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反犹主义的动因探究
1
作者 崔财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反犹主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种族反犹主义者从优生学、人种等方面贬低犹太人,该思潮传播到英国后,给犹太人带来巨大危害。而后,随着东欧犹太移民的涌入,激起英国社会的普遍不满,英国的反犹情绪不断升温...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反犹主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种族反犹主义者从优生学、人种等方面贬低犹太人,该思潮传播到英国后,给犹太人带来巨大危害。而后,随着东欧犹太移民的涌入,激起英国社会的普遍不满,英国的反犹情绪不断升温。此外,由于布尔战争和《锡安长老议定书》犹太阴谋论的散播,犹太人被指责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控制英国,反犹浪潮此起彼伏。总体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反犹主义的产生,既有种族反犹主义者的宣传,又受到东欧犹太移民与犹太阴谋论的影响,共同构成英国反犹主义的原因,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英国主流社会与少数族群、本土犹太人与犹太移民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国 种族反犹主义 《锡安长老议定书》
下载PDF
译者偏见与翻译伦理——以《锡安长老草案》的翻译为例
2
作者 钟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0,共3页
如果译者对原文本带有偏见,那么其翻译目的可能有二:其一,译者认为文本中基本观念是真实的,将事实公诸于众是译者的责任所在;其二,原文本的内容毫无根据,无半点可信度,译者认为有必要将其内容曝光,以揭露其伪造性。《锡安长老草案》是... 如果译者对原文本带有偏见,那么其翻译目的可能有二:其一,译者认为文本中基本观念是真实的,将事实公诸于众是译者的责任所在;其二,原文本的内容毫无根据,无半点可信度,译者认为有必要将其内容曝光,以揭露其伪造性。《锡安长老草案》是中伤犹太人的一本伪译作品,宣扬欧洲对犹太人本已根深蒂固的敌意情绪,以译者带着偏见去翻译的作品为例,通过对其形成过程的叙述以及几个不同译本的分析,对译者的道德进行探讨,并证明译者的偏见会在其译文中被表现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安长老草案》 翻译暴力 偏见 译者道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