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家系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26
1
作者 林利民 王秋荣 +3 位作者 王志勇 张雅芝 刘家富 谢芳靖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6-291,共6页
对同等养殖条件下所养成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3个不同家系:WW家系[野生F1(♀)×野生F1(♂)]、WC家系[野生F1(♀)×养殖F8(♂)]和CC家系[养殖F8(♀)×养殖F8(♂)]成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以野生... 对同等养殖条件下所养成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3个不同家系:WW家系[野生F1(♀)×野生F1(♂)]、WC家系[野生F1(♀)×养殖F8(♂)]和CC家系[养殖F8(♀)×养殖F8(♂)]成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以野生大黄鱼作为对照,从营养成分的角度分析和评价不同家系大黄鱼的品质。结果显示,野生大黄鱼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总量都明显高于家系大黄鱼,而必需脂肪酸含量则低于家系大黄鱼。3个家系之间,粗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指数排列次序由大到小依次为:WW、WC、CC;饱和脂肪酸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C、WW、WC;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WC、WW、CC。研究认为,家系之间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通过家系选择进行大黄鱼肉质改良是可能的,但是同时必须结合饲料营养成分的补充和调控以及养殖环境条件的改善,才能较快速地使养殖大黄鱼的品质达到或接近野生大黄鱼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福建官井洋大黄鱼AFLP指纹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86
2
作者 王志勇 王艺磊 +2 位作者 林利民 邱淑贞 本信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对福建官井洋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群体进行5对选择性引物(共37个标本)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503个不同的扩增片段(50~450bp),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片段数目为76~155个;在5对引物检出的扩增片段中,101个(20... 对福建官井洋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群体进行5对选择性引物(共37个标本)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503个不同的扩增片段(50~450bp),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片段数目为76~155个;在5对引物检出的扩增片段中,101个(20.1%)为全部37个受试个体共有,312个(62.0%)为部分野生与养殖个体共有,53个(10.5%)仅见于野生个体,37个(7.4%)仅见于养殖个体,养殖群体中出现野生种群所没有的扩增片段;野生种群、养殖1、养殖2多态片段比例分别为76.6%、70.6%、69.2%,遗传差异度分别为0.2464、0.2322、0.2299,养殖群体多态片段比例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度均低于野生种群。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变异相对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野生种群 养殖群体 AFLP 种质鉴别 指纹多态性
下载PDF
不同低温胁迫时间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0
3
作者 冀德伟 李明云 +3 位作者 王天柱 张呈念 徐镇 徐万土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岱衢族大黄鱼在8.5℃低温胁迫下不同持续时间(0、12、24、36 h)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大黄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而碱性磷酸酶和Ca2+相比于对... 研究了岱衢族大黄鱼在8.5℃低温胁迫下不同持续时间(0、12、24、36 h)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延长,大黄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而碱性磷酸酶和Ca2+相比于对照组呈下降趋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先降低后升高,而铁蛋白、肌酐、Na+和Cl-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和K+呈波动状变化。当低温胁迫持续24 h后,试验鱼开始进入低温适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低温胁迫 血清 生化指标
下载PDF
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林克冰 周宸 +3 位作者 刘家富 周胜利 曾志南 陈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8-62,共5页
从福建宁德地区患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肾、脾等组织分离出 3株病原 菌,进行纯化培养、人工感染、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等研究,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其中 2株致病菌归为哈维氏弧菌(Vib... 从福建宁德地区患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肾、脾等组织分离出 3株病原 菌,进行纯化培养、人工感染、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等研究,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其中 2株致病菌归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另一株为腐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refaciens )。药敏实验的结果表明,氟哌酸、环丙氟哌酸、氯霉素、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对致病菌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病原菌 哈维氏弧菌 海水网箱养殖
下载PDF
宫井洋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60
5
作者 王军 全成干 +2 位作者 苏永全 丁少雄 张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7-91,共5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取自宁德官井洋闽—粤东族大黄鱼的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 ,野生种群的平均多态性为1 8 9% ,平均遗传差异度为 0 0 96 0 ;养殖群体的分别为 1 6 7%和 0 0 747;野生种群...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取自宁德官井洋闽—粤东族大黄鱼的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 ,野生种群的平均多态性为1 8 9% ,平均遗传差异度为 0 0 96 0 ;养殖群体的分别为 1 6 7%和 0 0 747;野生种群与养殖群体之间的相似系数为 0 995 9,遗传距离为 0 0 0 41 .分析结果表明官井洋大黄鱼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捕捞、有效繁育群体数量偏少及值得探讨的人工放流等 .提出官井洋大黄鱼仍具有一定的变异潜力 ,尽快采取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 ,可以保持乃至提高大黄鱼现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遗传多样性 PAPD DNA 相似系数 遗传距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4
6
作者 刘贤德 蔡明夷 +3 位作者 王志勇 赵广泰 武祥伟 姚翠鸾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9-163,共5页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别测定了1704尾13月龄和596尾20月龄闽-粤东族大黄鱼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体重(y),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重(y)为依变量、其他...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别测定了1704尾13月龄和596尾20月龄闽-粤东族大黄鱼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体重(y),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重(y)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在两个不同生长时期,全长、体长、体高和体重4个性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800-0.977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13月龄,体高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22)最大,其次为体长(0.445),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不显著(P>0.05)。在20月龄,体高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394)最大,其次为体长(0.328)、全长(0.271),各性状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是不同的,早期选种(13月龄)时要注意体高和体长的挑选,而在晚些时候(20月龄)选种,对体高、体长和全长均要考虑,才能够保证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体重
下载PDF
福建省大黄鱼养殖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55
7
作者 张彩兰 刘家富 +1 位作者 李雅璀 陈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7-83,共7页
关键词 福建 大黄鱼 养殖现状 产业发展
下载PDF
3种网箱养殖鱼类的主体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66
8
作者 卢春霞 翁丽萍 +3 位作者 王宏海 杨荣华 王雪峰 戴志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美国红鱼、大黄鱼和鲈鱼这3种网箱养殖鱼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离鉴定,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了鱼类的主体风味成分,并分析了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的气...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美国红鱼、大黄鱼和鲈鱼这3种网箱养殖鱼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离鉴定,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了鱼类的主体风味成分,并分析了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果表明:美国红鱼的主体风味成分由壬醛、(E,Z)-2,6-壬二烯醛、辛醛、(Z)-4-庚烯醛、(E)-2-辛烯醛、己醛、庚醛、1-辛烯-3-醇、2-甲基丁醛等组成;大黄鱼的主体风味由壬醛、(Z)-4-庚烯醛、己醛、(E,E)-2,4-庚二烯醛、戊酸乙酯、(Z)-3-己烯-1-醇、1-辛烯-3-醇、2-甲基丁醛、庚醛、戊醛、(E)-2-己烯醛、2-戊基呋喃等构成;鲈鱼的主体风味成分则包括壬醛、(Z)-2-壬烯醛、(E,Z)-2,6-壬二烯醛、辛醛、(E)-2-癸烯醛、己醛、庚醛、(Z)-4-庚烯醛、1-辛烯-3-醇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大黄鱼 鲈鱼 主体风味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感觉阈值
下载PDF
闽-粤东族大黄鱼生长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54
9
作者 刘贤德 蔡明夷 +1 位作者 王志勇 游志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6-920,共5页
研究大黄鱼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测定了272尾7月龄闽-粤东族大黄鱼的全长(x1)、体长(x2)、头长(x3)、眼后头长(x4)、躯干长(x5)、体高(x6)、尾柄长(x7)、尾柄高(x8)和体重(y),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重(y)为依变量... 研究大黄鱼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测定了272尾7月龄闽-粤东族大黄鱼的全长(x1)、体长(x2)、头长(x3)、眼后头长(x4)、躯干长(x5)、体高(x6)、尾柄长(x7)、尾柄高(x8)和体重(y),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重(y)为依变量、其它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全长、体长、头长、眼后头长、躯干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头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429)最大,其次分别为体长(0.242)、躯干长(0.136)、体高(0.113)和尾柄高(0.079),全长、眼后头长和尾柄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不显著(P>0.05)。剔除直接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建立的以体重为依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4.676+0.374×2+2.270×3+0.503×5+0.519×6+1.254×8,其决定的数为0.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通径分析 相关 闽-粤东族
下载PDF
岱衢族大黄鱼种质的AFLP分析 被引量:46
10
作者 刘必谦 董闻琦 +2 位作者 王亚军 朱世华 吴望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3-416,共4页
根据耳石年轮确定作为研究材料的浙江海区捕捞野生大黄鱼为岱衢族大黄鱼,并用AFLP技术进行种质分析。结果表明岱衢族大黄鱼可分为两类:岱衢族大黄鱼Ⅰ型和岱衢族大黄鱼Ⅱ型,这种划分与文献报道的岱衢族大黄鱼有“春综”和“秋综”两种... 根据耳石年轮确定作为研究材料的浙江海区捕捞野生大黄鱼为岱衢族大黄鱼,并用AFLP技术进行种质分析。结果表明岱衢族大黄鱼可分为两类:岱衢族大黄鱼Ⅰ型和岱衢族大黄鱼Ⅱ型,这种划分与文献报道的岱衢族大黄鱼有“春综”和“秋综”两种群之分相吻合。岱衢族大黄鱼Ⅰ型生长速度比岱衢族大黄鱼Ⅱ型要快,海水养殖开发和利用岱衢族大黄鱼应选用岱衢族大黄鱼Ⅰ型作为亲本较好。获得的岱衢族大黄鱼种质AFLP指纹图谱,可以作为鉴定岱衢族大黄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岱衢族 种质 种群鉴定 AFLP
下载PDF
大黄鱼连续4代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赵广泰 刘贤德 +2 位作者 王志勇 蔡明夷 姚翠鸾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0-507,共8页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0.0619,F2~F3为0.0511,F3~F4则为0.0475)。随着选育的进行,微卫星位点LYC0002和LYC0054等位基因频率有规律地发生变化,推测其可能与选育性状存在遗传上的相关。结果表明,经过连续4代的选育,部分不利基因遭到淘汰,选育群体的遗传基础逐步得到纯化,基因型逐渐趋向纯合、稳定,经进一步的选育可望获得较稳定的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选育群体
下载PDF
大黄鱼冷藏过程中的鲜度变化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学英 许钟 +1 位作者 郭全友 杨宪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2-450,共9页
研究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贮藏于0℃(冰藏)、3℃、7℃和10℃过程中,在感官、化学和微生物品质方面的变化特性,并对其货架期进行分析,探讨了菌落总数、嗜冷菌、假单胞菌、产H2S菌、TVBN和TMA与感官评价的一致程度。结果表明,... 研究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贮藏于0℃(冰藏)、3℃、7℃和10℃过程中,在感官、化学和微生物品质方面的变化特性,并对其货架期进行分析,探讨了菌落总数、嗜冷菌、假单胞菌、产H2S菌、TVBN和TMA与感官评价的一致程度。结果表明,大黄鱼是海水鱼中鲜度下降较慢的种类,在0℃、3℃、7℃、10℃的贮藏过程中,大黄鱼的高品质期分别为330h、208h、114h和87h,货架期分别为523h、368h、197h和150h。各温度高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时菌落总数(CFU)/g的对数平均值分别为6.10±0.30和6.67±0.35,产H2S菌数(CFU/g)的对数平均值分别为5.82±0.33和6.37±0.22,TVBN均值分别为(14.77±0.5)mg/(100g)和(28.02±1.19)mg/(100g);TMA均值分别为(2.55±0.62)mg/(100g)和(9.84±1.28)mg/(100g),各温度下高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时各指标均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菌落总数、产H2S菌数和TVBN值作为大黄鱼低温贮藏的鲜度指标与感官鲜度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鲜度变化 货架期 优势腐败菌
下载PDF
大黄鱼对几种饲料蛋白原料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李会涛 麦康森 +4 位作者 艾庆辉 张璐 张春晓 张文兵 刘付志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0-376,共7页
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制成参考饲料,以0.1%的Cr2O3为外源性指示剂,按参考饲料和实验原料70%∶30%的比例配制成实验饲料,测定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对白鱼粉、红鱼粉、肉骨粉、豆粕、花生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的表观消化率。实验... 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制成参考饲料,以0.1%的Cr2O3为外源性指示剂,按参考饲料和实验原料70%∶30%的比例配制成实验饲料,测定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对白鱼粉、红鱼粉、肉骨粉、豆粕、花生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的表观消化率。实验大黄鱼(平均初始体重15.0±1.6g)养殖于海水浮式网箱(1.5m×1.5m×2.0m)中,分别以各实验饲料投喂实验鱼5周,然后采用挤压法收集粪便。实验结果表明各原料表观干物质消化率在43.6%至70.0%之间,能量消化率在42.9%到82.6%的范围内。实验原料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在70.7%到92.4%之间,其中白鱼粉和红鱼粉的蛋白消化率最高(分别为92.4%和89.3%),而棉籽粕则最低(70.7%)。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在61.3%到90.5%之间,其中棉籽粕最低(61.3%)。磷的表观消化率相对较低,仅白鱼粉和红鱼粉在53.2%以上,其余皆低于37.5%。总之,大黄鱼对这几种原料的表观消化率存在较大差异,但蛋白消化率均较高,因此,可作为大黄鱼的饲料蛋白源在实际饲料配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表观消化率 饲料原料
下载PDF
免疫添加物对大黄鱼血液白细胞数量及其吞噬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军 鄢庆枇 +2 位作者 苏永全 周永灿 邵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4-46,共3页
采用低聚糖益力素、稳定型维生素C、渔用多维等免疫、营养添加物定期投喂大黄鱼, 以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等为指标,跟踪检测试验大黄鱼血液中 白细胞组成数量和吞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低聚糖益力素、稳定型维生素C、渔用多维等免疫、营养添加物定期投喂大黄鱼, 以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等为指标,跟踪检测试验大黄鱼血液中 白细胞组成数量和吞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添加物可以提高大黄鱼血 液中白细胞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大黄鱼的健 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添加物 大黄鱼 白细胞组成 吞噬功能
下载PDF
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弧菌病的病原菌 被引量:40
15
作者 林克冰 周宸 +4 位作者 刘家富 周胜利 何丽斌 曾志南 陈木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42-346,T001,共6页
从网箱养殖患病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肾、脾等组织分离两株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人工感染、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等研究,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致病菌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 从网箱养殖患病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肾、脾等组织分离两株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人工感染、药敏试验及菌种鉴定等研究,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致病菌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药敏实验的结果表明,氯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病原菌 溶藻弧菌 海水养殖 网箱养殖
下载PDF
大黄鱼感染哈维氏弧菌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6
16
作者 徐晓津 徐斌 +3 位作者 王军 苏永全 张之文 陈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8-625,共8页
从患病大黄鱼病灶中分离出病原哈维氏弧菌,并人工回接感染大黄鱼,病鱼出现典型的皮肤溃疡症。测定大黄鱼血液各项指标发现,病鱼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而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患病... 从患病大黄鱼病灶中分离出病原哈维氏弧菌,并人工回接感染大黄鱼,病鱼出现典型的皮肤溃疡症。测定大黄鱼血液各项指标发现,病鱼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而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患病大黄鱼总蛋白为(12.8±3.95)g/L,对照组鱼为(19.4±4.33)g/L,病鱼球蛋白、甘油三脂、血糖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然而病鱼谷丙转氨酶为(37±5.11)IU/L,对照组为(28±5.54)IU/L;病鱼谷草转氨酶为(164±47.19)IU/L,对照组为(117±21.84)IU/L,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说明,病鱼肝脏和肾脏组织受损。对患病大黄鱼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病鱼病变组织头肾、肝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及坏死。细胞超微病变观察发现,头肾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胞浆内脂滴积累多。血清指标的测定可以作为大黄鱼哈维氏弧菌病细菌感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哈维氏弧菌 血液生化指标 组织病理
下载PDF
大黄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 被引量:38
17
作者 全成干 王军 +1 位作者 丁少雄 苏永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84-588,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对取自厦门市火烧屿养殖大黄鱼的9种同工酶15个基因座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眼球中乳酸脱氢酶(LDH)酶谱表现为LDH的经典模式.在所研究的大黄鱼养殖群体中,多态位点比例(P)...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对取自厦门市火烧屿养殖大黄鱼的9种同工酶15个基因座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眼球中乳酸脱氢酶(LDH)酶谱表现为LDH的经典模式.在所研究的大黄鱼养殖群体中,多态位点比例(P)为0.067,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Ho′)为0.013,预期值(He)为0.012,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67,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083.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养殖 群体遗传
下载PDF
溶藻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快速检测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军 鄢庆枇 +1 位作者 苏永全 张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4,共4页
建立了大黄鱼病原溶藻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溶藻弧菌的特异性抗血清由新西兰兔制备 ,试管凝集法测定抗血清及交叉反应效价 ,吸附离心法去除交叉反应。荧光抗体为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现埸检测对具典型弧菌病... 建立了大黄鱼病原溶藻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溶藻弧菌的特异性抗血清由新西兰兔制备 ,试管凝集法测定抗血清及交叉反应效价 ,吸附离心法去除交叉反应。荧光抗体为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现埸检测对具典型弧菌病表症大黄鱼病原检出率为100% ,表观健康大黄鱼病原检出率为30% ,养殖海水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 ,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法不仅可以用于已感染发病大黄鱼的快速检测 ,而且还能用于已感染未发病大黄鱼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间接荧光抗体 快速检测 大黄鱼 病原菌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生化组份的分析 被引量:39
19
作者 全成干 王军 +1 位作者 丁少雄 苏永全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本文测定了厦门火烧屿养殖大黄鱼成、幼鱼肌肉中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生化组份 ,并计算其比能值 ;分析了肌肉蛋白质中 1 7种常见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 :成鱼肌肉蛋白质占 1 8.9% (湿重比 ,下同 ) ,脂类为 3.1 1 % ,糖类为 1 .6 2 % ,... 本文测定了厦门火烧屿养殖大黄鱼成、幼鱼肌肉中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生化组份 ,并计算其比能值 ;分析了肌肉蛋白质中 1 7种常见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 :成鱼肌肉蛋白质占 1 8.9% (湿重比 ,下同 ) ,脂类为 3.1 1 % ,糖类为 1 .6 2 % ,水份占 75 .30 % ,灰份为 0 .95 %。比能值为 5 .98kJ/ g ,E/P值为 31 .6 2kJ/g。幼鱼肌肉中以上各项含量分别为 1 7.1 %、1 .6 1 %、1 .0 8%、79.0 6 %、1 .0 3%、4.87和 2 8.45kJ/ g;成、幼鱼肌肉蛋白质中 1 7种常见氨基酸含量丰富 ,分别为 1 5 3.5 9和 1 49.91 (×1 0 -3 m/m) ;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 ,占总氨基酸的 5 1 .7% (成鱼 )和5 8.9% (幼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生化组份 氨基酸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疾病的病原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金珊 蔡完其 +2 位作者 王国良 赵青松 郑天伦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25-230,共6页
从患病大黄鱼体内分离到二株病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及菌种鉴定研究,认为致病菌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药敏实验结果表明:磺胺+TMP、氯霉素、环丙沙星、呋喃妥因等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养殖 大黄鱼 细菌性疾病 溶藻弧菌 菌种 环丙沙星 呋喃妥因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