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跳动下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海洲 薛涛 +4 位作者 范全心 邹承伟 郭兰敏 胡兆辉 田亚平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浅低温(31—34℃)、心脏跳动状...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浅低温(31—34℃)、心脏跳动状态下施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心肌钙蛋白I(cTnI)含量;分别在心内操作开始和结束时剪取小块右房组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观察术中CPB时间和阻断时间)。结果不停跳组CPB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腔静脉阻断时间长于停跳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不停跳组术后LDH、AST活性低于停跳组,SOD活性高于停跳组,MDA、cTnI含量低于停跳组。心内操作完毕后不停跳组较停跳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小,线粒体肿胀轻。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保护 浅低温
下载PDF
Cardioprotection of Shenfu Injection(参附注射液)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Open Heart Surgery 被引量:27
2
作者 郑传东 闵苏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8年第1期10-16,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henfu Injection (参附注射液, SFI) against myocardiu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in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henfu Injection (参附注射液, SFI) against myocardiu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in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Metheds: Forty patients undergoing selective MVR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rial Groups Ⅰ, Ⅱ,Ⅲ, and Ⅳ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s of SFI, 8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hange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mean blood pressure (M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in each group were monitored,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ing percentage of spontaneous heart beat, the heart rate (HR) and cardiac rhythm as well as the abnormal duration of ECG-ST segment were recorded after the restoration of heart beat.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cardiac troponin Ⅰ (cTnl),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were determined as well. Results: (1) The SBP, MBP and DBP values, the recovering rate of spontaneous heart beat, HR, ECG-ST,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ventricular arrhythmia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group Ⅳ compared with any other groups. (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serum contents of cTnl and MD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ut the activity of SO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 Ⅳ. Cenclusiens: SFI had a certain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myocardium IRI. Moreover, better efficacy was seen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1.5 mL/kg SFI into CPB priming fluid and pumping 1.5 mL/kg SFI via CPB as soon as the clamped aorta was unclam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fu Injectio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yocardial protec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肺损伤机制与肺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坤 张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5期32-35,共4页
体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脏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提高心脏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的预后,成为麻醉医师关注的重点。本文整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简述了体外循环肺损伤的机制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体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脏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提高心脏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的预后,成为麻醉医师关注的重点。本文整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简述了体外循环肺损伤的机制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就这两点主要机制为出发点,分析了非药物肺保护与药物肺保护特点;提出了深入研究体外循环肺损伤机制以及合理应用体外循环肺保护策略,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 肺损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开天 曹勇 +5 位作者 刘超 曹永科 何勇 陈凯明 陈波 王茂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4期200-205,共6页
目的以国内外目前应用广泛的改良St.Thomas停搏液(STH液)为标准,对比分析Del Nido停搏液(DN液)在成人瓣膜手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高州医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的连续病例,均为同期需在同一手术小... 目的以国内外目前应用广泛的改良St.Thomas停搏液(STH液)为标准,对比分析Del Nido停搏液(DN液)在成人瓣膜手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高州医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的连续病例,均为同期需在同一手术小组常规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共178例患者可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DN组(n=92例)和STH组(n=86例),心肌保护分别采用DN液和STH液灌注,常规完成心脏瓣膜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术后第1天、术后第6天4个时点,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的水平,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其他临床指标,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指标的差别。结果 DN组平均灌注次数及灌注剂量均较STH组少,但并不增加术中心脏自发性收缩发生率(2.2%vs 3.5%,P=0.596),可缩短主动脉阻断(ACC)时间及CPB时间,分别为(61.74±25.23)min vs(69.91±27.14)min,P<0.05和(91.98±42.60)min vs(100.23±31.38)min,P<0.05。与STH组的c Tn I峰值相比,DN组c Tn I的释放量在较低水平,分别为(8.12±4.33)μg/L和(11.03±6.33)μg/L,P<0.001;相关回归分析示:两组c Tn I峰值与ACC时间均无相关(P>0.05)。两组手术死亡、术后其他相关临床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液管理简便,可提供稳定的心脏停搏,在成人瓣膜置换手术应用中,近期疗效良好,心肌保护效果较常规STH液更为优越,未见明显相关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心脏停搏液 St.Thomas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Sevoflurane Versus Propofol for Myocardial Prot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被引量:11
5
作者 Yun-tai Yao Li-huan L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33-141,共9页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o compare myocardial protection profiles of sevoflurane with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surgery. Methods ...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o compare myocardial protection profiles of sevoflurane with propofo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surgery. Methods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to identify al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omparing sevoflurane with propofol for protecting myocardium in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CABG surgery. Two autho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patients' perioperative data, including patient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surgical variables, and outcome data. For continuous variables,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alculated as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 and 95% confidential interval (C/). For dichotomous data,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alculated as odds ratio (OR) and 95% CI. Each outcome was tested for heterogeneity, and randomized-effects or fixed-effects model was used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Q test P〈0.05). Sensitivity analyses were done by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statistical model on estimated treatment effects. Publication bias was explored through visual inspection of funnel plots of the outcome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defined as P〈0.05. Results Our search yielded 13 studies including 696 patients, and 402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into sevoflurane group and 294 into propof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opera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inotropic support, mortality,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0.05). Patients randomized into sevoflurane group had higher post-bypass cardiac index (WMD=0.39, 95% CI: 0.18 to 0.60, P=0.0003), lower troponin I level (WMD=-0.82, 95% CI:-0.87 to -0.85, P=0.0002), lower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schemia (OR=0.37, 95% CI: 0.16 to 0.83, P=0.02), shorter ICU and hospital stay length (WMD=-10.99, 95% CI: -12.97 to -9.01, P〈0.00001; WMD=-0.78, 95% CI: -1.00 to -0.56, P〈0.000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is meta-analysis h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OFLURANE PROPOFOL myocardial protect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ETA-ANALYSIS
下载PDF
自体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青 王涛 +3 位作者 彭乐 马超 孟保英 赵春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中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婴幼儿非紫绀型先心病30例。随机分为自体冷血(A组)、冷血(B组)和晶体(C组)停搏液组,每组10例。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h、48h经桡动脉抽血检测心肌... 目的探讨自体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中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婴幼儿非紫绀型先心病30例。随机分为自体冷血(A组)、冷血(B组)和晶体(C组)停搏液组,每组10例。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h、48h经桡动脉抽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术中记录复跳时间及复跳率,术后监测心脏指数(CI),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结果同组手术前后比较,cTnI术毕明显升高(P<0.001);CKMB术后24h达到高峰(P<0.05或P<0.01)。A组与B组、C组比较:复跳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性、cTnI和CKM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IA组优于B和C组。B组与C组比较:复跳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性和cTnI有显著性差异(P<0.05),CIB组优于C组。结论自体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优于冷血和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冷血停搏液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婴幼儿
下载PDF
自体冷血停跳液对婴幼儿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青 孟保英 +3 位作者 彭乐 王涛 马超 陶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8-640,共3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灌注不同停跳液心肌细胞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自体冷血停跳液对婴幼儿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重≤8kg),随机分为晶体液组、冷血组和自体冷血停... 目的研究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灌注不同停跳液心肌细胞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自体冷血停跳液对婴幼儿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重≤8kg),随机分为晶体液组、冷血组和自体冷血停跳液组,每组10例。分别于心脏停跳前、复跳后取右心耳心肌,检测心肌MDA和SOD含量。术中记录复跳时间、自动复跳率和室颤发生率。术后监测心脏指数(CI),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结果术前3组MDA分别为(0.87±0.14)、(0.88±0.11)、(0.86±0.15)nmol/mgprot;SOD分别为(61.3±3.4)、(69.2±3.1)、(64.4±4.2)U/g,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组术后与术前比较,MDA明显升高,分别为(3.12±0.21)、(2.93±0.27)、(1.67±0.15)nmol/mgprot,SOD明显降低(42.6±2.3)、(44.6±3.1)、(57.7±2.1)U/g,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术后自体冷血组与晶体液组、冷血组冷血比较,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复跳时间缩短,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性降低,CI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晶体液组与冷血组比较,复跳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性及CI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自体冷血停跳液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心肌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冷血停跳液 氧自由基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婴幼儿
原文传递
HTK和St. Thomas液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长时间心肌缺血心肺转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冯正义 刘晋萍 +2 位作者 赵举 李波 龙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3-83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心肌保护液在患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St.Thomas液(T组,25ml/kg,每25~30分钟复灌)和HTK液(H组,40ml/kg,4~6min灌注完毕,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3h复灌)... 目的比较两种心肌保护液在患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St.Thomas液(T组,25ml/kg,每25~30分钟复灌)和HTK液(H组,40ml/kg,4~6min灌注完毕,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3h复灌),每组20例。观察患儿复苏情况,阻断前、停心肺转流(CPB)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及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自动复跳,H组术后心肌酶的变化明显小于T组(P<0.05或P<0.01)。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时间H组明显短于T组(P<0.05)。结论HTK液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单次灌注对于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St. Thomas液 心肌保护 心肺转流
下载PDF
国产心肌保护液与del Nido停搏液在成人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飞 冼明海 +2 位作者 彭华剑 张开天 曹勇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4期212-215,21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国产心肌保护液(HTK液)与del Nido含血停搏液两种不同心肌保护液在成人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心肌保护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行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6...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国产心肌保护液(HTK液)与del Nido含血停搏液两种不同心肌保护液在成人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心肌保护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行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60例成人患者纳入研究。使用国产心肌保护液为HTK组,共30例;使用del Nido停搏液的为DN组,共30例。采集血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数据及预后情况作临床比较。结果在基线资料中,HTK组术前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更大(P=0.003);HTK组因心衰术前需要在ICU停留的患者例数更多(4∶0,P=0.038)。两组在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电击除颤率、停机后用药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各时间点的肌酸激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停搏液灌注用量方面DN组则较少(P<0.001),灌注次数则HTK组需求更少(P<0.001)。术后24 h内的左室射血分数值、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成人心脏手术中应用国产HTK液及del Nido液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而在病情更为危重的情况下国产HTK液仍然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在单次灌注上也有潜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del Nido停搏液 心肌保护 成人心脏手术 心肺转流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术中应用HTK液进行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胜中 黄克力 谭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HTK液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3月,本科在1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液灌注心脏进行心肌保护,通过与同时期应用冷血停搏液灌注的16例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 目的:观察HTK液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3月,本科在1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液灌注心脏进行心肌保护,通过与同时期应用冷血停搏液灌注的16例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结果:HTK液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HTK液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时间、后并行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HTK液组体外循环停止时多巴胺用量(5±2.5)μg/(kg·min),低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HTK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体外循环后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开始升高,并于术后第1天达最高峰,但HTK液组麻醉诱导之后各时间点的c Tn I、CKMB水平均低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结论: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液灌注心脏,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冷血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重症心脏瓣膜病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汉川电厂220 kV线路保护改造工程若干技术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震 赵辛欣 殷建 《湖北电力》 2018年第6期16-21,共6页
"十三五"期间,为配合对侧新(扩)建变电站改造工程,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进行了220 kV线路保护光纤化改造工程。介绍了改造工程中二次回路的优化改进、考虑旁代需求的保护选型等若干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为相关工程改造提供... "十三五"期间,为配合对侧新(扩)建变电站改造工程,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进行了220 kV线路保护光纤化改造工程。介绍了改造工程中二次回路的优化改进、考虑旁代需求的保护选型等若干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为相关工程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光纤化 旁代 二次回路 三相不一致保护
下载PDF
Del Nido停搏液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娟 刘梅 +5 位作者 彭莉 陈祥舟 张秋霞 王咏 马瑞彦 肖颖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818-821,共4页
目的 观察del Nido停搏液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临床效果,探讨del Nido停搏液在成人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因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在本院行心脏外科手... 目的 观察del Nido停搏液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临床效果,探讨del Nido停搏液在成人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因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在本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50例病例,按照术中心肌保护灌注液的不同分为两组:del Nido停搏液组(del Nido组,即DN组,24例)和高钾全血停搏液组(whole blood组,即WB组,26例).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停搏液用量、体外循环最低血红蛋白浓度、自动复跳率、术前术后血清肌钙蛋白Ⅰ (troponinⅠ,cTnⅠ)浓度、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各1例患者出现死亡,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神经系统并发症.DN组患者术中停搏液晶体总量显著高于WB组[(1568±230)ml比(43±12)ml,P<0.05],DN组停搏液灌注次数显著低于WB组[(1.80±0.72)次比(5.23±0.81)次,P<0.05],DN组总灌注时间显著低于WB组[(6.23±0.39)min比(12.49± 1.02)min,P<0.05],其余各项术中、术后指标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del Nido停搏液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可以提供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停搏液 心肌保护 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不同体、脑灌注方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脑保护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柏春 刘宗泓 +2 位作者 孟维鑫 孙博 刘宏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体、脑灌注方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4月至2012年3月11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体、脑灌注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组1... 目的探讨不同的体、脑灌注方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脑保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4月至2012年3月11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体、脑灌注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组1:45例,股动脉插管行体循环灌注+停循环后单侧或双侧顺行性脑灌注组;组2:38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插管行体循环灌注和单侧顺行性脑灌注或双侧顺行性脑灌注组;组3:34例,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行顺逆结合体循环灌注和单侧顺行性脑灌注或双侧顺行性脑灌注组。对比分析术后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ransient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TND)、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permanent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PND)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组1脑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组2、组3(37.77%vs.13.16%vs.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体外循环的降温速度比组1、组2快(35.56±4.35 vs.40.00±5.63、39.58±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性、逆行结合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联合顺行性脑灌注降温速度均匀快速,可能具有良好的脊髓、肾脏、腹腔器官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降低脑部并发症方面证明其是目前最佳的器官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脑保护 体外循环 灌注方式
原文传递
基于选相投旁通对的LCC-HVDC系统逆变侧换流变故障性涌流主动抑制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美玲 郑涛 +3 位作者 潘志远 刘校销 于晓军 吴建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阀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换流阀的单向导通性,阀侧故障电流中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流入换流变可能导致换流变饱和并产生“故障性涌流”。与传统三大涌流不同,故障性涌流由阀侧单相接地故障诱发并受直流控制与... 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阀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由于换流阀的单向导通性,阀侧故障电流中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流入换流变可能导致换流变饱和并产生“故障性涌流”。与传统三大涌流不同,故障性涌流由阀侧单相接地故障诱发并受直流控制与保护系统的影响。计及直流控保系统的影响,分析了逆变侧换流变发生阀侧单相接地故障时,换流变故障性涌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换流变差动保护的影响。针对换流变保护区内阀侧单相接地故障场景下,故障性涌流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闭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选相投旁通对的故障性涌流主动抑制策略,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差动保护误闭锁问题。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变压器 差动保护 故障性涌流 旁通对
下载PDF
HTK液与del Nido液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乾坤 程兆云 +4 位作者 李正玉 王圣 胡俊龙 张华坤 刘前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在心脏瓣膜手术中HTK停搏液与del Nido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153例成人心脏瓣膜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使用心脏停搏液不同而...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在心脏瓣膜手术中HTK停搏液与del Nido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153例成人心脏瓣膜患者纳入研究。依据使用心脏停搏液不同而分为两组,HTK停搏液组(71例)和del Nido停搏液(冷D组,82例)。采集血液中心肌损伤标志物数据及愈后情况作临床比较。结果两组在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出院时间、电击复跳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24h血液指标中超敏肌钙蛋白(P=0.08)、肌酸激酶(P=0.68)、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P=0.06)、N端-BNP(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停搏液灌注用量方面冷D组较少(P=0.001),HTK组所需灌注次数更少(P<0.001)。出院后1月门诊复查,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HTK停搏液及delNido停搏液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K液 delNido液 心肌保护 心脏瓣膜手术 心肺转流
下载PDF
异丙酚和氯胺酮持续静脉端输注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清 罗向红 +2 位作者 高美玲 杨亚婷 王贤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123-126,129,共5页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氯胺酮持续静脉端输注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脑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将择期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实验组,A组常规CPB,不行氯胺酮/异丙酚持续静脉端输...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氯胺酮持续静脉端输注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脑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将择期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实验组,A组常规CPB,不行氯胺酮/异丙酚持续静脉端输注,B组在CPB期间氯胺酮/异丙酚1∶1混合1 mg/(kg·h)微泵持续静脉端输注,C组在CPB期间氯胺酮/异丙酚1∶1混合2 mg/(kg·h)微泵持续静脉端输注.常规低温体外循环麻醉处理,维持循环稳定.所有病例均在麻醉诱导后(TS1),CPB结束后1 h(TS2)、24h(TS3)、48 h(TS4)四个时点各取颈内静脉血3 mL备检S1001β蛋白;在麻醉诱导后(TN1),CPB结束后24 h(TN2)、48 h(TN3)、72 h(TN4)各取颈内静脉血3 mL备检神经元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与NSE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所有病例均在麻醉诱导后(T1)、CPB开始后5 min(T2)、CPB低温稳定期鼻咽温(28~32℃)(T3)、复温至鼻咽温34℃(T4)及停CPB后5 min(T5)5个时点取颈内静脉血测定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结果 所有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值均在TS2升高,TS3回至基础值;血清NSE值均在TN2后升高,TN4回复基础值.与A组比较,B组和C组TS2的血清S100β蛋白值[(3.97±0.65)、(2.78±0.10)μg/L]及TN2的血清NSE值[(9.73±1.57)、(8.36±1.67)μ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相比,患者TS2血清S100β蛋白及TN2血清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SjvO2在T2-3升高,T4时轻度降低,T5回复基础值.A组与B、C组比较,T3[B组:(88.7±6.2)%;C组:(89.8±7.5)%]、T4[B组:(67.6±3.9)%;C组:(69.3±4.3)%]Sjv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 CPB期间产生可逆性脑损伤,异丙酚/氯胺酮持续静脉端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脑保护 体外循环 S100Β 神经元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del Nido停搏液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春乐 刘福荣 +6 位作者 高雪 晏薇 文治强 唐轶伦 毛幸 刘紫菡 熊瑶瑶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比较del Nido停搏液与含血停搏液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心肺转流(CPB)下进行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的患者63例,根据术中使用的心脏停搏液种类分为观察组30例... 目的比较del Nido停搏液与含血停搏液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心肺转流(CPB)下进行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的患者63例,根据术中使用的心脏停搏液种类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术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对照组术中应用含血停搏液(血液与晶体比例为4∶1)。采集并记录术前、CPB 30 min,停机后1 h、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钾离子(K^(+))以及乳酸(Lac)情况;术前及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及肌酐水平;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搏液灌注次数、停搏液总量、晶体灌注量及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合并症、术后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血肌酐、cTnI、CKMB、Hb、HCT、血K^(+)、Lac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脑血管意外、肾衰竭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灌注停搏液的总量、灌注次数、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PB 30 min Hb、HCT、血K^(+)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及晶体灌注量均增加(P<0.05)。结论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del Nido停搏液与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无显著差异;del Nido停搏液可以缩短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停搏液 心肌保护 二尖瓣成形 三尖瓣成形 心肺转流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注射用复合辅酶对体外循环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勇 赵琦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辅酶加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加入复合辅酶,主动脉阻断前后不... 目的探讨复合辅酶加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加入复合辅酶,主动脉阻断前后不同时点采桡动脉血测定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红细胞压积(HCT),停体外循环后15 min采右心房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TnI、CK-MB、MDA值显著升高,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超微结构示实验组心肌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预充液及心肌保护液中应用复合辅酶可减轻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辅酶 心肌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仁波 张海洲 《西部医学》 2009年第7期1121-1122,1124,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停搏液对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6例行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StThomas停搏液加入10 mmol/L的磷酸肌酸,对照组用等量的StThomas停搏液。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心脏复博情况,术后机械通气及监...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停搏液对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6例行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StThomas停搏液加入10 mmol/L的磷酸肌酸,对照组用等量的StThomas停搏液。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心脏复博情况,术后机械通气及监护室停留情况并于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2h,6h,48h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检测磷酸肌酸(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结果实验组心脏复跳率较对照组高,术后正性肌力药用量较对照组少。结论磷酸肌酸加入停搏液中能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瓣膜置换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心脏移植心肌保护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黑飞龙 王仕刚 +2 位作者 于坤 李景文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总结6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心肌保护的管理经验。方法供心心肌保护为从主动脉根部灌注冷4℃St.Thom as液1 000mL使供体心脏迅速停搏,再经主动脉根部一次灌注4℃威斯康星大学心脏保护液(UW液)或康斯特心脏保护液(HTK液)2 000 mL进... 目的总结6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心肌保护的管理经验。方法供心心肌保护为从主动脉根部灌注冷4℃St.Thom as液1 000mL使供体心脏迅速停搏,再经主动脉根部一次灌注4℃威斯康星大学心脏保护液(UW液)或康斯特心脏保护液(HTK液)2 000 mL进行脏器保护,升主动脉开放前灌注温血低钾停搏液。结果热缺血时间(7.2±1.3)m in,冷缺血时间(165.7±52.4)m in,体外循环时间(178.3±31)m in,体外循环并行辅助时间(75.3±28.9)m in,其中38例为升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6.7±25)h,其中41例24内拔除气管插管,最短者术后2 h在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外科术后隔离监护室时间(9±4)天,术后一个月患者生活能自理,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5%~73%(63.6±6.0)%。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有效的供体心脏保护措施对心脏移植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心脏移植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