物分析中展现出了较大的潜力,为相关毒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分析 微固相萃取 移液吸头微萃取 精神活性物质
下载PDF
麻果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俊慧 王晓萍 +1 位作者 肖玲 王高华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8-199,231,共3页
目的:探讨麻果所致精神障碍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的评定,分析其评定结果。结果:在51例患者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为19-39(28±s6... 目的:探讨麻果所致精神障碍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麻果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的评定,分析其评定结果。结果:在51例患者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为19-39(28±s6)a;未婚35例,已婚16例;45例无业,4例为个体经商,2例为干部;受教育年限为4-18(9±s2)a。吸食麻果时间3月-7a,中位数18个月。主要症状为猜疑、敌对性、幻觉、心境抑郁、不合作、紧张、焦虑,其次为情感交流障碍、关心身体健康、不寻常思维内容、兴奋、情感平淡、概念紊乱。结论:麻果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青年、无业、未婚男性为主。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症状为幻觉妄想和紧张焦虑、抑郁情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果 精神活性物质 精神障碍
下载PDF
利用社区人群毛发预警毒情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陈鹏程 韦龙猛 +8 位作者 赵露 李泽廷 柯晓绚 方思皓 高伟杰 王冠 许燕滨 胡庆坤 栾天罡 《防化研究》 2023年第6期65-71,共7页
预警社区毒情可为禁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利用前期开发的基于社区人群毛发的低浓度精神活性药物检测方法,在南方某地级市选择30个采样点采集毛发,检测其中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右美沙芬和依托咪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发中甲基... 预警社区毒情可为禁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利用前期开发的基于社区人群毛发的低浓度精神活性药物检测方法,在南方某地级市选择30个采样点采集毛发,检测其中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右美沙芬和依托咪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发中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右美沙芬和依托咪酯4种目标物的检出率分别为3.3%、56.7%、66.7%和93.3%,且城区毛发检出浓度均明显高于郊区毛发;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均低于右美沙芬和依托咪酯,说明新型精神活性药物正逐步替代传统药物。由检测结果可推断,社区可能存在较为广泛的混吸新型精神活性药物现象,其中混吸2种新型精神活性药物的情况较为明显。该研究成果可望实现对区域毒情的预警。当前滥用新型精神活性药物的人员比例已经超过吸食传统精神活性药物的人员比例,采样区的吸毒人员普遍将依托咪酯当作传统精神活性药物的替代品进行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快列管、强化宣传以及综合治理。更广泛、更细致的监测方案设计和实践将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更科学精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毛发 精神活性药物 毒情监测 预警
下载PDF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转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志彪 邓先华 +5 位作者 谢静 高北陵 李学武 李毅 王轶 吴冬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毒品)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转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74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2.5%患者完成了随访,随访期间复吸率达88.9%,随访前6个月内仍有吸毒行为者占17.0%;69.0... 目的:探讨精神活性物质(毒品)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转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74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2.5%患者完成了随访,随访期间复吸率达88.9%,随访前6个月内仍有吸毒行为者占17.0%;69.0%患者随访期内接受过住院治疗。患者首次入院后精神病性症状1个月内完全缓解者占62.9%(症状短暂型),6个月内精神病性症状逐渐缓解者占28.2%(症状持久型),>6个月仍残留部分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者占8.9%(症状残留型);症状残留型组吸毒年限、精神病家族史阳性率、多次住院率、随访时存在精神病性症状率均显著高于症状短暂型组及症状持久型组(P<0.01),初次吸毒年龄显著小于症状短暂型组及症状持久型组(P<0.01);多种物质滥用率显著高于症状短暂型(P<0.05)。结论多数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预后不良,脱离毒品后可能仍然长期残留精神病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 毒品 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症状 复吸率 转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