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CD44、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3
1
作者 黄文斌 卢林明 齐琼 《实用癌症杂志》 2000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PC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 P法 )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 44、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 44阳性率为 64 .8% ,PCNA的阳性率为 10 0 .0 % ,其中弱阳性 (Ⅰ~Ⅱ级 )表...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PC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 P法 )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 44、PC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 44阳性率为 64 .8% ,PCNA的阳性率为 10 0 .0 % ,其中弱阳性 (Ⅰ~Ⅱ级 )表达率为 2 4.1% ,强阳性 (Ⅲ~Ⅳ级 )表达率为 75 .9%。CD 44、PCNA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CD 44与PCNA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 检测CD 44、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4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实验性脑挫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旭 汪德文 +3 位作者 张国华 陈怀芳 单亚明 陶陆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5-66,共2页
采用改进的Feeney氏落体打击致Wistar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GFAP、PCNA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和面积进行测量,SA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脑挫伤... 采用改进的Feeney氏落体打击致Wistar大鼠脑挫伤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GFAP、PCNA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和面积进行测量,SA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脑挫伤后GFAP、PCNA变化的时间规律性,为脑挫伤形成时间推断提供新的手段。GFAP阳性细胞面积和灰度伤后呈上升趋势,伤后3h,即有显著增加(P<0.01),至4天时,阳性细胞灰度,面积达到峰值(P<0.01),伤后7天仍保持较高水平(P<0.01)。PCNA阳性细胞伤后12h出现,灰度呈上升趋势,面积呈下降趋势,伤后3天时达到最大值(P<0.01)。因此,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灰度,面积改变有时间性规律;推断2~7天的脑挫伤则以GFAP、PCNA改变为主;脑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只有很少一部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伤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VEGF、MMP-9和PCNA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涛 徐惠绵 赵宜良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3期242-244,251,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中VEGF、MMP-9和PCNA的表达。结果VEGF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无关(P...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中VEGF、MMP-9和PCNA的表达。结果VEGF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9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CNA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提高,VEGF、MMP-9和PCNA的表达逐渐升高,提示其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1个晚期事件,可能有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增殖细胞核抗原 胃癌
下载PDF
蝎毒多肽提取物抑制肝癌H22细胞化疗期间再增殖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兆朋 张维东 +4 位作者 武利存 贾青 王朝霞 张月英 王燕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化疗期间再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96只Balb/c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2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PESV高、低剂量组和衙瘤...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oly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venom,PESV)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化疗期间再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96只Balb/c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2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PESV高、低剂量组和衙瘤对照组。以5.Fu对荷瘤小鼠进行化疗建立再增殖模型。按不同的用药方法对4组小鼠进行干预,每周测量肿瘤体积2次。各组每7d处死6只小鼠,实验共进行35d。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CD105,PCNA,VEGF,PDGF蛋白水半表达。以CD105标记微血管,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荷瘤对照组肿瘤体积在13—24d增加迅速,荷瘤对照组小鼠在第27天全部死亡,模型组肿瘤体积在17d前增长较快,在第17~22天增加较慢,之后体积增加又较快,在第31天全部死亡。PESV高、低剂量组肿瘤体积全程缓慢增加,体积在17d以后显著低于模型组,PESV高低剂量组之间仅在第17天存在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湿示,模型组肿瘤组织第31天PCNA表达水平高于第21,28天(P〈0.01),PESV高、低剂量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ESV高、低剂量组仅在第17天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PESV高、低剂量组相比,模型组CD105-MVD在第21,28天(P〈0.05),第35天(P〈0.01)存在显著差异,PESV高低剂量组之间无差别。模型组VEGF表达第35天高于第21,28天(P〈0.05),PESV高、低剂量VEGF表达在第21,28,35天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ESV高低剂量组无差别。模型组肿瘤PDGF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ESV高,低组存第21天表达水平最低,之后逐渐增高,PESV高低剂量组之间在第35天存在显著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CD105-MVD呈正相关(r=0.669)。结论:PESV可抑制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再增殖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 CDL05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EGCG抑制心肌肥厚胶原生成和细胞增殖 被引量:17
5
作者 盛瑞 顾振纶 +2 位作者 谢梅林 周文轩 郭次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心肌肥厚作用以及对心肌肥厚胶原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小鼠心肌肥厚,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心肌肥厚作用以及对心肌肥厚胶原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小鼠心肌肥厚,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和心肌羟脯氨酸(Hp)含量,HE和VG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改变,增殖性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结果EGCG50、100、200mg.kg-1剂量依赖的降低Iso致小鼠心肌肥厚的心脏重量指数及血清LDH、CK的漏出量。EGCG25、50、100mg.kg-1剂量依赖的降低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心脏重量指数和心肌Hp含量,明显改善心肌组织胶原增生和纤维化,EGCG50、100mg.kg-1明显降低细胞PCNA免疫组化阳性率。结论EGCG对大鼠和小鼠心肌肥厚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改善肥厚心肌组织胶原增生和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心肌肥厚 胶原 pcna
下载PDF
大肠腺癌组织中的Glut1和HIF-1α蛋白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玉玲 邓长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细胞表现出微环境缺氧和糖代谢增加,缺氧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鄄1α)促进糖代谢增加。两者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的关联性分析及与增殖...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细胞表现出微环境缺氧和糖代谢增加,缺氧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鄄1α)促进糖代谢增加。两者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的关联性分析及与增殖活性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者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1、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60例大肠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它们之间相关性。结果:Glut1、HIF-1α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3%和73.3%,在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与正常大肠组织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PCNA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65.25±16.35)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5.20±3.47)(P<0.01)。Glut1、HIF-1α蛋白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1=0.409,P<0.01和r2=0.323,P<0.05),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结论:Glut1和HIF-1α蛋白的过表达共同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大肠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GLUT1 HIF—1α pcna
下载PDF
扇贝裙边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翠丽 刘赛 +3 位作者 张健 刘占涛 仲伟珍 于树君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2-19,共8页
目的 探讨扇贝裙边提取物(ESS)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并研究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鹌鹑AS模型,观察ESS对血脂水平、组织中脂质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2.采用20%胎牛... 目的 探讨扇贝裙边提取物(ESS)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并研究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鹌鹑AS模型,观察ESS对血脂水平、组织中脂质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2.采用20%胎牛血清(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所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模型,通过细胞计数、结晶紫染色及MTT比色法研究ESS抑制VSMCs增殖作用,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法)观察ESS对增殖VSMCs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ESS组动物主动脉、冠状动脉内膜AS斑块形成程度明显减轻(P<0.05、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2.ESS各剂量组VSMCs数目及吸光度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P<0.01),并能逆转VSMCs增殖时PCNA、PDGF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 ESS具有明显调血脂、抗AS作用,并能显著抑制VSMCs增殖。提示ESS的抗AS作用可能与其调血脂、抑制VSMCs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裙边提取物 ESS 动脉粥样硬化 AS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高脂血症 药理
下载PDF
电针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时效关系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媛 刘彩春 +5 位作者 连林宇 沈佳成 何其达 陈娇龙 马富强 杨宗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7-752,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电针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胃溃疡的时效关系和分子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对照点组,并按干预时间1、4、7 d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乙醇灌胃方法制备胃... 目的:动态观察电针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胃溃疡的时效关系和分子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对照点组,并按干预时间1、4、7 d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乙醇灌胃方法制备胃溃疡大鼠模型,胃经穴组电针"足三里""梁门",对照点组电针"梁门""足三里"外旁开5 mm处,每日1次,每次电针30 min。空白组和模型组用鼠板束缚但不进行电针处理,每日1次,每次30 min。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R-PCR)法检测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物质(S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神经降压素(NT)的表达。结果:干预1 d后,模型组溃疡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CNA、SP、NT表达降低(P<0.01,P<0.05);胃经穴组与模型组、对照点组相比,溃疡指数降低(均P<0.05),上调PCNA m RNA、SP m RNA的表达(均P<0.05)且显著上调NT蛋白表达(均P<0.01)。干预4 d后,模型组溃疡指数降低但仍高于空白组(P<0.05),PCNA m RNA、SP m RNA、NT蛋白的表达上升且高于空白组(均P<0.01);胃经穴组溃疡指数接近空白组(P>0.05),PCNA m RNA、SP m RNA低于模型组(P<0.01,P<0.05),NT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各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胃经穴能在胃溃疡发展的不同病理状态下对PCNA m RNA、SP m RNA进行双向调节的平衡作用同时促进NT蛋白高表达,进而促进溃疡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电针 时效关系 足三里 梁门 增殖细胞核抗原 P物质 神经加压素
原文传递
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穴区筋膜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程 陈波 +1 位作者 胡铁汉 陈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结构、细胞活性、胶原纤维排列形态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细针组、中针组和粗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不同规格毫针在大鼠"中脘&q...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结构、细胞活性、胶原纤维排列形态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细针组、中针组和粗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分别采用不同规格毫针在大鼠"中脘"沿任脉循行方向平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刺激,每天1次,空白组予相同的麻醉、抓取、固定。干预3天后,切取各组穴区筋膜结缔组织,采用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MASSON染色,镜下观察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细胞中PCNA表达、胶原纤维的排列形态和表达变化。结果:各组毫针针刺后,腧穴筋膜结缔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排布一致性发生改变;各组腧穴筋膜结缔组织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P<0.05);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发生改变,其中细针组较空白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针组与粗针组胶原纤维的面积分布均较空白组减小(均P<0.05)。结论: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均能够改变受治腧穴穴区局部组织形态、增强细胞活性和调节胶原纤维蛋白表达变化,这可能是毫针针刺治疗"通经脉"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但规格不同,其所产生的刺激量不同,穴区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变化的量-效差异存在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针针刺 筋膜结缔组织 形态结构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敏静 陈晔 +4 位作者 蔡宛如 董雷 何飞 洪辉华 周林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研究温肾益气颗粒对香烟提取物(CSE)刺激后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CSE刺激ASMCs。采用MTT方法检测ASMCs的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SMCs中p-AKT、AKT、p-mTOR、mTOR以及PCNA... 目的:研究温肾益气颗粒对香烟提取物(CSE)刺激后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CSE刺激ASMCs。采用MTT方法检测ASMCs的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SMCs中p-AKT、AKT、p-mTOR、mTOR以及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中、高剂量温肾益气含药血清能够抑制CSE刺激的ASMCs的增殖(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益气含药血清组ASMCs中p-AKT、p-mTOR、PCNA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温肾益气颗粒能对COPD大鼠ASMCs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益气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平滑肌细胞 PI3K/AKT/MTOR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中p53、PCNA及c-erb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应桂 吴冬梅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3期250-251,共2页
目的 探讨p5 3、PCNA及c erbB 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 -P法 )检测 2 99例胃癌组织中 p5 3、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及c erbB 2的表达。 结果 p5 3、PCNA及c erbB 2在有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p5 3、PCNA及c erbB 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 -P法 )检测 2 99例胃癌组织中 p5 3、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及c erbB 2的表达。 结果 p5 3、PCNA及c erbB 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44 .8%、71.7%、71.7% ;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47.1% ,78.2 %和 47.1%。结论 p5 3、PC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 >0 .0 5 ) ,c erbB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1)。c erbB 2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 1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胃肿瘤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C-ERBB-2蛋白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以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郝原青 郭晓雪 +5 位作者 丁雅珊 王任远 苏剑清 常淼花 杜静 苏金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以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5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葛根素低、中、高剂量和阳性药(易善复)对照6组。除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余给予大鼠灌胃白酒辅以玉...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以及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85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葛根素低、中、高剂量和阳性药(易善复)对照6组。除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余给予大鼠灌胃白酒辅以玉米油、吡唑的混合食料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1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状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根据PCNA的表达,计算肝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模型组和各给药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肝纤维化程度要轻于模型组,但低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重于其他各给药组。模型组肝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各给药组肝细胞增殖指数高于正常组。模型组α-SMA的表达高于其他各组,葛根素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α-SM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组α-SMA的表达与模型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数据趋势上看低于模型组。[结论]葛根素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从而达到防治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功效,以中、高剂量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酒精性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尚杰 王霞 +3 位作者 陈玉龙 刘华 许春进 李继昌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5期501-502,51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6例大肠癌、2 2例大肠腺瘤和 10例大肠正常组织进行SurvivinmRNA和PCNA检测 ,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大肠癌...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46例大肠癌、2 2例大肠腺瘤和 10例大肠正常组织进行SurvivinmRNA和PCNA检测 ,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mRNA、PCNA指数和MVD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组织 (P <0 .0 5 )。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组中 ,MVD和PCNA指数均明显高于SurvivinmRNA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URVIVIN表达 血管生成 细胞增殖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大鼠肺鳞癌癌变过程中凋亡和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均 陈洪雷 +4 位作者 朱润庆 刁路明 江曼 杨飞 刘铭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1-4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关键是凋亡下游蛋白caspase-3的激活。有关caspase-3与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它与大鼠肺鳞癌的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大鼠肺鳞癌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cas-pas...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关键是凋亡下游蛋白caspase-3的激活。有关caspase-3与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它与大鼠肺鳞癌的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大鼠肺鳞癌癌变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其中50只用化学致癌物3-甲基胆蒽(3-methylcholanthrene,MCA)及二乙基亚硝胺(diethyinitrosamine,DEN)碘油溶液于左肺叶支气管灌注以诱发大鼠肺鳞状细胞癌;另10只灌注碘油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变过程中caspase-3和PCNA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对照组大鼠支气管粘膜上皮、癌前病变和肺鳞癌中,caspase-3蛋白表达的阳性评分均值分别为3.10±0.99、2.25±1.13、1.38±0.95;PCNA的平均增殖指数(PCNA-LI)分别为:14.10±5.02、28.13±8.72、41.88±14.24;平均凋亡指数(AI)分别为:0.60±0.52、2.06±0.85、2.26±1.14。肺鳞癌与对照组大鼠支气管粘膜上皮相比,其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癌前病变相比其caspase-3阳性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大鼠支气管粘膜上皮为低增殖指数和低凋亡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肺鳞癌 癌变过程 凋亡 增殖 相关基因表达 研究
下载PDF
胃癌组织HIF-1α、Glut1及PC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伟 宋修岐 +1 位作者 孙少杰 赵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IF-1α、Glut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Glut1及PCNA在52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HIF-1α、Gl...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IF-1α、Glut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Glut1及PCNA在52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HIF-1α、Glut1在正常胃黏膜均无表达,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9.2℅和75℅,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lut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与Glut1表达呈正相关(r1=0.580,P<0.01);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65.19%±20.82%)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5.50%±9.72%)(P<0.01)。HIF-1α、Glu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2=0.723,P<0.01;r3=0.527,P<0.01)。结论胃癌组织HIF-1α、Glut1、PCNA蛋白过度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于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IF-1Α GLUT1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星形细胞肿瘤p53蛋白和PCNA免疫组化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卞修武 史景泉 +1 位作者 柳凤轩 王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47例)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97例)的定位、分布及反应强度与分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p53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23.4%~6... 应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抑癌基因p53蛋白(47例)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97例)的定位、分布及反应强度与分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p53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23.4%~66.7%,其中CM-1抗体阳性率高于pAb1801和pAb240;p53表达水平在Ⅱ~Ⅳ级高于1级,并与PCNA标记指数之间相关。PCNA反应强度既与分级相关,又与预后相关,对于分析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免疫组化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cFLIP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红霞 刘元姣 +1 位作者 黎辉 王则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8,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FLICE抑制蛋白(cellularFLICEinhibitoryprotein,cFLIP)是一种新发现的凋亡抑制因子,研究表明它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增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检测cFLIP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增... 背景与目的:细胞FLICE抑制蛋白(cellularFLICEinhibitoryprotein,cFLIP)是一种新发现的凋亡抑制因子,研究表明它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增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检测cFLIP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labelingindex,PCNA-LI)的关系,初步探讨cFLIP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LIP蛋白在42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其中伴和不伴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0和30例)中的表达水平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PCNA-LI。结果:cFLIP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5.0±11.4)%、(72.5±7.1)%和(83.3±5.8)%,经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显示,cFLIP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P<0.01)和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P<0.05),而在后两种组织中其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子宫内膜腺癌cFLIP表达-、+、++、+++的各组中,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12.01±2.07)%、(20.26±6.99)%、(27.10±3.01)%、(41.65±10.16)%,其与cFLIP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7471,P<0.01)。不同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IP基因 子宫内膜腺癌 基因表达 CFLIP 细胞FLICE抑制蛋白 肿瘤
下载PDF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孝 王孟薇 尤纬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背景与目的: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但其癌变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对异型增生自然转归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变化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状态的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异型增生癌变的影响。方法:取1... 背景与目的: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但其癌变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对异型增生自然转归过程中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变化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状态的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异型增生癌变的影响。方法:取12例正常胃粘膜(对照组)和105例有随访结果的胃粘膜异型增生胃镜活检标本〔其中高度异型增生35例(癌变30例、未癌变5例);低度异型增生70例(癌变18例、未癌变52例)〕。全部标本均采用TUNEL(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mediatednickendlabeling)法检测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情况;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HP及其CagA(+)株感染状况。结果:异型增生的HP感染率为84.76%,与对照组的8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agA(+)株感染率为85.39%,高于对照组的60.00%。HP(+)和CagA(+)病例的增殖指数分别较HP(-)和CagA(-)为高(P<0.05),异型增生中PCNA的异常与HP及CagA(+)株感染有关(P<0.05)。凋亡/增殖比的变化与Hp的CagA(+)株感染有关(P<0.05)。结论:胃粘膜异型增生的形成及其自然转归过程中,异型增生的细胞动力学异常与HP、CagA(+)株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增生 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贺新春 范学工 +1 位作者 周蓉蓉 WANG Haichao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观察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10,50,100 ng/mL)重组HMGB1(rHMGB1)刺激HepG2细胞24 h,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cyclin D1,PCNA的表达。结果:不... 目的:观察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10,50,100 ng/mL)重组HMGB1(rHMGB1)刺激HepG2细胞24 h,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cyclin D1,PCNA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10,50,100 ng/mL)rHMGB1组HepG2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MGB1抗体(20μg/mL)能中和HMGB1(10ng/mL)对HepG2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5)。Western印迹和RT-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MGB1能明显促进HepG2细胞PCNA,cyclin Dl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HMGB1抗体能明显抑制HMGB1上调PCNA,cyclin Dl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结论:HMGB1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l和PCNA表达,促进HepG2细胞增殖。HMGB1抗体对肝细胞癌可能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HEPG2 细胞增殖核抗原 CYCLIN Dl
下载PDF
PCNA与BCL-2的表达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英文)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异凡 何剪太 +1 位作者 卢焕元 李年丰 《中国医学工程》 2003年第6期33-37,44,共6页
目的 研究PCNA与BCL - 2的表达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sABC免疫组化法分析 3年随访期间大肠癌患者肠标本的PCNA与BCL - 2的表达。结果 PCNA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而在大肠癌中呈阳性表达 ,PCNA与肿瘤的复发、患者的死亡... 目的 研究PCNA与BCL - 2的表达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sABC免疫组化法分析 3年随访期间大肠癌患者肠标本的PCNA与BCL - 2的表达。结果 PCNA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而在大肠癌中呈阳性表达 ,PCNA与肿瘤的复发、患者的死亡时间、肿瘤分期和淋巴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呈负相关。BCL - 2仅与肿瘤分期高度相关 (P <0 .0 5 ) ,与复发时间、死亡时间、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无关 (P >0 .0 5 )。结论 分析PCNA与BC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基因表达 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