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 被引量:255
1
作者 李平 付一夫 张艳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21,共17页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接近1/3。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会继续提高。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服务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接近1/3。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会继续提高。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服务业发展能否支撑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备受关注。本文拟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出发,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指数)的测算与分解,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乃至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从而试图找到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证据。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较高的技术进步水平以及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较强的集聚能力,可以提升宏观经济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增长,完全可以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增长核算 TFP指数分解 新动能 高质量增长
原文传递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被引量:170
2
作者 刘志彪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4,共9页
现代制造业所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来源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对其的中间投入。从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高度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转型的一个新角度。这是因为,脱胎于制造业母体的... 现代制造业所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来源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对其的中间投入。从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高度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转型的一个新角度。这是因为,脱胎于制造业母体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在降低服务业投入成本和提高投入品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制造业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是制造业知识密集化的构成要素,是其心脏、脑袋和起飞的翅膀;制造业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定位的效应,有利于我国产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的升级;吸收国外先进制造业技术或独立发展本土高技术产业,其前提是要对外资开放高端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或者积极发展本土性高级生产者服务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结构优化 生产者服务业 知识资本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 被引量:163
3
作者 刘明宇 芮明杰 姚凯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75,共10页
企业基本活动外包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提高运营效率,支持性活动的外包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它们分别以关系性和结构性两种方式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形成了不同的网络关系。需要根据其经济特征和嵌入关系类型制定... 企业基本活动外包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提高运营效率,支持性活动的外包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它们分别以关系性和结构性两种方式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形成了不同的网络关系。需要根据其经济特征和嵌入关系类型制定不同的政策,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演进,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关系性嵌入生产服务的重点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发现更有效率的价值创造方式,实现潜在的规模经济。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需要形成超越一般市场交换的社会关系,通过信息交换和知识分享提高价值链的整体效率。结构性嵌入生产服务的效率提升不仅与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有关,也与社会分工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更需要一个综合的政策予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嵌入 规模经济 专业化经济 产业升级
原文传递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5
4
作者 原毅军 刘浩 白楠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67,共9页
在构建1997-2005年中国27个省市区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原因、地区差异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仍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 在构建1997-2005年中国27个省市区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原因、地区差异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仍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但下降的速度在逐年放缓;分析期内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不同,前期为技术进步,后期为技术效率;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速度要远低于中西部地区;相对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下载PDF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被引量:98
5
作者 程大中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52,共8页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在生产者服务的本来意义上,而不是从具体的带有生产者服务特性的服务部门出发,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由此得出一些基本结论:1981年以来,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在生产者服务的本来意义上,而不是从具体的带有生产者服务特性的服务部门出发,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由此得出一些基本结论:1981年以来,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功能逐渐显现,但与英、美等国相比,中国生产者服务占国民总产出比重偏低;中国服务业及其有关分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或部门的前后向联系效应相对较弱,说明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而且其本身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者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
原文传递
基于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布局的珠三角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78
6
作者 路旭 马学广 李贵才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利用测量国际生产者服务业公司业务联系的方法,对会计、律师、保险、银行、广告等5个行业,99家国际生产服务业公司及分支机构在珠三角50个区(县)级空间单元的业务联系分析表明:珠三角城市网络呈东西两岸、中心与外围不均衡分布状态,并... 利用测量国际生产者服务业公司业务联系的方法,对会计、律师、保险、银行、广告等5个行业,99家国际生产服务业公司及分支机构在珠三角50个区(县)级空间单元的业务联系分析表明:珠三角城市网络呈东西两岸、中心与外围不均衡分布状态,并具有鲜明的"跳跃性"特征,即网络节点向各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并在各城市中心城区之间形成长距离的联系。研究认为这种城市网络特征与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差异有关,宜在区域统筹的思路下,利用高级服务业网络组织规律推动各城市积极融入世界城市网络的组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珠三角地区 城市网络 城市体系
原文传递
服务型制造:新型的产品模式与制造范式 被引量:68
7
作者 孙林岩 高杰 +2 位作者 朱春燕 李刚 何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600-2604,2608,共6页
将产品服务系统(PSS)划分为面向产品的PSS、面向方案的PSS、面向应用的PSS和面向效用的PSS四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演化规律。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服务制造网络上各节点企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从业务模式、行业洞察、技术优势三方... 将产品服务系统(PSS)划分为面向产品的PSS、面向方案的PSS、面向应用的PSS和面向效用的PSS四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演化规律。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服务制造网络上各节点企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从业务模式、行业洞察、技术优势三方面构建了服务型制造的BI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产品服务系统 生产性服务 价值曲线 BIT模型
下载PDF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8
作者 申玉铭 吴康 任旺兵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4-1507,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体现城市经济职能的主要方面。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区位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研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体现城市经济职能的主要方面。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区位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尽梳理。总体来看,围绕着区域和大都市内两个尺度,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同时尚存在一些不足:①偏重于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对其演变过程研究相对薄弱;②空间集聚的机理研究稍显不足,缺乏规律的总结;③研究方法上大多将制造业集聚的测度模型移植到生产性服务业,其适用性和针对性尚需进一步探讨。今后应围绕"测度辨识—格局过程—作用机理",运用定性、定量与空间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继续深化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地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 集聚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 被引量:62
9
作者 张旺 申玉铭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2-749,共8页
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制造业进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主要以2003-2008年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等多种方法... 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制造业进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主要以2003-2008年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等多种方法和指标,测度了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整体状况、行业特征及各市专门化率。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一种典型非均衡的单中心、大梯度等级化集聚发展态势;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等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全国的专业化优势也最明显;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的结构差异都较大,专业化分工也较明显;北京的高端行业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和行业优势,其他9市也各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区位分布模式 集聚水平 专门化率 京津冀都市圈
原文传递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0
10
作者 刘纯彬 杨仁发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7,48,共9页
基于2004-2010年我国2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专业化分工、工业化程度、服务效率、产业融合程度、政府规模、制造业集中度、对外开放程度等指标,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化程... 基于2004-2010年我国2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专业化分工、工业化程度、服务效率、产业融合程度、政府规模、制造业集中度、对外开放程度等指标,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化程度对我国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且在五个细分行业中,除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外,工业化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西部以及五个细分行业,服务效率均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服务效率的提升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业融合程度对全国及东部、中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在五个细分行业中,产业融合程度的促进作用也较弱或不显著;从全国层面来看,政府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而细分行业中的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也与政府规模正相关;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与中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工业化程度 服务效率 产业融合程度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59
11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6-44,共9页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了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 产业链攀升 长三角
下载PDF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 被引量:53
12
作者 冯泰文 孙林岩 +1 位作者 何哲 张颖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7-845,共9页
通过对世界多个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后,认为我国尚未达到制造业发展的拐点,制造业仍是目前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加速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较强... 通过对世界多个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后,认为我国尚未达到制造业发展的拐点,制造业仍是目前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加速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只有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G ranger原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只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G ranger原因。发展制造与服务相互融合的服务型制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迫切要求,并对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重新定义了服务型制造,并建立了服务型制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型制造
下载PDF
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工特征及溢出效应 被引量:54
13
作者 席强敏 李国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6-1938,共13页
生产性服务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合理分工对于实现京津冀地区空间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2003-2012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的空间特征与行业特征,并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 生产性服务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合理分工对于实现京津冀地区空间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2003-2012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的空间特征与行业特征,并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在京津冀地区城市之间的空间外溢效应。主要结论:1北京和天津在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分工体系中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河北省11个城市则呈现出专业化特征,大多专注于金融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北京与天津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程度相对较低,并且从动态上两个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呈现趋同的趋势;3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信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地方化程度较高,而科技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的地方化程度则明显偏低。4地方化程度较低的科技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在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间的空间外溢效应显著,但受交易成本和对"面对面"接触需求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在150 km范围内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强;而地方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外溢效应则不显著。信息服务业在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溢出仅体现在相邻城市之间。实证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地方化程度越低,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越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分工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计量 京津冀
原文传递
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49
14
作者 甄峰 刘慧 郑俊 《世界地理研究》 2008年第1期24-31,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也逐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已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作为长江三角洲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南京城市空间发展也日益受到了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并表现出了新的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也逐渐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已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作为长江三角洲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南京城市空间发展也日益受到了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并表现出了新的结构特征。本研究从全球、国家及区域背景出发,分析南京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空间结构的转型。这包括城市商务中心功能的强化与边缘商务空间的培育、信息产业密集区出现、学习型区域的空间重构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分布 重构
下载PDF
西安市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与集聚模式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薛东前 石宁 公晓晓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95-1201,共7页
以西安市为例,根据相关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ArcGIS软件,通过地理集中指数的测算,对西安市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布局特征与集聚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①生产者服务业具有一定专业化水平,集... 以西安市为例,根据相关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ArcGIS软件,通过地理集中指数的测算,对西安市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布局特征与集聚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结论:①生产者服务业具有一定专业化水平,集聚特征明显,产值和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呈上升的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②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内部空间集聚度偏低,但逐渐趋于集中,且分行业集聚程度参差不齐;③生产者服务业整体呈现多核心的集聚模式,分行业表现出不同的集聚模式类型;④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主要是市场导向、区位因子、政府导向。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确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城市产业规划、布局,加快西安市经济发展及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空间布局 集聚模式 西安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汪斌 金星 《技术经济》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计量模型分析15个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旨在揭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一般经验。本文的基本发现是,生产性服务已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的中间投入,在某些行业,它是提升其... 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计量模型分析15个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旨在揭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一般经验。本文的基本发现是,生产性服务已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的中间投入,在某些行业,它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最主要的中间投入;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制造业各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金融保险业对纺织服装业和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最大,而商务服务业对计算机制造业的提升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竞争力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 被引量:43
17
作者 余东华 范思远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8,共8页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从表面上体现了我国就业市场上供求结构的失衡,但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增值能力不强的困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现象,从表面上体现了我国就业市场上供求结构的失衡,但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增值能力不强的困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并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双轮驱动",优化就业市场结构,是解决"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悖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大学生就业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与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张亚军 干春晖 郑若谷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90,共10页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中,该方法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考察产业的内生增长情况。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大于产业之间的...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中,该方法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考察产业的内生增长情况。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大于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这在制造业部门表现尤为明显,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其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同样不容忽视;第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与生产性服务业强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发展不无关系,相反,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不太明显;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分部门来看,内生增长效应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趋于上升,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仍有待改善。关联效应方面,应注重增强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溢出能力;第四,制造业分部门中,内生效应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橡胶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以及绝大多数技术密集型产业。除纺织业、橡胶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其他行业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拉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解技术 投入产出分析 内生效应 关联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
原文传递
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内涵、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 被引量:34
19
作者 李浩 纪杨建 +2 位作者 祁国宁 顾新建 唐任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1-2529,共9页
在分析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面向服务的制造、现代制造服务和广义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内涵,给出了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技术支持框架,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产品服务系统和面向服务的制造之间的业务... 在分析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面向服务的制造、现代制造服务和广义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内涵,给出了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技术支持框架,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产品服务系统和面向服务的制造之间的业务和技术关系。分别探讨了制造服务与面向服务的制造的若干关键理论,提出了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设计开发技术、制造技术、再制造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服务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生产性服务 产品服务系统 制造服务 面向服务的制造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下载PDF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鹏 刘宇翔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7期113-115,共3页
分析了产业链价值创造与实现机制,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的过程,并提出了融合后产业价值链形成所引起的策略驱动。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