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48
1
作者 白建华 辛颂旭 +1 位作者 刘俊 郑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699-3705,共7页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及我国应对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该文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等特征,建立了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规划及生产模拟模型;对我国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展开...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及我国应对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该文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等特征,建立了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规划及生产模拟模型;对我国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展开研究,提出了我国2050年的电源结构及跨区电力流规模,并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估;同时给出了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可再生能源 电力规划 生产模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被引量:66
2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1 位作者 石春林 高亮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根据GISSGCMTransientBRun的输出结果 ,结合中国南方稻区 1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生成了每个样点在 2 0 10年、2 0 30年和 2 0 5 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 ;利用CERES Rice模型在基准气候 (196 0~ 1997年 )以及上述不同年份的气候... 根据GISSGCMTransientBRun的输出结果 ,结合中国南方稻区 15个样点近 4 0年的逐日气候资料 ,生成了每个样点在 2 0 10年、2 0 30年和 2 0 5 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 ;利用CERES Rice模型在基准气候 (196 0~ 1997年 )以及上述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情景下运行的结果 ,结合中国若干农业气候指标 ,分区评述了未来 10年、30年和 5 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稻作类型水稻生育期、产量、稻田蒸散量的阶段性影响 ,并分析了中国稻作制度可能发生的演进趋势。最后 ,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若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包括调整品种布局、有条件地扩种双季稻、改善灌溉条件及培育和引进新品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南方 水稻生产 模拟模型 阶段性影响 适应性对策
下载PDF
中国农用化肥氮磷钾需求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陈同斌 陈世庆 +2 位作者 徐鸿涛 黄诗铿 陈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41,共10页
本研究以作物能够吸收的有效养分为基础,根据作物生长的养分吸收量计算单位播种面积上农作物的养分需要量,逐一差减土壤和有机肥提供的养分量,求出单位播种面积上农作物对化肥养分的需要量。在广泛查阅和搜集前人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本研究以作物能够吸收的有效养分为基础,根据作物生长的养分吸收量计算单位播种面积上农作物的养分需要量,逐一差减土壤和有机肥提供的养分量,求出单位播种面积上农作物对化肥养分的需要量。在广泛查阅和搜集前人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对搜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然后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指出,2000年农用化肥氮磷钾的消费比例为1∶0.38∶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用化肥 氮肥 磷肥 钾肥 需求比例
下载PDF
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被引量:55
4
作者 李淑霞 陈月明 +1 位作者 冯其红 张庆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三维两相四组分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解决了长期以来井间示踪剂测试只能求出注水井到生产井之间的平均地层参数的问题。模型中考虑油、水两相... 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三维两相四组分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研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解决了长期以来井间示踪剂测试只能求出注水井到生产井之间的平均地层参数的问题。模型中考虑油、水两相,油组分、水组分、分配性及非分配性示踪剂4个组分,建立4个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通过求解可得压力、饱和度及示踪剂浓度,最后将计算的示踪剂产出曲线与实测的示踪剂产出曲线相拟合,可反求油层参数,得到目前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以大港油田官104断块76-30井组的示踪剂测试为例进行了分析,由示踪剂产出曲线拟合得到了该井组目前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用该方法所得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与油藏动态及地质上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是准确可靠的。图3参4(李淑霞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示踪剂 剩余油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 油藏描述
下载PDF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70
5
作者 朱大威 金之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88-1597,共10页
利用GISS、GFDL和UKMO 3种国际上通用的平衡大气环流模型(GCM)的有关输出值,结合东北3大农业生态区19个样点近40年(1961—2000)的逐日气候资料(Baseline)以及未来气候变率变化(△CV)的3种假设,并利用天气发生器(WGEN),生成每个样点9种... 利用GISS、GFDL和UKMO 3种国际上通用的平衡大气环流模型(GCM)的有关输出值,结合东北3大农业生态区19个样点近40年(1961—2000)的逐日气候资料(Baseline)以及未来气候变率变化(△CV)的3种假设,并利用天气发生器(WGEN),生成每个样点9种兼顾气候及其变率变化的(CC+△CV)情景;选用DSSAT中的SOYGRO、CERES-Maize、CERES-Wheat和CERES-Rice作为效应模型,并利用各样点的Baseline,同期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统计资料以及典型土壤资料,对上述模型进行参数调试、可靠性检验和灵敏度分析;将各效应模型分别在CC+△CV情景及Baseline下运行,通过比较模拟结果,就CO2有效倍增时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不同生态区粮食作物的影响做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4种效应模型在研究区域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作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工具具有合理性;气候变暖对东北大豆和水稻生产总体上有利,尤其是在北部高寒区与东部湿润区,模拟产量均明显提高,但CC对玉米和小麦生产的影响以负面为主,特别是玉米在各生态区不同情景下均表现为剧烈减产;随着△CV增大,雨育大豆、玉米和春小麦不仅模拟产量下降,而且稳产性变差,但对灌溉水稻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粮食生产 气候变化 气候变率 模拟模型
下载PDF
渤海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田红 邓金根 +2 位作者 孟艳山 曾祥林 孙福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87,92,共4页
在室内进行了简易防砂模拟实验,观察和模拟了控制环境条件下渤海常规稠油油藏的出砂行为,对出砂机理及各类生产工艺与参数对出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出砂试验结果论证了理论模型,并与现场生产状况相结合预测了出砂规律。模拟实验结... 在室内进行了简易防砂模拟实验,观察和模拟了控制环境条件下渤海常规稠油油藏的出砂行为,对出砂机理及各类生产工艺与参数对出砂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出砂试验结果论证了理论模型,并与现场生产状况相结合预测了出砂规律。模拟实验结果对于论证理论模型及确保适合本油区的“适度出砂,高产稳产”科学化管理措施提供了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地区 稠油油藏 出砂量 防砂 模拟实验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基于RobotStudio的生产线下料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5
7
作者 刘海燕 苏宇 +1 位作者 林春兰 范徽倚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1,75,共6页
根据ABB IRB4600在现实生产线下料系统中搬运和码垛的工业生产过程,设计机器人码垛机构,由搬运机器人将压铸机压铸好的物料放置到输送链,经过中间的质量检测装置判断物料是否合格。合格品由码垛机器人按3×5模式将物料堆垛到栈板,... 根据ABB IRB4600在现实生产线下料系统中搬运和码垛的工业生产过程,设计机器人码垛机构,由搬运机器人将压铸机压铸好的物料放置到输送链,经过中间的质量检测装置判断物料是否合格。合格品由码垛机器人按3×5模式将物料堆垛到栈板,再由小车运走;次品被放置放到不良品区等待人工小车处理;通过RobotStudio离线编程软件搭建机器人码垛机构仿真系统,合理规划配置生产资源,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产线开发周期,节约操作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对虚拟下料系统进行综合调试和优化,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Studio ABB机器人 下料系统 建模 虚拟仿真
下载PDF
生产线的虚拟集成设计 被引量:23
8
作者 邵立 严隽琪 +1 位作者 马登哲 钟廷修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作为制造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线的设计与生产线设备的利用率、产品的生产时间和生产线的效率等密切相关。传统的生产线的设计过多地依靠经验和手工演算 ,缺少科学性。本文利用贯穿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不同层次的仿真 ,提... 作为制造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线的设计与生产线设备的利用率、产品的生产时间和生产线的效率等密切相关。传统的生产线的设计过多地依靠经验和手工演算 ,缺少科学性。本文利用贯穿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不同层次的仿真 ,提出了生产线系统的虚拟设计集成架构 ,列出了在此架构的指导下的主要设计内容 ,介绍了国内外相应软件的情况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线 集成设计 虚拟现实 虚拟制造 制造业
原文传递
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4,共8页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选择19个样点,将每个样点近20年(1979-1998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为两组,一组结合当地水稻生态试验或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用于CERES-Rice模型中遗传参数的调试,另一组用于检验该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通过... 在长江中下游稻区选择19个样点,将每个样点近20年(1979-1998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为两组,一组结合当地水稻生态试验或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用于CERES-Rice模型中遗传参数的调试,另一组用于检验该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通过对未来气候变率变化(ΔCV)的3种假设并利用WGEN(天气生成器),将每个样点基于3种平衡GCM(大气环流模型)的CO2倍增气候变化情景文件改进为兼顾气候及其变率变化(CC+ΔCV)的9种情景文件。在上述各情景文件下分别运行CERES-Rice,并将模拟结果与本底气候(Baseline)下的模拟值进行比较,再结合蒸散比(β)和产量波动系数等算法,评价了CO2有效倍增时CC+ΔCV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有效倍增时,随着ΔCV的增大,不同稻作制度下水稻高温热害将愈演愈烈,早稻和晚稻受低温威胁将显著减轻;水稻生长季内干湿状况较目前无明显差异,但季节性干旱和暴雨的发生频次呈增加之势;研究区域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生育期均明显缩短,ΔCV增大对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不论是单、双季稻,还是灌溉或雨育水稻都显著减产,其中中游稻区的减产幅度大于下游稻区,单季稻和晚稻的减产幅度大于早稻,UKMO、GISS情景下的减产幅度大于GFDL情景;研究区域不同稻作制度下的水稻进一步减产,且稳产性变差,但良好的灌溉条件可以减缓水稻产量的年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气候变化 气候变率变化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模拟模型
下载PDF
串行流化床生物质催化制氢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沈来宏 肖军 高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1,共5页
氢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寻求大规模的、洁净的、廉价制氢技术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该文提出串行流化床生物质制氢技术,将生物质热解气化和燃烧过程分隔开,气化反应器和燃烧反应器之间依靠催化剂颗粒进行热量传递,分析了串行流... 氢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寻求大规模的、洁净的、廉价制氢技术是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该文提出串行流化床生物质制氢技术,将生物质热解气化和燃烧过程分隔开,气化反应器和燃烧反应器之间依靠催化剂颗粒进行热量传递,分析了串行流化床生物质制氢的化学反应机理,实现生物质催化气化高效制氢。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串行流化床气化反应器模型,对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气化过程中温度、催化剂种类(方解石、菱镁矿和白云石)、以及催化剂与生物质配比等变化因素对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aO组分对生物质气化制氢过程的催化作用非常显著,气化反应温度为 700-750℃时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工程 串行流化床 生物质气化 制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从实验模拟到场地实施 被引量:41
11
作者 刘昌岭 李彦龙 +1 位作者 孙建业 吴能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6,共15页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即实现长期安全、高效地开采,而水合物试采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数十年的室内水合物开采方法实验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拿大、...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即实现长期安全、高效地开采,而水合物试采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数十年的室内水合物开采方法实验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先后在陆地冻土区进行了水合物试采工作,试验成果为海域水合物试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3年和2017年,日本、中国先后在不同海域实施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并取得了成功,这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标志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从室内实验模拟逐步转到产地实施。本文回顾了各种水合物开采方法的原理及其模拟实验成果,简要介绍了水合物开采数值模拟方法与进展,评述了水合物试采的前期关键技术准备及场地实施效果,讨论了每种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面临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试采 模拟实验 数值模拟 开采技术 场地试验
下载PDF
源荷储多类型灵活性资源协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源规划 被引量:40
12
作者 徐唐海 鲁宗相 +1 位作者 乔颖 安军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
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愿景下,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者,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需求,考虑单一类型灵活性资源提供调节能力的规划模型和以净负荷包络线为基础的电源规划方法将不再适用... 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愿景下,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者,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需求,考虑单一类型灵活性资源提供调节能力的规划模型和以净负荷包络线为基础的电源规划方法将不再适用。引入灵活性指标量化评估源荷储多类型灵活性资源的调节潜力并作为优化决策变量纳入到规划模型中,从而建立以全周期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源规划模型。通过电源投资决策、生产模拟和灵活性评估3个流程模块,实现单位投资改善灵活性指标最优的电源规划方案求解。最后,以东北某省级电网的2050年远期规划为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电源规划 源荷储多类型灵活性资源 生产模拟
下载PDF
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开发技术 被引量:22
13
作者 巢华庆 许运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8,共5页
论述了大庆油田在“八五”期间,以油田稳产为中心,发展了稳油控水等12项开发技术,制订了中、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方针和各项技术措施,并开展了油田地质综合研究,对油田持续稳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油田 油田开发 聚合物 驱油机理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考虑供电安全约束的我国煤电退减路径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辛保安 陈梅 +3 位作者 赵鹏 孙华东 周勤勇 秦晓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919-6930,共12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实现煤电有序退减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难题。受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煤电机组运行年限结构、电力供应保障及系统运行安全等因素制约,我国煤电退减具有极...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实现煤电有序退减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难题。受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煤电机组运行年限结构、电力供应保障及系统运行安全等因素制约,我国煤电退减具有极大难度。该文聚焦电力供应保障问题,选取碳排放配额和火电装机保留最多的深度低碳保守场景作为煤电退减路径基础场景,利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电力系统碳中和路径模拟分析软件开展了2020—2060年电力电量平衡的生产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煤电退减基础场景下未来电力供应安全将面临较大风险,2030年电力平衡缺额约8600万kW,到2060年缺额将达到约7.4亿kW。为保障系统电力平衡,可考虑将部分煤电转为应急电源、充分挖掘负荷侧响应等优化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国煤电退减路径的研究建议,预计到2030年,煤电总装机保持约14亿kW,年利用小时数约4240h;到2060年,煤电总装机保留约8.2~10.7亿kW,利用小时数将降至1000h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 新型电力系统 供电安全 电力电量平衡 生产模拟 碳中和
下载PDF
SZ36-1油藏出砂对渗透率影响及出砂规律实验模拟 被引量:36
15
作者 曾祥林 何冠军 +1 位作者 孙福街 王平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油井出砂给油田生产带来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层渗透率,从而提高油井产能。为深入认识适度出砂提高油井产能机理并为现场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出砂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和出砂规律。以渤海SZ36-1油藏砂样为... 油井出砂给油田生产带来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层渗透率,从而提高油井产能。为深入认识适度出砂提高油井产能机理并为现场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出砂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和出砂规律。以渤海SZ36-1油藏砂样为研究对象,进行砾石充填和金属筛网防砂实验,分析不同完井方式下压差、出砂与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蚯蚓洞及其网络形成情况。实验结论是:适度出砂开采时宜采用筛管或割缝管完井方式;出砂提高了地层渗透率并形成蚯蚓洞网络,能提高油井产能;压力扰动对出砂有显著影响,出砂量与产油量相互依存,随着砂粒不断采出,原油产量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出砂 渗透率 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串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制取富氢气体模拟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高杨 肖军 沈来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94-899,共6页
利用串行流化床技术将生物质热解气化和燃烧过程分开,气化反应器和燃烧反应器之间通过灰渣进行热量传递,实现了自供热下生物质气化制氢。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制氢过程,通过比较单反应器生物质气化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拟研... 利用串行流化床技术将生物质热解气化和燃烧过程分开,气化反应器和燃烧反应器之间通过灰渣进行热量传递,实现了自供热下生物质气化制氢。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制氢过程,通过比较单反应器生物质气化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拟研究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串行流化床中非催化气化与CaCO_3作用下的气化过程,探讨了气化温度、蒸汽与生物质的质量配比(S/B)对制氢的影响,为今后开展生物质气化制氢试验提供了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对应不同气化温度,S/B都存在一个最佳值,且随着温度升高其值减小。当气化温度低于750℃时,添加CaCO_3可大幅提高氢产率,气化温度为700℃在S/B约为0.9时氢产率最大,达43.7mol·(kg生物质)^(-1)(干燥无灰基),比同温度下非催化气化提高了20.3%。随着气化温度升高,CaCO_3促进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制氢 串行流化床 模拟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及数值模拟研究评述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淑霞 陈月明 杜庆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洁净能源,资源量大,分布广,其勘探开发技术已得到各国的重视。综合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况及其分布,分析了目前提出的降压法、加热法、添加化学剂法等各种开采方式,介绍并对比了有关水合物藏开采计算...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洁净能源,资源量大,分布广,其勘探开发技术已得到各国的重视。综合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况及其分布,分析了目前提出的降压法、加热法、添加化学剂法等各种开采方式,介绍并对比了有关水合物藏开采计算的各种数学模型。研究认为TOUGH2通用数值模拟软件中加入的EDSHYDR模块是目前水合物藏开采计算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开采方式 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风电对调峰的影响及其合理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张谦 李琥 高松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要解决风电消纳困难问题必须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鉴此,以概率化分析方法进行此项研究,考虑风电接入的时序生产,分析江苏电网2020年调峰能力与弃风电量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允许适度(少量)弃风可大大... 要解决风电消纳困难问题必须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鉴此,以概率化分析方法进行此项研究,考虑风电接入的时序生产,分析江苏电网2020年调峰能力与弃风电量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允许适度(少量)弃风可大大减少系统抽水蓄能装机需求,使系统调峰运行更加优化,减少燃煤机组的启停次数和降低系统的总体运行成本。因此,建议我国在"风电全额收购"的框架下进行政策微调,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多样性,允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度弃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调峰 弃风 生产模拟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生产调度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王国新 宁汝新 王爱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19-1427,共9页
现有的调度方法无法同时达到既能建立精确的调度模型又能获得满意的调度结果。为此,提出了基于仿真的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试验设计模块、遗传算法模块和仿真模型。首先由试验设计模块设计遗传算法的参数值的组合方案,然后由遗传算... 现有的调度方法无法同时达到既能建立精确的调度模型又能获得满意的调度结果。为此,提出了基于仿真的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试验设计模块、遗传算法模块和仿真模型。首先由试验设计模块设计遗传算法的参数值的组合方案,然后由遗传算法采用每组参数值与仿真模型进行反复迭代,筛选出一组最佳的调度规则序列,以及与其对应的生产系统性能指标值。将该性能指标值反馈到试验设计模块,并选择下一组方案重新进行上述过程。当所有方案试验完毕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遗传算法参数值组合方案,以及与该方案对应的调度结果。最后,以某研究所机加车间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调度 仿真优化 遗传算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33
20
作者 张桂华 王艳秋 +1 位作者 郑红 潘华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5-100,共6页
黑龙江省在未来30年和50年内气温分别增高1.9℃和2.4℃的情景下,积温带将向北推移近5个纬距,至2050年,原第一积温带将北移至大兴安岭北部,其余4个积温带将基本消失。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水稻将减产9%,主栽区将北移至黑龙江流域;小麦应压... 黑龙江省在未来30年和50年内气温分别增高1.9℃和2.4℃的情景下,积温带将向北推移近5个纬距,至2050年,原第一积温带将北移至大兴安岭北部,其余4个积温带将基本消失。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水稻将减产9%,主栽区将北移至黑龙江流域;小麦应压缩耕作面积,未来产量变化不大,应逐步扩大冬小麦试种区域,最后达到规模生产;气候变暖使玉米生育期缩短11.3天,产量减少2.7%,应发展早熟玉米、饲料玉米、经济玉米,提高经济效益;气候变暖对大豆生产极为有利,高产区北移,产量可提高70%~80%,在黑龙江流域松嫩和三江平原北部,特别垦区发展大豆生产优势很大;喜凉经济作物受到一定影响,应向北发展。提出了未来适应性农业的6项对策,特别要安排好主要作物的结构调整及区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作物生产 结构词整 模拟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