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及简易评估工具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302
1
作者 国家'十五'攻关'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课题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3-901,共9页
目的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人群疾病特点且方便临床使用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方法 依据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队列随访资料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最优预测模型 ,并校正人群危险因素长期变化趋势的影... 目的 研究开发适合我国人群疾病特点且方便临床使用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方法 依据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队列随访资料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最优预测模型 ,并校正人群危险因素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采用独立人群回代检验和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来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进一步建立简易预测模型 ,并据此制定适合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结果 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 1983~ 1984年基线调查年龄 35~ 5 9岁 ,剔除基线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及主要危险因素资料不全者后男女共计 990 3人 ,截止到 2 0 0 0年平均随访 15 1年 ,共发生冠心病事件 10 5例、缺血性脑卒中 2 6 6例、缺血性心血管病 36 0例。基线年龄、性别、血压、血清总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和糖尿病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血管病 (ischemiccardiovasculardiseases,ICVD)事件发病有互相独立的显著关联 ,且联系的方向和规律一致。据此建立的分性别ICVD事件 10年发病危险预测模型 ,经过校正人群危险因素的长期变化趋势 ,证明能够很好地用于 1992~ 1994年新建立队列的ICVD发病预测 ,其ROC曲线下面积 (AUC)男性最优模型为 0 799,女性最优模型为 0 84 4。简易模型的AUC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缺血性心血管病 评估方法 简易评估工具 流行病学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17
2
作者 王薇 赵冬 +6 位作者 刘静 吴桂贤 曾哲淳 刘军 秦兰萍 孙佳艺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02-908,共7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的关系 ,建立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 1992年建立的 11省市 35~ 6 4岁队列人群 [中国多省市队列研究 (ChinaMulti pro...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的关系 ,建立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 1992年建立的 11省市 35~ 6 4岁队列人群 [中国多省市队列研究 (ChinaMulti provincialCohortStudy ,CMCS) ]共 3172 8人基线危险因素水平和 1992~ 2 0 0 2年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 (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10年累积平均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男性是 1 4 1% ,女性是 0 6 0 %。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病率男性是 2 0 2 % ,女性是 1 37%。 (2 )利用预测模型计算不同危险因素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概率 ,结果显示 :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增加 ,不同危险因素之间有协同作用 ,不同的危险因素组合对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作用强度有所差别。 (3)我国 35~ 6 4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概率 <10 %者占 95 4 % ,发病危险概率≥ 10 %者占 4 6 % ,发病危险概率≥ 2 0 %者只占 0 8%。而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 2 5 5 %发生在发病危险概率≥ 10 %的人群中。结论 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病发病绝对危险的评估比相对危险度具有更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在评价不同个体的心血管病危险时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35~64岁人群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47
3
作者 王薇 赵冬 +6 位作者 刘静 孙佳艺 吴桂贤 曾哲淳 刘军 秦兰萍 吴兆苏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 探讨我国 35~ 6 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 ,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修订工作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 1992年建立的 11省市 35~ 6 4岁队列人群共 3172 8人的基线血压水平和 1... 目的 探讨我国 35~ 6 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 ,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修订工作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对 1992年建立的 11省市 35~ 6 4岁队列人群共 3172 8人的基线血压水平和 1992~ 2 0 0 2年发生的心血管病 (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 )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以血压 110~ 119/ 75~ 79mmHg(1mmHg =0 133kPa)为对照 ,血压在 12 0~ 12 9/ 80~ 84mmHg时 ,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了 1倍 (RR =2 0 9) ;血压在 14 0~ 14 9/90~ 94mmHg时 ,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了 2倍以上 (RR =3 2 3) ;当血压≥ 180 / 110mmHg时 ,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加了 10倍以上 (RR =11 81)。 (2 )与理想血压相比 ,2级高血压时 ,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危险是理想血压组的 2 3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分别是理想血压组的 4 9倍和 11 7倍。 (3)在总的心血管病事件中 ,36 1%可归因于高血压 ;其中 4 4 0 %的急性脑卒中事件和 2 3 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可归因于高血压。 (4 )不同血压水平时 ,随着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 ,10年心血管病发病的综合危险增加。结论 血压水平从 110 / 75mmHg开始 ,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35~64岁人群 血压水平 心血管病 发病危险
原文传递
自然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探讨 被引量:159
4
作者 黄醒华 项小英 +7 位作者 沈汝棡 尚琪 朱丽萍 钱序 范玲 段明英 熊永芳 门新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施以人为本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促进健康分娩的可行性 ,并评价该模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6月 ,在全国 6个城市 9所医院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 ,将决定阴... 目的 探讨实施以人为本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人性化产时服务模式、促进健康分娩的可行性 ,并评价该模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 2 0 0 0年 11月~ 2 0 0 1年 6月 ,在全国 6个城市 9所医院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 ,将决定阴道分娩的 6 75 8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 (3437例 )和对照组 (332 1例 )。研究组实施全产程 (从临产到第四产程结束 )陪产。按WHO推荐的常用适宜技术 ,对产妇进行生理、心理、体力的全面支持 ,对照组按常规处理。分娩次日由专人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 85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 6 0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研究组剖宫产率为 8 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 8 6 % ,差异也有极显著性 (P <0 0 1)。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研究组产妇产程中精神紧张、担心、害怕的程度 ,比对照组明显减轻 (P <0 0 1) ,而精神放松及配合产程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适宜的产时服务模式 ,可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产时服务模式 医疗护理 前瞻性研究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3
5
作者 王薇 赵冬 +5 位作者 刘静 曾哲淳 孙佳艺 刘军 秦兰萍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以TC<3.64MMOL/L(140MG/DL)组为对照,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变化。(2)T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的关系有所差别: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从TC很低水平(<3.64MMOL/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与TC水平的关系缺乏一致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TC<5.72MMOL/L(220MG/DL)相比,TC≥5.72MMOL/L时急性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74%(RR=1.743,P<0.0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2%(RR=1.119,P>0.05)。(3)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中,5.9%可归因于高TC血症;其中11.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2.9%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高TC血症。(4)不同TC水平时,随着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10年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增加。结论从TC低水平<3.64MMOL/L(140MG/D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持续上升。应该加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意外 胆固醇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碘摄入量增加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五年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5
6
作者 滕晓春 滕笛 +20 位作者 单忠艳 关海霞 李玉姝 于晓会 范晨玲 崇巍 杨帆 何力 刘华 温松臣 戴红 毛金媛 谷晓岚 于扬 李佳 陈彦彦 赵冬 杨榕 姜雅秋 李晨阳 滕卫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于1999年在3个不同的碘摄入量地区,盘山(轻度碘缺乏地区)、彰武(碘超足量地区)、黄骅(碘过量地区),启动对3 761名居民甲状腺疾病的五年前瞻性观察。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 目的探讨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于1999年在3个不同的碘摄入量地区,盘山(轻度碘缺乏地区)、彰武(碘超足量地区)、黄骅(碘过量地区),启动对3 761名居民甲状腺疾病的五年前瞻性观察。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和甲状腺B超。2004年随访上述人群,随访率为80.24%。结果(1)1999年初访,彰武和黄骅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病率分别是盘山的3.5倍和7.3倍;彰武和黄骅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盘山的3.2倍和6.6倍;3个地区临床甲减的5年累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亚临床甲减的5年累积发病率彰武和黄骅分别为盘山的11.3倍和12.6倍;(2)1999年初访,彰武和黄骅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的患病率分别是盘山的3.8倍和6.2倍;彰武和黄骅的AIT的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是是盘山的4.4倍和5.5倍;(3)在3个地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TSH正常者中,5年后甲减的累积发病率彰武和黄骅分别是盘山的4.2倍和10.3倍;(4)3个地区相比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黄骅甲状腺癌年平均发病率为19.37/10万,全都为乳头状甲状腺癌。盘山和彰武均未发现甲状腺癌病例。结论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可以诱发和促进甲减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尿碘中位数大于200μg/L是不安全的。尿碘中位数持续为600μg/L的高碘地区的甲状腺癌高发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前瞻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体质指数与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9
7
作者 赵连成 武阳丰 +2 位作者 周北凡 杨军 李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30-433,共4页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水平与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1982~ 198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 10组人群中 (年龄 35~ 5 9岁 )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对其中无脑卒中、无心肌梗死及无恶性肿瘤史的研究对象随访至 1999~ 2 0 0 0...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水平与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  1982~ 198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 10组人群中 (年龄 35~ 5 9岁 )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对其中无脑卒中、无心肌梗死及无恶性肿瘤史的研究对象随访至 1999~ 2 0 0 0年 ,登记并核实冠心病事件、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各种原因的死亡。结果 对共计 2 4 90 0人 ,平均 15 2年的随访中 ,共发生冠心病事件 2 5 3例 ,脑卒中事件 797例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 4 5 3例 ,出血性脑卒中 311例。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吸烟和饮酒情况 )估计低体重组 (BMI<18 5 )、正常体重组 (BMI为 18 5~ 2 3 9)、超重组 (BMI为 2 4~ 2 7 9)和肥胖组 (BMI≥ 2 8)发生冠心病事件的相对危险分别为 0 70、1 0、1 33和 1 74 ,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为 0 5 6、1 0、2 0 3和 1 98。与非超重者相比 ,超重和肥胖者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 32 0 %和 5 3 3%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 7 3%和 16 1%。结论 体质指数与冠心病事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呈明显的正关联。控制体重、降低超重和肥胖率应是预防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卒中 人体质指数 冠状动脉疾病 脑血管意外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成都卒中登记方法及3123例患者基本特征和功能结局 被引量:121
8
作者 郝子龙 刘鸣 +10 位作者 李伟 谭燕 张月辉 吴丽娥 赵晓玲 杨杰 王清芳 谈颂 阳清伟 吴波 王丽春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讨卒中登记方法、了解卒中患者基本特征和功能结局。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登记自2002年3月1日起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由统一培训的专科医师填写卒中登记表,登记患者临床特点、住院诊治情况,并随访各时点结... 目的探讨卒中登记方法、了解卒中患者基本特征和功能结局。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登记自2002年3月1日起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由统一培训的专科医师填写卒中登记表,登记患者临床特点、住院诊治情况,并随访各时点结局(发病后7d,1、3、6和12个月末的死亡和残疾)。结果纳入自2002年3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连续性登记的卒中患者共3123例。其中65.5%来自城区,34.5%来自农村。年龄14~98(63.05±17.98)岁,男性占60.3%,住院期间完成头颅CT和(或)MRI者占97%(3028/3123)。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纳入各类卒中患者共1804例。其中缺血性卒中62.1%(1120/1804),脑出血28.4%(513/1804),蛛网膜下腔出血4.0%(72/1804),TIA5.5%(99/1804)。2004年10月后未纳入蛛网膜下腔出血和TIA患者。入院时中位NIHSS评分脑出血患者8(3—15)分,脑梗死5(2~10)分。糖尿病(OR=2.427,95%CI1.811~3.253,P=0.000)、房颤(OR=6.121,95%CI3.535~10.60,P=0.000)、冠心病(OR=4.144,95%CI 2.944—5.832,P=0.000)、TIA史(OR=4.342,95%CI 1.726—10.92,P=0.001)发生比例脑梗死组高于脑出血组,而饮酒史脑梗死组低于脑出血组(OR=0.740,95%C10.611—0.896,P=0.002)。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占0.9%(20例),抗血小板治疗83.0%,甘露醇23.5%,神经保护剂(胞二磷胆碱)68.1%,中成药89.7%。7d和1个月病死率脑出血组分别为10.7%和13.9%,脑梗死组分别为3.0%和5.2%。3、6及12个月死亡或残疾率脑出血组分别为40.4%、40.3%和38.9%;脑梗死组分别为37.1%、35.0%和33.4%。结论本研究是国内目前报告的最大样本、最长时间的前瞻性连续性单中心卒中登记项目,提供了深入研究卒中临床特点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登记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不同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14
9
作者 陈斌 郑嘉欣 +15 位作者 张开颜 王惠强 刘荣福 叶友新 陈跃东 庄炫 李伟 刘菲 段波 杨宇峰 周鑫 吴准 徐胤烨 陈实新 周中泉 邢金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不同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对245例BP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TPKEP组123例... 目的比较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不同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对245例BP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TPKEP组123例,TURP组122例。将所有患者按术前前列腺质量分为3组,〈40g组67例、40~70g组96例和〉70g组82例。比较3组患者按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分别对比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术后并发症、最大尿流率(Qmax)的改善、手术前后PSA变化等指标。结果〈40g组两种手术方式在同手术期指标及术后3个月随访主要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70g组中,TPKEP组前列腺切除质量(36.2±12.5)g大于TURP组(30.2±13.1)g(P〈0.05),出血量(70.1±10.4)ml少于TURP组(81.3±11.3)ml(p〈0.05),术后PSA下降水平(2.6±0.3)μg/L大于TURP组(2.1±0.6)μg/L(P〈O.05)。〉70g组两种手术方式围手术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主要指标中TPKEP组术后PSA下降程度(3.4±0.3)μg/L及Qmax增加程度(18.6±3.5)ml/s大于TURP组[PSA下降(2.3±0.7)pg/L,Qmax增加(16.6±3.4)ml/s](P〈0.05),其余方面(IPSS、残余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TPKEP组输血率(3例)低于TURP组(12例),但是假性尿失禁(17例)发生率高于TURP组(6例)(P〈0.05)。结论TPKEP能够更快更彻底地切除增生前列腺腺体,术中出血少,安全性好,对于大体积的前列腺患者TPKEP具有较明显优势。TPKEP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在小前列腺组并不优于TURP,对于中等大小前列腺患者二者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血管病:一个反映血脂异常潜在危险的新指标 被引量:97
10
作者 武阳丰 周北凡 +4 位作者 李莹 李贤 赵连成 杨军 张林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提出一个能够反映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特点的、用于评价血脂异常潜在威胁的新指标。方法 资料包括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 1991~ 2 0 0 0年心血管病发病监测资料和该项目在“六五”和“八五”期间建立的 2个队列... 目的 提出一个能够反映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特点的、用于评价血脂异常潜在威胁的新指标。方法 资料包括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 1991~ 2 0 0 0年心血管病发病监测资料和该项目在“六五”和“八五”期间建立的 2个队列随访资料以及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队列随访资料。分析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绝对危险和相对危险随基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变化 ,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提出将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合计 ,统称为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结果  (1)监测资料和队列随访资料均证实我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冠心病事件的 2倍 ,二者的联合终点事件约占所有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的 6 5 %。 (2 )在3个现有的大样本长期观察的队列人群中 ,血清总胆固醇与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年龄标化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 (3)除“八五”队列男性外 ,所有队列在相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高于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如 ,当TC≥ 6 2 4mmol L (1mmol L =38 6 7mg dl)时 ,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年龄标化发病率仅约为 (110~ 130 ) 10万 ,而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年龄标化发病率为 (36 0~ 5 5 0 ) 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血管病 血脂 危险性评估 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相关性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83
11
作者 张眉花 杨慧霞 孙伟杰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家族史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关系、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孕期保健时确诊为糖代谢异常并且完成分娩的孕妇244例作为研究对象(Ⅰ组),有DM家族史者(Ⅰ1组)93例,无DM家族史(Ⅰ2组)15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家族史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关系、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孕期保健时确诊为糖代谢异常并且完成分娩的孕妇244例作为研究对象(Ⅰ组),有DM家族史者(Ⅰ1组)93例,无DM家族史(Ⅰ2组)151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244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Ⅱ组),对家族史进行单因素分析,计算其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并探讨家族史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DM家族史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为2.9,如果父母双方或一级亲属与二级亲属同时患有DM时,孕妇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性进一步增高;Ⅰ组孕妇一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Ⅱ组(22.5%vs9.0%,P<0.05);Ⅰ组孕妇母系遗传性及多亲属DM患病率明显大于Ⅱ组(20.9%vs7.9%,14.3%vs3.9%,均P<0.05)。Ⅰ1组孕妇年龄≥30岁者明显高于Ⅰ2组(75.3%vs62.9%,P<0.05);Ⅰ2组孕妇不合理膳食明显多于Ⅰ1组(82.8%vs65.6%,P<0.05),而且Ⅰ2组孕妇体重增长明显大于Ⅰ1组[(0.42±0.18)kg/周vs(0.41±3.69)kg/周,P<0.05]。Ⅰ1组孕妇50g口服葡萄糖筛查试验值、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空腹、3h血糖明显高于Ⅰ2组孕妇的各项值;Ⅰ1组孕妇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人数明显多于Ⅰ2组(23.7%vs8.6%,P<0.01)。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家族史 妊娠期 糖代谢异常 DM 遗传学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0
12
作者 张通 李丽林 +13 位作者 毕胜 梅元武 谢瑞满 罗祖明 王德生 王维治 王宁华 贾建平 谭兰 丁新生 崔丽英 王得新 胡学强 钮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948-1954,共7页
目的 评价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全国一些城市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及其所负责的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三级康复网 ,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康复 ,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 目的 评价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在全国一些城市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及其所负责的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三级康复网 ,对初发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康复 ,并对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评定。在全国共建立了 15个三级康复网 ,各三级康复网按照统一的入选标准筛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发病后 1周及 1、2、3、4、5、6个月末共进行 7次评价。结果 共有 10 78例患者入组 ,其中完成全部 7次评价者 90 2例 ,死亡19例 ,失访 15 7例。 90 2例中 ,康复组 4 39例 ,男性 2 6 6例 ,女性 173例 ;年龄 6 1岁± 11岁 ;脑梗死 2 78例 ;脑出血 16 1例。对照组 4 6 3例 ,男性 2 81例 ,女性 182例 ;年龄 6 0岁± 11岁 ;脑梗死 2 91例 ;脑出血172例。发病后第 2个月起 ,两组之间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定等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6个月时 ,康复组患者基本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 ,Barthel指数平均值接近 85分。对照组也有所恢复 ,但恢复的程度低于康复组。康复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三级康复治疗 前瞻性研究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手外伤病因、发病学特点与社会学后果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82
13
作者 秦允 刘小林 +4 位作者 程钢 向剑平 朱家恺 劳镇国 许扬滨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及周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急诊手外伤的病因、发病学特点与社会学后果。方法 对 1998年度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手外伤住院患者 86例 ,进行前瞻性调查和随访分析。结果 中重度手外伤占同期住院治疗的骨科急... 目的 了解广州及周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急诊手外伤的病因、发病学特点与社会学后果。方法 对 1998年度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手外伤住院患者 86例 ,进行前瞻性调查和随访分析。结果 中重度手外伤占同期住院治疗的骨科急诊总数的 3 3 .6%。每天在 12~ 18时最易受伤。机械制造业、木工、建筑工和农民是手外伤的高发工种 ;冲压机床、电锯、电刨和刀及摩托车是几种最常见的致伤物。人为因素仍是手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构成上以工业性手外伤最多。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中的劳动保护制度较差。每例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平均为 $10 5 92元 ,缺岗时间为 12 6.3d。仅有 44.6%患者的手功能可恢复到优良级。结论 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手外伤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社会学后果严重 ,但发病学特点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因此 ,手外伤的预防工作和劳动保护制仍应加强 ,医疗资源的配置应适应新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流行病学 前瞻性研究 医学社会学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 被引量:76
14
作者 汤欣 黄辽江 +4 位作者 吕德成 孙康 齐志明 李洪敬 曲巍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72-574,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与传统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1998年10月~2002年5月收治的42例胫骨远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与传统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1998年10月~2002年5月收治的42例胫骨远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条件均衡。其中一组按AO操作原则及规范行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传统切开组),另一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组)。对两组的手术过程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1个月。MIPPO组术后平均发热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3.4d和8.7 d,与传统切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17和2.09,P<0.05);MIPPO组手术耗时1.7 h,骨折愈合时间为11.9周,与传统切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1.83和1.73,P>0.05)。MIPPO组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段骨折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美学要求,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经皮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段骨折 微创 并发症 切开 美学要求 手术过程 病例 恢复
原文传递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变化及其预后的五年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3
15
作者 孟琛 汤哲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观察一个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群体的认知功能随年龄变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 ,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北京市≥ 6 0岁的老年和 5 5~ 5 9岁的亚老年人群 (在此统称老年人 )中抽取一个样本 ,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 ,即分别于 1992年和 5... 目的 观察一个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群体的认知功能随年龄变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 ,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北京市≥ 6 0岁的老年和 5 5~ 5 9岁的亚老年人群 (在此统称老年人 )中抽取一个样本 ,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 ,即分别于 1992年和 5年后检查认知功能。结果 基线调查时2 0 47名老年人中有 2 41人 (11.8% )认知功能异常。随访发现 ,认知功能异常者 5年死亡率 42 .9% ,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的死亡率 (19.8% )。控制了慢性病患病率和年龄的差别后 ,认知功能水平的死亡率差异仍有显著意义。 1337名老年人完成简短精神状态量表 (MMSE)随访检测 ,平均分为2 3.36 ,比基线调查平均得分降低了 0 .41分。个体分析显示 ,5 1.9%的老人认知功能无变化 ,2 4.5 %分数下降 ,2 3.6 %分数提高。结论 该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发展较缓慢。以MMSE检测认知功能异常及临界水平对老年人预后、功能继续下降和痴呆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认知障碍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老年人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对高龄孕妇于孕中期行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9
16
作者 戚庆炜 蒋宇林 +8 位作者 刘俊涛 边旭明 李岩 吕时铭 朱宝生 王和 许争锋 潘小英 蔡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至预产期时的年龄≥35岁)于孕中期行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等11家医疗单位就诊的、孕周为14~20周“并同意接受产前筛查的单活胎孕妇行血清甲...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至预产期时的年龄≥35岁)于孕中期行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等11家医疗单位就诊的、孕周为14~20周“并同意接受产前筛查的单活胎孕妇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单位(13-hCG)二联指标检测,将二联指标测定值输入唐氏综合征风险计算软件,以1/270为高危切割值,≥1/270确定为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孕妇,对阳性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并记录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11家医疗单位共有66132例孕妇纳入本研究。按预产期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35岁)3610例(5.46%,3610/66132)和低龄组(〈35岁)62522例(94.54%,62522/66132)。分别计算两组孕妇的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结果(1)两组孕妇的胎儿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比较:高龄组孕妇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22例,低龄组孕妇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75例。以1/270为高危切割值进行筛查,共筛查出阳性孕妇5470例,从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91例。其中高龄组中阳性孕妇727例(13.3%,727/5470),胎儿唐氏综合征22例(24.2%,22/91)。低龄组中阳性孕妇4743例(86.7%,4743/5470),胎儿唐氏综合征69例(75.8%,69/91)。筛查阴性孕妇共60662例,从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6例。其中高龄组阴性孕妇2883例,未发现胎儿唐氏综合征;低龄组筛查阴性孕妇57779例,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6例。在66132例孕妇中共发现胎儿唐氏综合征97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为0.15%(97/66132);高龄组中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为0.61%(22/3610);低龄组中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为0.12%(75/62522)。(2)两组孕妇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比较:以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诊断 妊娠中期 年龄因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经跗骨窦间隙与外侧“L”形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8
17
作者 施忠民 邹剑 +1 位作者 顾文奇 蒋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评估经跗骨窦间隙有限切开及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筛选3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微创组及切开组,每组15例。微创组采用经跗骨窦间隙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评估经跗骨窦间隙有限切开及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筛选3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微创组及切开组,每组15例。微创组采用经跗骨窦间隙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组采用“L”形外侧扩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拍摄X线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记录相关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综合评估最终疗效。结果微创组及切开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6.9个月和19.9个月。切开组有2例发生皮肤切缘表皮坏死。两组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术后微创组Boehler角平均13.1°±3.8°Gissane角平均28.1°±7.8°;切开组B0hler角平均14.9°±4.3°Gissane角平均26.2°±8.2°。末次随访时,微创组AOFAS和VAS评分分别为(91.2±15.9)分和(1.7±1.3)分;切开组分别为(82.4±14.7)分和(1.9±2.1)分;SF-36评分微创组[(79.5±12.1)分]优于切开组[(70.2±12.4)分]。微创组4例、切开组15例出现不同程度距下关节僵硬。结论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两种方法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采用经跗骨窦间隙有限切开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及距下关节僵硬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3
18
作者 王炳顺 周利锋 +2 位作者 朱丽萍 高晓玲 高尔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各30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乳素含...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组)、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各30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乳素含量.结果在分娩后6~24 h内的白天,剖宫产组产妇血清催乳素均值为8.48 nmol/L(95%CI:7.80~9.21 nmol/L)、阴道分娩组为9.61 nmol/L(95%CI:8.99~10.26 nmol/L).剖宫产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中位时间为产后12 h,晚于阴道分娩组的产后2 h.剖宫产组产妇产后1个月时乳量仅为阴道分娩组的90%.产后1、6、12个月时,剖宫产组母乳喂养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产妇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是阴道分娩组的1.21倍(95%CI:1.10~1.33). 结论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晚,血清催乳素含量低,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高.对剖宫产产妇更应加强促进泌乳、催乳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母乳喂养 催乳素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与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51
19
作者 刘静 赵冬 +6 位作者 王薇 吴桂贤 曾哲淳 刘军 秦兰萍 孙佳艺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 (ChineseMulti ProvincialCohortStudy ,CMCS)与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的结果 ,探讨弗莱明翰预测模型在我国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 分析CMCS队列 35~ 6 4岁 30 12 1人 10年的随访结... 目的 对比分析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 (ChineseMulti ProvincialCohortStudy ,CMCS)与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的结果 ,探讨弗莱明翰预测模型在我国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 分析CMCS队列 35~ 6 4岁 30 12 1人 10年的随访结果和弗莱明翰队列 30~ 74岁 5 2 5 1人的 12年随访结果 ,比较两人群 10年冠心病发病危险、基线危险因素水平、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以及CMCS模型和弗莱明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1)CMCS队列男女两性的 10年发病危险分别为1 5 %和 0 6 % ,显著低于弗莱明翰队列男女两性的 8 0 %和 2 8%。 (2 )CMCS队列男女两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男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血症和女性的吸烟率低于弗莱明翰队列 ,男性吸烟率高于弗莱明翰队列。 (3)与弗莱明翰队列中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RR)相比 ,CMCS队列中男性年龄的RR较高且差异有显著性 ;CMCS队列男性总胆固醇 (TC)为 5 2 0~ 6 2 3mmol L时、HDL C低于 0 91mmol L时以及女性吸烟时的RR较低 ,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多数危险因素的RR在两队列中的差异未达统计学显著性。 (4)CMCS模型和弗莱明翰模型都有较好的判别病例和非病例的能力。CMCS模型和弗莱明翰模型男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736和 0 7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美国 弗莱明翰心脏 研究结果的比较
原文传递
华东地区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0
20
作者 胡锦 姚海军 +16 位作者 刘永 奚才华 谢叻 吴巧娇 付朝伟 滕良珠 汪业汉 傅先明 惠国桢 傅震 杨卫忠 石松生 吕世亭 刘伟国 徐庚生 洪涛 周良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住院病人诊治现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早期救治颅脑创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华东六省一市80家协作医院2004年全年收治的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由经治医生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 目的了解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住院病人诊治现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早期救治颅脑创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华东六省一市80家协作医院2004年全年收治的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由经治医生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所有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数据,并进行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共收回有效调查表15611份,男:女为3.24:1,平均年龄(39.61±17.90)岁,高发年龄在17~60岁;农民(42.02%)、工人(29.47%)和学生及儿童(9.57%)是前三位发病人群,且文化程度以中学(51.74%)和小学(31.42%)为主。公路(62.34%)、家中(12.80%)、公共场所(10.86%)是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地点,交通伤(60.42%)、高处坠落伤(13.11%)、击打伤(11.72%)和平地跌倒(10.03%)是主要致病原因。合并伤以颌面部最多(36.26%),其次为四肢(14.94%)和体表(10.62%)及胸部合并伤(9.13%)。首次发现重型颅脑创伤(20.14%)住院比例已经超过中型损伤(18.09%)。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病死率为6.50%,交通伤患者预后程度较其他组差(χ^2=290.59,P〈0.001)。患者出院后仅1.27%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论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主要致病原因为交通伤害,发病群体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必须加强颅脑创伤的预防、干预和救治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教育,尤其重视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