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PN11基因及幽门螺杆菌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龙海华 梁秀兰 +2 位作者 胡宏波 刘振鹏 贾安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的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胃癌组(238例)及健康对照组(112例)均来自广西柳州地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的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胃癌组(238例)及健康对照组(112例)均来自广西柳州地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技术对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及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的单链构象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Hp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59.7%vs 48.2%,P<0.05)。胃癌组等位基因A频率低于对照组,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各基因型(G/G型、G/A型和A/A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G型比较,A/A型和G/A型胃癌易感性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型:OR=0.399,95%CI 0.097~1.641;G/A型:OR=0.642,95%CI 0.397~1.039);但A/A型和G/A型合并后再与G/G型比较,含A基因者胃癌易感性显著降低(OR=0.620,95%CI 0.388~0.992)。结论广西柳州地区的人群中PTPN11第3内含子2460位点携带A基因者胃癌易感性低,而该位点为G/G型及Hp感染者胃癌的易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 幽门螺杆菌 胃癌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何玲娟 程洪强 +1 位作者 柯越海 王临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共5页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肿瘤防治的一个潜在靶点分子。本文就SHP2与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耐药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非受体11 肿瘤转移 耐药 肿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新靶点口服药专利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蕾 丁永斌 杨大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695-2700,共6页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新靶点口服药专利概况,为国内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方向和专利布局等提供参考。方法以HimmPat数据库中全球专利数据为基础,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发展趋势、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等多个角度,对葡萄糖激酶激活剂(...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新靶点口服药专利概况,为国内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方向和专利布局等提供参考。方法以HimmPat数据库中全球专利数据为基础,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发展趋势、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等多个角度,对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PTP-1B-IN)、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11β-HSD1-IN)3类2型糖尿病新靶点口服药相关专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检索得到GKA类专利1 649件,PTP-1B-IN类专利709件,11β-HSD1-IN类专利592件。全球主要申请主体为各大药企,其掌握了药物化合物的核心专利;其中GKA类药物的研究更成熟,专利申请量更大,企业布局更全面。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PTP-1B-IN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可以发挥传统中药资源优势,提升研究实力,可考虑从核心技术挖掘、工艺路线探索、专利布局、产学研合作、构建专利池等方面提高技术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新靶点口服药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 专利分析
下载PDF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调控破骨细胞分泌和骨吸收
4
作者 刘鸣 王丹 潘军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2-515,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破骨细胞中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PTPN11)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不同年龄组健康志愿者(青年组28例:20~45岁;中年组33例:46~60岁;老年组31例:61~80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破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人破骨细胞中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PTPN11)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不同年龄组健康志愿者(青年组28例:20~45岁;中年组33例:46~60岁;老年组31例:61~80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破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组、Adv-PTPN11转染组.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PTPN1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TPN11、HIF-1α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白细胞介素(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B细胞激活因子(BAFF)分泌量,同时检测骨吸收.结果 与青年组(mRNA:4.468±1.441,蛋白:1.000±0.055)和中年组(mRNA:4.673±1.469,蛋白:1.021±0.076)比较,老年组破骨细胞中PTPN11 mRNA(7.510±1.941)和蛋白(1.556±0.123)表达明显上升.破骨细胞转染Adv-PTPN11后24、48、72h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v-PTPN11转染组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Adv-PTPN11转染组SDF-1[(94.2±10.3)ng/ml]、IL-6[(25.1±3.2)ng/ml]、MIP-1α[(31.2±3.9)ng/ml]、BAFF[(39.8±3.7)ng/ml]表达量增高,同时骨陷窝数量和面积也增加.HIF-1α抑制剂YC-1处理则抑制破骨细胞中SDF-1[(73.8±7.5)ng/ml]、IL-6[(17.9±2.5)ng/ml]、MIP-1α[(19.8±1.6)ng/ml]、BAFF[(23.5±2.7)ng/ml]表达及骨吸收.结论 PTPN11可通过HIF-1α影响破骨细胞细胞因子表达和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 破骨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细胞因子 骨吸收
原文传递
胃癌与PTPN1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秀兰 胡宏波 +1 位作者 贾安平 刘振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238例及慢性胃炎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标本,通过PCR检测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 目的探讨胃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238例及慢性胃炎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标本,通过PCR检测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对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并比较这些基因多态性在胃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结果胃癌组Hp阳性者为142例(59.66%),阴性者96例(40.34%);对照组Hp阳性者54例(48.21%),阴性者58例(51.79%),Hp感染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PTPN11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G/A型和A/A型合并后与G/G型相比,G/G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增加(OR=0.620,95%CI:0.388~0.992)。G/G基因型合并Hp阳性的个体相对于A基因携带者患胃癌的风险增加到0.52倍(OR=0.521,95%CI:0.274~0.990)。结论 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G/G基因型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Hp感染与该位点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 基因多态性 螺杆菌 幽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