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苯磺酸钙对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陆妍霞 韩文龙 洪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影响。方法:以2015-01/2017-07我院收治的PDR患者62例92眼(30例双眼,32例单眼)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和...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影响。方法:以2015-01/2017-07我院收治的PDR患者62例92眼(30例双眼,32例单眼)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30例43眼,单眼17例,双眼13例)和研究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32例49眼,单眼15例,双眼17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和术后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优良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仅研究组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且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应用于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恢复效果、降低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期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羟苯磺酸钙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及对血清VEGF及PEDF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丽琴 谭鑫 +4 位作者 杨彩丽 黄爱花 程鹏 张莲 罗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为增生期血管瘤组(增生组),消退期血管瘤患儿60例作为消退期血管瘤组(消退组),选取40例同期...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为增生期血管瘤组(增生组),消退期血管瘤患儿60例作为消退期血管瘤组(消退组),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增生组给予普萘洛尔0.5~2.0 mg·kg^(-1)·d^(-1)口服治疗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增生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消退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PEDF水平变化,并分析增生组VEGF、PEDF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增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6%;增生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退组(P<0.05),血清PED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消退组(P<0.05)。增生组血清VEGF水平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依次降低(P<0.05),血清PEDF水平依次升高(P<0.05);增生组治疗12周血清VEGF下降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r=0.489,P<0.05),血清PEDF上升水平与疗效呈正相关(r=0.380,P<0.05);增生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时血清VEGF下降水平与PEDF上升水平呈正相关(r=0.369,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VEGF水平、上调PEDF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增生期 普萘洛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疗效
下载PDF
核桃灸结合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患者的作用探讨
3
作者 王俊杰 吴敏 杨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1期3574-3579,共6页
目的探讨核桃灸结合辨证施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增殖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就诊的184例DR增殖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辨证施... 目的探讨核桃灸结合辨证施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增殖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就诊的184例DR增殖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辨证施护+核桃灸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2.19±8.06)岁,糖尿病病程(6.92±1.15)年,DR增殖期病程(8.22±1.30)个月,予以常规护理;辨证施护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5.09±9.22)岁,糖尿病病程(6.69±1.08)年,DR增殖期病程(8.41±1.36)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辩证施护护理;核桃灸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3.37±10.14)岁,糖尿病病程(7.13±1.28)年,DR增殖期病程(8.70±1.42)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核桃灸护理;辨证施护+核桃灸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53.95±9.16)岁,糖尿病病程(6.85±1.20)年,DR增殖期病程(8.59±1.44)个月,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辩证施护和核桃灸联合护理,各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干预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敏度(MS)、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焦虑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确切概率法检验、秩和检验。结果辨证施护+核桃灸组总有效率高于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对照组[95.56%(43/45)比80.43%(37/46)、81.40%(35/43)、61.36%(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各组患者BCVA、MS、cMT及SAS、CLV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辨证施护+核桃灸组BCVA、MS及CLVQOL评分均高于辨证施护组、核桃灸组、对照组[(0.69±0.11)比(0.52±0.10)、(0.50±0.08)、(0.36±0.06),(22.90±3.95)dB比(19.78±3.76)dB、(20.04±3.53)dB、(17.22±3.14)dB,(85.53±14.65)分比(73.11±12.50)分、(69.39±11.72)分、(60.4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核桃灸 辨证施护 增殖期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的治疗阶段使用羟苯磺酸钙联合GLP-1类似物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瑞杰 《临床研究》 2020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GLP-1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的治疗阶段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联合用药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平舆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患者...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GLP-1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的治疗阶段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联合用药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平舆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患者羟苯磺酸钙口服联合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皮下注射疗法,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羟苯磺酸钙口服联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且外周血C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视网膜病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GLP-1类似物临床效果显著,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治疗中发挥明显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血糖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 羟苯磺酸钙 GLP-1类似物
下载PDF
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龙飞 李俊 刘青林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PDR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连...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PDR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视力恢复情况及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2%,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IGF-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清NEGF、IGF-1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NPDR较单纯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视力,延缓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 芪明颗粒 复方血栓通胶囊 中医证候积分 视力 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秋菊 李俊 吴伯乐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2期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非增殖期DR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非增殖期DR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1周。比较2组视力、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对照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对照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3个月,2组视乳头颞侧、上方、鼻侧、下方RNFL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视乳头颞侧、上方、鼻侧、下方RNFL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2组黄斑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观察组黄斑厚度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及随访1周,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非增殖期DR气阴两虚夹瘀证安全有效,可增加RNFL厚度,缩小黄斑厚度,有效改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 气阴两虚夹瘀证 复方血栓通胶囊 羟苯磺酸钙胶囊 视力 视网膜神经纤维 黄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